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睥睨天下 > 六、借路(四)

六、借路(四)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睥睨天下!

曹武淡淡的望着缀泣的年轻人,心里有些看不起,大男人,哭算什么,有本事就为父亲报仇,这才能得到他的尊重,但他不能将这种表情露于面上,怎么说曹秀光的父亲曹德是为自己战死的,对待烈士的亲属,他只能表现出关怀和悲戚。

“秀光,你父亲战死,我也很难过。曹家一定会为你父报仇,曹家不会亏待忠诚的勇士。”

曹秀光抬头,哭得一脸泪痕,眼睛红肿,曹武心里暗暗摇头,曹德有这样的儿子,想靠着他为自己报仇那是奢望了。

“大将军,您一定要为我父亲报仇啊。”曹秀光双膝一软,在地上连连磕头,没几下就把头皮给弄破了,鲜血流下来。

曹武的亲兵队长急忙扯住他,道:“公子放心,将军一定会为曹德曹将军报仇雪恨的,您节哀顺变,回去休息吧!”

曹秀光这才被几个亲兵扶着,下去。

曹武鼻子冷哼,道:“废物。”

“将军,这家伙实在太烦人了,一天来闹了八次了,您要是烦的话,卑职就将他拦下,不让他进来?”亲兵队长趁机拍马屁。

曹武仰头,望着天花板,道:“不必,曹德为我也出了不少力,而今他死了,我们不能留下话柄让人家说人去茶凉,相反的,你要好好将他供起来,有什么要求尽量满足他。至于报仇的事,哼哼,迟早我们要灭了吕昭君和张彬,你就大胆答应下来就是。”

亲兵队长得了训示,赶紧称自己考虑不周,将军英明之类的马屁话,曹武似乎很享受的把他叫下去,一个人在营帐中沉思。

曹德死了,曹刚败了,自己的势力集团受了很大的挫伤,士气、名声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虽然不似莫朝阙那般一落千丈,但也极为不利自己以后的行动。想要在民众中树立威信,尤其是眼高于顶谁都不服谁,仗着手里有点兵马就想称王登基的诸侯们更加不会服。

这样说来,青州城就是他和张彬、吕昭君争夺的一个重要据点。

只要他曹武拿下青州城,然后据为己有,依仗他的兵力,完全可以不理会那个假皇帝或者穆王,两大异姓王绝对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么他的势力就触伸到中唐的经济权利中心,只要在这里有一个稳定的据点,以后做什么也方便多了,不要担心起事时粮草不济或者兵马疲惫却没地方休息。而且完全可以慢慢的侵蚀到中都附近。

想到这里,曹武复杂的笑了笑,然后自斟自酌。

事情慢慢的朝他预想的方向发展。

接下来几天,时而黑衣军偷袭攻城的秦军,时而秦军攻击黑衣军,双方你来我往来得不亦乐乎,可惜损失都不大,要是两败俱伤,他曹武就更高兴了。

“张帅,今天秦军那边有点不对劲。”这天古君例行巡视一遍军营,登上望远台观察秦军,发现秦军那边兵马调动频繁,似乎在做大战前的准备,于是急匆匆的赶回去报告给张彬。

“秦军那边哪天都不对劲,你急什么急。”张彬继续看手中的书籍,头也不回,扔下这句话。

“可是将军,您还记得在江州城凌若纤偷袭我军和起义军的事吗?我们要做好准备。”

“噢,那你去安排吧。”

