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之荣华路 > 穿越之荣华路 第36节

穿越之荣华路 第36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之荣华路!

刘遂歌不觉得,她太显眼了。

“遂歌……”

刘王氏想说什么。

便是此时。

远远的,刘王氏瞧见一个身影,万般的熟悉。

刘王氏怎么看,怎么觉得像极了少年时的夫君刘三老爷?

那是谁?

在思了一下后,刘王氏有些震惊,按着年岁算的话,那是三郎吗,是她的儿子吗?

第30章

一日不见,思之如狂。

对于一个寡母而言,儿子就是她的心头肉,命根子。

更何况,于刘王氏而言,她的唯一儿子已经失踪了五年之久。

“三郎,那是三郎。”

哪怕不确定了,刘王氏这会儿还是用肯定的语气说道。

“谁?”

刘遂歌先是问了一字,尔后,反映了过来,也是狂喜说道:“娘,你说,你看见弟弟?”刘遂歌是得狂喜。

不光因为亲情,更是因为她将进宫了。若弟弟能寻回的话,母亲在宫外就是有了依仗。

在这个时代,对于一个女子而言,有没有娘家人那是完全不同的。

特别是刘氏一族的覆灭,对于刘遂歌而言,那是难言的伤与痛。若是弟弟归来,刘氏一族未尝不能在他们姐弟的手中,再度兴盛起来……

事在人为嘛。

“哪儿,在哪儿?”

刘遂歌顺着母亲刘王氏的目光追寻而去时,左瞧瞧,右瞧瞧,没看见了她思念甚深的弟弟刘之烨。

“那儿,三郎刚刚在那儿。这会儿,往那个方向离开的。”

刘王氏用肯定的语气,讲了此话。

刘遂歌一听,就是招手,唤了身后的仆人赶紧去追。

仆人得令,在听了刘王氏大概的描述后,就是追了上去。至于刘王氏、刘遂歌母女紧跟在其后,也是追了上去。

蓝衣的少年郎,头用布头束发,他长相英俊,容貌出众,随了他爹刘三老爷的少年模样。据刘王氏的描述真是一模一样。

时间过去。

一盏茶的时间后……

刘王氏失望至极,刘遂歌也是失落至斯。

仆人追到了一位蓝衣少年郎,可惜,并非是刘王氏心目中的三郎。

“不……”

“追错人了。”

刘王氏用肯定的语气说道:“刚才我瞧见的并非此人。”

“三郎,三郎一定还在寺中某个地方。”刘王氏的眼中,还有热忱。刘遂歌却是冷静的态度,对仆人问道:“之前这个方向,只看到这一位蓝衣的少年郎吗?”

“主子,只瞧见了这一位。”

仆人躬身立那儿,仔细的回想后,方是回话道。

这个仆人是一个健壮的小厮,是王氏一族专门派来照顾刘王氏母女的仆人。会一些拳脚功夫,更是王氏嫡支的家生子。

说是照顾?

在刘王氏想来,名义上的保护,未尝不是一个搁了明面上的监视吧。

至于暗中呢?

在刘遂歌被册封为正四品的美人,今个秋,就要入宫的情况下。除了小厮外,更是有嬷嬷、宫人共计四人呢。

这些人,刘王氏没拒绝。

毕竟,这是宫中的安排。这算得皇家的规则。

“娘。”

刘遂歌想劝话,话到嘴边,又是无从劝起。

刘遂歌何尝不是失望,失望于先得了希望,再是希望落空。

“既然这位少年郎不是弟弟,我们不能再阻他人的离开了。”刘遂歌讲了事实,刘王氏这时候也是反映过来了。

刘王氏上前,面带歉意,对那一位蓝衣少年郎至歉。

这一位少年郎是一位农家子,倒没真太在意,相反,还是挺淳朴,表示没事儿。没什么影响,所以,就是双方交谈一两句后,便是相互告辞。

刘王氏在这位蓝衣少年郎离开后,说道:“既然这一回在白马寺能遇上了你的弟弟,娘相信,总有机会,会再见到的。”

“白马寺……”

