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唐签到六年:这个三皇子无敌了 > 第28章 天子一怒

第28章 天子一怒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唐签到六年:这个三皇子无敌了!

第二日早朝李世民手中竟然握着一把长剑。

朝臣们不解,可是李世民一开口就让群臣如同慌乱的鸡崽儿一样。

“你们这些家伙,今日我就要好好的看一看几人是忠几人是奸?”

众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他们却能感觉到李世民身上的怒气。

“不知陛下的怒气从何而来啊?”

众人噤若寒蝉,唯独一人敢于开口,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长孙无忌。

整个朝堂也只有他才能够在这个时候开口询问了。

李世民冷笑了两声之后,对面前的朝臣说道:

“蜀王李恪在益州被人刺杀,而刺杀他的人竟然是益州杨战。”

此言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没想到竟然会有人敢动蜀王李恪。

这难道不就是谋朝篡位吗?

于是有大臣走出列来高举玉牌对李世民说道:

“陛下,益州杨战如此胆大妄为,臣建议诛灭九族……”

李世民狠狠的一瞪眼之后对面前的这个朝臣说道:

“这还要你说,蜀王李恪已经做了。”

群臣接着又是狠狠的吃了一惊,没想到蜀王殿下竟然如此的出手果断。

于是这些大臣,开始对蜀王李恪进行了大家的赞扬,甚至是阿谀奉承。

可是李世民确不买账,而是脸色冰冷的对朝臣们说道:

“我想问问你们,一个益州牧守竟然敢对朕的儿子出手,你觉得他们有这么大的胆子吗?难道朝堂上的诸位没有帮助他?而且他们今天敢对朕的儿子出手,那么明天是不是就敢对朕出手?”

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语,如此敏感的话题,当彻底的展现在这些大臣们的面前的时候。

他们也彻底的惊慌了,他们连忙跪倒在地,然后开始表忠心。

“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我要你们三个彻查,看一看他们的保护伞到底在什么地方。”

这样的话,一旦出口在场的所有人立刻明白李世民的意思。

一旦让这三个人彻查的话,那么就不管对方什么身份,什么地位,有多大的权利,只要查出来对方就会被李世民以国法处置。

哪怕对方是长孙无忌这样的皇亲国戚也不能幸免。

当然他们也知道长孙无忌是绝对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出来的。

同时,长孙无忌上前一步面对李世民说道:

“微臣有事要禀告陛下。”

李世民轻轻颔首示意长孙无忌说出自己的看法。

而长孙无忌则声如洪钟的说道:

“微臣想要参与调查,而且微臣保证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参与此事的人。”

当这个话说出口之后,在场的所有人同时意味着另外一件事情。

那就是调查的过程将会变得极其的严苛,绝不徇私枉法,而且还会变得异常的残忍。

因为有了长孙无忌的加入,而长孙无忌一旦加入进去,那么立刻就会让那些位高权重的人感觉到惊慌。

因为对他们的调查将会格外的严格,甚至哪怕他们知道此事没有上报,也会成为他们的罪过。

李世民微微的点头之后说道:

“准了!”

这些人心中知道整个朝廷将会天翻地覆乌云密布,真是一片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陛下微臣觉得除了要严查此事之外,还必须对蜀王进行奖励,蜀王这一次铲除了地方势力,为朝廷做了贡献,于情于理,朝廷都应该奖赏这个有功之臣。”

谁能够想到说这个话的竟然是魏征,要知道魏征是太子党的第一人。

此话从他的嘴巴里面说出来,似乎变得更加的有分量起来。

于是在场的所有人没有一个敢有所反对,唯独一个不太和谐的声音说道:

“儿臣以为,三弟虽然有功于社稷,但是现在奖励的话只怕与礼制不合。”

的确蜀王李恪刚刚封王就藩,如果现在奖励他的话,那么的确是与礼制有些不太符合。

可是在这样的局面之中说出这些话,显然是有点吹毛求疵的感觉在里面。

可是谁又不敢去反驳未来储君的意见,包括李世民都不敢开这个口。

藩镇割据一直都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而藩镇割据之中都是古代的帝王放开了权力。

最后中央的权力变得薄弱,而地方上的权力变得相当的庞大。

最后渐渐的地方和中央脱节。

在场的所有人都不希望刚刚处理完了地方势力之后,又陷入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到时候给李乾承留下一个烂摊子的话,李乾承如何收拾?

可这话又不是别人说的而是魏征说的,这其中的关系就耐人寻味。

原本魏征是想要让李乾承表现的大度一点,展现出自己太子应该有的身份和气度。

然而没想到的是,最后自己的弟子竟然表现的如此小气量。

这让魏征十分的头疼,如果一个太子表现的都是如此的气量狭小的话,那么未来如何能够服众?

可是李乾承哪里明白魏征的用心良苦,他只觉得此时此刻他已经怒火中烧到了极点。

如果不是在朝会当中的话,只怕他早就已经开始摔东西骂娘了。

没想到老三竟然在朝臣之中一下子提高了如此高的声望。

那么这是将自己这个太子置于何处?

要知道李乾承曾经下定过决心一定要比自己的父皇更优秀。

只有这个样子,他才能够名流清史为后人所记。

同时也要超越始皇帝和汉武帝,将大唐的版图扩张到世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地步。

李世民看着面前的李乾承,他的心中开始哀叹,自己的接班人竟然竟然是一个如此气量小的人。

而且对付的不是别人,是自己的亲兄弟,难道当初的一幕又要发生?

李世民轻轻的摇头,但是却没有被李乾承看见。

最后这件事情只能不了了之,但是这件事情却在李世民的心中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

“退朝!”

群臣满怀心事的离去,而魏征则是来到了李乾承的面前。

可是李乾承视若无睹的从魏征的面前走过,就跟根本没有看到魏征这个人一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