“是!”得令的古君兴冲冲的跑回自己的营帐,将几个团长唤来,然后部署了详细的作战阵型和各自的责任区域。

不得不说,古君在这段时间成长进步得很快,由一个只知道玩点小聪明的蛮将发展成会用一点小计谋,看得懂一些军事的能将。

部署好后,他眼巴巴等着秦军来袭营,可是一直等了三天,只见秦军那边兵马调动,却没见动静。古君牢记在江州城下起义军吃亏的教训,严令士兵提高警惕,准备秦军随时袭营。

话说这以调防为障眼法,实则麻痹敌人突然偷袭这法子还是凌若纤想出来的,用了几次屡试不爽,现在秦军将领依样画葫芦,虽然学得不是那么专业,但也能麻痹人了。

只是用兵之法,虚虚实实,说不定人家就是调防,让你疲于防备,其实是耗费你精神精力,没有真正袭营的意思。

古君戒备了五天,依旧没动静,实在没脸去见张彬,于是厚着脸皮去请教这个法子的创始人,自己的表姐。

凌若纤坐在古君给她安排的一个单独营帐,正在画眉,女人爱美是天性,不管是什么样的女人。

“怎么着,上次不是说永远不聊还躲着我嘛,现在主动来找我,真是奇迹啊!”凌若纤面含微笑,早猜出表弟的来意,笑吟吟的消遣着他,就等他求自己了。

“你潜进我军也有一个多月了,你身为秦国将领,就能将自己手下那几万将士置之不顾一走了之吗?”古君脸皮再厚,也没厚到直接说出来意求人家的地步,于是现扯扯淡。

“哟,是来下逐客令的?”凌若纤一脸无赖,更显得娇俏可爱。

“姐姐啊,你知道张帅恨不得剥你皮,吃你肉,啃你骨吗?”

“知道啊,猜也猜得出,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嘛。可那又怎么样?”

“怎么样……”古君语噎。

“你想来说什么?”凌若纤笑吟吟的继续噎他,从小和表弟打打闹闹,虽然七岁时自己移居到秦国,逐渐成为秦国的将领,十多年未见,但这个幼时的玩伴兼表弟她依旧觉得没什么隔阂。各为其主也不能影响亲情,血缘相连的感情是不会被国境线所隔断的。

“和你聊聊……没什么……”古君说话明显底气不足。

“你到底想说什么,一个大男人这样吞吞吐吐的,从小养成的坏毛病到现在还没改,真是的。”凌若纤装做生气了,果然,古君一见表姐生气,不再扯他那个虚伪的理由,道:“为什么秦军到现在还不来袭营。”

凌若纤几乎被这句话逗笑了,好幼稚的一句话啊,要是张彬知道他拿这句话问自己不共戴天的仇敌,保准会将古君剥皮拆骨,然后挫骨扬灰。

“难道你盼着秦军来袭营不成?”凌若纤掩嘴娇笑,道:“我身为秦国将领,如果为你解答,不是犯了错误么?”

“你……你要是不说,我就告诉张帅你就是凌若纤。”古君指着凌若纤,威胁道:“一个美貌如花的女人,孤身潜入敌军,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凌若纤脸色一红,明显想到了那些个不好的故事了,可见思想很不纯洁。一只手迅雷不及掩耳的扯住古君的耳朵,道:“那么身为将军,却通敌,知情不报,该当何罪?只怕是有一百颗脑袋都不够砍吧?”

“想要我给你分析也可以,除非你肯告诉我几个你们将军的一些事。”凌若纤似乎作了极大的让步,道:“你盲目布防,却不知秦军何时攻城,等到你们精疲力尽了,秦军突然袭营,那时你们死伤惨重,你们将军肯定会怪你……”说到这,凌若纤吊胃口不说了。

“好好好,你想知道什么。”古君狠心咬牙,心知表姐说的情况一旦发生,会造成多么惨重的后果,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张帅将防务交给自己,自己可不能有松懈,与虎谋皮也干了。道:“该说的我都可以告诉你,机密就算死也不说。”

“哟,小脾气还蛮硬的啊,好,那我开始问了。”

“嗯!!!”

“你们将军有几个红颜知己。”

“两个!”

“有没有妻子或者婚约?”

“没有!”

“那他……”

凌若纤没问完,就被古君打断道:“你问这些干什么,莫非你对张帅有意思?这些问题你随便问哪个都可以回答你啊。”

“你只管回答下去就是,再打断我问话,我们的交易取消。”

“算你狠……”

一刻钟后,古君像被打败的骄傲公鸡,垂头丧气的从凌若纤帐里出来,直冲张彬那里走去。

“部署五天,有什么效果?”张彬一见到古君,调笑般问道:“想必秦军一定不敢袭营,万无一失了吧?”

