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汉末为尊 > 第三十四章 计中计

第三十四章 计中计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汉末为尊!

渭河北岸约二十里,长陵境内,在城北反叛的贼军便将营寨安在了这里。

“主公,这便是叛军营了。”山坡上,邹威指着面前的营地对李珏说道。

营寨虽布置的不如李珏前日看到的霸上营,却也颇具章法。只见叛军大寨居于营寨中间,防卫虽谈不上森严,但守卫、巡查的,倒也一应齐全。而且四周立起了栅栏,设置哨塔,只留东南西北四门对外联系。

若是如果眼睛好,在细瞧之下,还能看到有拒马等物布置于门前。

被裹挟的则难民分布在四周,略微看出被划成八个部分,正好死死的将其中大寨防卫的严严实实。无论从哪方来看,若是官军攻打里面的叛军大寨,总要经过外面的难民区。

“叛军之中亦有能人啊,这般布置,如若我军从哪方攻伐,敌军都能有时间组织防御或有时间逃离。”白晟仅思虑片刻,便将其中奥妙道了出来。

“那若是我军趁其不备,偷袭呢?”邹威脑中闪过一个想法。

“我军人少,连贼军大帐都进不去,仅再难民营便会被困住。”白晟翻了个白眼,却仍然回答了邹威的问题,并且他也想劝劝李珏,毕竟刚在路上他听到了李珏的计划。

李珏听到了两人的对话,并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决断,当然脑中的那个计划也没有熄灭。

此时他的脑海中被另一件事紧紧占据:敖仓不过据此地不过数里之遥,且驻守郡兵,他从白晟那了解到,不过数百而已。叛军昨晚便已到了此处。

想到此,他看了眼天空,日头已有西移之像,心中暗自盘算。

叛军在此地休整了近六七个时辰。若是一举拿下敖仓,则贼军兵威大盛,如此利于自己之举,叛军却不动心,此举甚是奇怪。莫非贼将不懂兵,不知一鼓作气之理。可那也不对啊,不管懂不懂,谁会和粮草金银过不去呢。

越想越是头大,干脆不想了,来自后代的思想让他不但明白未雨绸缪的道理,也知晓车到山前必有路,床到桥头自然直的理念。

“命全军将士吃饭,吃完后就地休息。”李珏没有废话,直接越过两人带有询问的目光,下了一道命令。

说完后,不理两人,找到一处背风的地方就着水吃起带的干粮来。

两人传下命令后,也来到李珏旁边一并吃了起来。

“路上救济的难民……”李珏咬了口膏饼,口中含糊问道。

“已被劝回,有些不听号令的,已被斩杀。”白晟面无表情道。

李珏默然,没有再问,他听懂了其中含义,驱人之道,无非威逼利诱尔。

做的这一切为了大义,是为了他们好,回去有饭吃,在这命保不保得住,都不知道。

李珏又咬了一大口胡饼,心中有些复杂。

这其中有对难民的同情与处境的无奈,也有吃干粮吃的难受。

其实此时的行军干粮主要是谷、粟、糜为主,其做法是把蒸好的饭曝晒成干饭,装在行囊里,用作行军打仗的干粮。

但李珏想着不好拿,便命全军带的是胡饼。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饼其实并不好吃,这是时代技术不完全,其中没有添加任何东西,咬起来硬邦邦的,味同嚼蜡,当然这也是军中厨子厨艺并非精通。

唉,等此间事必,得好好将后世的一些技术慢慢普及了,这饼也太难吃了,加点辣椒?还得去美洲,有点远!胡椒也可以,但味道毕竟差点,洋葱、土豆、西红柿……

寨内

“贤弟莫要生气,愚兄不知刚才发生之事。”张白骑扯着大嘴对着杨凤笑着。

眼见杨凤一副不为所动的样子,张白骑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脸上的笑却从未退下去:“唉,贤弟,你也知为兄这些日子,为了天师未竟的大业殚思竭虑,如今某看到我黄巾复兴之象,一时高兴,多饮了几杯。”

“哼,敖仓不过数里,守军不过数百,就算高兴,那也应当拿下敖仓再喝,如今大军反而停在此处,踌躇不前,是何道理?”杨凤虽知晓此人是军中大渠帅,但这些辩解之语,三岁孩童亦不信,是故依旧梗着脖子问道。

面对杨凤的不识好歹,张白骑心中恼怒,但此人是军中副帅,其麾下一路与自己不相上下的军马,而且还是弘农杨氏之人,他虽不惧,可也不好轻易拔刀相向。

“贤弟不知,打下敖仓容易,可守却不是那般好守的,我与长安县令杨党略有联系,某有一计,贤弟放心,保管我黄巾大业,自三秦而始。”张白骑自信满满的道。

“哦,兄长有何妙计。”杨凤也被勾起兴趣。

“如此这般。”张白骑、杨凤二人明目张胆的说起了悄悄话。

“兄长,此计甚妙!”

