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之荣华路 > 穿越之荣华路 第45节

穿越之荣华路 第45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之荣华路!

皇宫。

昭阳殿。

掌事嬷嬷把朝堂上的纷争,一五一十的讲给了刘遂歌听。

“看来某些人不想给本宫一份体面收场啊。”刘遂歌已经听出了太多的东西。只是,她能如何呢?

刘氏一族已经在大魏朝的南下中,败落至厮。

刘遂歌的士族出身,就是一个空头的牌子。在朝廷的政治斗争之中,完全没什么实质的作用。更何况,王氏一族的嫡支不会为了她跟摄政王较板的。

相反,王氏一族卖了她这个一天的皇后娘娘,倒可能从摄政王的手中得了便宜来。

“娘娘……”

掌事嬷嬷还是想说些什么?

刘遂歌摆摆手,道:“嬷嬷,不用多讲了。”

“本宫差人去求情,希望让本宫去给圣上侍疾,这等后妃的本份都让驳回了。嬷嬷,你说说,本宫还能再求什么?”刘遂歌说的话,有例有据。

掌事嬷嬷也是沉默了下来。

之前。

昭阳殿让兵卒围了。

后来,勤政殿传来了确切的消息,说是抓了刺客。

外命妇们这才得已出了宫,当然,人心不稳是肯定的。这等风波诡异之下,刘遂歌又不是傻子,她自然要做一些小试探。

试探结果,一点了不美妙啊。

兴宁九年,夏,六月。

建业城内,气氛紧张着。因为,这些日子里整个建业城都是被摄政王的亲军接管了城防的工作。

整座城池,貌似像军管。

市井百姓生活在天子脚下,也没真傻的人。特别是立后大典被驳斥,刘皇后被披露不得享受皇后的待遇,依然领受了德妃之尊。

再加上兴宁帝病了,天子不再上朝,刺客宫中行刺当场死亡。朝廷又是下旨,在建业城大搜捕之类的事宜。

这闹得整个建业城是人心惶惶。

建业城,外城的西区,梧桐巷子尾。

夕食后。

荣娘借着亲娘赵春花早早睡下了。她就是寻了刘之烨说悄悄话。

两人在院中,小声的唠叨着。

“三郎,你准备怎么办?”荣娘问了话。

刘之烨似乎在思考,他想了片刻后,才回道:“静观其变,我暂时也没什么好法子。宫中的消息,传到外面了总会失真。”

荣娘听后,点点头,又问道:“要我想法子,给你娘递了消息吗?”

刘之烨摇摇头,他说道:“敌人在明,我在暗。这本是好事。荣娘,咱们不用多做什么,我没料错的话,娘和姐姐身边肯定有别人的眼线。”

“这等时候,我若不掺合进去,也许能给娘和姐姐多些退路。”刘之烨不会忘记了,刘氏一族的覆灭,还有敌人。

娘和姐姐两个弱女子,在皇家的漩涡之中,反而会让某些人有忌讳,不敢真正的胡乱出手。他若出现,就未必是那般样了。

“……”

荣娘这时候没多讲什么,她只是有些吃惊于刘之烨够冷静。

不过,旁观者清。也许不掺合了皇家的斗争,也许真的好些。毕竟,他们若有余力,在其后也能伸了援手。

若大家都是一起倒霉了,倒真是要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了。

其后的日子。

荣娘对刘之烨用了更多的细心。荣娘倒是发现了,刘之烨似乎一直在做了豆腐小买卖时,也在打探了一些有用的消息。

也许……

荣娘想,也许刘之烨不是不想给他娘和姐姐帮忙,而是在权力斗争面前。似他们这等人物,太弱小了。连掺合进去的可能,都没一星半点儿。

飞蛾赴火,就是自取灭亡。

于无上的权柄而言,他们就是飞蛾,就是蝼蚁吧。

兴宁九年,六月下旬。

兴宁帝驾崩。

摄政王司马铭在宗室与文武大臣的拥护下,登上了帝位。

至于兴宁帝留下来的嫔妃?

