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唐咸鱼王爷 > 第78章 稳妥

第78章 稳妥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唐咸鱼王爷!

想到这里,执失思力不禁想起吴王在长安的贤明,心中好奇,吴王究竟是不是传言的那么贤明,那么礼贤下士,那么清白自守,还是仅仅是坊间虚言?

“某是执失思力,烦劳萧参军引路,宣明诏敕。”执失思力道。

……

风雪漫天,大地白茫茫一片。

田野被雪衣笼罩,一片祥和之色。

河东之地,被贯穿南北的山脉分割成数个地区,并州大都督府正在作战,而靠近关内的绛州,正在转运粮草。

黄河虽然绵延数千里,却没有几个像样的渡口。

黄河水流湍急,黄河中心不知道多少涡流,毁人性命,两岸山峦数千年冲刷,早就如同峭壁,难以通行。

从关内道前往河东道,最迅速最直接的途径,乃是从今上率兵入关内的道路,反过来行进。

车队从蒲州渡河,经由蒲谨龙门津渡河,抵达河东绛州龙门。

此刻,蒲津早已汇聚了上百艘大船,来自各方,其中不乏天子的船驾。

而在码头之上,一队轻骑策马而立,骏马打着响鼻,一股白气冒出,渲染着冬日的寒冷。

骑手里三层外三层裹着御寒的裘衣,虽然看上去活像一只熊,可确实能够抵御黄河边的严寒。

一行骑手没有打出旗号,但周围之人还是根据骑手们全副武装的装扮,判断出这是从前线返回的战士。

事实也恰是如此。

陈素乘着骏马,焦急的等在码头,等待下一队船队返回。

从灵州至此,一路上需要四天。

陈素奉吴王之命,前往绛州征辟一名白身,与他一同离开灵州的,还有十几队轻骑,分散前往天下各处。

“船来了!”副手高声喊道,把陈素从思索中唤醒。

方才,他在思索,究竟是何人竟然要大王指名道姓的征辟,而且还是个无官无职的白身。

“下马,登船!”

陈素下令的同时翻身下马,从马鞍袋中取出自己的军令,以备登船之时使用。

战时之令,凡是由大河诸津渡河,必须要有军令过所符节。

一则运力紧张,肯定不能让商贾占据前线宝贵的运力。

二则防备奸细,大战开启,薛延陀难保不会再中原埋下钉子。

“喏。”众人一起答应,声势浩大,即便在浩荡汹涌的黄河岸边,也让众人侧目相看,纷纷好奇这是哪里的雄兵锐卒。

大河之上,不敢张帆,来往两岸的船只全靠划桨。

随着号子声愈发靠近,陈素带着众人牵马靠近码头。

码头之上,自有府兵驻守,两个五十人队扼守着码头,而在不远处则是五个全员满装的折冲府,屯驻在大河西岸,以备不时之需。

虽然战局有利,但是朝廷一直做着最坏的准备,在黄河沿线的堡垒,驻扎了许多府兵,而在晋阳以南的诸多州县,同样征募的许多兵募,以此在雁门关破之后,层层抵抗,以待朝廷聚拢兵马,反击收复。

“来者止步,无令不可渡津!”校尉大声喝令,向陈素索要军令。

“奉燕然道行军大总管令,军书令符具在。”陈素将军书交给校尉,握着刀柄,已成习惯。

陈素乃是飞骑出身,云中道的两千飞骑,同样调拨吴王麾下,马周还没有抵达灵州,飞骑已然抵达了黄河西岸。

“燕然道行军一十三骑,贞观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巳时末自蒲坂津渡河,人各携弓刀甲仗,有马一十三匹。”校尉在长卷上记下,陈素瞥了一眼长卷的厚度,显然近来渡河者有许多。

想想也在预料之中, 无论是沟通前线与朝廷的使者,还是转运军资军器的队伍,每日从早到晚,日夜不息。

天色稍暗,便点起几百根火把,将黄河两岸照的亮如白昼,来往其上的船只,也纷纷燃起火炬。

“通行!”校尉在过所之上盖上大印,高声喊道。

“乘北起第二座码头的快船。”

“多谢。”

陈素拱手致谢,不再多言,牵着骏马,甩开大步带领众人前往码头。

日头高悬,陈素却感觉双手发寒,登上快船,只见其中空空荡荡,不仅没有火炉,甚至连能够坐人的地方也没有。

快船长三四丈,不分前后,登船之处开在侧面,此刻正和码头拴在一起。

“快上来,马放在后船上!”

操船的桨手大声喊道,陈素点了点头,纵身一跃跳上船。

众人尽数上船,快船便开始了航行,三十多名桨手全力划水,在不时有冰块顺流而下的黄河上,艰难航行。

严冬之际,黄河本该冰封,可是为了转运军需,就算耗费再多,也要让黄河能够航行。

“嘿呀!”

“划!”

听着桨手铿锵有力的号子,陈素从怀中取出军令,再一次从头到尾的阅读。

绛州龙门县,征辟薛仁贵。

向来简短明晰的军令,此次甚至只有两行十个字。

陈素极为不解,究竟是什么人,竟然能让堂堂吴王记在心上。

“薛仁贵……”

陈素皱着眉头,瞧着越来越近的黄河东岸,将军令收入怀中。

下船的第一件事,陈素便找人询问龙门县廨在何处,毕竟一个县几千上万户,从中寻找一个人,无疑是大海捞针。

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去县廨,从调阅户籍鱼鳞册,从中搜索薛仁贵这个名字。

毕竟此番征辟薛仁贵,并非隐秘任务,需要暗中行事。

有着吴王军令在手,州县何敢不从?

沿着平整的官道,陈素毫不迟疑的带队急行,道路两侧每隔几里就有一座烽燧,用来传递平安火,而在山峦起伏之处,陈素似乎听到了修筑营垒的声音。

“驾!”

急催骏马,从龙门津道龙门县城,只用了半日不到。

来到县廨,县令正焦头烂额的处理征发徭役以及转运粮草的任务,从战事开启,便没有正经睡过几回觉。

知晓陈素来意之后,将主管户籍的县尉唤来,命他协助陈素等人,自己仍旧投入到无尽的事务当中。

“高县尉,龙门县薛仁贵,高县尉可曾认得?”陈素开门见山便闻,丝毫寒暄的机会不给这位姓高的县尉。

军令在身,他没有时间耽搁,若是二十日之内不回去,便要按照失期处置,若是四十日之内不回去,陈素便成了逃兵,妻儿老小一起遭殃。

“薛仁贵?”县尉念叨着这个陌生的名字。

他自然没有过目不忘的才能,在确定自己不认得薛仁贵之后,立即前往存放户册的仓房中,一册册寻找着这个名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