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娇软美人和她的三个哥哥 > 第21章 入v

第21章 入v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娇软美人和她的三个哥哥!

【第十一章】

谢伯缙要回来了。

一开始从谢叔南嘴里听到这消息, 云黛还半信半疑,毕竟她这位三哥哥说的话,十句里有五句是假的。但晚间和众人一道在归德院用膳, 见着乔氏那由内至外透出的愉悦以及嘴角掩饰不住的笑意, 云黛便能确定这消息是真的了。

她粗粗算了下, 再过三个月,那便是初夏,鸟语花香,百花齐放,不是很冷也不会很热, 最是适宜不过的季节。这个时节, 总不会再有什么暴雪冰雹了吧?

羊角宫灯透出的暖『色』柔光洒在黄花梨嵌螺钿牙石长桌上,晚膳是五道荤菜五道素菜, 另外还有一道赤枣乌鸡汤, 一例冰糖百合马蹄羹, 及七八碟红油酱菜及酒水浆饮。

“郎, 三郎, 云丫头, 你们别光吃米饭, 多吃些菜。”

乔氏热络的示意云黛他们多夹菜, 自个儿舀了一勺清炖蟹粉狮子头细细品尝, 笑眸弯弯,“这道蟹粉狮子头鲜嫩可口, 我记得阿缙也是爱吃的, 等他回来就能尝到了。”

等尝到叉烧鹿脯时,乔氏又说,“这道鹿脯也不错, 玄琴你往单子上记着,等世子爷回来,这道菜也要上。”

玄琴垂首恭敬应下。

没过一会儿,乔氏便又叫她记起别的菜来。

一顿晚膳下来,乔氏提到谢伯缙的字不下十回,莫说云黛他们几个小的了,就连晋国都忍不住握拳咳了一下,温声提醒着乔氏,“夫人,我知道阿缙回来你高兴,但还有三个月呢,你慢慢来,有的是时间准备。”

谢叔南也望向乔氏,故意酸溜溜道,“是啊,母亲,面偏心眼可不好。”

乔氏瞪他一眼,笑骂道,“你个没良心的,你大哥都五年没归家了,还不许我对他视些啊。”说着,她夹了一块花香藕放进谢叔南的碗,“吃你的去。”

谢叔南嘿嘿笑了下,扬声道,“多谢母亲疼爱。”

一袭月『色』长袍的谢仲宣轻笑,“都十六岁了,还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似的。”

晋国随口接道,“就是,这个年纪都能定亲了。”

这话一出,乔氏夹菜的动作稍顿,眼的笑意也消退了几分,却也没言语,只端起一碗百合马蹄羹慢条斯理的喝着。

晚饭过后,三个小辈告退。

窗外暮『色』沉沉,正房里间的云蝠纹鎏金熏炉燃着上好的安香,乔氏沐浴完毕,穿着一身细棉布制成的里衣坐在梳妆镜前,借着玲珑花鸟灯笼照出的光,望着镜子里的倒影,连连叹气。

晋国坐在床边,放下手兵书,问道,“夫人好端端叹什么气?”

乔氏纤长的手在发间『摸』寻,幽幽道,“人老了,鬓角都生了发了。”

“胡说,你还年轻着,一点都不老。”晋国起身走到她身旁,“在我眼,夫人一直貌美如花,旁人都比不上你半分。”

“都一把年纪了,还说这酸话。”乔氏脸颊羞红,拍开他按在肩头的手,将拔出的银发拿到烛台烧掉,“一眨眼又过去了五年,我也要奔四十了。我嫂子只年长我一岁,人家都祖母了。”

孙氏的长子乔文绍,前年成亲,三月前刚得了个大胖小子。虎头虎脑的,小胳膊很有力,孙氏抱着孙子喜得见牙不见眼。乔氏包了个厚厚的红封,还特了一顶沉甸甸的羊脂玉如意金项圈送去。

“夫人也别急,你嫂子只一个儿子,我们有三个,单从人数上来说,日后你『奶』『奶』的次数比她要多得多。”

晋国一本正经安慰,换来乔氏一声轻哼,“你还好意说,若不是你将阿缙放去了北庭,我早就给阿缙选好了媳『妇』,没准这会儿都祖母了。”

又来了。晋国头疼,五年来他都不知这样被念叨了多少回。

他俯身将妻子圈在怀,温声道,“阿缙不是快回来了吗,这次回来你给他好好挑一挑,也不算太晚。”

“还不晚呢,他今年都十了!”乔氏放下朱漆雕花牙篦,扭头看向晋国,“寻常儿郎像他这般年纪都爹了。咱们阿缙又是老大,他的婚若是没定下,郎和三郎也不好说亲,弟弟的总不好越过哥哥去。你想想看,郎如今也有十八,三郎也十六了,都是可以议亲的年龄……况且……”

晋国见她蹙起眉欲言又止,不由问道,“况且如何?”