那些没有生养的嫔妃们,全数让送到了皇家道观中出家,为帝王守节。后半辈子,也就是青灯素食,了此余生。

刘遂歌在昭阳殿中,听到了圣旨。

听完后,她惨然一笑。

因为,新登大宝的司马铭显然不承认了刘遂歌是兴宁帝的继后,而是依然称其为刘德妃。哪怕是诸位嫔妃之首,德妃依是皇家的妾。

皇后在帝王驾崩后,可于皇宫中留下来,继续享受了荣华富贵的供奉。

嫔妃则不行。

“娘娘……”掌事嬷嬷这会儿哭成了泪人儿。显然,这不光是为她自己,更是为了刘遂歌。明明是皇后之尊,却被新帝乏指为先帝的德妃。

这不是作贱娘娘吗?

刘遂歌能如何?

她不过一个弱女子,在皇宫后苑里,还是只能顺从了帝王赐下的命运。

兴宁帝已经不在了。

兴宁帝死去的真相?

刘遂歌连想都不敢多想,就怕某些人觉得她知道的太多,而灭了口。毕竟,她活着,哪怕是一个德妃之尊。好歹总能让母亲刘王氏有些安慰。

若她死了?

岂不是让母亲刘王氏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兴宁九年,六月下旬。

新帝司马铭登基为皇,改年号兴宁,为太和。兴宁九年,亦是太和元年。

入秋。

建业城变得秋高气爽。

适时。

刘之烨拿出了他的积蓄,置办了聘礼。

“姑母,聘礼与聘书,我已经一一准备妥当。媒婆与保媒人,也是请了齐整,如今我想娶荣娘,请您成全。”刘之烨在查清楚了姐姐的下落,还有他娘一切平安后。

他没有冒冒然的去认亲。

刘之烨想知道了,谁是谋害刘氏一族的凶手?

这一年事情没弄一个明白,他有些胆怯的。怕去认亲了,也许给他娘和姐姐会带来麻烦。再则,他更想娶了荣娘。

若是回了他娘的身边,刘之烨又不傻,自然明白到时候再想娶荣娘怕是千难万难。

到不如落地生根,生米煮成熟饭。

刘之烨是一个聪明的少年郎,自然是明白的一个道理。那便是若不从心意,一辈子都不得心安。

媒婆,刘之烨是花钱请的官媒。

何媒人是请的梧桐巷子这一块儿的里正。当然,也是有谢礼的。

应该过的六礼,刘之烨不会省了。他要六礼想聘,迎娶了荣娘。这样的话,荣娘就是他合法合礼,合情合义的嫡妻。

将来就不会再落了什么麻烦。

赵春花瞧着求亲的刘之烨,她是欢喜的。

话说,等这一天,赵春花已经等太久了。

“好,好。”

赵春花笑得开心。旁边送了聘礼来的挑夫,早是得了喜钱,已经离开了。这会儿,留下来的是官媒和保媒人。

大家伙在赵春花的跟前,自然都是说了好话,讨喜的吉祥话更是唠叨了一萝筐。

毕竟,不管是官媒,还有保媒人,刘之烨的好处一奉送上。看了谢媒礼的份上,又是成了一桩姻缘,这等喜庆事情,人人乐得添了好话。

于是。

太和元年,秋。

八月时。

荣娘和刘之烨的婚期定了下来,比较匆忙的。

在这个九月,就会举行了正式的婚礼。

要成婚了。

赵春花留了女儿荣娘在家中绣了嫁妆。

至于刘之烨?

刘之烨还是继续的做了豆腐买卖。到底在养家糊口了,肯定得赶紧多挣些银钱。

八月下旬。

夕食时分,刘之烨归来。

他还是给荣娘带了小礼物,是几卷颜色鲜亮的彩线。

“荣娘若要绣衣裳的图案与花纹,这彩线最能配色。”刘之烨悄悄递了彩线给荣娘时,还是避开了姑母赵春花。

就怕着姑母唠叨了,他又是破费银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