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仵作惊华 > 一江风01

一江风01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仵作惊华!

一江风01

戚浔提着箱笼走在队伍中间,敏锐地打量这座芙蓉驿。

此驿建于前朝,坐落在檀州与京城交界之地的雁行山下,经数次扩建,颇具气象,从檀州、酉州、肃州等地南下的文武官吏、军衙信使大都来此停宿。

隆冬腊月,大雪初霁,过了书有“芙蓉驿”三字的牌楼步入驿内,戚浔先看到右手边一列宽门窄窗的仓房,而远处的驿馆楼台连绵棋布,恍如山中集镇。

道上积雪齐脚踝深,才走了几步,她密长眼睫上又结了一层白霜,戚浔呵了呵手,拢紧了身上略显陈旧的鸦青色斗篷。

行在她前后的,是大理寺一众差吏,他们各个公服煊赫,腰配绣刀,威势逼人,纵然戚浔身段挺秀,琼姿玉貌,亦被掩住光华,只离得近了,才瞧出兜帽下那双灵动的眼睛,明亮机敏,仿佛能抓住这冰天雪地里的一切端倪。

队伍领头的,是大理寺少卿宋怀瑾和驿丞刘义山。

刘义山为檀州人,掌管芙蓉驿十数年,家小皆在驿中,此刻正在说案经过:“余大人是回京述职,他腊月初七下午到的驿站,身边只带个小厮,本说第二日一早启程,可没想到当天夜里便下起了大雪。”

“去京城要翻雁行山,大人您从京城来的,自是知道山上路难走,腊八早上见大雪不停,余大人和驿内几位大人便都决定不走了。”

说至此,刘义山面色更为愁苦,若非大雪困住余鸣,他也不会死在自己管辖的驿站里,余鸣贵为严州太守,官至三品,他如何担的起这个责?

“白日里都是好好的,晚间下官想令大人们过个好节,便在明华厅摆了宴席,到点其他几位大人都来了,余大人却未至。”

“去请余大人的驿差说他房中无声无息,也无灯火,下官觉得奇怪,便命人盛了腊八粥和酒菜亲自给他送去。”

刘义山艰难的吞咽了一下,“到了房前,果真无应,门却从里面锁着,下官叫人去找余大人的小厮,那小厮正和其他人在偏院吃酒,问起余大人,他也不知余大人怎么了,且从下午,他就不曾见余大人出门过。”

“下官担心余大人身体不适,立刻叫人将门撞开。”

“门一开,下官便觉气味儿不对——”

刘义山眼底现出几分恐惧,“屋内黑灯瞎火的,下官打着灯笼进了东厢,而后,下官一眼看到余大人倒在地上,身下血流一片。”

“整个东厢的地砖都被染红了,下官从未见过那么多血,好似,好似余大人身上所有的血都流尽了,而余大人的死状,更是……”

宋怀瑾凝眸,“如何?”

刘义山颤声道:“他的尸身,竟、竟被分成了四截——”

“你是说分尸?!”

宋怀瑾三十有五,任大理寺少卿多年,手上过的案子不少,此番带的十二差吏,亦多为办案老手,他们见过的分尸案不在少数,可此番死的是三品太守,且还在有颇多使役的官驿里被分尸,便格外觉得心惊。

“是,头被割下来,腰腹被斩断,两条腿从膝盖处断开,可尸体却又拼合在一起,离远了甚至瞧不出异常……”

刘义山嘴唇哆嗦了一下,“下官吓得六神无主,只好去通知其他大人,众人一商议,便说还是连夜派人往京城和檀州城送信的好。”

芙蓉驿距京城两日路程,腊月初十消息入京,后上禀朝廷,建章帝交由大理寺稽查,宋怀瑾受命带人赶来,已是腊月十二。

刘义山说完了案经过,眼含祈求的望着宋怀瑾,“少卿大人,此案虽生在驿内,却与下官和驿内上下无关,还请少卿大人明断。”

宋怀瑾一扬,成竹在胸的道:“你放心,本少卿素来严明公允,但凡本少卿督办的案子,便没有找不出真凶的!”

他又问,“尸体在何处?”

“就在厢房里未曾动过,云州太守吴涵大人是懂道的,交代下官不可移动尸体,免得查验不便。”

宋怀瑾两道斜飞入鬓的浓眉拧了一路,此时才略松。

一行人走上一条石板铺就的宽道,西面一座鼓楼,鼓楼旁是馆舍正门,此刻门庭大开,两个驿差守着,正门对面是一片积雪掩映的白墙仓房,几丈之隔,众人听见墙后数声马儿嘶鸣。

刘义山道:“大人,此道将驿站一分为二,西面为馆舍,东边为马房仓房与饮马池,驿内备有五十匹快马,供大人们和急报信差们驱用。”

宋怀瑾目光越过高墙,“驿内众人呢?”

