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古代,农妇也能家财万贯 > 食铺开业

食铺开业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古代,农妇也能家财万贯!

农历九月二十四宜祭祀、纳彩、开市

南山先生食铺内此时众人正热热闹闹的准备着,还有半个时辰就是开张吉时。

后厨王大嫂把准备给客人试吃的各种食物一一装盘并喊到:“小贵子,来端盘子。”

一个着伙计服饰的小子跑了进来,正是赵贵。话说赵贵能得到这份差事还得益于他那张巧嘴,钱桂花有一天无意撞见了和王大嫂撒娇卖痴的赵贵,觉得这孩子真是不仅有一张巧嘴,还很懂看人眼色拿捏人心。

正巧她食铺需要一个跑堂,她这几天为此还犯难呢,这可真是及时雨解了她的困。

此时赵贵把端来的盘子按着钱桂花的吩咐一一摆放在桌子上,闻着食物散发的香味,他觉得自己又饿了。

吉时到,赵大山点燃了爆竹,当然此爆竹非彼爆竹。只见赵大山将晒干的竹子放到火堆上,不过一会儿就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

石头和平安一起拽下蒙着匾额的红布,只见“南山先生”四个黑底红字显露出来。

说起这匾额还有个小小的插曲,原本钱桂花想用个金色的字体,觉得更醒目,谁知这匾额字体颜色还和食铺朝向、风水有关,她也是长了见识。

揭开匾额打开大门就表示正式营业了。

只见平安走向围着的看客喊到:“本食铺今日开张,菜品一律降价两成,欢迎各位多多捧场。”

有好奇的进了店,也有观望的在徘徊,此时一群着学子服的少年们好奇的站在了食铺门口。

“郑兄学识渊博,不知可听过这南山先生是何人?”

“王兄若好奇,不如咱们一行人进去悄悄不就知道了。”两人相视一笑,先行进了食铺,后面的六、七个少年也紧随走了进去。

食铺里面的布置和寻常的有些不同,自梁上向下垂着大小不一的蝴蝶和蜻蜓也不知什么做出来的,还有一种用绳子编的网子不知叫什么。自窗外吹来一阵风,飘飘荡荡就像是真的一样别有一番意境。

此时进来的食客都没有急着点菜,反倒对这布置甚是好奇,只听石头一一耐心介绍到:

“这蝴蝶、蜻蜓可不是刻出来的,都是用鸡毛扎出来的,这网叫捕梦网,这颜色都是染的。

您问这网干啥的?当然是捕梦的,您看到那一个个圆洞没,只有好梦才能透过圆洞流下来,噩梦随着阳光都飞散了。”

众人听着石头介绍一句就惊叹一声,还有人问那网子能不能卖他一个,最近他总做噩梦。

石头笑呵呵道:“捕梦网虽然不卖,但咱们店有各种美食,南山先生曾言:美食可解世间一切忧愁。要不客官您试试?”

众人一听才想起他们是来吃饭的,又闻到阵阵浓郁的香味,忙找座位坐了下来。

石头抹了抹鼻尖的汗又长吁一口气:他应该把她娘培训的东西记全了吧。

郑玄知在人后也听了个全,不由感叹:真是好灵巧的心思。

“郑兄你看这里。”

郑玄知听到同窗的叫声走了过去,只见墙上挂着一排排的竹片,每片竹子上都有一句诗。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郑兄,你说这南山先生不会是个老汉吧。”

“不知”郑玄知看着一片片竹子上的诗句,不知为何看似悠闲美好,他内心却有些闷。

“几位客官怠慢了,这边请。”平安看着几位书生站在货柜前看了好久不知是什么意思。

郑玄知听到声音后退几步才发现诗墙下面是一列货架,上面摆着竹篮和木盒,竹篮上贴着写有“南山柿饼”的红纸,木盒则是刻上去的同样四个字。

“这柿饼是何物?是柿子做的吗?现在也没有柿子了啊。”王姓书生好奇问到。

平安听客官询问柿饼一下就来了精神,拿出试吃品的竹篮,给每一位学子都递过去半个。

“这的确是柿子做的,至于味道如何,各位尝尝就知道了。”

要说郑玄知喜好研究学问,这位王记糕点铺的王公子爱好就是吃了。

“口感细腻、软糯香甜,郑兄快尝尝真不错,这南山柿饼怎么卖?”

“客官喜欢就好,这竹篮样式的里面是十二个柿饼,卖价188文;这木盒样式的里面是十八个柿饼,卖价318文。”

“你们东家还挺会做生意”王公子一边调侃道一边要了10盒竹篮柿饼和8盒木盒柿饼。

郑玄知虽不爱吃甜食,但他阿爷嗜甜如命,他共要了25盒,毕竟稀奇的东西还是要给京里送去一份的。

其他人也陆陆续续买了不少,直到最后一个学子说完后,平安却道:“对不住这位客官,咱们南山柿饼每天只卖88盒,要不您明天再来买,我肯定给您提前备好。”

“嘿,你们东家是和8有仇吗!”书生虽抱怨了一句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几人落座后,郑玄知好奇的问到:“那竹上的诗句都是你们东家写的?”

“万物于镜中空像,终诸相无相。既然都是幻象,又何必追寻是谁写的,又有何经历呢!这是南山先生的原话,我也不知怎么回答客官的问题。”平安心虚的道,他能说这都是他二婶的主意吗?不能啊。他只能按照二婶的吩咐办,他应该没背错吧,他可是背了三天呢!

平安看众人没再发问,急忙忙溜了,再问他就扛不住了啊。但一想到他卖了88盒柿饼他就开心,二婶可是说了,每卖出去一盒就有半成的奖励,哎呦,他这一下岂不是赚了小二两。

平安美滋滋的去招待食客了。

后院被钱桂花改成了三间房,一间供人休息住宿,一间改成了待客室,另一间做了仓库。

赵老太年纪大了,看过揭匾额后就到后院休息室补觉去了。

赵大山此时正在前堂帮忙,此时只有钱桂花三妯娌和二丫腊梅在待客室说的热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