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之祸水 > 49.旧怨

49.旧怨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之祸水!

防盗比例80%, 36小时,谢谢理解 “咕咕”腹部传来几声叫唤,她这才觉得有些饿。细算下来, 这具身体已经两天两夜没有进食了。

正要命人传饭, 隔扇就被推开了, 清河公主领着一个女子进了屋里。

那女子外头穿着一件火红的狐袭,里头是妃色的圆领上衣,下头则是散花百褶裙,头上插着一根如意珍珠钗, 十分华贵。

可见这少女身份必定不低。

两人见赵玉卿是清醒着, 十分高兴。

清河公主快步上前, 关切道:“长乐,今日觉得如何?”

“好了许多,就是有些饿。”

赵玉卿揉了揉肚子,一副不好意思的模样。

清河立即叫人将饭菜呈上来。因着才病过, 不能吃油腻的, 菜色十分清淡, 一小碗八宝粥, 一碟酱牛肉,一碟黄瓜丝。

赵玉卿只吃了八分饱, 便放下了筷子。

“娘, 我吃好了。”

清河替她擦了擦嘴, 半是训诫半是心疼, “等过了年, 你就十三岁了,是个大姑娘了,可不能再这样贪玩胡闹了。这次把娘和你爹快吓死了,就连你舅舅也差点出宫来探望你。”

赵玉卿看着她,四十多岁的妇人,虽然保养得不错,但也阻止不了岁月的无情。她鬓间已经有了银色,眼窝凹陷,眼皮下更是一片青灰。可怜天下一片父母心。

赵玉卿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亲,也不知是否还健在。

泪水从眼眶中滑下,她哽着声答道:“是,女儿知错了。女儿以后会懂事的,不会再让爹娘担忧。”

清河没想到一向骄纵的女儿竟转了性子,她不知内里因果,只以为女儿这次吃了大亏遭了难才改了性子,更是心疼不已,遂抱着女儿哭了一阵。

过了一阵,母女俩才分开,赵玉卿望向清河身后的那个女子,记忆繁多且杂乱,她一时间还不能认出眼前这少女的身份。

那少女见她目露迷茫,冲她眨了眨眼,“郡主不记得我了吗?”

赵玉卿摇了摇头,“抱歉,我脑子昏沉沉的,只觉得你有些面熟,但叫不上你的名字。”

对面那少女因着她的话,露出惊愕之色。这赵玉卿生了一场病,跟换了个人似的,从前飞扬跋扈的长乐郡主何时变得这般客气?更别说道歉了。

清河公主拉着那女子坐下,同赵玉卿解释道:“这是长平侯家的千金,李静,你们俩可是好姐妹呢,自然面熟了。”

“原来是静儿啊。”

赵玉卿恍然大悟一般,点了点头。

这李静应当只是普通的侯府千金,不像她有封号,难怪李静看向她时眼中带着几分敬畏和恐惧。

李静命人呈上一个木盒,柔声说道:“听闻郡主病了,我就想来府上探望,又担心给贵府添乱所以忍耐了两日。今日得知郡主病情有所缓和,就过来了。”

她将木盒打开,里面装着一个粗壮的人参。“这山参是我叔父在关外所得,据说有三百多年了,希望郡主服下以后能早日康复。”

这太珍贵了不能…赵玉卿刚想拒绝,就看见清河公主已经接过了盒子,淡淡的道了一声谢。

她才反应过来,她是圣宠隆盛的郡主,母亲是公主父亲是侯爷,不过一支山参而已,自然受得,何须激动。

李静又陪着赵玉卿聊了一会天,无非是说这京中最近流行的衣服款式,最好用的香膏脂粉,还有哪家又办了宴会哪位小姐出彩了。

赵玉卿听了一会儿,兴致缺缺,面上不由得带了点不耐烦之色。李静似有察觉,但仍装作不知,勉力支撑着。

她有事相求?

以往有人对佟清华有所求,便是这幅神情。

赵玉卿索性挑明,“静儿今日来,除了探望我,可还有其他事?”

李静咬了咬唇,说明了自己的来意,“郡主,下月可有时间?我有个姐姐,下月及笄,不知能否请郡主担任赞者?”

