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唐咸鱼王爷 > 第58章 恼怒的天子

第58章 恼怒的天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唐咸鱼王爷!

入夜,灵州的李恪润色着请赏的奏疏,而将要阅读他奏疏的大唐皇帝,朕百无聊赖的等待王德的汇报,当然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不止一个人。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这话还是魏征对他说的。

“陛下,长安、万年两县的奏报到了。”

门下侍郎亲自将李世民指名道姓要的奏报送来。

“奴婢回来了,情报在后殿。”王德恭敬奏报。

过了一会,御史崔固也来了,他神情严肃捧着木盒,身后跟着四个抗箱子的卫士:“陛下,魏王、吴王近来之事,御史台一切存档,都在这里。”

木盒里面是目录,箱子里才是情报。

御史台弹劾百官,搜集百官的不法,是理所当然的,御史台可是天子手中一柄最为锋利的宝剑,震慑着文武百官。

当然,宝剑时不时就要出鞘历练。

否则宝剑蒙尘,御史台也就废了。

此前,李恪统率下的御史台,杀气腾腾,满朝文武无不噤若寒蝉,难以安眠。

“善,崔御史近来可曾听过吴王贤能的消息?”

崔固正色以对:“臣子崔促,在吴王府任录事参军事,摄于亲子,臣当避险,臣不当言此事,请陛下另寻他人相询。”

“崔卿刚直,朕信得过崔卿的话。”

崔固站直身子,像一根直直钉在大殿的钉子:“臣之刚直,不如吴王远矣。”

“吴王身不在京,犹能得士人归心,此陛下所不能及也!”

此言一出,殿中为之一惊,崔固一脸决然,无喜无悲,坦然与李世民对视,毫无畏惧之意。

而王德心里大为震惊,同时为崔固捏了一把汗,心说别看陛下虚心纳谏,其实脾气很暴烈的。

崔御史今日怕是难逃贬窜之厄了。

唉,忠臣因此而去,可叹呀。

王德暗自神伤,太监不是人人都挂着奸恶的人设,能够走到内侍监这个位置的宦官,手段足够,但绝对不可能是奸恶的小人,否则皇帝也容不得自己身边有这样的宦官。

当然,晚唐那一堆被太监拥立的傀儡皇帝不算数。

“崔卿这是什么意思?”李世民问道。

“朕旧日为秦王时,不得士人归心吗?”

“陛下旧日,兵威赫赫,四海难逢敌手,乃以兵戈取天下!”崔固毫不客气的回怼过去,一整朝服,免冠顿首道:“臣,今日昧死弹劾魏王,奢靡无度,多有僭越之举!”

“魏王罪证,臣已取来,请陛下御览!”崔固铁骨铮铮的挺身肃立,俨然有比干之风。

李世民却是懵逼的,这、这……这是怎么回事?

朕随口问了个问题,怎么就被……被御史如此痛斥,朕近来什么也没做呀!

一没有兴建宫室,二没有外出行猎,三没有任用奸佞,朕怎么糊里糊涂被御史怼了呢?

魏王也被御史弹劾了,难道是朕在深宫太久,不知道坊间议论了?

李世民摸不到头脑,虽然一看崔固这张刚正不阿的面孔就头疼,但这柄利刃,他还是舍不得远远搁置的,更别提就此毁掉了。

“朕子有愆过,朕当素服斋戒避正殿。”

虽然到现在为止,李世民还是稀里糊涂的,但是十几年天子的演技,却是无可挑剔。

好不容易安抚好崔固,把他礼送出宫,李世民顿时又愁了起来。

李氏难不成天生招人弹劾?

十几年前朕还是秦王的时候,就被人弹劾,到现在朕的儿子还是整天被人弹劾,朕做了天子也没能幸免。

“魏王……青雀到底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崔固竟然要弹劾他?”

李世民有些烦躁,不悦的翻开奏报。

“魏王府宴饮日费百金,从魏王府中丢弃的食物,只因为略有瑕疵?”

“歌姬舞姬日暮便起舞不断,直至深夜,犹数次通宵达旦?”李世民突然想到几天前的朝会,李泰一脸疲惫,连打哈欠,问及缘由,解释说读书到深夜。

难道说——?

“魏王门下跋扈,常在西市强取和买,商人不敢与之相争,市吏稍稍劝解,竟遭拳脚相加?”

“王德!”李世民当即喊道:“去西市,把所有市吏带去左领军府!”

“奴婢遵命。”

王德一个字也不敢多问,因为他感受得到,当今陛下的心情非常差,就像不久之前长孙皇后崩时,陛下也是这样沉默。

“魏王所派属官至州县,以编纂括地志为名,多有索要之举,县吏不敢言。”

李世民眼中带上三分火气,州县乃是临民之地,魏王如此举止,已然触犯了李世民的底线。

“裴辛!”

中书舍人裴辛当即站出来,躬身应命:“臣在。”

“去京兆左近州县,探查一下,此事是真是假,几分真几分假。”

裴辛恭敬接过奏报,拜了一拜转身出宫。

离开皇宫,他只觉一身冷汗。

皇族内斗的漩涡,又要开始了吗?

他喊来自己的长随:“你速速去十三叔家里,让十三叔把我河东裴氏在魏王府中的人,全部扯出来,就算是说丁忧,也必须三日之内离开!”

“喏。”

“复述一遍我的话。”

长随当即复述一遍,身为河东裴氏的仆从,自然是读过书识得字的。

裴辛严肃的按住长随的肩膀,声音略带一丝颤抖与恐惧:“一定要一字不差的带话给十三叔,所有人,一个不留,必须统统离开魏王府,就算是转投东宫,也必须离开!”

“喏。”

担惊受怕的裴辛骑着快马,直奔长安县令家中。

“裴舍人?”县令此时正在用餐,听到仆人禀报有官人来访,还以为是哪位与自己相熟的同僚上门蹭饭,没想到竟然是仅有数面之缘的中书舍人裴辛。

“裴舍人请。”县令立即让仆人点亮书房的蜡烛。

“裴某冒昧登门,只为一件事,是陛下命裴某查询,请孙县令务必直言相告。”裴辛严肃的握住县令孙明德的手,语气不带一丝商量。

“臣谨奉命。”孙明德恭敬以对,因为裴辛代表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天子。

裴辛问道:“前日有报,魏王属官以编纂括地志为名,在州县多有挟势乞索之举,长安县可有此事?”

孙明德当即否认,言辞肯定,没有一丝犹豫:“长安县断无此事。”

然而,他话锋一转,又道:“在雍州其他县,某仿佛听说,似乎有这样的事也未必,裴舍人大概可以前往一观,或许会有所收获也说不定。”

“谢孙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