刘义山忙道:“大人们都不曾离开,他们皆要入京,眼下离岁末还有几日,并不急启程,而余大人死的古怪,谁若急着走反倒有疑,谋害朝廷命官是大罪,谁也不想惹麻烦。眼下诸位大人都在各自房中,可要请他们至堂中查问?”

“先去看案之地,暂不必惊动他们。”宋怀瑾环视一圈,大手一挥,“现在开始,此处由大理寺接管,任何人不得轻举妄动。”

一入馆门,便是一片积雪层叠的开阔中庭,刘义山带着众人走上了往西北方向去的回廊,路过明华堂,往馆舍深处去。

此驿为北上最大官驿之一,承接来往官员食宿、军需补给中转等用,修建的颇为精巧,沿着回环曲廊走了半刻钟,方才到一排厢房之前,戚浔一眼看到门额上挂着缟素。

“少卿大人,便是此处了,案后下官心底惶恐,便挂了灵幡,稍做过祭奠,其余未动分毫。”刘义山从袖中摸出钥匙,颤巍巍开了门。

厢房共有三间,中为待客之地,西为暖阁,东为寝处,宋怀瑾一把握住腰间佩刀,打量了一圈屋子便往东厢去,紧随他的几个司直亦跟了上去。

戚浔未急着进屋,她饶有兴致的看栏杆外雪地里露出来的几截香。

这几日夜间皆有落雪,庭中枯木花草皆被大雪覆盖,可唯独那几截香直愣愣的插着,应是有人来祭拜,香未燃尽便被雪扑灭了。

戚浔认得这是佛寺中专用的供香,此等供香不比家用沉檀清雅,又比寻常祭拜所用香蜡贵,谁会专门采买此物祭拜?

她正狐疑间,忽听里间有人沉声惊呼了一句,很快,一个年轻的差吏捂嘴冲了出来,趴在门口栏杆上便是一阵干呕。

戚浔轻啧一声,“谢司直,可要我予你一粒苏合香丸?”

谢南柯生的俊逸温文,刚入大理寺不久,尚不习惯,此刻他呕的脸白如纸,朝她摆手,“不必,不妨事,不妨事——”

这时,宋怀瑾在内喊道:“戚浔——”

“来了!”

应话声清脆悦耳,是女子之声,刘义山寻声回头,正看到戚浔摘下兜帽,他眸子一瞪,惊的下巴差点掉在地上。

先前戚浔戴着兜帽走在人堆里,只瞧她行止干练,透着英气,任是谁都以为她是大理寺的年轻男差吏,刘义山无论如何没想到,她竟是个姑娘!

她生得一张皎若秋月的脸,杏眼明仁,灿若春华,墨挽做最简的小髻,饰以素净白玉簪,进门时单手扯下身上斗篷,步履生风,通身不拘小节的利落。

待撞见刘义山目瞪口呆的模样,她抿出一丝了然的笑,这笑令她神容越机灵生动,刘义山还未回神,戚浔已绕过他,走到了宋怀瑾身侧。

看清屋内情形,她忍不住皱了眉。

在路上她虽想过案之地是何种某样,可当亲眼所见,其震撼程度还是不同,实在不怪谢南柯受不住。

厢房两丈见方,虽不甚华丽,却是家具摆件齐备,北面是帷幔半掩的床榻,东边则有一套黄花梨八仙桌椅,此刻桌上放着祭品。

纵观整个屋子,从床榻至窗前案几,丝毫看不出挣扎打斗的痕迹,死者余鸣就躺在榻前地上。

尸体呈“大”字型正对南面槅窗,血迹从尸体身下蔓延了大半个屋子,直至厢房门口,又因天寒,凝成一片附着寒霜的血湖。

被寒霜附着的,还有死状可怖的尸体。

死者头颅被斩下,腰部连着袍子被拦腰斩断,腹内脏腑流出,堆积在肚腹处,而膝盖处的断口,尤可见翻卷的血肉与森森白骨。

死的如此惨烈,可死者闭着眼睛,尸表其余肌肤蒙着一层受冻过的灰败乌青之色,偶尔能看见几处有些微腐败的冻伤,尸臭味儿不重。

宋怀瑾语重心长的道:“戚浔,是你大展身手之时了。”

倘若此案放在一年前,宋怀瑾必不会对戚浔道出此言,当初的他有多看不上戚浔,后来便对戚浔有多心悦诚服,如今,戚浔更是他最为倚重之臂膀。

“卑职定然尽心!”

