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乱世神起 > 第2章 不正经的说书人

第2章 不正经的说书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乱世神起!

吃喝完毕,青衫老者赶紧施展尿遁之法,趁机溜出了茶楼,那瘦弱少年早已经等候多时,看着醉醺醺的老者,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上前一步,搀扶着老者回到了住所。

镇子不大,方圆十里也就只有一个‘天然居’还算上的台面,楼上楼下两层,算是小有规模。

说起这天然居,还有一段故事,之前这个茶楼就是一个茶楼,只是没名字,后来一个青衫老者带着一个瘦弱少年来到了这里。

青衫老者吴文章,一个不正经的说书人!

瘦弱少年徐枫,双人徐,枫叶的枫,青衫老者的小跟班!

要说青衫老者肚子里还是有东西的,舞文弄墨,出口成章,‘天然居’便是出自老者吴文章之口。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便是老者说出的话,那一十三个大字也是老者所题,字迹雄浑,苍劲有力!

别看老者没什么正形,但是腹内却有万千故事,茶余饭后,镇子上的人大多会来这天然居闲聊一会。

至于老者嘴里的故事是真是假,其实没有人会较真,不过是当个乐子而已。

老者和瘦弱少年来到燕山古镇不过两个月时间,却已经和镇子里的人极为熟稔,好像燕山古镇土生土长的一般。

青衫老者吴文章是个话痨,他身边的瘦弱少年却好似哑巴一般,来了两个月之久,也没有人听过瘦弱少年说话。

吴文章在茶楼内和一干乡民喝酒吃肉的时候,少年便独自一人蹲在一个角落里,身上穿着洗的发白的粗布衣衫,也不上前蹭吃蹭喝,也不言语,好似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少年和老者其实并没有亲属关系,可以说是两个完全陌生的人,也许是缘分使然,一老一少虽然相处的不怎么愉快,但也在一起走过了四年的寒暑!

在没有遇到青衫老者之前,少年是一个乞丐,四处流浪,四处乞讨,没有目标没有方向,衣不遮体,三餐不能裹腹,能活着已经算是万幸了。

遇到老者吴文章之后,少年的生活倒是有了不少的变化,身上的衣服没有变厚,但却多了换洗的衣衫,三餐依旧不能裹腹,但至少每天都有东西吃。

吴文章喜好说书讲故事,喜欢喝酒吃肉,每每醉酒之后,对少年动骤打骂,情绪无常,这两年也不知道怎么的,老者越发的苍老了起来,脾气也收敛额不少,倒是不再对少年动手,连叫骂都少了许多。

少年之所以跟在老者身边,并非是为了生活能过的好一点,而是好奇老者嘴里的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

四年来,少年一直跟在老者的身边,走过数万里之遥,期间老者并不曾独自离开,但是老者嘴里的故事却始终没有重复过,不同的地方老者会讲不同的故事,之前讲过的故事,绝对不会再讲第二遍。

这一点让少年尤为好奇,不知道老者嘴里的故事到底是真还是假!

一老一少,住在天然居不远处的一处宅院里面,少年将老者送回屋子之后,将老者说书换来的铜板码好,放在老者的屋子里。

刚来的时候,一场书说下来,约莫有一百多文铜钱,这几天却只能收到二十余文,老者倒是吃饱不饿,可怜少年还没有吃饭。

安顿好老者,少年便开始生火做饭,煮的稀粥,配上点咸菜,便是少年的晚饭!

至于肉和酒,对于少年而言,那些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能吃饱就已经很不错了,吃完晚饭,少年没有休息,开始在院子里扎马步,一呼一吸,浑厚悠长。

这也是少年这些年来唯一坚持下去的事情,也是老者亲身指点过少年的基本功,别看青衫老者没个正行,但是他的手上功夫极为了得,尤其是在暗器一道,可以说是妙到毫巅,例无虚发。

也是这个原因,让没见过世面的少年,把青衫老者当做仙人供养,以期他日有那修仙的可能!

老者所在的屋子里,看似醉醺醺的青衫老者,这会眸子清亮,一双眸子定定的看着小院之中的少年,木制的门板形同虚设一般。

只是这一切,少年并不知晓!

早些年遇到少年的那会,正值冬季,少年穿着单薄破烂的衣衫,脚上和手上都是冻疮,肿的像个馍馍,任谁看了都心疼不已。

也不知道少年是怎么挺过一个又一个冬天,一路跋涉千里,漫无目的,最奇怪的是,不管经受了怎样的苦难和挫折,少年都不曾放弃生命。

哪怕饥肠辘辘,哪怕食不果腹,哪怕天寒地冻,少年漫无目的的前行着,直到在一处陌生的地方遇到了说书的老者。

被老者嘴里的因果轮回、翻云覆雨、飞天遁地的仙人神通深深的吸引住了,从此以后,少年就远远的吊在老者的身后,饿了就到大街上要饭吃,渴了就喝山泉水,困了随便找一个无人的破庙睡上一晚。

本以为少年跟在身后,只是一时兴起,不曾想,这一跟就是三个月之久,而且那时候正值寒冬腊月,天寒地冻,便是穿着厚棉袄都能冻的瑟瑟发抖,更不要说只穿了一件单衣的少年了。

有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雪,少年就躲在附近的一间破庙之中昏睡了过去,第二天老者竟是没有看到少年,出于好奇,老者走到了那间破庙,那孩子被冻得浑身发紫,已然是进气多出气少了。

老者从怀里掏出一枚黑黝黝的药丸,喂到少年的嘴里,然后将少年整个丢进了附近的雪坑里面。

那药丸也不知道有什么药效,竟是让少年浑身发红,如同烙铁一般,将雪坑里面的大雪都融化,少年足足昏睡了半天时间方才算是活了过来。

从那以后,老者就让少年跟在自己的身边,当一个小厮,这一走便是四年多的光景,七八岁的孩子已经是十一二岁的少年郎。

这一路,一老一少,约莫走过了万里之遥,从南疆十万大山脚下,一直走到西方的燕山古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