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嫁给奸雄的日子 > 嫁给奸雄的日子 第108节

嫁给奸雄的日子 第108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嫁给奸雄的日子!

然而时日久了,泥人也能激起性子。楚氏是被强行抢去,封了个侧妃的位子,已不可能出府。终日苦闷,又暗含怒气,有回出城踏青,偶遇昔日的情郎,当即勾起伤心事来。郊外人稀,春光媚照,跟随她的几位仆妇丫鬟都是亲信,楚氏随便寻个由头支开,跟他叙旧。

起初,她只想叙旧。

然而郎情妾意被生生拆散,她垂泪诉苦,他心疼安抚,岂能真的不为所动?更何况,魏建换女人比衣裳还勤快,身边侍妾如云,她被强抢过去,凭什么就该守身如玉,割断前情?浓浓春意里,七分缠绵轻易,三分怨恨赌气,楚氏对着丰神俊朗的情郎,终是没忍住。

郊野欢好,仓促而情浓,愈发食髓知味。

楚氏回去后,称病闭门数日不肯见魏建,又怕这回珠胎暗结,被人察觉后连累旁人,几回挣扎,终是狠下心,去魏建那里走了一趟。再后来,她查出了身孕,郎中推算的日子恰是她跟情郎私会的时候,楚氏怕露端倪,当场便纠正了时日,推到魏建留宿的那晚。

郎中本就是凭脉象推算,两三日的差别并不精确,听王妃如此说,自然改口。

消息报到魏建那里,皆大欢喜,丫鬟仆妇也被瞒得死紧,无人知道内情。

楚氏安心养胎,借此躲开魏建的恩宠。

等魏天泽出生时,魏建身边的女人明争暗斗,花开花落,已将她排挤到远处。

楚氏也不争不抢,索性求得允准,带魏天泽住到别苑。因怕魏天泽长大后模样肖似生父,招来麻烦,便寻个由头,请父亲费心安排,劝情郎往别处谋仕途,从此天涯相隔。只是没想到,魏建竟狠毒到那地步,仗着膝下儿女众多,将自幼搬出府外的魏天泽当成了棋子,送到齐州去受苦。

楚氏失宠已久,更不知丈夫的狼子野心,得知实情时,孩子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剩下的十几年,她在王府苦熬,活得如同死人。

直到魏天泽归来,母子团聚,才算守得云开见月明。他的眉眼也颇有几分昔日情郎的模样,提醒楚氏那些早就被众人忘却的尘封旧事。只是彼时魏天泽势单力孤,有求于魏建,楚氏怕说出实情,魏天泽露出端倪后会引来灾祸,便瞒得死紧。

如今,却是无须顾虑了。

她的儿子受了十多年的苦,手腕、才能、城府,皆远胜于养在魏建膝下的诸子。

这一年养精蓄锐,羽翼渐丰,他已不是当初落败逃回的弃子。

楚氏借着满室烛光,将旧事说与他听。

……

横跨二十年的事,楚氏徐徐说罢,向来沉静的脸上,藏着压抑隐藏了半辈子的恨意。

“他不是你的生父,他软禁我,胁迫你,利用你,禽兽不如!”

屋外天寒地冻,夜风吹得窗牖轻响。

魏天泽站在桌边,神情身姿皆已僵硬。

幼年时对父亲的敬仰在他长大懂事,明白魏建的心狠之后,早已消磨殆尽——虎毒尚且不食子,比起傅德明兄弟的子侄的用心教导,魏建将骨肉当棋子,简直冷血!

当初埋伏在齐州,掩藏图谋、不敢跟傅家坦白,多半是为了千里相隔的亲生母亲,剩下的小半,则是身份所限。初知当日被“拐卖”的真相时,魏天泽尚未琢磨偷这背后的狠毒,因魏建那些眼线以楚氏的性命暗暗威胁,他羽翼未丰,只能被胁迫。等他年岁更长、见识更广,想要折返,已是无路可退。

——像是陷在泥沼里,被裹挟着深陷,无从洗清。

更何况,这泥沼的尽头还困着他的母亲。

魏天泽只能往前走,哪怕犹豫煎熬。

回遂州后,留着分寸不斩尽杀绝,也是为身上流淌的一丝血脉。

却没想到今时今日,先前牵系束缚他的一切轰然崩塌。魏天泽呆愣愣站着,拳头攥紧,好半晌,才压制住翻涌的心绪,低声道:“他知道吗?”

“他若知道,岂会留我的性命到如今。”

若魏建知道这女人背叛了他,定会盛怒之下杀之后快,不可能容她留在王府,锦衣玉食地供养。在魏天泽回遂州后,更不会将姜家的亲事拱手相送,而后放任魏天泽笼络羽翼,在择立太子时摇摆不定。

魏天泽沉眉,却仍不敢置信,“母亲没算错日子?”

“日子或许能算错,但你的容貌——”楚氏抬头,目光像是穿透他,落在另一个男人身上,带着种迷茫的温柔,“你的眉眼,跟你父亲年轻时有五分像。也幸亏当年他远走,隔了二十年,这王府里没人记得他的相貌,否则我还真怕勾起旁人的疑心。”

“那他……还活着?”