戚浔将斗篷放在中堂敞椅上,而后“吧嗒”一声打开箱笼锁扣,很快戴上护手面巾进了东厢。

刚回过神的刘义山,眼瞳又是一阵山摇地动。

看这架势,这姑娘竟是大理寺仵作!

大周兴办女学已有三十余载,勋贵人家的女儿甚至能在宫中为女官,可仵作为贱役,多为屠户、罪役担当,刘义山活了四十多岁,从未见过女子为仵作!

戚浔里头着一身碧青棉袍,看着不至双十之龄,刘义山不信邪,忍着恐惧走去门口,很快骇的倒吸一口凉气。

他看到戚浔蹲在尸体旁,正将余鸣粘在血冰凌上的头颅一点点剥离下来。

戚浔初验的空隙,宋怀瑾回身吩咐道:“南柯,朱赟,你去查问驿站内还有哪些人住着,何时入驿,何种官职,此行哪般差事,身边带了何人,是否与余鸣为旧识,皆要问清。林铭,你去查驿内有多少差役,每日进出驿站的又有哪些人。王肃,你去把余鸣的小厮找来,好好问问入驿站之后余鸣的行迹。”

被吩咐的几人应声,宋怀瑾这才回头看戚浔,“如何?”

戚浔已将余鸣的头颅捧在手中,她半举起来,凑近了看脖颈处的伤口,“伤口血肉无收缩卷曲之状,是死后被分尸,骨头断口整齐,是利刃一刀斩断,血流形状自然,天寒亦保留了七日前的血流范围,看得出,这一大片,的确都是从伤口处流出而汇集。”

她往地上扫了一眼,“表面上看,是在此处分尸。”

宋怀瑾却现了疑点,“可这地上干干净净,不见血滴喷溅,这做何解?便是杀猪都要溅一身血,何况斩断人的尸?”

的确十分诡异,血流被冰寒冻住,如今已化为乌黑之色,整片血色从尸体四处伤口向周围蔓延,由深变浅,而床榻脚凳,旁侧的帷帐桌腿之上,不见丝毫沾染,哪般凶手能做到这般干净利落?

“或许被凶手擦洗掉了。”戚浔如是说,言毕却又觉不妥,凶手杀人,分尸手法如此残忍,何必要擦掉周围溅射的血迹呢?

宋怀瑾也摇了摇头,“解释不通。”

他眯着眸子,愠怒道:“余鸣是朝中三品大员,凶手大胆杀人不说,还对一个死人这般残忍,也不知是哪般深仇大恨!”

他哼了一声,又去打量屋子,“当日门闩从屋内锁着,此地便为一处密室,何况他的小厮说只有一下午没见过他,大白天的,凶手在此地分尸,若外面有人经过,不可能听不见动静。”

“刘驿丞——”

宋怀瑾回身,一眼看到刘义山白着脸呆望着戚浔,宋怀瑾浓眉扬起,又喊了一声,刘义山这才惊醒过来,“少卿大人何事?”

宋怀瑾肃眸道:“这附近房舍如何排布?可有谁距离此处最近的?”

“无人离此地近,余大人来得晚,东面北面的院落都住满了,因此给余大人安排了此处,这里独门独户,余大人自己也十分喜欢。”

宋怀瑾又转身去看戚浔验尸,“可能验出准确的死亡时辰?”

“暂且不能。”戚浔头也不抬的道:“死者死亡四日以上,尸僵消失,尸斑暂看不出什么,且当日房内有地龙,虽在之后停下,可热冷之间,已破坏了死者自然产生的尸变,准确时辰难断。”

宋怀瑾略一思忖,只好道:“那尽快确定死因和分尸的凶器。”

戚浔只点了点头,此刻的她已分不出多余心思,她秀眉紧蹙,浑然忘我,与片刻前翩然抿笑的人大为不同,尤其那双眸子,专注肃然,透着锋刃般的冷静,尸体上一丝一毫的痕迹都逃脱不了她的眼睛。

验尸费工夫,宋怀瑾也不扰她,又在东西厢房之间来回探看了一遍,觉屋内几处窗户皆是紧锁,且同样无争执打斗的痕迹,不仅如此,余鸣随身的包裹和贵重财物都在。

不为财,难道真是寻仇?