霸上营

似是看到李靖心中焦急,郭嘉也没有再打趣:“其一,对于董卓,其既欲得三辅,必将会兵马横扫。但此时尚未到那一步,若是贸然开战,与造反何异,且会引起关中及天下的反感,虽于他无碍,但毕竟有良策,岂有不用之理,董卓并非傻子,是故在西凉军来之前,必有天子使者自东先来。”

昨夜已分析的很到位,郭嘉不用想,脱口就将昨夜说的整理了一下。

“故嘉献拙计,示敌以弱。待统合关内,在与其一决。”

“哦,那不知先生,这示敌以弱该如何实行?”

“府尊可将驻守潼关、华阴县的郡兵回调防卫长安。”

李靖一愣,这可是妥妥的弃关,未战先怯,自古之大丑啊。

“府尊,嘉斗胆请府尊扪心自问,段煨领军进驻弘农,若挥师西进,如今已京兆之军能当否?”

李靖面露挣扎,思虑良久,叹了声:“不能!”

郭嘉刚说了是如今之京兆,如今的京兆内不稳,外有叛贼,如何当?仅靠这几千军马,自保都不行,这也是他急令李珏募兵的原因之一,结果城北就出事了,真是应了那句话,你永远不知道惊喜与意外哪个先来临。

“待将军马内调,则洛阳方面无论认为我们有是有心投降还是认为我等处境无奈,都对我方是好事。”郭嘉停顿一下,继续开口分析。

“董贼眼中之刺者,无非是皇甫

(本章未完,请翻页)

嵩、盖勋二人,皇甫嵩坐拥精锐三万,盖勋雍、凉二州素有威望,且此二人极为忠于汉室,是故董贼欲图谋此二人,短时间内不会动您,也不会使用大的极端方式。”

这句话有点打击人,但是李靖也认同郭嘉说得对,但心里却是不是滋味:“咳,某也忠于汉室,忠于陛下。那退让之后又该当如何?”

“嘉失言了,此计实行之后,府尊当全力平息叛乱、剪除逆贼。”

“对于皇甫嵩,嘉与主公想法一致,且听闻主公已经实施了,因此府尊勿忧。”

李靖翻了白眼,心中暗自嫌弃,不过也有欣慰。

“第三,便是叛贼与杨党。”郭嘉严肃的说道,语气已没了前面的轻松。

“先生认为,叛贼与杨党是一伙的?”

“必是一伙,府尊可听闻敖仓陷落的消息?”

“这个不曾,或是因为路远,消息不通。又或是贼军尚未攻下来。”李靖如实回答道,但语气有些不确定,就算自己听了也不会相信这两个答案。

“仅靠这个便认为其是一伙,难免有些…”

“强词夺理了么,敖仓驻军多少?叛贼拥军多少?自昨日而叛,到今日已有多少个时辰,除去走路、歇息,还有多少时辰?报信的骑快马需要多少时辰?”

一连串的问题砸的李靖的脑海晕乎乎的。

“如此看来,贼军就没有攻打敖仓,北上是个幌子!”郭嘉声音不大,语气却极为坚定。

“那、那这是为何?”李靖还未从几个前问题中回复,心中也焦急起来。

郭嘉抬起头来,目光灼灼的盯着李靖。

“先生看我干甚?”李靖心中只犯嘀咕。

“府尊,欲辨此事真假,倒也容易,某有一计。”

半个时辰后

“来人,传众将议事。”

营内聚将鼓响,仅半刻,营中校尉、司马、军候皆具于帐下。

“城北乱起,危及三辅,靖承天子蒙恩,坐领京兆,我意已决,当率我三秦儿郎剿灭叛逆,护我家邦。”

“剿灭叛逆,护我家邦!”帐内众人齐齐怒吼。

“众将听令!”

“末将在!”

“令前军司马韩经为先锋,后军司马邓过为合后,其余众将虽本将督中军,大军明日卯时末做饭,辰时出征。直接开赴渭北救援敖仓。都下去准备吧。”

“遵命!”

“邹校尉留步,你明日这般做。”

“诺!”

一个时辰后

长安城、杨府

“家主,霸上传来消息,府尊下令明日辰时出兵。”仆从进门,禀报道。

“嗯”那人将一封信展开,将里面空白的地方补了个昴时。又将第二封信的空白处填了个辰时。

“去,将这一份送到细柳营,这一封送到张白骑手里,莫要混了!”那人冷冷道。

“诺。”仆从应诺,转身急忙离开,随着仆从离开带上了房门,屋内又陷入了昏暗之中那两颗珠子倒是发出奇艺的光。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