“将军,我错了……”古君一脸沮丧,道:“我上当了。”

秦军的确在玩花招,这点花招自然瞒不过凌若纤的眼睛,她心满意足的在古君处得知张彬一些隐私后,分析出来。

“秦军一直调防,但他们调防五天,还是未见动作,而且每天的调防都是一样,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他们在等援军,拖时间。迷惑像你这样的傻瓜。”

“只要你不敢袭击他们,只是一味防备,那么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只等援军一来,就可以把你们一举击败。”

“真不知道你们将军怎么把这么重要的决定权交给你这么白痴的人。”凌若纤分析完后,加了一句评语,“不是你白痴就是他白痴。”

张彬不是白痴,他只是想借实战机会锻炼古君,虽然这小子脑子不是很灵活,很难达到死去的水韩那高度,但加以训练,也能为自己分忧解愁,自己手下有勇有谋的将领太少了,唯一一个木江维还是个半吊子。

听了古君照搬凌若纤的分析后,张彬不禁刮目相看,道:“难得,难得你小子也能开窍。”

古君还是很诚实的,哭丧着脸,道:“属下惭愧,这不是属下分析出来的。”

“哦,是谁?人才啊!”

古君哪敢说,道:“属下新收的一个谋士,但他不愿露面。请将军见谅。”

这么蹩脚的谎话张彬当然听出来了,不过他很民主,既然你不愿意说就不说吧,人才为古君所用又有什么关系?古君同志还不是为我所用?

“嗯,能收谋士了,证明你的确有些进步,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你要博采众意,这才不会犯独裁错误,打仗,一个小错误也许会使我们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是,张帅。”

古君离开张彬营帐后,令一队斥候骑兵去查探秦军的情况,不一会儿,仅有一个浑身是血的骑兵回来报道:“在前方五里处遇到秦军一个中队,一队骑兵仅幸存了他一人。”

古君从椅子上跳起来,拿起桌上的剑,道:“令第二团第一大队跟我走。”

一个大队浩浩荡荡开出去,在被袭的地方果然遇到一个中队的秦军,山坡上还躺着十多具黑衣战士的尸体。两军厮杀一阵,秦军但觉势单力薄,敌人是自己六倍之多,于是扔下十多具尸体后,迅速逃走。

杀红了眼的古君哪肯放过,命令追杀上去。

这一追追了十多里,已经接近秦军大本营了,才将这支逃得筋疲力尽的秦小队给灭了,刚想悄悄撤走时,已经被秦军发现,秦四十一团在柳公玄的率领下出来,将这些黑衣战士吓得胆战心惊,他们还没自信可以以一敌百。

柳公玄看到这支黑衣军,人数不多,认为极有可能是黑衣军的诱军,己方频繁调防麻痹敌人,以用来拖延时间,说不定已经引起敌人的怀疑,这个大队就是故意来挑衅引诱的。

柳公玄严令部队不得轻易出动,惟恐中了敌人的诡计。

古君原准备和敌人决一死战,没想到柳公玄竟然停兵不前,似乎有什么顾及,思前想后隐约相通其中关节于是下令部队不得轻举妄动,不能表现出丝毫惊慌,就地扎营,必须表现得在自己老窝一样自然。

战士们得到命令,俱百思不得其解,幸好他们习惯听从命令执行命令,平日里也训练过处乱不惊,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惊慌,一切如常。

柳公玄更是怀疑,深入敌腹还如此镇定自如,肯定有所依仗,更加认定是诱兵,不过要他就此撤退,他也不会甘心,还是留地查看,以观后效。

由于黑衣军出来匆忙,没料到会遇到这种情况,只得露天睡觉,又无水粮。柳公玄当晚很不知好歹的派兵来偷袭,被睁着眼睛睡不着的黑衣战士打得落花流水。

第二天天蒙蒙亮,古君观察对面的四十一团时发现,柳公玄在昨夜夜半悄悄撤走了,除了营地旧址上有做饭的痕迹,他还会怀疑昨天气势汹汹的柳公玄是幻觉。

没有敌人了,古君还是不敢放松警惕,只要秦军有一两个斥候躲在旁边偷看,发现自己慌张撤退,那么柳公玄就会明白自己上当了,中了空城计,只要他率大军追出来,自己在他们势力范围之内,被追上全歼的可能性非常大。

