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别枝 > 别枝 第14节

别枝 第14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别枝!

闻争倒也不避讳闻恕还没执筷,用竹筷戳了戳那虾仁,“是么,倒是有心。”

“可不是,不过皇上龙体尊贵,住进付家已是屈尊,哪能同他们再一道用膳呢。”元禄摇摇头,多嘴说了这么一句后就觉得身后烧得慌。

他扭头一瞧,皇上不知何时放下棋子,双眸冷冰冰的瞧着他。

元禄背脊一僵,转念一想,肠子都悔青了。

“回绝了?”闻恕抿了抿唇问。

元禄磕巴了一下,温吞吞道:“要不,奴才再去说一声?”

闻争听了一耳朵,忍不住撇过头去一笑,这元公公啊,能伺候皇兄到如今,还没被他的喜怒无常给吓晕过去,也实属难得。

闻恕慢悠悠的拢了拢衣襟起身,又慢条斯理地折了折袖口,“出去走走。”

说罢,一桌膳食未动,闻恕留了个背影给闻争。

身后的人一挑眉,倒也不觉惊诧。

毕竟,从他这位皇兄凭着“眼缘”二字往宫里纳了不少贵人,又凭“碍眼”二字处死了不少贵人之后,闻争已经对他所有举止见怪不怪了。

只是那付家五姑娘看着小巧可人的,可惜了。

------------

闻恕这出去走走,一走便走到了甲板上。

姜氏一愣,旋即摆上了得体的笑,“吴妈妈,快添副碗筷。”

元禄方才分明已经回绝了,可姜氏并未问他怎么又来了的缘由,也算是很有眼里劲儿,谁也没给谁难堪。

闻恕顺着她的话自然坐下,当皇帝当惯了,说出“讨扰”二字时,还忍不住眉头一皱。

他目光掠过正安安静静用饭的小姑娘,她身子有些紧绷,状态像是随时准备防御。

闻恕不知该气还是该笑,合着他明里暗里帮了她这么多,这丫头比怕她家老太太还怕他。

云姨娘还是第一回 见他,可看饭桌上的人都没有要介绍他的意思,忍不住笑了声,“这位…便是沈公子吧?”

闻恕偏头侧目,目光停在云姨娘身上约莫只有一转眼的功夫,可那面无表情,眸色沉沉的模样,叫云姨娘冷不丁一僵。

姜氏似笑非笑地瞥了云姨娘一眼,云姨娘尴尬恼怒移开目光,也不敢再多嘴。

反而是付姝妍,认出是上回在祖母屋里隐约瞧见一面的人,好奇地多打量了两眼。

付严栢清了清嗓音,“此番赴京,还多亏了沈公子身边的护卫,才让此行得以一帆风顺,待到了京城,付某必当设宴相谢。”

闻恕抬眸睨了付严栢一眼,“不必。”

原本阖家欢乐的气氛叫他往这跟前一坐,忽然变了味道。

无人敢轻易开口,就连原本汤匙碰碗的声响都不由放轻了许多。

偏生闻恕没有半点觉得不妥,坐在那儿频频饮茶,一口荤素都没动。

付姝云几次想开口询问那个生了病的沈三公子,见饭桌上的气氛逐渐严肃,也堪堪闭了嘴。

这几人间,属庄玉兰最过心细。

她未见过什么沈公子,但刚回府时也听下人说了一嘴,这会儿见老太太与付严栢都对此人敬重有加,难免多抬头看了两眼。

这一看,就见男人的目光在付茗颂身上多滞留了一阵。

待到用完膳食,庄玉兰扶着老太太回房里,并未着急离去,坐在老太太跟前绣了朵梅花,哄她老人家开心了,才状若无意道:

“姨奶奶,今日那沈大人,浑身透着一股矜贵劲儿,倒是少见呢。”

老太太待她亲厚,没责怪她随意打听,反而道:“他身份尊贵,切莫冲撞了。”

庄玉兰应了声是,像是唠家常似的又说:“那沈公子应当是个良善之人,我听说前几日茗儿妹妹身子不适,还是他借了大夫过去呢。”

老太太低低应了声,叹道:“茗儿这丫头……”

庄玉兰屏气等老太太说下去,却见老太太息了声,她一颗好奇心七上八下的,茗儿这丫头…如何?

-------------

船只悠悠驶往京城,星夜笼罩下的海面泛着光。

临到京城前一夜,付茗颂却无端做起了梦。

梦里也不再是生香醉骨的场景,而是潮湿冰冷的天牢。

女子一身牢衣跪地,面前有只手擒住她的下巴,空旷低沉的嗓音都透着凉意,他说:“宋宋,服个软,不成么?”

付茗颂猛地惊醒,竟发了一身虚汗,右手压在胸口上,心脏像是要从那里头蹦出来似的,有些喘不过气来。

她点了灯,用力抓了抓胸-前的衣襟,才惊魂未定的靠在床头。

遮月见里头有光,拢着衣裳上前来,“姑娘,您怎么醒了?”