刘王氏念叨了寺名,这一刻,对于这个地方,刘王氏是心生好感。

刘遂歌也是同意了此话,她道:“娘,弟弟一定能寻到的。”

不管母亲瞧见的那个蓝衣少年郎,究竟是不是她的弟弟刘之烨。刘遂歌都愿意相信了母亲的话。

刘遂歌觉得,母亲若是心头有了念想,有了盼望的话。这宫外的日子,一定能平安遂愿的好好过下去。

彼时。

在白马寺的山脚上。

荣娘望着匆匆跑来的刘之烨,她笑说道:“你不用太着急的,我和娘说好了,在这山门口等你的。”

“我……”

刘之烨一身的蓝衣,那束着发。

哪怕本来没到束发的年纪呢。可是,已经开始在市井之间,随荣娘做卖豆腐这等小买卖嘛。所以,刘之烨一直就开始做起了成年人的装束。

“我想着,不担搁了太久的时间。”

“总让姑母和姐姐等我一人,我心头过意不去。”刘之烨实诚的回了话道。

“姐姐,这是我刚刚求来的平安符。”

刘之烨拿出了,他求了许久,又是添了香油钱,才是从寺中和尚那里得来的符纸。那是已经折成了三角状的平安符。

按这时代的习俗,装了荷包中佩带即可。

“赠给姐姐。”

刘之烨递上了一道平安符。荣娘接了,谢了话。

当然,不光是荣娘,便是赵春花也是得了一道平安符。赵春花大方的收下了。她笑说道:“三郎,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好孩子。”

“姑母,你过奖了。”刘之烨嘴上这般讲,心头还是美滋滋的。这嘴角啊,都是扬了弧度,那是翘了起来。

于刘之烨的心中,姑母赵春花,荣娘姐姐母女,就像是他的亲人一般样。

亲人之间,自然是相处融洽着。

兴宁六年,秋。

一场小雨后,天气凉了些。

宫人的小轿,抬着正五品的才人三人,正四品的美人三人,正三品的婕妤三人,从皇家的后苑宫门抬进后宫中的。

兴宁帝在这个秋,多了九位后宫佳丽。

其中,自然就有一位是正四品的美人刘遂歌。

至于未来的皇后赵氏,要到了明年的春,才会与兴宁帝大婚。大婚时,皇后娘娘自然是乘坐凤撵,由皇家的皇宫天子正门,进了皇宫。

这等殊荣,那等天子正门,皇后娘娘一辈子也就是大婚得享受一次。

至于其它的嫔妃与臣子,至死也是没这等殊荣的。更何况,皇后一旦嫁进了皇家,这自然就是东西六宫的女主人,母仪天下的国母。

后宫中的女子,自然都是盼着后宫在有了女主人之前,那是抢着夺了兴宁帝的欢心。毕竟,一旦皇后娘娘嫁进来,再想寻了这等光明正大的机会,难上加难。

刘遂歌非是其中的一员。

进了皇宫后,刘遂歌非常的低调。她的策略,是低调争宠,低调做人。做事为人,不妨学了春雨,润物细无声,却是丝丝缕缕,渗透大地。

在皇宫中,拔尖儿时,自然是春风得意马蹄急,双目阅遍富贵花。可一旦失了帝王的恩宠呢?落井下石的人,绝对不缺少了。

后宫里,都是落了尘埃中,想爬起来可不容易着。

倒不如一开始积蓄了力量,等待更合适的机会,借了大风扶摇直上。站稳脚跟儿,就别在颠簸下来了。

兴宁六年,冬。

皇宫。

后苑内,刘遂歌从正四品的美人,升为了正三品的婕妤。

当然,这一回,没人羡慕了她,多数的宫中女人,还可怜了刘遂歌这位刘婕妤。

“唉呀,真是缺了贵人命。”

“可不是嘛,好好的皇嗣,也没保住。”

“倒底是圣上怜惜,还是给升了后宫的位份。瞧瞧,怎么着刘美人也成了刘婕妤。”

“……”

种种的流言扉语,自然是喧嚣尘上。

那又如何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