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北宋一匹夫 > 第20章 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第20章 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北宋一匹夫!

在座众人中,虽然宗泽官职较低,但他资格老,德高望重,他是因为触犯了宋徽宗身旁的佞臣,遭到贬斥,才来到襄州做一个小小的教授。

官职不高,但是声望极高。

所以此刻他率先问话,一旁的知州腾宛,脸上也没什么不悦之色。

李培当即起身,恭恭敬敬地给宗泽施礼,“先生,宁策声称他有一无价之宝,学生斗胆,便和打了个赌,不知能否劳烦各位大人,替学生鉴一鉴这个宝贝,是否真的如同宁策所言。”

“宝贝?”

听到宝贝一说,众人顿时都起了兴趣。

既然是宝贝,那就肯定是极为珍贵之物,今日来此,能看到宝贝,倒也算不虚此行。

听了李培的话语,宗泽却沉下脸来,语气不悦,“你等乃是学生,好好地读书,将来为朝廷效力,光耀门楣,才是正事,整天想着争勇斗狠,成何体统?”

李培闻言,迅速地低下了头,以免让宗泽看到自己眼中的阴险恨意。

他嘴上却是十分的谦卑,“先生教诲的是,是学生的不对。”

知州腾宛正待开口,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眼角余光闪过,却发现一旁的紫衣老者,正饶有兴趣地望着宁策。

腾宛心中一动,他想了想,便开口道:“宗先生,少年心性原本就是淘气,今日既然有宝贝,不妨取来,我等也好开开眼界,见识一番,如何?”

眼看腾宛开口,宗泽也不好拂了他的面子,只得微微颔首,“知州大人既然有此雅兴,老夫便也没什么意见。”

腾宛哈哈一笑,随即便望向李培,“听说你们打了个赌?不知赌注是什么?”

李培道,“三万贯。”

吓!三万贯?

腾宛吃了一惊。

心想你们有钱人,是真会玩。

前几天十万贯,今天又是三万贯。

这么一大笔钱,就这么随随便便扔出去了。

“宝贝何在?”一旁的通判曾远问道。

宁策当即示意杨志,杨志于是把包裹摘下,便有一仆人拿了

托盘来,将包裹放在托盘里,送到腾宛等人面前。

腾宛等人聚精会神地看着眼前的包裹。

包裹的材料,是一块蓝色粗布,最廉价的那种。

看到这里,腾宛顿时心里就先凉了半截。

心想谁家的宝贝,不是好好地收藏,恨不得用包着金银珠宝的精巧宝箱来放置,谁会用这破布,装无价之宝啊?

并且包裹也没包严实,露出一块黑黝黝的铁件,边缘处十分粗糙,怎么看,都看不出个宝物的样子。

想到这里,腾宛顿时便兴趣大减。

略一沉吟,他抬起头来,望向李培。

“李公子,这可是涉及到三万贯钱,本官把话先说在前面,你确定,想让本官等四人,帮你鉴宝?”

李培看了一眼宗泽,心中有点犹豫。

他不太想让宗泽参与进来。

他已经知道宁策每晚去宗泽府中学习的事了。

李培嫉恨之余,也担心宗泽和宁策合伙坑自己。

宗泽坐在上面,将李培的犹豫神情看得清楚。

他人老成精,只是略一思忖,便看出了李培的想法。

顿时便心生厌恶之情,心想此人不但心术不正,并且还气量狭窄,居然以他的小人之心,来度老夫的君子之腹。

想到此处。

宗泽轻咳一声,淡淡开口。

“此事,老夫不参与。”

腾宛听了,不由得一怔,随即他便哈哈一笑,“也好,那就由我等三人,鉴定此宝,李培你可愿意。”

李培急忙拱手施礼,“有劳三位大人了。”

宗泽叹了口气,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狠狠地瞪了宁策一眼。

心想老夫让你前来诗会表现,你却在这里胡搞。

知州腾宛,不动声色地,向宗泽和紫衣老者那里,扫了一眼。

将两人神色,尽收眼底。

他想了想,却又有些犹豫。

心想这块破铁,应该不是什么宝贝。

他能感觉到,宗泽和紫衣老者都很在意宁策,而腾宛对这个长相俊秀的少年人,也很有好感。

总不能让此人吃亏。

于是便冷哼了

一声。

“少年人年轻胡闹,也就算了,跑本官这里起什么哄?我看,此事就此作罢。”

“大人不可。”顿时,宁策和李培异口同声地说道。

随即,两人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出了鄙夷之色。

“这,”腾宛顿时便有些为难,他狠狠瞪了一眼宁策。

心想老夫这是在替你解围,你却不领情,你这破烂,如何能算宝贝?真要继续下去,岂不是三万贯打了水漂?

