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分人七分鬼 > 第17章 啪的一声,鞭子抽在敏敏屁股上

第17章 啪的一声,鞭子抽在敏敏屁股上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分人七分鬼!

“啪—”的一声,鞭子抽在敏敏屁股上。

炎热的夏天,知了“叽—叽—叽—”的鸣个不停,伴随着孩子们的嬉戏声。

小黄狗懒洋洋地躲在树荫下,耷拉着耳朵,趴在地上,伸着长长的舌头“呵呵”喘气。

有一次玩的太兴奋,忘乎所以了。

大敏忘了告诉姥姥姥爷,就和一群小孩去了河里玩。

被姥姥知道后,姥姥很生气。

她一改往日慈祥和蔼的面容,沉着脸撅起嘴。

不说二话,匆匆向门口,拐向东面不远的河边走去。

随手从河边垂柳上扯下一根,一米见长的柳条枝。

一捏一拉像脱裤子一样利索,便剥去枝上的皮。

一条细细的茎,在她手中,成了一根滑溜溜的鞭子。

推开门,见大敏正撅着屁股换裤子。

姥姥手执鞭子,在大敏眼前一晃,大敏感到有些反常,还巴登巴登地琢磨着姥姥的一举一动。

姥姥抬手对着大敏屁股就是一鞭子下去。

夏日里小男孩儿都穿裤衩,光着膀子,就见银光一闪,“啪——”的一声,鞭子抽在了大敏屁股上,大敏“咯噔”一下,愣在那儿傻眼了。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姥姥和蔼可亲的慈祥,瞬间没了,她会真的下手。

大敏咬着牙,忍着没哭。

顿时,白嫩的屁股一直连到大腿处,出现一条细细的紫红色印。

成鞭状,渐渐垒起。

姥姥见状,觉得自己下手太重了,本来想再来它一鞭子。

看到敏敏屁股上的鞭印,反而自己受不了了,丢下鞭子,一把抱住大敏。

说道:“我的孩呀-----,打在你身上,疼在姥姥心里呀!”

姥爷听见屋内有异常,急忙推门进来。

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捡起鞭子,狠狠折成几节,扔进炉灶里当柴火烧了。

成人后,大敏明白了,姥姥打自己的意思。“越是疼爱,打得越重”。

也明白了姥爷的举止,“越是疼爱,越舍不得打。”

爱这东西是很古怪,具有多样性,复杂性。

夕阳西下,一眼望去,炊烟袅袅。

在农村傍晚时分,每家每户起炉灶,远处时有犬吠声,树林里传来“叽叽喳”的麻雀声。

知了声断断续续,一片美景浮现在眼前。

在姥姥家,大敏特别喜欢拉风箱。

随着风箱的拉动,火苗会一个劲的往上窜,炉膛里的火焰烤到大敏的小脸庞,红彤彤,热乎乎的,好带劲。

记得,有一次只顾拉风箱,由于火势太旺,把饭给煮焦了。

还有一次,大敏正一个劲地拉风箱,听见风箱里面怎么“滋滋滋”叫的声音?吓得大敏丢下风箱把手,跳了出来。

姥姥和姥爷放下手中的活,偷偷探过头,看着大敏惊慌的模样,笑死了。

原来昨晚有只小老鼠,钻进了风箱里出不来,躲着。

风箱上下各开有一方形小口,在小口里侧,上方吊着一块比小方口大一点的木板,这块小木板随着拉杆摆动,风能流进不能流出。

小老鼠在外面,不小心碰到小木板,顺着进去了。

想出来时,被小木板顶住,出不来了。

姥姥姥爷早知道封箱有只小老鼠,故意不告诉大敏。

一直认为大敏,这个从城市里来的孩子胆小,让大敏练练胆子。

姥姥不停地忙着活,一边淘着米,一会儿对着炉灶上画像,双手作揖,嘴里默念着什么。

大敏不解,问姥姥。

姥姥跟大敏说,她在跟灶神爷说话,大敏吓了一跳。

姥姥煞有其事的说:“灶台有灶神爷,她祈祷,让灶神爷保佑我们全家平平安安,保佑外孙健健康康。”

姥姥继续讲着神话的故事,大敏爱听。

灶神爷是管理各家的灶火。

姥姥指了指中间的一尊神像,左面那个就是灶王爷,右边那个是灶王奶奶。

传说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 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可以辟邪除灾。