他所料不错,柳公玄撤走时,留下了许多斥候兵,零星分布在各个角落密切观察,没有古君新的命令,那么昨天的命令依旧有效,黑衣战士很乖很懂事的表现出悠闲,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虽然在与虎谋皮,但军旅生涯中难得有这么一次轻松时光,很快士兵们融入角色,更加唯妙唯俏。

秦军斥候们一波又一波的不断汇报着古君的最新动态,古君很配合的令士兵大骂柳公玄是胆小鬼,让柳公玄更加确定他们是引诱出兵的诱兵,不敢轻举妄动。

一直闹腾到下午,斥候们没有什么有利的情报,陆陆续续被柳公玄召回去了。

侦察与反侦察是黑衣士兵的必修课,虽然学得不那么精通,察觉这些隐蔽也不怎么专业的秦军斥候还是绰绰有余了。

古君下令整队,有序的回营。

回到营中,古君主动向张彬请罪,私自离营追击敌人可犯了军中大忌,古君自己讨不得好,便赤裸上身,被着一捆荆条跪到张彬面前。得知事情始末的张彬表面严肃,其实心里无比欣慰,这家伙果然是可造之才。

不过脸上不能表现出来,部将得寸进尺,军令不严的部队想打胜仗那是痴人说梦。

拿起他背上的荆条,象征性抽了几下,连皮都没破便停手了,道:“这几棍是叫你记住教训,军令如山不得擅作主张。”

“还有几棍我先记下,此时正是用人之际,抽了你虽然严明了纪律,但削弱了军队战斗力,一个人的力量也不可小视,望你牢记。”

他要是知道老大心里已经笑痴了,不知会作何感想。

秦军在柳公玄的强烈要求下,和黑衣军僵持了几天后开始进行试探性攻击。

这几个秦军团除了四十一团,没有黑衣军的一合之敌,交手不到几回合便丢刀弃甲狼狈逃窜,不是秦军胆小,而是每每一交战,他们的主将都会被一个青年黑衣将领刺杀。

四个军团除了柳公玄和一个差点被刺杀了的团长外,其他两个团自大队长以上全部死于非命。蛇无头不行,军队更是如此,主将死了,军心大乱,不败才怪。

这功劳自然是张彬莫属了。

为了对付秦军,他死了不少脑细胞,偶尔想起一句诗:用兵当用强,擒贼先擒王。

大受启发,当即在黑衣军中选出身手最敏捷的一百人为专业刺客,平时秘密训练,连木江维等高级将领都不知道,只道这一百人是张彬的亲卫队。就是怕有刺客的消息一传出,惹得部队对他们过于依赖而有所放松。

没想到第一次试用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也有明显的不足。刺客在刺杀时的方法不能因地制宜,毕竟不是专业刺客出身,张彬对这个也是知之甚少。

一百刺客在这一轮刺杀中也损失了十多人,更令人忧虑的是黑衣军有刺客,而且刺客行刺的手法已经被柳公玄等秦将得知。

这就是为什么有一个秦军团长遇刺时大难不死的缘故了,因为他已经有所准备了。

攻城秦军方寸大乱,彼此推卸责任,而失去主将的秦军团则被四十一团及另一个幸存了主将的军团虎视眈眈,在秦国,没有主将的部队,可以有其他友军代理,这样就可以达到侵吞这个团的军权。

柳公玄与另一个团长最终达成协议,一人侵占一个团。

在援军没有来到前,他们不敢托大,后撤几十里,严加防备,惟恐黑衣军的刺客找上自己,不明不白就见了阎罗王。

秦援军姗姗来迟,原因是中唐战局就是一个烂泥塘,不管来多少兵力,陷进去了轻易扯不出来。

援军并不多,仅有一个方面军,这是林弃昀能派出的最大富余兵力,在别的地方,战事一样吃紧。别看中唐的野心家们平时不关心人民大众死活,但一旦要侵占他们的地盘,触犯他们利益底线时,就要准备他们狂风般的反击抵抗。

野心家们都是这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若关己死缠到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