宋怀瑾带着疑问,出门绕着厢房盘查了一圈,除却祭奠过的佛香,暂未现异常,等他再回来,戚浔已有了结论。

“死因还未查明,不过分尸的凶器已有了眉目,死者伤处整齐,四处伤皆是一刀斩断,尤其死者前脖颈处的伤口,前有挫伤与肌肤剥脱,后颈处则不明显,这表明凶手用的是一把刀背极宽的刀,分尸之时,从正面砍断死者脖颈,刀背挤压造成挫伤。而死者腰部斩伤,左侧腰与右侧腰的挫伤相差无几,这表明分尸的刀长至少要比死者腰腹宽更长,因此可断定,分尸的是刀背厚刃口十分锋利的长刀。”

“寻常刀背厚的砍刀、柴刀,皆为短刀,因但凡长刀,都力求轻巧便于随身携带,行刑之时刽子手所用刑刀,倒符合此番分尸所用。”

宋怀瑾紧了紧指节,“寻常谁会用刑刀?”

戚浔沉吟道:“除了刑刀,卑职还知道一种刀——”

“这种刀,与咱们大周的宿敌西凉有关,西凉多为蛮夷,颇为悍勇,最擅刀马,他们在马背上用的便是一种长柄大刀,据卑职听闻,与西凉常年交战的镇北军中,有人学到了此刀妙处,将此刀与大周的战刀相合,制出了陌刀。陌刀长二尺,弧度小于刑刀,刀背厚,刃口薄,重数十斤,非力大者不能用,交战中能斩马,此刀在镇北军中流通后,亦流于大周其他州郡驻军,行伍出身之人,应大都见过。”

宋怀瑾拧着眉未吱声,因这陌刀,他亦知晓,他甚至亲眼见过。

戚浔继续道:“只有陌刀还不够,几处伤皆是一刀所致,凶手当是极善刀法之人,人体骨骼坚硬,但凡拿捏不够精准,伤口便不会如此齐整,眼下只能瞧出这些,其余线索,请大人待我细验。”

她说完,目光仍落在尸体上,眉头拧着,仿佛还有何处不曾想通。

“大人,查问到了——”

正沉思间,适才出门查问驿内情状的谢南柯回来了,“大人,如今在驿内住着的共有六位主官,皆有官印和通行文书。”

“腊月初六,从西面肃州驻军来的忠武将军辛原修,与云州太守吴涵一同到了驿站,腊月初五,徽州太守刘榭和工部侍郎祈然一同入驿留宿,腊月初四那日,是少府监织染署的田公公到了驿站——”

宋怀瑾先将忠武将军辛原修留了心,又诧异,“这个田公公腊月初四就到了,却初八还没走?”

刘义山忙道:“田公公在酉州采买的毛料还在路上,他是要在此等那些毛料到了一并回京,其他几位大人是因赶路多日,想在此歇养两天。”

宋怀瑾颔,这时谢南柯继续道:“还有第六人,是腊月初三到的,此人只有通行文书,其上盖得是镇北军的帅印,只是驿内主簿不知其人名姓。”

宋怀瑾质疑的看向刘义山,刘义山慌忙道:“大人,此人带的文书上盖的是镇北军帅印,下官不敢不接待——”

说至此,刘义山忽然想起什么,“对了,那人带着四个随从,一来便住进了北边的独院,且住进去后便不曾出来过,很有些古怪,而腊八那日,除了余大人之外,他们也不曾来明华堂,因早前他们便极少出门,下官竟给忘了!”

宋怀瑾顿时起疑,“镇北军常年驻守幽州,且三个月前西凉犯境,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应当从你此处走过,眼下北面战事正酣,谁会带着帅印文书南下?”

入驿后行为古怪,不报名姓,镇北军陌刀,腊八那夜未至明华厅……

宋怀瑾很快打定了主意,“你立刻带我去他们住处,我倒要看看他是何方神圣!”

尸体旁的戚浔万万没想到会这般巧合,她一边将死者一条断腿搬去桌上,一边也在想那镇北军中人为何怪异,可就在这时,她的视线被桌上摆的祭品吸引。

祭品为素果素饼,另有一盛着似水似酒之物的青瓷杯盏,适才戚浔将杯盏内之物当做了祭酒,可此时她才看见,这里头竟还飘着一枚橘叶。

这哪里是祭品,这分明是供品!

她朝外道:“刘驿丞——”

外间刘义山正要走,闻言返身回来,“姑娘?”

戚浔问他:“死人之地不吉,您不摆祭品,却摆着拜菩萨拜佛的供品。”

她往屋内虚空各处扫了一眼,以至接下来的问话莫名有些诡异,“敢问驿丞,您这是在拜屋子里哪位菩萨哪位佛?”

刘义山先是意外,继而心虚的垂下了眼睛,宋怀瑾听不见他答话,也转身看他,“刘驿丞?”

刘义山见躲不过了,一咬牙,眼含惊恐的问:“少卿大人,仵作姑娘,你们难道不觉得余大人死的诡异惨烈,不似人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