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汉末为尊 > 第十八章 一事惊两院

第十八章 一事惊两院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汉末为尊!

看着亭中狼藉,李靖喊来门外侍从,让他们将盖勋参扶着回到厢房。

突然还是觉得以前好,眼中的思绪也不知飘往何处:

昔日少年郎,无忧亦无虑。

胸怀报国心,手拥万夫力。

画雀引满月,银枪似流星。

奋起凌云志,摇步与天齐!

遥想当年,他们也曾平叛西羌,也曾煮酒论道,可惜啊,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李靖一阵感慨伤感,拿着酒樽轻轻摇晃。

噔噔噔~,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传来,由这声音频率可以推断出,来人很着急。

李靖没有出声,只是收起脸上的伤感,面无表情的望着侧门。

吱呀一声,来人推开门直接跻身进来,眼神迅速的环顾了一下四周。

待看到李靖之时,疾步向前,抱拳行礼道:“主公,杜府丞与高主事刚才于宣平门争吵起来。请主公定夺!”

古代的酒虽是度数并不高,但喝的多了也就有些醉意。

李靖摇了摇头,想驱散脑中的酒意,却没有什么成效,思维变得有些迟钝:“杜府丞?高主事?这二人…”

见自家主公似乎想不起来,家仆充分发挥为主家分忧的行为,一字一句解释道:“主公,杜府丞就是原汉中府丞杜畿杜伯侯,高主事就是京兆十二主事的高佑。”

“哦!”李靖揉揉眉头应了一声。接着开口又说道:“争吵?所为何事啊?”

“似是因为施粥时辰延误,高主事已经杜府丞扣押。”

李靖眉头紧锁,默然不语,想着什么,一息过后,开口道:“让他二人都过来!”

“诺!”侍从领命施了一礼,转身而去。

走了两步,似是想到什么,又转身回来。

李靖看他面露难色,想说又不说的样子有些来气:“还有何事?一并讲完!”

“呃,禀主公,公子也在现场。且与高主事相谈甚欢。”

李靖眉头一跳,瞪了侍从一眼:“喊那逆子一并回来!”

家仆在无顾虑,转身而去。

蔡府

(本章未完,请翻页)

蔡邕望着门外的两个大字,面露伤感之色。

往门里面走的时候,脸色也逐渐恢复正常。

蔡邕并没有在府内其他之处多做停留,而是径直的奔向了后院。

后院之中莺歌齐鸣,一片欢声笑语,使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咳咳!”蔡邕皱眉,狠狠的咳嗽了两声。

“啊,是家主回来了。”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不多时,里面在无动静。蔡邕方才整了整衣裳,踏步而进。

“家主!”齐声施礼请安,倒是别是一幅别样的美景。

可惜蔡邕心中装着事情,这般刻意倒有些厌烦,嗯了一声,便让她们都退下。

等人都走光,蔡邕也不想再撑着了,深深的叹了口气,眉头紧促。

自从蔡邕进到房门,蔡琰就感受到了父亲与旁日有所不同,这个聪惠的女孩倒了一杯茶,缓缓地走到蔡邕面前施了一个万福,又将杯子递到蔡邕手中:“父亲,可是因为朝廷之事心烦忧虑么?”

“唉,是,也不是。”蔡邕原本是来“兴师问罪”的,但看到女儿那一刻,心中的苦闷、埋怨与气氛都转到了盖顺身上。

自己的宝贝女儿虽天资聪颖,却性格单纯、不谙世事,定是被那盖家小子用花言巧语所欺骗。

越想越气,越气越想。

蔡琰对父亲说的那句有些意外,就又看见父亲脸上面色逐渐泛红,手上也有青筋暴动。

自她晓事以来,从未见过父亲有过如此暴怒之态。

在她心中,父亲一直不卑不亢,温文尔雅,极有君子之风。

因此更反而激起了蔡琰的好奇之心。

“不管何事,总有解决办法,还望父亲莫要动怒,伤及身体。”

蔡邕看着乖巧懂事的女儿,心中恨极盖顺。

其实若单论盖顺此人来说,蔡邕心中是不抵触的,且多有好感。

从洛阳到长安,虽是不远,却也间隔了近七百多里。这一路驶来,盖顺对蔡家多有照顾。

虽是盖勋与蔡邕之间关系所致,可行为动作语气礼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仪,众人皆看在眼里,无丝毫挑剔之处。

正是因为盖顺这一路的尽心竭力的护住,蔡邕对其很是喜爱,否则也不会想收他为弟子,传下毕生所学。

可现在心中气愤之下,蔡邕更认为盖顺狼子野心,图谋不轨的做法。

因为如此想法,倒更能解释盖顺所献点殷勤的行为目的何在。

看了一眼女儿,蔡邕不知该如何开口,只能试探的问道:“女儿,你对盖顺有何看法?”

蔡琰愣了片刻,不明所以:“盖大哥?盖大哥人很好啊,父亲为何这般问?”

“唉,傻女儿,今日在宴席之上,你盖伯伯与李伯伯说要将你许给李珏,可那盖顺却站出来说你二人已经私定终身了啊。”蔡邕一脸唏嘘,唉声长叹。

“啊?”蔡琰双手捂住玉唇,眼神露出不可置信的目光。

“女儿从未与盖大哥有过单独相处的机会,更未与他私定、私定过终身!”蔡琰眼神流转,虽然说后几个字感到羞涩,却还是一脸坚定的说道。

“我又何尝不知,我蔡伯喈的女儿岂是那般不知礼仪道德。定是那盖家小贼污蔑与你。”蔡邕一脸肯定的道。

“这其中怕不是有什么误会,女儿请与盖大哥见上一面,将误会澄清,莫要以此坏了我两家情谊。”

“此事女儿就不要管了,我去与那小贼理论理论,让他胡言乱语,坏我女儿清白。”得到女儿并未被骗的消息,只是那小子一厢情愿,蔡邕心情一下好了起来,开始磨拳搽掌。

蔡邕开始安慰蔡琰起来。

“报,家主,盖长史家公子求见。”

“不见,今谁来都不见!嗯?谁?”

“盖长史家的公子盖顺求见。”

“那小子还敢来?在哪?把他带到堂屋。”

蔡邕刚被压下的火气又起来了,头也不会的走了。

蔡琰在背后唤了几声:父亲息怒。

蔡邕的步伐并没有被打断,甚至走路频率更是加快了。

“唉!”蔡琰无可奈何,转身回到书屋,玉指轻摇,一曲伤感的曲子迎面而来。

“唉!”这声叹息真的好好听!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