楚氏神情微僵,片刻后摇头,“前些年南边闹战乱,听你外祖父说,他是被乱兵杀死的。”

那次战乱,魏天泽当然记得。

战火燃遍数州,朝廷兵将无计可施,最后是睿王许朝宗请得傅煜出手,平息了乱事,傅煜也借着那机会扬名,将傅家的眼线安插得更远。那个时候,他刚被傅煜怀疑,留在永宁,在傅德清追击鞑靼时,带人去营救。

若不是楚氏今日吐露实情,他恐怕永远都不知道,那时发生过什么。

灯火静静燃烧,魏天泽如石像屹立,脸上神情变幻。

沉默了半晌,他才道:“母亲说的事,我心里有数了。夜已深,母亲早点歇息。”说罢,转身往外走,到门口时,却听背后楚氏道:“当年的事……你别怪我。”

回过头,就见她孤身站在桌边,身影单薄、神情有些凄惶。

怎么会怪她呢?当年的事本就是魏建无情无义、毁人姻缘又不知善待珍惜,往后种种,更怪不到楚氏头上。魏天泽脚步稍顿,旋即折返到楚氏身边,“魏建不是生父,我很庆幸。将来若有机会,我会去南边寻到父亲的骸骨。我是母亲十月怀胎生的,血脉相连,也能辨是非,岂会怪母亲?”

他能体谅苦衷,楚氏的忧虑便消弭殆尽。

遂放了心,叫他往后谨慎行事。

……

没了血缘牵绊,魏天泽肩上那副沉闷的重担,便烟消云散。

魏建不仁、魏长恭不义,他行事便也无需顾忌。在魏长恭再射暗箭时,魏天泽毫无顾忌地反击了回去,其结果,便是魏长恭的重伤身亡——同样的谋算暗害,魏天泽躲得过去,他却没那本事,搬石砸脚、自取其祸,白送了性命。

凭着在永宁的数年历练,这件事做得滴水不漏,没留半点把柄。

魏建得知实情后伤心震怒,纵有怀疑,也没半点实据。

——总归父子并无情分,疏离忌惮与利用算计交织,魏天泽不在乎添这一桩。

而魏长恭死后,夺嫡的事也霎时明朗。

有姜邵在建昌呼应,维系着两处的盟约,魏天泽在遂州的地位本就高于旁人。而这一年多的筹谋、安排,他凭着战场上的本事赢得几位老将的赞赏,亦凭谋算韬略笼络了不少拥趸,非但不是魏从修之流所能比,就连魏建都怀几分忌惮。

僵持一阵后,魏建的东宫终是落在了魏天泽的手里。

重权在握,风头正劲,魏天泽行走于遂州时,锋芒极盛。但偶尔夜深人静,独自在书房里对着偌大的山河舆图,他也会觉得迷茫——初到齐州的那几年,他有傅家众将教导,走得踏实坚定、亦朝气蓬勃。得知魏建的图谋后,他纵暗恨挣扎,却为了母亲和血缘渐渐认命。行事偶尔犹豫摇摆时,心中却明白,他脚下那条路的尽头是回到魏建麾下,别无他法。

但如今呢?他脚下这条路该去往何处?

数年潜藏、一朝背叛,他跟傅家的交情已然斩断,在魏建称帝后,更是情势殊异。他与魏建貌合神离,亦不可能带着魏家众将转投傅煜麾下,如今只能坐在魏家这条船上前行,尽力谋夺军权。

从寒冬到次年开春,魏天泽在遂州经营,父子彼此倚赖又互相提防,此消彼长。

而千里之外的京城,傅煜在肃清朝堂,将边防和别处安顿完毕后,亦将目光投向了西边。

初登基时,朝政尚且不稳,有些兵将见魏建自立,亦蠢蠢欲动。魏建树大根深,又有地势山川之利,贸然西征耗损兵力,亦可能令后院起火。如今后患既清,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也该趁着魏家未成气候之际,腾出手荡平西陲了。

第129章 结局(中)

三月的京城, 正是一年里春光最浓的时候。

玉兰花谢,桃花落尽,却有蔷薇海棠渐次绽放,宫道旁的草丛里,不知名的野花迎风含苞, 春光映照下, 生机勃勃。目光月光朱红宫墙、巍峨殿宇, 远处有极小的黑影在半空飘过,那是宫城外孩童放的纸鸢,剪断了线, 随风扶摇。

攸桐站在一树海棠下, 仰望湛然碧空,慢慢地散步。

这座皇宫在修建之初,耗费人力无数, 屹立百余年仍庄重如初。

宫殿廊道仍是小时候记忆里的模样,前朝三殿、凤阳中宫, 乃至太液湖畔的蓬莱殿、含凉殿, 除了偶尔翻新外,格局没半点变动。住在其中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 到如今改头换面, 曾属于许家的住处, 冠以傅姓。