“……”乔氏抿了抿唇,从他怀出来,缓步在花梨木雕花罗汉床旁坐下。

联珠团花的厚缎床帘垂下一半,将她端庄温婉的半张脸遮在阴影里,安静半晌,她才低声道,“云黛也长大了,且容『色』出落得如此明艳……”

“这不是挺好的,姑娘家长得漂亮是好。”晋国挨着乔氏坐下,他身形高大,一下子就挡住灯光,好似将乔氏完全笼罩在他的影子下。

想到云黛,他颇为感慨,“都说女大十八变,云丫头可不就是越变越好看了。我还记得年将她领回府时,那么丁点的小姑娘,怯生生的,说话也有气无力。没想到养了这几年,竟出落得如此标致。沈忠林算得上相貌堂堂,却也不是潘安卫玠那般的美男子,想来云黛是像了她生母柳氏……怪不得年柳氏在云州,沈氏宗族的那些登徒子们频频『骚』扰,唉,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他忽的又想起什么来,笑话般乔氏讲,“前几李大斧头还跑来军寻我,我问他何,他扭扭捏捏的跟个大姑娘似的,半晌不说话,你是没瞧见他那副样子,真是滑稽极了。后来我又问了他一遍,他才开了口,说是他们家小子看上云黛了,想跟咱们结亲家。”

李大斧头是晋国麾下副将,正四品郎官,在陇西界算是很高的官职了。乔氏眯着眼睛,轻抚过手腕上的赤金红宝石镯子,“他家小子,是指他家小儿子?”

“是啊,他老来得子,那李小郎今年好像十六岁,说是上回在街上凑巧见了云黛一面,之后便茶饭不念念不忘。李大斧头他家夫人是只河东狮,向来最珍爱这老来子,见儿子相成疾,拧了李大斧头的耳朵要他想办法。”晋国懒散往床边靠了靠,哼笑道,“他有什么办法,不就只能硬着头皮求到我面前了。”

乔氏道,“那你怎么回的?”

晋国道,“我肯定不答应的,李大斧头人不错,可他家那小子生得黑柱子似的,哪里配得上云黛?我只说云黛年纪还小,尚未及笄,府想再留她两年。”

乔氏苦笑,“留两年怕是难了,所谓一家好女百家求,何况云丫头生得那样好,真要放出择婿的风声,咱们家的槛怕是都要被媒人踏破。”

“夫人你这话说的,陇西又不是就我们一家有女儿。”

“哼,你别不信,我不怕你说,这些时日,我陆陆续续收到十几封帖子,皆是邀我去府上做客。他们哪里是请我做客,分明是来探我的口风。云丫头这还没及笄呢,等再过几个月她及笄了……”

乔氏单手按了按太阳『穴』,有些苦恼,忽然,她抬眼直直看向晋国,“夫君,你说,如果我们留下云黛,让她咱们的儿媳『妇』……”

她话还没说完,晋国就严肃断了她,“夫人你糊涂了,我们一直将云黛女儿来养。阿缙他们也一直将云黛妹妹来看,从小都是兄妹的情分,这怎么能『乱』!”

乔氏噎了一下,见晋国正『色』凛然,眸光闪了闪,嘴上慢慢道,“表兄妹亲上加亲的那么多,何况云黛她又不是你我亲生女儿。”

晋国连连摇头,“不可不可。我初将云黛接回来,是为了报答他父亲的救命之恩,养了这些年,忽然将女儿变成了儿媳,外人要如何看待我们国府?而且我看云黛待阿缙他们一直是恭敬有礼,真心实意作兄长来看的。那孩子最是心细懂,你切莫在她面前表『露』其他心,万一叫她察觉到,她该置身于何?”

“我知道的,我也一直将她女儿看的。”乔氏心说,先起这份心的不是她,而是三郎啊。

都说知子莫若父,要她说,晋国这个父亲就是个糊涂板子,压根看不懂儿子们的心。三郎是从她肚皮里出来的,她清清楚楚看到这一年来三郎对云黛的态度变化,那份热忱劲儿早已超出了兄长对妹妹的关爱。

乔氏叹了口,弯腰脱下绣鞋,转身往榻上去,“算了,不说这些了,现在我只盼着阿缙赶快回来。”

其余几个孩子还小,再拖个一两年也无伤大雅,务之急的是先解决长子的婚。

***

积雪融化后,谢仲宣和谢叔南便一道去郡学报道。

本朝科举常设科目众多,譬如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三、道举等等,其又以明经、进士科为主。按照往年的取士人数来看,明经科取士是最多的,但因进士科的难度比明经科要高上许多,是以进士科选的士子乃是最尊贵荣耀的。[1]

谢仲宣要考的便是进士科,他幼时便立志要考功,三年前的院试他了案首,今年下旬已报了乡试,还有半年时间便要赴试,他也越发勤谨,蓄势待发。

相对于学进士科的谢仲宣,谢叔南则是一心扑在明法科。他是去年考的院试,脑子聪明再加上临时抱佛脚,倒真叫他考过了。

对此晋国欣喜不已,觉得他谢家儿郎就是资聪颖,好出不了孬种。乔氏自然也是高兴的,只是私下里还是会有些感慨,觉得自家这混小子随便看看书都能考上,叫那些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生情何以堪?老爷何其不。

于是今年秋闱,谢仲宣谢叔南两兄弟一起下场。

哥哥们在郡学勤奋苦读,云黛则在家跟着乔氏学习管家、理财和女红。

虽然她一直很怀念在乔家家塾读书的时光,但她已经十四岁了,年初又来了癸水,一切都宣告着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已经过去了,她该待字闺了。

女子婚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不知道晋国和乔氏会将她许给怎样的人家,但她相信他们会给她挑个归宿。

眨眼三月过去,绿荫浓郁,蝉鸣匝,一派盛夏葱茏景『色』。

夏来了,阔别陇西五年之久的世子爷也回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