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逍遥公子世无双 >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七字顶针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七字顶针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逍遥公子世无双!

“什么?竟是一首七字顶针的七律诗!”

“这……”

“此子恐怖如斯啊!”

“……”

听了楚旭光将诗念完之后,周围的人无不议论纷纷,发出阵阵惊骇。

无他。

以往一首二字顶针的七言绝句,都能直通第三关了,此刻竟出现了一首七字顶针的七律。

这怎能让人不惊讶?

这难度可不止提升了一星半点。

而且这律诗写起来,本就比绝句要难上不少,可这还要顶针……荀之敏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这要是给他几天时间,他也能对得上来。

可重点是,如今不是啊!

在这对诗台上,要是换了他上去,也只有半柱香的时间。

这点时间,要写出一首七字顶针的七律……难如登天。

……

不远处。

谢伏低头,沉默不语,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头顶更高处,苏牧和赵慎同样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白纸,微微蹙眉。

“看来在诗词一道上,此子确实颇有天赋。”

苏牧轻轻敲了敲放在桌面上的白纸,沉吟道。

这顶针七律不比别的,并不是说你灵感来了挥笔写就,其间需要技法上的拿捏与炼字。

这一点,在坐的两人都清楚。

而一手七字顶针的七律……难度更是可想而知。

“如此看来,只要对不上这首诗的,多半是登不上第二关喽。”

底下有官员看了诗之后,摇头晃脑地发出感慨。

苏牧闻言,忍不住又看了旁边的赵慎一眼,真要如此的话,他的安排还怎么能进行的下去?

但可惜。

无论他怎么看,赵慎眼中都丝毫不见慌乱。

宛如一只稳坐钓鱼台的老狐狸。

第二关,对诗台上。

一直不见人上来。

董开明便跟旁边的学生聊了起来,“南渊啊,为了这诗会,你怕是准备了许久了吧。”

说着他又看了看桌面上的那首诗,意味很是明显。

是挺久的,都准备了几炷香的时间了……李北牧不做辩驳,看着山下的石阶。

“先生觉得,还有人能来不?”

这诗,也是李北牧故意为之。

不给他们一个狠的,难不成真等着一个个上来送死?真以为十个人都能上来踩自己一脚?

真要这般,自己从东街砍到西街……就算眼睛都不带眨。

但也会累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设置一个门槛,把那些“等级不够”的同窗们都拦住。

“兴许没有了吧。”

对于这临安城的年轻一辈,董开明还算了解,毕竟能上的了台面的那几个,基本上都是从临安书院走出去的。

而他当这个祭酒,也有好一段时间了。

场下。

一群叫嚣着要将李北牧按在地面摩擦的人,也逐渐认清现实,安静了下来。

无他,对于这种能写出七字顶针律诗的人,他们只能仰望。

于是众人的目光,再度回到了荀之敏这个领头羊的身上,毕竟要让李北牧原形毕露的事情,本就是他提议的。

沉默了片刻,荀之敏目光从自己几名好友身上扫过,最后停留在了一个体型颇为壮硕的书生身上。

“富明兄,麻烦你跟我过来一下。”

古富明楞了一下,看着荀之敏转身离去的背影,还是跟了上去。

两人也没走远,只是稍微避开了一下人群。

“富明兄,这一关,你去吧。”

“我?”古富明微微提高了声音,但很快又冷静了下来,低声道:“荀兄,不是我不愿,只是这首诗,在下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荀之敏轻轻摇了摇头,“诗的话,我这里有一首,你只需要帮我把下一首诗送上去便是了。”

“什么?!”

古富明下意识拔高了音量,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荀兄你这里有……有七字顶针的七律?”

“嗯,前段时间妙手偶得,本是用来一锤定音的,没想到反被他将了军。”

“这……这。”古富明还是有些犹豫,“要是我拿着这首诗上去了,别人到时候就会以为这首诗……”

荀之敏洒然一笑,“无妨,区区一首诗,我还是写得出来的。”

“话已至此,再多说就是我的不对了。”古富明对荀之敏深深一揖,不为别的,单就这股为了文名才气一较高下的心气,便就足以让他心生钦佩。

不多时。

古富明面色如常,步伐沉重地踏上了通往对诗台的石阶。

而他一出现,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什么?

竟真有人对出来了那首七字顶针的律诗?

一时间,谢伏都有些凌乱了。

正在闲聊的李北牧和董开明,也第一时间止住了话语,纷纷盯着那径直走上来的身高体宽的身影。

“没想到还有这等人物。”

李北牧轻声说着。

“不,多半是荀之敏写的诗,让他来通传。”董开明一语中的。

李北牧闻言又看向了那孓然的身影,恰巧遇上了荀之敏朝自己看来的目光。

李北牧朝其点了点头。

他到这个地步,还不愿自己上场,显然是还有压箱底的底牌没用出来。

就在这会,古富明已经走到了李北牧面前,在文书处登记了信息,便拉开他对面的椅子坐下。

“我这有两首诗,一手对,一手坐庄。”

说着他提笔便写道:

“池塘水暖起流烟,烟裹清波漾绿莲。

莲动红蜓情已誓,誓倾翠蕊意方牵。

牵萦浪子回眸望,望守扁舟眼欲穿。

穿越春秋唯一诺,诺言不悔牧荷田。”

同样是一首工整的七字顶针七律。

看到这首诗的一瞬间,李北牧都不禁有些佩服那荀之敏的才气,不管是现写还是早有准备,这首诗一出,都足以见他的水平。

董开明也是心中大快。

如此精彩的对诗情形,自从他来到这扬州以来,都没曾见过。

和今年这一相比,往年的都成了小打小闹。

且不论以后,就算今年这诗会到此戛然而止,都足以名垂青史了。

“不错。那接下来就由古兄坐庄了。”

对方能拿出这样的一首七律,李北牧无话可说,甚至愈发兴奋,若是那荀之敏真的连第二局都接不下,那才是无趣了。

古富明也没卖什么关子,更没什么装腔作势。

当即便是提笔,再次写道:

“观佳景得入新乡,叶染丹红伟绩霜。

宽阔圆方枫永久,环轮岁岁有霞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