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周:开局一个公主老婆 > 第39章 兰陵的噩梦

第39章 兰陵的噩梦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周:开局一个公主老婆!

刚穿越而来的时候,陈南对兰陵的认知多是从玉竹,毛球等人的口中而来。

在这些人口中,兰陵是完美的。

陈南来自现代社会,自然知道这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

在毛球和玉竹等人心中,兰陵之所以完美,是因为兰陵是他们的主君,是他们的偶像,就不可避免存在认知偏差。

后来随着逐步的接触,陈南通过自己的观察,再加上对娘子军状况的深入了解。

他发现了兰陵最大的缺点。

兰陵重情,却不会处理感情。

她很重视与太子和秦王的兄妹感情。

这种感情甚至深厚到,让兰陵坐视两人逐步蚕食娘子军,而无动于衷的地步。

与其说无动于衷,不说兰陵不知道该怎么办?

她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奇女子,其智慧和心性,就是绝大多数所谓的才俊都无法与之相比。

可她偏偏在感情之事上优柔寡断,无所适从。

当年被尚是周国公的父亲逼着,嫁给大她十岁的柴同时,她虽不愿,却扛不住父亲哀求,无奈同意。

父亲在兰陵起义,刚拜完堂的丈夫为求活路,撇下她就跑。

事后柴同赔礼道歉,父亲一旁劝说,她虽然满腔怒火,终究还是心软,没能坚持跟柴同和离。

只是自那以后再未跟柴同说过半句话,跟柴家也从不往来。

如今,大周立国已有五年,国势渐稳,太子和秦王夺嫡之势愈演愈劣,同时将目光盯上娘子军,欲谋夺之。

兰陵再次陷入无助,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只得束手旁观。

陈南思虑了很久,寻找帮助兰陵,帮助娘子军的办法,所以才有了绵山下那句惊世骇俗的话。

陈南前世纵横商场,各种阴诡手段都见过,甚至很多都用过。

但在绵山脚下说的那句话,目的并没有兰陵想的那么黑暗。

陈南不否认有离间皇上和太子秦王父子感情的意图,但这并不是主要目的,引得皇上警醒,引起兰陵警醒才是。

太子和秦王夺嫡,如果兰陵真的坐视不管,待二人白刃相见时,其恶果绝对是兰陵承受不起的。

这恶果,别人不知道,陈南却很清楚。因为在另一个时空,有过类似的情形。

一场玄武门之变,同是秦王称号的李世民杀兄弑弟,囚禁父亲,更是将建成、元吉后人屠戮殆尽。

这样的结果,不可为不惨。

若是大周将来也发生这样的事,兰陵能面对吗?

她绝对承受不住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不是袖手旁观,而是主动参与,最起码要成为能够左右局势,及时遏制恶果的定海神针。

陈南等了三天,期待兰陵能够自己醒悟,可惜这世上真的没有完人。

即便有他振聋发聩的那句话,也没能让兰陵醒悟,没等来兰陵的道歉和感谢。

陈南倒也没有气馁,只是稍稍有些失望。对这个结果,他也是早有预料的,自然有后手。

一篇改换背景的大周版玄武门之变,洋洋洒洒五万字,用的是白话文,所以描写十分详细,十分逼真。

血淋淋的文字,呈现出一片惨烈的战场。

兰陵读完,眼前仿佛浮现二弟赵成乾一箭射杀四弟元吉,又一刀剁下大哥成道脑袋的画面。

她霎时间脸色苍白如纸,心脏都停止了跳动。

简雀发现了自家殿下的异常,吓得脸色一变,急忙晃动兰陵公主的肩膀,焦急喊道:“殿下,您这是怎么了?别吓唬奴婢。”

兰陵听到简雀的呼唤声,心脏再次恢复跳动,眼前重新了有了颜色。

她额头渗出冷汗,眼眸里充满惊惧,握着文稿的手微微颤抖。

另一只手突然抓住玉竹的胳膊,十分用力,玉竹感觉到了疼痛,但却强忍着,因为她感受到了自家殿下似乎在恐惧着什么。

“殿下,你这到底是怎么了?”

“不会的,不会的!成乾不会这么做的!”兰陵没有回答,只是嘴里轻声呢喃着。

又过了会儿,兰陵的情绪才逐渐稳定下来,紧抓着玉竹的手也送开了。

她深呼吸一口气,将文稿放下,拿起放在旁边的奏文。

陈南让毛球带来的是一封奏文,大周版玄武门之变的文稿附在其后。

奏文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是陈南声称写了一个话本,请公主殿下赏阅。

然后让兰陵看了话本再看后半部分,现在兰陵看完了话本,迫不及待想看看,陈南在后半部分写的什么。

“殿下,陈南本是山野之人,幸得殿下简拔,得以出仕幕府,此乃知遇之恩。

大将军知我卷入夺嫡漩涡,若出娘子军必死无疑,多番刁难,实则是想把我留在身边保护,此乃庇护之恩。

何公将陈南引为知己,临行之前掏心掏肺,将殿下和娘子军托付之,陈南受诺,此为朋友之义。

有此二恩一义,陈南常宿不能寐,思虑娘子军之未来,思虑朝堂夺嫡之形势。

绵山之下,我发惊世骇俗之语,意不在离间天家父子感情,而是欲引起陛下之警惕,欲唤醒殿下之决心。

殿下,恕臣直言,大周立国尚五载,虽国势渐稳,然此刻朝堂之君是造反起家之君,朝堂之臣是造反起家之臣,人心尚未安定,欲投机搅弄风云之人尚有。

殿下焉知宣武门之变不会发生?”

兰陵脸色变幻,陈南的话虽然直接,但很有道理。

此刻,不论是太子麾下,还是秦王的部属都是经历过起事反乾的,可谓个个都是反贼出身。

这样的人,杀性向来大。

“大周立国,朝堂之上掌权者全是陛下心腹,此为既得利益者;

东宫属官,为储君班底,只待陛下仙逝,太子继位,也能成当权者;

然而反乾立国的战斗中,还有一批人曾立下天大功劳,那就是秦王麾下,天策上将府的属官们。

他们现在不是当权者,将来若太子继位,亦不能成为当权者,岂能甘心?

所以,太子和秦王之争,必不可免!即便秦王和太子不想争,其麾下属官也会推着他们争。”

兰陵是聪慧之人,太子和秦王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她早就敏锐的觉察到,但从未像此刻般清晰。

陈南从利益出发,将太子和秦王,甚至和皇帝的矛盾关系剖开,摆在了兰陵的面前,使她有醍醐灌顶之感。

“殿下,此矛盾既然不可调和,为避免发生不忍言之事,为避免将来您后悔莫及,娘子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