及笄礼上的赞者?闺阁家的千金,及笄礼上喜欢请一些身份贵重且亲近的人担任正宾和赞者,彰显女子身份贵重,找门好亲事。她是皇帝最宠爱的郡主,身份自然贵重。

不过,这样的事情要由李静转述,只怕那将要及笄之人同她的关系并不亲近吧。

“你哪个姐姐啊?”

“嫣然姐姐,佟尚书家中的女儿。”

咚…

听见“佟”字,赵玉卿心头一沉,摇了摇头。不会那么巧的,这世上姓佟的人那么多,不会是他的。

李静见她摇头,以为要她拒绝,急道:“郡主,你就答应吧,我来之前可是跟哥哥拍了胸脯的,说你一定会答应的。”

赵玉卿越疑惑,“这跟你哥哥有何干系?”

“嫣然姐姐和我哥青梅竹马,早已有了婚约。哥哥也是希望郡主能当嫣然姐姐的使者,好让她更有脸面。”

原是未来的姑嫂啊,难怪这般求情。不过那佟家可是她想的那家?

“佟尚书是哪位,可是佟清华?”

李静知晓赵玉卿一向目中无人,但没想到朝中的二品大员她也这般直呼其名。

“嗯。”

果真是他!

他杀了她和她的孩子,却没有丝毫愧疚,官运通达,竟升到了尚书之位。

长平侯,长平侯…赵玉卿突然想起来了。最早的长平侯跟随高祖皇帝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这爵位是世袭不减的,而李家教导有方,每一任承爵之人亦是有勇有谋,将这爵位安稳的继承了下来,到如今李家在朝堂上也是十分显赫。佟清华可真是找了好亲家啊。

李家的男人还有一个优点,忠贞不渝,四十无子方可纳妾。佟清华的女儿,可真是找了个好夫婿啊。

可她怎么会让他们如意呢?

她尝过的那些苦,也要他们尝一尝才是。

女施主你是怎么说出这话的,没有你的纵容我怎么会中计!

忘忧抬头看赵玉卿,小姑娘又白又嫩,笑起来的时候眉眼弯弯,很是甜美。对着这么张乖巧讨喜的脸,忘忧觉得他实在是无法恶言相对、做出欺负弱小的事来。

说到底这件事还是秦家母女俩挑起的,那个小姑娘他不好指责怪罪,就只能将怒火喷射在那对母女了。

忘忧的目光落到秦小姐身上,见她仍是披头散,衣衫凌乱,那姑娘见他望过去时眸中更是水光盈盈。也不知为何,他平日里最是见不得人哭的,可眼下看到这姑娘的流泪,非但生不出怜惜的心思更是觉得她虚伪。

如此想着,忘忧的声音便带着几分冷意。

“两位女施主可曾听过一句话叫\≈quot;强扭的瓜不甜\≈quot;,二位这般利用阴谋诡计逼良…逼人为夫,怎会拥有美满的姻缘?即便成了,也是孽缘。”

秦夫人柳眉倒竖,上前一步戳着忘忧的肩头骂道:“你这小和尚怎么说话的,我这闺女长得跟我一模一样,如花似玉的,怎么就亏待了你,怎么就是孽缘了?”

忘忧被秦夫人逼得步步后退,靠在柱子喘了口气,定定的看了几眼,随后目光又在秦夫人脸上停留了一阵时间,而后又是摇头又是叹气。

“施主说得对,您这般的容貌和气度,和您的夫婿想来也是一阵孽缘吧。罪过罪过~”

人群中又是一阵哄笑。

这绛州城谁不知道秦夫人和秦老爷是对怨侣啊。秦夫人虽说不上是美人,倒也是个五官标致的清秀佳人,若嫁给其他人也不至于成为孽缘,可她嫁的偏是秦老爷。秦老爷是个深情的渣男,对白月光表妹多年求之不得,又在秦夫人设计之下不得已取其为妻,成亲后就开始遍寻长相酷似表妹的女子纳为妾侍。谁也没用过这事来气秦夫人,看秦夫人的脸色,倒是气得不轻。

