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回到大明当暴君 > 第85章 坚实的基础

第85章 坚实的基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回到大明当暴君!

而就在当时,明朝朝堂上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天启皇帝突然死了之后,崇祯皇帝立即即位。

而建奴则也是在东林党人,就是那些满口爱国爱人民的文官手上,不仅彻底摆脱了饥饿和贫穷,甚至还借此发展壮大了起来。

在他们的操作之下,每年花费在边境,几百万两银子的防御措施,就好像是用纸糊的城墙一样,完全就是一个摆设。

更让人没有料到的是,这些银子原本是应该给九边的,只不过现在全部都给了辽东,这让其他边境的危机情况急剧加深,岌岌可危。

在建奴一次次的掠夺之下,大明朝被他们抢走的可不仅仅是所谓的钱财,还有他们的百姓。

这也让建奴充分了解到大明朝武力的不堪一击,甚至还想要借此机会将大明王朝一举吞下,这才是大明朝最应该担心和害怕的。

只不过事到如今,皇太极第一次入关,就白白损失了几天条将士的性命,这对于原本人员数量就不多的女真部落来说,这样的损失已经可以说是极为惨重了。

经过这一场战斗之后,朱由检相信皇太极在没有充分的把握之前,他们绝不会再有什么动作了。

他们应该一直会躲在辽东地区,一边休养生息,一边攻打周边的蒙古部落,短时间内应该不敢再打大明的想法了。

而现在朱由检的手中掌握了如此之多的犯罪证据,他怎么可能放着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不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朱由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调整官员,让在家告老还乡的尤世威过来南京城,接管南京卫。

让浙江地区的施邦曜担任应天巡抚。

除此之外,朱由检还命令守备太监褚宪.章回到京城,让李朝钦立马上任官职。

褚宪.章现在还只是朱由检身边的一个小太监,他的能力还有些不太够,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也没能够影响到南京官场一分一毫。

由此可见,他还是需要多加试炼。

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所以朱由检只能让阉党的骨干,自己的亲信李朝钦来替自己管理南京。

除此之外,朱由检还下令把南京城的锦衣卫的百户所升为千户,将自己的护卫宋百户,提拔为千户,让他掌管南京城的锦衣卫。

苏澈,云轩也因为在这次调查纵火案当中表现异常出色,所以朱由检也将他们升官成为副千户。

朱由检在官场上这一连串的调任变动之后,让朝中的那些大臣心中不免有些惊慌,虽然他们有些不满,但是他们却只能乖乖的看着朱由检做这些人事变动。

即便江南的学生才子们,不管他们怎么说,朱由检也置之不理。

而对于这一次盐商官员被捉之后,朱由检最关心的就是官府从从他们的家中,搜到了多少钱财。

这些人背后做的那种肮脏的生意,想必他们手中肯定有不少钱,结果也没有让朱由检失望。

四家盐商加在一起,总共就找到了六百多万两白银,他们这种的奇珍异宝名贵首饰,古董字画,更是数不胜数,除此之外还有五千顷土地。

这些土地全部都收到了皇庄手下,免费发放给那些没有地可以耕种的农民。

那些官员总共有三十二个人,从他们的家中找到了三百五十万两白银,名人字画也是有不少,他们的名下还有三千倾土地,也全部都收到了皇庄的名下。

朱由检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那些白花花的银子,对于那些名贵首饰,奇珍异宝,名人字画和古董,根本就没有一点兴趣。

于是朱由检就派人在南京城为此特地召开了一场拍卖会,将那些搜刮出来的东西全部都拍卖了出去,总共收获了四百五十万两白银。

看到从那些盐商还有官员家中找出的钱财之后,朱由俭这一次算是才看清楚了,这些江南富商他们家里面有多么的富有。

要知道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可是能够赶得上大明朝整整一年的税收了。

这些银两全部都由朱由检身旁的护卫,提前押送护送回京城,但是朱由检并没有着急回去,因为他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自从朱由检的手里面有了钱之后,大明钱庄都开到了南京城,大明社论也将店铺开到了南京城。

朱由检知道这两样东西是他的重中之重,绝对不能引起那些官员的注意力,所以朱由检开设店铺的时候,并没有让他们搞出很大的声势来,规模也是开的很小。

朱由检心里面也清楚,要是想在短时间内就改变大明朝现代的情况,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他这一次做这些事情,也不过是给自己以后要做的事情,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经过了这件事情之后,那些江南盐商全都不敢再开口说话了,尤其是对于想要在江南站稳脚跟的四海盐行,他们也不在找四海盐行的麻烦了。

毕竟现在他们都知道四海盐行的背后可是锦衣卫,而如今锦衣卫在南京城的势力已经越来越大了,要是他们再敢和四海盐行过不去,那不就是等同于跟自己过不去嘛。

自此之后,全国各地的食盐价格,也开始慢慢恢复到正常价格。

就连四大盐商都被朱由检给灭了,现在的食盐市场一下子就群龙无首,四海言山趁虚而入,一下子就将这个市场吞掉了一大半。

只不过那些小商小贩们并不在乎这些,在此之前他们就是做小生意的,如今四海盐商来了,也没有打扰到他们的正常运作。

与其跟四海盐商过不去,还不如大家一起做生意赚钱,毕竟和气生财,谁也不想找事儿。

只不过在此之后,顾龙和董帆一下子就成为了盐商眼中的大红人,每一天都有不少的人排着队,要请他们吃饭谈生意,各种娱乐场所去个不断。

顾龙他们倒也是很惬意的享受这种生活,毕竟要想谈生意的话,这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他们也趁机为四海盐商走下了很多路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