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唐咸鱼王爷 > 第88章 全线反攻

第88章 全线反攻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唐咸鱼王爷!

皇城,门下省。

腊月将至,门下省的官吏都在准备放假,甚至讨论冬日去何处游玩的声音,占到了门下省官吏交谈的半数以上。

“天子有诏!”中书舍人裴辛笑眯眯走进门下省,手中拿着你定的诏书。

“诏书?”给事中接过诏书,展开一看,顿时双目瞪大。

“要反攻了?”

“是。”裴辛点点头。

这是一份下到缘边各州的诏书,命令诸将各寻战机,出塞击胡。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份诏书乃是专门下给吴王的。

毕竟大唐在北地边防一线,三座重镇之中,唯有灵州的吴王才有出塞远征之力。

河东的并州大都督府前有强敌,想要出塞击胡,就要强攻十万薛延陀的大营。

在冬天,雪原之上强攻坚城。

隋炀帝会告诉有这样想法的人,后果是多么的惨烈。

而在幽燕营平一代,薛延陀只有一支偏师,根本不用唐军出塞,契丹的胡骑就能收拾这支几千人的偏师弱旅。

况且幽燕之地本就苦寒,大军坚守之时,补给就很紧张,若是出塞击胡,恐怕用不到一个月,就会断粮。

如此,唯有修整半月,士气高昂的燕然道行军,才是这道诏书的真正目标。

而天子不下明诏给吴王,多半也是怕影响了前线的判断。

身在长安,虽然有着最为完整的战局把控,但是对于前线稍纵即逝的战机,总是难以把握精准。

"裴舍人请稍作歇息,某这就去请侍郎审议。"给事中客气的将裴辛请到待客之地,命令仆役奉上糕点,自己则拿着诏书原件,前往黄门侍郎孙瑾处上报。

“侍郎,陛下有诏书。”

“知道了。”孙瑾点点头,指了指桌面,让给事中把诏书原稿放在上面,自己低下头处理事务。

门下省负责的事务不止对天子诏书的封驳审议,还要对天下的奏疏进行审阅,然后送往政事堂,或者直接发往六部九寺,甚至是直接送到天子驾前。

“侍郎,这份诏书很要紧。”给事中没有离去,轻声言道。

要紧?

孙瑾接过诏书,一目十行的浏览一遍,脸色为止肃穆。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军事向来是头等大事,而且此时又是占时,一切与军事有关的事务,都要排到最前列。

孙瑾立即起身,将诏书收在怀中,快步前往魏征所在的正堂。

可是当他来到之时,却见到大门紧闭的正堂,唯有持戟的卫士肃立两旁。

“侍官请了,敢问魏侍中在何处?”

“魏侍中今日没有来过门下省。”

“没来门下省?”孙瑾眼睛往斜上方瞟,思索着魏征究竟能去哪里。

如此要紧的诏书,可不是黄门侍郎可以独自审阅的,何况所有从门下省通过的诏书,都需要侍中用印才行。

“魏公今日告假了吗?”孙瑾扭头问一直跟随而来的给事中。

“不曾,今日朝会魏公便不在朝中。”

给事中回想着当时的情景,似乎魏公一整日没来门下省,究竟去哪了呢?

孙瑾低头沉思,魏征不在,门下省便由黄门侍郎主掌。

“派人去问,诸司统统派人去问,一个时辰之后没有消息,某去面圣!”

孙瑾一咬牙,把门下省所有的仆役全部派了出去。

侍中作为门下省的长官,与黄门侍郎之间地位的差距,绝不是中书令与中书侍郎之间的差距那么简单。

如坐针毡的等了一个时辰,裴辛也看着门下省忙碌了一个时辰。

孙瑾询问过裴辛,但是裴辛也不知道魏征去了哪里,至少从昨天晚上起,就没见过魏征的踪迹。

“罢了!”看着沙漏终于漏尽,孙瑾站起身拿起放在桌上的银鱼袋。

魏公究竟去了何处,为何一整日毫无踪影,难道离开了长安?

走在前往内宫的路上,孙瑾内心胡思乱想着.

不过孙瑾却是猜错了,魏征不仅没有离开长安,甚至就在太极宫内。

不过并非在外廷,而是在内宫,与孔颖达等人一起为太子李承乾讲授历代兴亡之政,尤其是隋代的政令,被批判的千疮百孔,令人不禁怀疑,隋代的政令如此废物,大隋是如何一统天下的呢?

此前,李承乾在军议之上的发言,让李世民产生了一些想法,但是他不愿意选择那个对国家产生动荡最大的办法,还是决定尽可能补救,总归是有办法的。

煌煌大唐,贤臣良将,难道还不能让太子走上正道吗?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殿下,前隋之亡,在于为政太苛,索求太重,民不堪索,虽府库充裕,民生却艰难困苦。

及至隋炀帝,不恤民力,不知疾苦,天子有虐民之举,民岂可坦而受之,自是揭竿而起,海内义旗尽起,隋炀帝躲避江都,终无所用,丧于乱臣之手,社稷为之倾颓。”魏征拿着刚刚编纂完毕的隋书,为李承乾讲解国家兴衰的道理。

面对几乎没有接触过的李承乾,魏征从最为浅显的地方入手,即便都是些老生常谈,但是魏征自己讲起来,却格外带劲。

毕竟,这本隋书是他代人编纂出来的,倾注了自己的心血。

“魏公,陛下请您过去。”

正在魏征起劲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内侍少监宇文枢的声音。

“陛下有诏,臣暂退,请殿下细读此书。”魏征躬身退下,孔颖达也跟着离开。

比起叫小孩子读书和听宰相讲古,孔颖达更喜欢继续编自己的书。

五经正义刚刚编纂出一些眉目,不能就此耽搁。

“魏公请。”李承乾毕恭毕敬的站起身,躬身送魏征离开殿内。

“谢殿下。”

看着礼仪完备的李承乾,魏征颇有一种收到礼遇的满足感,郑重其事的还礼,离开宫殿。

“陛下何事宣吾?”魏征目不斜视的问道,什么事比教导太子殿下还要紧要呢?

“是门下省的事。”内侍少监轻声回答,至于更加详细的内容,就不是他能够知道的。

门下省?

魏征眉头一皱,难道陛下没有安排人暂时代替自己的工作吗?

一边快步行走着,魏征一边看向越来越远的东宫。

对于聪慧有礼,态度端正的太子李承乾,魏征的观感极佳。

至少比整日胡作非为,甚至闹出出丧丑事的吴王,给魏征带来的观感好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