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周:开局一个公主老婆 > 第50章 大周皇帝赵堂渊

第50章 大周皇帝赵堂渊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周:开局一个公主老婆!

大明宫,宣政殿。

何子昂在太监的引领下来到殿门前,稍稍等候后,就听到一道略显尖锐的声音喊道:

“传何子昂觐见。”

先前引路的太监躬身笑着道:“何将军,请吧。”

“谢公公。”

何子昂道一声谢,而后正正衣冠,踏步进入殿内。

宣政殿内,皇帝赵堂渊高坐在首位。

年轻时的赵堂渊长得很俊朗,只是在壮年时颜值就急剧下降,长了满脸褶子。

不过多年高坐龙椅,手握生杀大权,赵堂渊自然养出一身龙气。

只是端坐着,就给人莫大威严。

饶是何子昂沙场宿将,到了赵堂渊面前,也是毕恭毕敬、小心翼翼。

“臣何子昂恭请圣安。”

何子昂躬身九十度,朗声喊道。

大周并不兴跪拜之礼,这已经是面圣的大礼。

“朕安。何卿免礼,来人赐座。”

赵堂渊朗声一笑,虚抬右手。

“谢陛下。”

何子昂收了礼仪,并未立刻坐到蒲团上,而是侧身朝皇帝下方的老者拱手行礼。

“卑职见过尚书令。”

老者穿戴紫袍,配金玉带,赫然是当朝宰相,尚书令裴之轩。

裴之轩出自五姓七望的河东裴家,又官居宰相,自然也是气度非凡。

只是此人向来擅长韬光养晦,在皇帝面前向来都是收紧气场,丝毫不抢皇帝的风头。

他跪坐在蒲团上,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拱手道:

“何将军不必多礼,快些坐吧。”

何子昂应了声是,这才转身跪坐在蒲团上。

他刚坐好,上首的赵堂渊已经迫不及待问道:

“何卿,红妆的伤势如何?”

对于已逝发妻留下的这些儿女,赵堂渊是真的宠爱。

而这其中,兰陵公主又是极其特殊的一个。

当年为了筹集起事的钱粮,赵堂渊不得已用嫁女的方式笼络家资颇丰的拆家。

后来被逼无奈,又利用兰陵的大婚掩人耳目,自己则带着两个儿子潜回兰陵起事。

大周立国之后,柴同曾哭诉兰陵不允其进入公主府,更是不认这门婚事,哀求陛下从中说和。

柴家这个时间点找的非常好。

彼时大周刚刚立国,国内局势不稳,国外还有各路伪王未曾清除干净,可谓国势不稳。

若是赵堂渊不为柴家做主,恐怕会被人说是背信弃义。

对他的统治,将极其不利。

无奈之下,赵堂渊只得强迫兰陵公主必须认下这门婚事。

谁知兰陵性格刚烈,坚决不从,转身回到娘子军,就带着大军去前线剿匪去了。

期间种种,导致赵堂渊觉得自己亏欠兰陵良多。

赵堂渊一直想要找机会弥补,但兰陵常年统军在外,甚少回京,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

后来他默认太子和秦王渗透瓦解娘子军,也有让逼迫兰陵卸下军事,回到长安的意图。

“陛下勿忧,殿下伤势已无大碍。

臣回京时,殿下已经可以下地行走,伤口愈合情况很好。

至于现在,殿下的伤大概已经彻底痊愈。”何子昂回道。

“好好好!”

赵堂渊心头松了口气,脸上喜悦之色毫不掩饰,连道三声好。

“苦了吾儿!”

赵堂渊感慨。

“待红妆此次回京,朕绝不会再允她出去领兵作战了。”

何子昂心里咯噔一声,陛下要收走公主兵权的决心很坚定啊。

事难矣!

就在何子昂心头蒙上一层阴影时,坐在他对面的裴之轩突然开口道:

“伯玉,某记得当时军中急报,兰陵公主伤重,其中用词可是颇为悲观的,陛下几乎公主不治了,足足三日滴水未进。

后来情况怎么又变了?

到底是那位神医治好了公主的伤势,你且详细说说。”

伯玉是何子昂的字,称呼别人字是极为亲密之事。

按理此刻在宣政殿上,是君臣奏对,裴之轩作为宰相,该称呼何子昂官职才对。

但他似是忽略了这点,竟然喊了何子昂的字。

何子昂眼底闪过异色,心里稍稍安定。

“裴公猜得不错,公主原本的确伤势危急,也确实是得益于一位大才的出现,才治好了公主殿下的伤势。”

何子昂将陈南的救治兰陵公主的过程讲了一遍,着重点明了陈南隐世贤人弟子的身份。

“好呀,这说明天命在唐,说明吾儿命不该绝。”

赵堂渊捋着胡须道:

“何卿,陈南此刻人在何处?”

“回陛下,公主将陈公子留在了军中,后来发现陈公子确实所言不虚,其出自隐世山门,身怀大才,殿下就征辟其为主薄。现在,陈主薄就在娘子军中效命。”

何子昂回答道。

赵堂渊沉思片刻,道:“红妆将其留在身边,更多是出于报恩吧。

不过,此子救了红妆的命,只是给个主薄的小官,却是低了,该大赏。

裴卿,你觉得怎么赏合适?”

裴之轩张口欲要说话,但其实他动作很慢。

何子昂自然抓住这个机会,插嘴道:

“陛下,陈主薄除救了公主的功劳外,还立有一大功。”

“哦,难道此人除了医术高明外,还有真有其他本事?何卿讲来。”赵堂渊诧异道。

“是,陛下。”

何子昂将陈南发明新式制盐法的事说了出来。

赵堂渊身子猛地挺直,差点站起来,脸色变得非常严肃,连脸上的褶子似乎都舒展开了。

“何卿,尔所言为真?”

何子昂起身,拱手行礼:

“陛下,臣不敢欺君,所言自然为真。

而且,臣此次回京,带了陈主薄亲手所写的新式制盐法的流程,还带了绵山盐场的熟练制盐工,可随时为陛下演示制盐过程。”

“太好了!”

赵堂渊激动的看向裴之轩,

“裴卿,朕记得你前些日子才在朝会上上了奏本,提及大周多个州缺盐,盐价居高不下,百姓连盐都买不起。

有了这新式制盐法,可以大大缓解盐慌。”

裴之轩也很激动,似乎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

“陛下所言甚是。

若真如何将军所言,新式制盐法能从卤盐中提取精盐,全国各地都能就地取材制盐,食盐供应量将大大提高。

可谓利国利民!”

“哈哈哈,红妆吾儿果然慧眼识珠,为大周招揽一名大才啊!”赵堂渊大笑道。

“裴卿啊,两功并赏,你觉得该怎么赏赐为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