她又说:“就快抵京了,您再歇会儿吧。”

作者有话要说:

恭喜解锁新梦境~

恭喜开启新地图~

第16章

午时,巍巍宫墙内,斜靠在塌上的女人一身黑色金丝锦裙,金凤雕花步摇端端正正簪在发髻上,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高贵大气。

戴着墨绿暗纹护甲的手捧起参汤,缓缓抿了一口:“皇上今日可要抵京了?”

许姑姑接过那饮了一半的参茶,又递上干净的帕子:“回娘娘,是该到了,国舅爷差人在宫外候着,这么些日子,怕是攒了一堆折子要皇上过目。”

沈太后舒眉一笑,想起什么嘴角又蓦地放平:“他若是能分些心在后宫上,我这会儿早能抱上孙儿了。”

这话,许姑姑就不便多言了。

皇上的心思谁也猜不透,当年他勤于纳妃,太后还以为龙嗣有望,谁知一晃几年,连个皮毛都瞧不见。

这事儿,早成了太后的心病。

外头有太监挑了帘子,低头匆匆上前:“禀娘娘,皇上回了宫,这会儿与国舅爷在御书房议事呢。”

太后摇头一叹,就知会如此。

有这般勤于政务的皇帝儿子,她也不知该喜该忧。

——

闻恕寻访俞州一事,除了沈国公,并未有别的朝臣知晓。

因而他这一去一回,竟是悄无声息,半点风声都没透露。

不过周大人端了俞州一锅贪官污吏倒是闹的沸沸扬扬。

但叫人更惊奇的,还是皇上下旨提拔俞州长史付严栢一事。

本调任个长史也不算什么大事,关键就关键在,这付家老太太,可是当年因贪污被贬的工部侍郎之女。

那时这事闹的全京城都沸沸扬扬,如今上了年岁的官员,都大多还对此事有些印像。

不过到底,也是过去了。

如今的是付家,而非庄家。

此番安置付家府邸的,还是内务府颇得脸的王公公。

付严栢或许不知,这王公公在宫里也是红人一个,付严栢一个从五品官员的府邸,若非有人特意吩咐了,压根犯不着他亲自跑一趟。

王公公在宫里当差十来年,早成了人精,虽不知这付家里头有什么门道,但总之有门道就对了。

他尽职尽责的领着付严栢在新府邸绕了一圈,还乐呵呵的嘱咐了好一阵,又道了三两句恭喜。

付严栢待这公公唠好嗑后,才试探的问:“此次调任京城实乃皇上隆恩,不知皇上可有召付某进宫谢恩?”

王公公笑笑:“皇上近日忙着与国舅爷等一干大臣商议政务,怕是要在御书房困上几日了。”

付严栢点点头,理解道:“是,皇上政务繁忙,应该的,应该的。”

送走王公公后,姜氏便着手分配院落。

这从五品官员的宅子不算大,格局与俞州付家倒是相差无异,姜氏按着从前那样,很快就分好了院子,又叫人重新写了匾额,连院名儿都与从前大多一致。

废了大半日,才总算是安顿下来。

姜氏尽儿媳的本分,搀着老太太绕着新院子的角角落落走了个来回,婆媳二人话家常,付茗颂与庄玉兰在后头跟着,也不好插嘴。

见老太太与姜氏已经在前头的亭子里坐下,庄玉兰似是有些无趣,找她解闷道:“茗儿妹妹往后就是与我住同一屋檐下了,我心下是真欢喜,总算能有个姐妹同我做个伴了。”

付茗颂抿嘴笑笑,往老太太那头看了一眼:“祖母最疼兰姐姐,往后我若哪里做的不对,还望姐姐提点。”

庄玉兰摇头,又说了些客套话才问:“也不知上回与我们同行的沈公子是哪家的,刚一抵京就不见了人影。”

付茗颂一顿,喏喏道:“祖母不许小辈多问。”

庄玉兰一噎,只好将其余话都一并咽下去。

不一会儿,姜氏离开,她二人才上前,一左一右扶着老太太起身。

——

待付严栢回到屋里,姜氏正愁眉苦脸的对着名册为难。

付严栢褪了外袍挂在梨木架子上:“怎么,母亲唤你过去说了甚?”

姜氏抬头:“说是待你上朝几日后,与朝臣熟悉熟悉再设乔迁宴。”

付严栢不以为然:“乔迁宴自是要办的。”

“可母亲要请国公府的来,你、你说,你这从五品小官,如何请的动国公府,还非要巴巴递上请帖,岂不是叫人看笑话。”姜氏眉头拧起。

国公府那是什么人家,当今太后的娘家,哪儿是他们这种小门小户能请的动的?

老太太平日里最有分寸,怎么今儿撞邪似的竟要请国公府的来。

付严栢刚要弯腰坐下,闻言动作一滞,须臾后落座:“照母亲的吩咐做吧,如此也好,若是来了,说明他对五丫头是真有情意,若是被回绝了,日后也能不耽误五丫头说亲。”

姜氏懵了,合上册子打量他:“老爷这话…我怎么听不明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