不过比起前朝几位皇帝的充实后宫, 如今宫里的人就少得多了。

郑彪攻破京城之日, 皇宫遭了洗劫, 宫女内监或是被杀,或是趁乱逃走,折损了不少。在许朝宗的罪己诏颁发往各处后,令贵太妃和许朝宗的那些妃嫔都得以保全性命,陆续送往寺庙道观修行,亦有一拨人被放出去,腾出宫室。

到如今,傅煜身边只攸桐一人,纵后宫六局仍在,却已无需那么多人伺候。

人少了,宫城中便显得空荡,伺候帝后起居的人多迁往凤阳宫附近,别处闲置下来。

这倒正合攸桐的心意,虽因身份所限,初登后位时不能如从前般行止随心、各处游玩,却能在后宫肆意游走。从太液池周遭的宫室楼台,到上林苑、西苑、南苑,没了闲人搅扰,全都成了她的天下,想去哪里便可命人摆驾,也不觉得闷。

这一日晌午饭过后天气暖和,她歇了午觉,便如常出来赏花。

自打去岁十月诊出喜脉,腹中的孩子已六个月大了,小腹微微隆起来,新裁剪的宫装宽松垂落,衣袂随风。

怀了身孕,看着小家伙在腹中慢慢长大,自然是令人欢喜的。

唯一叫她苦恼的,是越来越旺盛的食欲。

用完晌午饭也没太久,她这一圈儿散步下来,竟又隐隐觉得腹饿。

原本往上林苑走的脚步慢慢改了方向,两炷香的功夫后,便到了离凤阳宫不远的小厨房。

——傅家登临帝位,她腹中的龙胎自然重于食店,杜双溪进京后,这数月里便亲自照料攸桐的饮食。皇宫里地方宽敞,想搭个厨房轻而易举,御膳房的齐全厨具搬过来,食材也有人一堆人料理筹备,各色酱菜香料齐全。杜双溪本就极好此道,有了这天底下最好的厨房,做起菜拉埃更是得心应手,养得攸桐胃口越来越刁。

可惜怀着身孕有许多忌口,还是得挑着吃惯的菜来,免得出岔子。

即便如此,杜双溪也能玩出许多花样——

热腾腾的金乳酥才出屉,香味随着热气飘到外面,随风窜到鼻尖。宫女盛了端出来,六粒金乳酥做成各色花瓣形状,样式各异,外头千层酥软,里面是精心调的馅,混着柔韧的茉莉和桂花瓣,上头洒了细粉,精巧可爱。

攸桐取了一粒堆成蔷薇样式的,入口香酥,甚合胃口。

旁边是碗火腿鲜笋汤,脆嫩的笋配上红软火腿,虽是家常的菜色,却鲜味醇厚,诱得人食指大动。

攸桐吃得开怀,想着傅煜政务劳苦,便叫人盛了,亲自送去给他解乏。

……

麟德殿里,傅煜近来确实颇为劳苦。

谋天下艰难,想要守住更是不易。江山百姓夺到手里,随之而来的则是许家丢下的烂摊子——各处人心涣散、吏治混乱,兵将防守更是积弱,京城朝廷里虽有傅德明打理过,却仍有许多积弊。

这数月之间,攸桐在后宫养胎,他便在前朝收拾烂摊子。

好在傅家兵多将广,齐州以北边陲安稳,往西由徐夔震慑魏建,拦住遂州的数次袭扰,能让他腾出手来,专心打理朝政。

贴墙高耸的书架上,那副江山舆图高挂,上头做了许多标记。

从京城往东、往南,最初的标记稀疏,到如今已标记得密密麻麻,各州之间,按着山川地势都布置了兵马,足堪防守。一圈看下来,就只西边零星,是姜邵和魏建的领地。

傅煜负手立在舆图前,眉目稍沉。

已升了兵部侍郎的杜鹤则立在他身侧,翻着旁边案上的一堆文书,对照舆图向他禀事。末了,将那些翻得边角都有些磨损的文书收起来,脸上露出点轻松笑意,“后方无虞,皇上无需再忧虑。姜邵那边,贺将军已安排过,微臣也派了人手去,有九分把握,之后,就只剩遂州。”

“遂州呢,情形如何?”

“魏建贼心不死,仍不肯俯首称臣,不过——”杜鹤从案上翻出份名册,双手呈上,“魏天泽与他争夺权柄,这半年里又笼络了些人。哪怕抛开姜邵的协助,也不比魏建逊色。这些事,魏建还不知情。”

“哦?”傅煜抬眉,“他瞒得很紧?”

“魏天泽他……毕竟是将军挑出来的,兵法打仗之外也很擅长打理眼线消息,又有太子的身份,打蛇七寸从来都很准。他回到遂州一年半,就算时日有限,手伸不到太远,在遂州却已织了张网。这种事,从京城到遂州,恐怕没几个人能跟他比。不过他会这样算计魏建,倒是微臣没想到的。”

片刻安静,傅煜翻着名册,眉心微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