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收个皇帝做小弟 > 第二十六章 临安之火

第二十六章 临安之火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收个皇帝做小弟!

吴浩走出船舱微吃一惊:岸边各色船只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犹如蚁聚。

他抬头夜色微褪晨光微曦之中高大的城墙自城门两侧向南北两个方向延展开去。

临安, 此时代此星球最繁华、最富庶的城市。

岸边距侯潮门还有相当一段距离但城楼上下灯火通明看得清楚人流如织川行入城密度之大远超吴浩想像。

介样早就介样多人?赶集啊?

还真是“赶集”这都是临安周边四乡八邑小商小贩进城做“早市”生意的。

绍兴也算一等一的鱼米之乡但较之眼前景象还真不好比。

穿越至此对南宋商品经济之发达吴浩才算真正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他来临安首要目的是看“格局”天色未明不需要介样早入城于是虽弃了船, 但只在岸边流连而岸边有许多卖汤饼、卖茶汤、卖猪羊血羹的小摊贩吴浩主仆三人走走停停停停吃吃入城之前就把早餐用了。

近卯正时分(早六点)天光已明入城。

本来来自二十一世纪北上广深都是熟悉的十三世纪的城市再如何繁庶也不会真正引发吴浩的惊羡但他还是不自禁的想这座城市是醒的太早呢?还是根本就没有睡过觉?

不过卯正各色市声已充斥街巷。

油饼店、胡饼店传出来有节奏的擀面、翻拍声。

鹰鹘店的鹰鹘被上门的顾客惊动扑打着翅膀, 响亮的鸣叫着。

沿街朱门的门环被青衣白发的老媪叩打着“咣咣”直响她们在兜售珍珠。

还有各色叫卖声或悠扬、或婉转、或诡异其中的大多好听是好听但吴浩听不懂——不晓得是卖什么的?

……

还有气味。

除了各色食店卸下了门板的香药铺、浴池也散发着浓浓的香气。

当然也有煞风景的——马桶搬到户外等待收集在此就不细表了。

……

对这是农耕时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临安日落未必息但日出必定作一日之计在于晨这个点儿本就是忙碌的辰光呀。

候潮门是临安东南方向的城门之一吴浩一行由南而北只不过走了小半个时辰吴浩就明白了展渊口中的“临安的格局”究竟何指?

临安城的建筑密度太大了

街道两旁鳞次栉比房屋和房屋之间或者没有空隙或者空隙很小勉强算是条小巷子有的窄到了两人对行彼此侧身才能交过;住宅、商铺混杂在一起许多都是住宅、商铺二合一的。

街道狭窄除

了城市中心、贯穿南北的那条御道余者最宽处不过容两车并行。

在临安城内驾车“会车”是个技术活儿。

而且吴浩看得出来许多街道原本并没有介样狭窄但道路两旁的房屋尤其是商铺不断“僭建”抢占街道空间最终才变成了这个模样。

这种城市格局较之魏晋隋唐天壤有别啊。

魏晋隋唐的大城道路宽阔商业区、住宅区彼此分隔整个城市犹如棋盘方方正正。

这样的格局不能说没有一点缺点——主要是城市各成员之间的商业联系较弱城市的活力略不足。

可是像临安这样“活力”足到了介样的程度——

咋防火呀?

这个时代的房屋大多都是木结构建筑彼此挨的介样近一烧起来——

我去不敢想象啊。

怪不得展渊说“以临安城的格局若筹划得当这一十八桶猛火油足以将整个临安城焚之一炬”

还有一路走下来吴浩发现临安是个南北狭长的格局主要道路都是南北向这个格局对于临安的大密度建筑群来说好处是通风透气但如果烧了起来那是——

哼哼。

北风的时候火头打城北点起;南风的时候火头打城南点起——想一想那是个啥局面?

临安水是多但西湖在城西钱唐江在城东南都在城外对于防火没啥直接的帮助。

缺陷如此明显介么多年了难道没人看的出来?

肯定不会但是无可奈何。

总不能因为这个就迁都吧?

吴浩的猜想是在城市规划上头临安先天不足——本来也不是作为首都来规划的呀突然间皇帝来了中央政府来了全国范围的人员、资源都涌进来了限于地理湖、江、山夹着大幅向城外扩展很困难只好“内部膨胀”日积月累密度便愈来愈大了。

事实上……八九不离十。

本朝南迁已近百年也不晓得临安“火”过没有?

若没有那运气也未免太好了。

问同行者朱荣、杨奎都有点奇怪:临安当然“火”过您不记得了?

不过那是十年……啊十一年前的事儿您不大记得也不稀奇。

那场大火到底烧成了啥样子俺们当时也小也没亲眼见过也说不好不过老人都是介样说的:文武百官都搬到船上去啦。

即是说非但住宅还烧掉了一大堆的官廨?连办公都没地方了?

是滴是滴。

十一年前那是嘉定元年公元一二零八年再往前呢?

往前俺們就不清楚喽。

不过朱荣说临安的消防还是挺上心的每隔二百步便设一“军巡铺屋”每铺五名铺兵夜间巡警一遇失火立即快马奔报。

另外全城拢共设二十多个“隅”分布城内各处每“隅”一百人左右——这是专职的“灭火兵”。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水军队”“搭材队”“亲兵队”“帐前四队”也是专门的灭火兵归殿前司集中管理。

这是城内城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灭火兵也归临安府调遣。

吴浩略意外挺有组织、挺上规模的嘛

可是也没防住嘉定元年的大火呀?

也即是说防小火、救小火或可以遇上大火就束手无策了。

况乎若此大火乃有心人精心策划以“水沃之火愈炽”的“猛火油”引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