平时,在灶台这里要恭恭敬敬的。

大敏听姥姥这么一说,十分确信灶台有灵性,便用手轻轻的摸试着灶台边沿,不免产生了敬畏之心。

每逢大年初四,大人们特别忙碌。

这天,店铺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家家户户喜气洋洋,迎接灶神爷的日子。

相传,这天灶神爷带着玉帝赐予的福泽和祥瑞下凡人间,按照民间风俗,家家户户都会开门迎接。

并在晚上焚香燃烛,有些人家把一柱柱香从家门顺着路两旁插到大路口,以示远迎。

在灶王爷神像下摆上三牲,有鸡,鱼,猪,水果,酒菜等丰盛的供品,燃放鞭炮恭迎灶神爷回家。

晚辈们跟着长辈对着神像用虔诚的心,祈求灶神爷在新的一年里保佑全家,安康好运连连。

姥姥神情专注地讲述着好听的故事,大敏听得入神,大敏对民俗民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这次,金大敏决定想在农村期间,抚平一下自己的心情。想彻底忘掉胡茉莉。

帮姥姥干些农活,更想看看小时候,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

课本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结合,从中得到些许体会。

农村实行承包制,对农民的积极性是极大的提高,激活了农民对土地的热情。

姥姥家种了一辈子田,嗣下有两男一女,两个儿子,就是大敏的大舅二舅,都成家立业 。

女儿就是大敏妈。妈妈跟他们说过几次,要“两老”搬进城里住,城里的医药条件好,姥姥姥爷说习惯了农村的生活,不愿意搬到城市里来生活。

其实他们很传统的,养儿防老。

大舅到深圳打工,常年不回家。

跟他一起外出打工老乡说,他在外混的不错,做起了倒爷生意。

身边总有几个小兄弟围着,也不缺女人。

小舅偏偏不太出息,在小舅妈那里有点弱。

媳妇只顾婆家不顾公婆,使得二舅很少到姥姥、姥爷家来往。

这是姥姥姥爷家里的事,每家每户都有难念的经。

碍于面子,谁都不愿对外声张,只能吃了黄连往肚里咽。

怪不得,每次到姥姥姥爷家去,妈妈总是关照大敏,“不要到小舅舅、小舅妈家去。”那是不理解她不让自己去的意思。

免得给小舅为难。

妈妈总是站在对方的位置,考虑问题的,真是难能可贵。

好在老两口挺能干,他们借口说农村的空气好,还有人好。

妈妈知道原委,只能佯装不知。

经常寄钱给他们,他们用不上,把钱都积蓄着,说是:“等大敏成家了,把钱都给他”。

前年,姥姥姥爷承包了五亩四分地,他们对土地进行改良以后,引进了经济类植物,种植方式也与以往不同。

支起大棚,棚内温度按照植物能够快速生长需求设定的,可以一年四季种植,完全颠覆了农业靠天吃饭的观念 。

近两年,收成特别好,老两口乐呵呵的。

他们按收购方要求种植的,以及种植多少,也是根据市场需求。

过去是按照计划的,不管卖的出卖不出,只管按村里要求种。

所以,农民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也大有提高,这些变化给大敏进一步认识社会经济的触动很大。

课堂上蒋学模编撰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中的经济学理论如何与当今中国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是大敏在大学论文课题。

这下好了,素材都有了。

课题研究,论文写作一定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有社会价值。

岁月如梭,时至今日。

金大敏已经从一名大学生,成为了企业高管。

王珉芳老师希望大敏继续深造,大敏迫切希望尽快融入到社会大家庭,老师对此有点失望。

大敏对老师也有感恩之心,她曾经努力为大敏的那些糙事,费尽了心血。

往日之事,历历在目。

胡茉莉怀孕那件事,如果老师严格按照校规处理,大敏的人生就会发生很大的转折。

大概率就是被学校开除,进入人生的低谷。

十年寒窗苦读,一夜回到解放前。

其实,人生是那么的脆弱,老师为大敏承担了很大的风险。

所以大敏在老师面前始终有一种愧欠感。

金大敏想赶紧远离,曾经给大敏带来有愉悦也有痛苦的学府,老师并不会体会到大敏的苦衷。

所以人生中,有的事情是可以犯错,有的事情是决不能犯错。

人生只有一次,过去就过去了,是不可逆的,不可能卷土重新来过的。教育专家都说,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犯错的过程。但是这个犯错的成本就要看有多高。

往常,在王珉芳老师那里,大敏都是恭恭敬敬的模样。

老师曾经想把自己的女儿介绍给大敏。

后来发生了胡茉莉怀孕事件以后,老师打消了这个念头。

女儿至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有时,在苦苦等待大敏哥,能来家里辅导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