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古代,农妇也能家财万贯 > 买牛

买牛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古代,农妇也能家财万贯!

话说石头和自家娘亲分开后,就和阿爷、赵大河去了头牯市场。

头牯市场在南市的最里边,也是此处最繁华的地方。牛、羊、马等大型牲畜都在这里售卖,之前油坊的三头骡子就在此处买的。

赵老头和赵大河看着密密麻麻的牛羊,心里就说不出的畅快,没想到他们也要有自己的牛了。

三人刚到牛牯市场门口,就有几个牛侩围了过来,都介绍自己手中的牛壮实康健。

三人一家家看过去,最后赵老头相中了最里面那一家。这家牛侩是个老汉,看着有六十多岁了。

“老哥,你家这牛咋卖?”

老汉一看生意上门,忙迎了过去。

“老爷是要买牛,咱家的牛绝对康健不带病,您再看看咱家牛这骨架背部平后座宽身腰长,再看这四肢多带劲儿,这可都是三年的壮牛。”

赵老头摸了摸牛的身骨,又从旁边拽了一把草料喂给牛吃,满意的点了点头。

“老三你觉得怎么样?”

“爹,您看好就行,我都听您的。”

“石头呢?石头相中没?”

“阿爷,我可不懂牛,我娘说您眼力好,听您的准没错。”

石头是实话实说,但赵老头却是听的身心舒畅,二儿媳是个有见识的,别看他赵老汉没养过牛,但对牛的了解在赵家村是数一数二的。

“老哥,我要是买三头牛你能便宜多少?”

牛侩一听这还是个大买卖,当下更热情了几分。

“我哪敢让老爷称一声老哥,叫我赵老汉就行。”

赵老汉一听这还是个本家呢。

“你也不用叫我老爷,咱就是一农户。咱们也是有缘,我也姓赵,没准几百年前咱还是一家呢。”

牛侩听的也是一惊,这还真说不准呢。

“那我就托大叫你一声老弟,咱们既然有这缘分,我也不能不给老弟个面子。这牛原价18两,你要三头就给个51两。老弟你可以在这市场看看,这个价钱绝对买不到这么健壮的牛。”

赵老头心里认同的点了点头,他们走了大半的市场,一头正值壮年的牛最低也要18两6钱,这个牛侩是个实诚人。

最后赵老头赵大河和石头一人付了17两,将牛暂时寄存在牛侩这里,又去看骡子了。

牛侩看着远去的三人心中忍不住的羡慕。听三人说话应是祖孙三代,但付钱时又是分开的,应是分了家的。

一口气买了三头牛,一看这家里过的就是红红火火,不像他都快入土的年纪了,还得来回奔波。要不这次回乡,也给儿子们分家得了,没准还能把日子过的红火。

祖孙三人是不知道他们买了一趟牛,就让一个啃老的大家族分了家。此时三人来到贩卖骡马的场地挑选钱桂花要的骡子。

“大爷是要买马还是骡子,咱这什么价位的都有,而且都是好骡马。”

一个牙侩看三人看了半天走过来招呼到。

赵老头虽然不懂骡子,但上次油坊买骡子他也来了,看过村长挑骡子的手法。

赵老头先看了看骡子的四肢,挑了几匹最健壮的,又看了看骡蹄,最后扒开几匹骡子的嘴看了看牙口,最终选中了一匹栗毛的骡子。

牙侩一看老爷子这番动作就知道是个懂行的,于是老老实实道:

“大爷好眼力,这是头七年龄的骡子,不仅温顺耐力还好,正是拉货干活的好时候。”

赵老头没因为牙侩的几句夸赞就飘飘然,这小子可没有牛侩老汉实诚。

“也就这头还凑合,这骡子你打算怎么卖?”

“大爷,我也不跟您说虚的,十五两银子您牵走。”

赵老头哼了哼,他就说这小子不实诚,这可比油坊的那三头骡子贵多了。

“小伙子给老汉我一个实诚价。”

牙侩抽了抽嘴角,这是内涵谁不实诚呢。

“大爷,要不您看这样成不,您买骡子肯定要拉货物,我给您配个板车怎么样?”

赵老头无可无不可的又去转悠看板车了,跟在身后的赵大河和石头觉得自家老爹\/阿爷此时的身高一米八。

赵老头看了看牙侩说的板车,又看了看旁边的车厢,觉得都有牛拉车了,那就学学富户的做派,也给二儿媳配个车厢。

“板车就不用了,就配这个车厢吧。”

牙侩看着赵老头手指的车厢就牙疼,这可是上好的松木和桦木做的,他平时都能卖到三两六钱呢,这大爷也太敢要了。

牙侩把脑袋摇的像是拨浪鼓,继续游说道:

“大爷,这可是上好的松木做的车厢值三两多银子哪,这价钱您真拿不走,您要是不想要板车,要么您14两把那骡子牵走。”

“你这小伙子不实诚,我们村刚在你这买的骡子才花了9两银子。”

“大爷您这不是难为人嘛,您挑的可是好骡子,我看大爷您看了这么久也是诚心买,13两您牵走。”

“我们村买的那头也挺好,你这小伙子也不容易我给你加点10两”

“大爷您也知道我们小本买卖不容易,我也就是糊口饭吃,这样一口价12两不能再少了。”

“我看你这小伙子也是个实诚人,我也不说给你11两了,15两骡子加那个车厢。”

“……”

牙侩抽了抽嘴角,真是白费了我那么多值钱的口水。

最后赵老汉用15两得到了那头栗毛骡和车厢。

石头付好银钱,赵大河看了看板车想到了刚买的那三头牛,于是问到:“那板车怎么卖?”

牙侩有气无力的道:“200文”

“150文”

“……”

牙侩看了看赵大河苦笑道:“大哥,这真是200文,谁家板车都是一个价。”

赵老头看着傻呵呵的老三,心里翻了个白眼,一点都没有老汉我的聪明劲,最后三人付了600文又买了三辆板车。

牙侩看着赶着三牛一骡走远的背影,心里埋怨道:“你说你这大爷也不差这一两半两的,跟我计较个什么劲。”从这之后牙侩小伙子最怕别人说“你不实诚啊”,也最怕别人说“给个实诚价”。

三人走出牛牯市场不远,就看到了寻过来的钱桂花。

当钱桂花看到那个大车厢,又听着石头讲赵老头的“光荣事迹”时,心里真是一百个震惊,赵家村人都是人才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