滕知州以为自己这个眼神的含义已经很明显,但谁知道下面的少年看着聪颖俊秀,脑瓜却像是花岗岩般冥顽不灵,看上去完全没有领会到知州大人的好意。

“学生莽撞,给大人添麻烦了,还请大人为我二人,主持公道,鉴一鉴此物。”宁策拱手说道。

滕知州想了想,暗自叹了一口气,心想你非要自己作死,本官却也拦不住你。

“也罢,既如此,本官就破例一次,来人,把这个包裹,给本官打开。”

当即就有两名衙役上前,一人小心翼翼地端起托盘,另一人则快速伸手,三下两下便将包裹拆开。

托盘再度放于滕知州面前的案几上。

在场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盯了上去。

只见托盘上摆着一个黑黝黝的铁盘,铁盘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孔洞,犹如蜂巢一般,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细小的长条形铁件,约手指粗细。

滕知州皱着眉头,拿起一根薯条般的小铁条,仔细观看,却发现铁条的一端,似是有些不对。

他凑近了仔细一看,这才发现铁条的一端,是一个反过来的‘赵’字,字体上面,还沾着一点油墨。

“这铁条是……”

“启禀大人,这乃是铅活字,专门用来印刷书籍使用,并不是铁的。”宁策急忙出声解释,“只要把这些铅活字按照需要,一一镶嵌到铁板上,再使铁板沾上油墨,便可以快速印刷出大量的书页。”

“有多快速?”

“如果活字足够的话,一日之间,印刷出几万本书

,也不是问题。”宁策自信满满地答道,“此乃活字印刷术!”。

在座众人,顿时皆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造纸,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华夏古代四大发明,震慑全球,这是华夏无数仁人志士,能工巧匠的心血结晶,让所有国外人士震撼,景仰。

“活字印刷术?”宗泽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此物老夫曾听说过,沈括的《梦溪笔谈》里曾有记载。”

“原来如此,”滕知州顿时也是恍然大悟,一拍桌子,“宗先生说的对,本官差点忘了,这活字印刷术,本官也听说过。”

“不过,”滕知州再度将目光,投向下面的俊秀少年。

“宁策,你说的无价之宝,就是此物?”

“正是如此,”宁策微微一笑,脸上全是自信,“《梦溪笔谈》里的活字,以胶泥制成,并不耐久,所以学生制造了这套铅活字,将其改进。”

“改进后,印刷速度大增,成本极为低廉。”宁策总结道。

“此物,确是珍贵。”紫衣老者摸着胡子说道。

滕知州,曾通判等人想了想,也都是微微颔首,深以为然,看向宁策的目光,顿时也都柔和了很多。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古代和现代不一样。

现代社会,高度工业化,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老百姓想吃啥吃啥,想喝啥喝啥,想买啥就买啥。

但是在古代,在宋朝这个时候,书籍的类型,其实分成两种,手抄和印刷。

而这个年代的印刷书,大部分还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虽然有,但是应用并不普及。

雕版印刷,就是找一块完整木板,在上面雕刻出书页的内容,然后用这块木板去印刷书。

缺点是成本高,木头材质比较软,过一段时间后就磨损严重。

而雕刻好的木板,都是一次性用品,磨损严重后,就只能报废。

而《梦溪笔谈》里面讲到的活字印刷,说的是胶泥活字。

现在宁策搞出一个铅活字,比胶泥活字更耐用。

用,也就意味着可以印刷出更多的书籍,造福全天下大宋的读书人。

看到宁策得到腾宛等人的肯定,李培的脸色,慢慢变得灰白,他仿佛看到自家的三万贯钱,纷纷长出翅膀,飞往宁策府中。

沉吟许久后,滕知州抬起头来,看了一眼下面的两个年轻人,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

“本官以为,宁策发明了耐用的铅活字,降低印书的成本,利国利民,能造福我大宋所有的读书人,尤其是那些贫寒士子,所以,称它为无价之宝,并不为过。”

紫衣老者摸着胡子,大有深意地看了一眼宁策,轻叱了一声,“伶牙俐齿,好个专擅投机取巧的小子!”

宁策迎着老者的目光,面色坦然。

“不过此物,老夫很喜欢,算得上是一件宝贝,此番,老夫让你过关。”

眼看已有两人表态,通判曾远亦是哈哈一笑,“两位说的都有道理,本官便附议吧。”

三人谈笑之间,便把这事给定了。

宁策重新入座,满面春风,李培则是阴沉着一张脸,心情极为沉重。

看着李培那张丧气脸,宁策心里可是笑开了花。

宁策花费重金,命人打造这套铅活字,是打算给自己书院准备的。

用来印刷给学生用的教材和考卷等。

原来也没打算在诗会中拿出来。

谁料想李培会跳出来跟自己打赌,结果让自己又赢了三万贯。

赢了钱后,宁策看李培,越看越顺眼。

心想什么钱不钱的,那不重要,主要是看你这个人不错。

你这个好朋友,我宁策交定了。

看着不远处的俊秀少年,宗泽脸色淡然,心中却是十分宽慰,心想自己这位弟子,虽然有些不学无术,但能力和用心,都是极好的。

他能想出用铅活字来快速印刷,说明他是真把天下读书人都放在心中,并且也确实是动了一番脑筋,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

展现了他的人品和手段。

自己今日对他的测试,就算他通过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