赵玉卿虽不知其中内由,但想起先前听见的话儿,那秦老爷也是个三妻四妾的人,这秦夫人的日子未必过得顺心。小和尚的话啊,可真是踩到她痛脚上了。

“你你你…”秦夫人面色铁青,啐骂道:“我怎么就眼瞎看上你了!还以为你是个好的,哪知道是个黑心肝的。”

忘忧面色不改,看着秦夫人无比真诚的说道:“您说得对,小僧的师叔行医多年,尤擅眼疾,若是女施主不嫌弃的话,小僧可为您引荐一番,必定药到病除,助您早日脱离苦海。”

“哈哈哈~”

“秦夫人,你可不能讳疾忌医啊,赶紧去找小师父的师叔治病啊~”

“是啊,有病就得治,早治早轻松~”

周遭妇人们的话灌入秦夫人的耳里,叫她心头怒火越旺盛了。她拿看热闹的人没办法,便将全部的怒火集中在忘忧身上,“好个牙尖舌利、心思歹毒的和尚。”

忘忧是个老实人,喜欢说实话,听到秦夫人的话摇了摇头,谦虚道:“不及女施主,若论口舌之利、心思之灵巧,小僧对夫人那是望尘莫及。”

这话放在平日里就是句夸人的话,听者美滋滋的,但在当下这个境况,着实是损人的话。

秦夫人说又说不过忘忧,想要用身份压制又有赵玉卿在,左右不得其法,只能拉起秦小姐的手夺门而出。

匆匆离开的背影有些狼狈,但撂下的话却十分嚣张。

“别让我再看见你,否则决不轻饶。”

***

“这就走了吗?”忘忧看着那对母女俩的背影叹了口气,十分怅然的样子。

赵玉卿站在他身后,幽幽问道:“怎么,还舍不得了?”

忘忧猛摇头。好不容易才将那两只母老虎劝走了,哪还会舍不得。

“那你一脸不舍?”

“没能给那位女施主引荐师叔,小僧觉得很是遗憾。”他一脸真诚,似乎对秦夫人的眼睛问题极上心。

赵玉卿朝赵玉涵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将屋内的人都带下去,赵玉涵没能领会,赵玉卿只得继续眨眼。

忘忧看着她,一脸担忧,“施主,您眼睛怎么了?可需要小僧引荐师叔为您诊治?”

赵玉卿一时语噎,看着他一阵无语。

“没事。不需要。”

赵玉涵突然福至心灵,领会到赵玉卿的意思。

这是要清场了!

郡主她真看上这小和尚了!

若非如此,她怎么会替这小和尚出头,怎会奚落情敌,怎会在小和尚怼秦氏母女时那么开心。

“清河公主送的贺礼有一样是镀金洋景表,听说是海外番邦进贡的。我还没看过呢,不知诸位可愿前往一观?”

一听说是海外来的稀奇玩意儿,夫人们心驰神往,加上这屋里的大戏已经结束了,剩下的戏她们也不敢看,便欢欢喜喜的跟在赵玉涵身后去看宝贝儿。

“啪”的一声,门就被关上了。

小和尚心一颤,眼一瞟,腿一拔,朝门槛起百米冲刺。

这女施主对他图谋不轨啊!

“啪·啪·啪”

咦,这门怎么打不开啊!

小和尚急得踹了两下门,门只是一脸冷漠的看着他。

锁上了!

女施主,你想干什么啊?

忘忧很想这么问,但是伽蓝寺超高的素质,让他克制住了心中的暴躁。

既然走不了,那就假装是自己留下的吧。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于是他挤出了一个很温和的笑。

“方才小僧受到那两位施主的污蔑,众人对小僧或是冷眼旁观或是指责怒骂,并无一人站出来维护小僧、查找真相。女施主小小年纪就有这般侠义心肠,着实可贵。”

赵玉卿起身绕着他走了一圈,道:“秦夫人有一句话说得挺对的,你这小和尚真是油嘴滑舌,嘴上跟抹了蜜一样的净说好听话。”

“小和尚你在寺里学的都是哄姑娘开心的本事吗?”

忘忧虽然觉得赵玉卿的话有些不正经,但总归是夸他的,心里头还是美滋滋的,就是面上克制着不表现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