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红崖河 > 第三十三回

第三十三回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红崖河!

徐有良和徐有文,把李桂花用双轮车拉到镇上医院,经抢救后李桂花便在医院住了三天,因没有大碍便出院回了家。徐有文家人于桂香听到西院有说话声,估计是李桂花出院回来了。这两天关于李桂花喝农药的事她也听到了一些议论,这事毕竟牵涉到自己的男人徐有文,她觉得有必要敲打敲打徐有良俩口子把事安抚住,不然真要出来什么大的风声对谁都不好,于是便走了过去来到徐有良家。

于桂香来了先是对李桂花安慰了一翻,然后又对徐有良进行了一翻唆啰:“咱得要点强下点力,不然受了穷人家还看不起咱。原来有他大伯的面子什么事都好说,可现在不行了,什么事都要靠自己,挣不着钱拿老婆出气还有用呀?咱在队里工分没挣着,在外面钱钱没挣着,再要是闹出点什么风声还不叫人家笑掉大牙?你们这一有什么吵吵动静,你二哥就跟着着急,你这些日子在家没有活你二哥也替你着急,你二哥是什么样人你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有过出格的事了?你有那能耐就多下点力多挣点钱,把家里的日子好好过着,别没事的成天拿老婆找事。”

徐有良坐在炕沿边默默没吱声,他知道这可不是什么光采的事,他也知道二嫂是个很有心机的人,她和李桂花完全是两城府,就是他和李桂花两个人在她面前也不好干什么,再说事到如今又能说什么呢?徐有良只是坐在那里叹着气。坐在炕上的李桂花嘟嘟囔囔又想说什么,于桂香摆摆说说:“三妹子,事都过去了就不要再去翻计它了。老三我不是说了么,咱也赶紧想办法找点活干,咱屯一些老娘们儿在家干柳编说是不少挣,你老在家就这么呆着不是个事,咱想办法也去干点。我不是说了么,把日子过好才是正经事。”徐有良两口子只是耷拉个脑袋不吭声,她觉得这两口子现在已经蔫了,估计也不会再有什么折腾了,然后从炕沿起身道:“天也不早了,你们该干什么就干点什么,你二哥也快好下班了,我也的该回去做饭了。李桂花赶忙下炕送走了于桂香。

徐有文只从那天下午到现在心里老是忐忑着,一怕李桂花真的有什么不测,二怕徐有良再找他计较什么。下班回到家进屋见老婆于桂香不在屋里,缝纫机干的活还扔在上面,他便出去在院子四处瞅了瞅也不见于桂香。他担心着西院的事,于是便蹑手蹑脚的来到两家的伙墙下,慢慢的跷起脚朝西院瞅着,见院没有人风门却开着,莫非李桂花回来了?徐有文正想着,突然一只手紧紧的揪住了他的耳朵,紧接着把他拖进了屋。于桂香松开揪着徐有文耳朵的手顺手把门关上,回头指着徐有文说:“你贼头贼脑看什么?我告诉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肚子里那点花花肠子,以后你和那货离远点,不然没有你好果子,连这样都招了一身骚。”徐有文只是愣愣的站在那里,于桂香也觉得应该把李桂花没事回来了告诉他,免得他还在提心吊胆的,这日子总的还要跟着他过,于是缓一下口气说道:“那货今天下午回来了,什么事也没有,据说那农药她只是在嘴里含着没吞,就是吞了也是吞了一点点,什么事也没有。刚才我去他们那了,什么事我都给安抚好了,你也别再跟着操那没有味的心,他们要是敢往咱身上泼脏水我是不会让的。不过这话我给你说死了,以后再要是有这样事别说我让你过不了。”

徐有文虽然被被揪的耳朵还在疼,但得知李桂花什么事也没有,老婆还去把事情都给安抚好了,并且要是再有什么麻烦老婆就挡去了,压在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也觉得有这样的老婆实在难得,他羞愧的脸觉的发烧,见锅台上盆里的碗筷没刷,便挽起袖子走了过去洗起腕筷来。

李文超得知徐有良家发生的事后,觉得是个问题,象徐有良这样的例行村里还有不少,应该拉他们一拉不能让他们落伍。以前村里就有一些习惯,当农闲时,一些老娘们儿在家闲了无事凑在一起东拉西扯,有的还凑起了麻将和扑克局,这样即影响收入又影响邻里关系。得想办法抓抓拉一拉这些人,也得让这些人有活干有钱挣,于是他把田吉春和妇女主任于静找了去说了他的想法,并且要求于静一边要搞好妇女这项工作,还要去给田吉春当副手协助抓村里的副业,具体是把村里手里没有活的妇女都组织起来,把柳编和苇编的规模再扩大一些,尽可能让闲着的一些妇女都动起手来。接着李文超又说:“今天中午咱们把田贵乐和张辉远找着去徐有良家,一个是去看望一下李桂花,另一个是咱们现场帮着他们解决问题。徐有良我给他联系让他去赵瓦匠的瓦匠队去干活,李桂花你俩想办法让她动动手弄点柳编活,让她干干看看。”唐吉春和于静都表示赞同。

中午,徐有良和李桂花象往常一样,吃完午饭总要躺下睡一会,可徐有良躺下摇着蒲扇在发着闷。他心里着急,这眼见快到秋了,再不挣点这一年可真的要过去了。找赵瓦匠上他瓦匠队干点吧,也知道自己的人缘怕人家不要。徐有良正琢磨着就听有人在外面喊,徐有良听是一个妇女在喊他,赶忙一骨碌的爬了起来,紧接着李桂花也忙爬了起来,这是于静走了进来说道:“唉呀,你们俩口都在家呀,李书记他们不放心你们俩,特意来看看。”紧接着李文超他们便走了进来。

李文超来了使徐有良没想到的事,赶忙找了几个凳子让李文超他们坐下,善于做妇女工作的于静,坐在炕沿上便和李桂花唠了起来,李文超坐下后便直接了当的开了腔:“有良呀,今天我以哥哥的身份说你两句,住家过日子俩口吵架拌几句嘴也不算什么,哪有碗盆不碰到一起的?但也不能过于武断让老娘们想不开。再一个,现在都是什么年代了?你还象以前那样溜溜哒哒不愿下个力,这不出力天上能掉陷饼吗?你看看圈里的吴老三和侯老二现在有多下力,你这拉家带口还那么泄力,这日子能过好吗?张辉远和田贵乐说你找他们想弄点活干,圈里的人员已经定死了,目的为的是减少圈里的开支。圈里都有咱的股份,到时咱多分点钱不好吗?队里更不用说了,没有什么活咱没有必要往外拿那工分,为的是秋后咱劳日高大伙多挣点。”李文超不客气的几句话指戳徐有良心窝,他熟知李文超在村里的为人正直公道。前些年他们哥仨没少给李文超使绊子,今天是不是来看我的笑话出气的?徐有良只是低着头不敢作声,他更知道李文超是个硬茬子不好对付。

李文超见徐有良低着头不作声,于是又说:“我和赵瓦匠已经说好了,让你去他那里干活,跟他干活钱挺高并且还挺准成,要比在队里和圈里挣的要多的多,你要是去,明天马上去找赵瓦匠。还有,咱村马上要建蔬菜基地,搞大棚种植反季蔬菜,这事你要有个准备,我觉得你们两口子要是去包大棚是一个正经道。至于资金问题,你去瓦匠队那里能挣一些,要是再缺我会帮你解决的。但有一样,要干就必须下气力干好。”

低着脑袋坐在那里不着声的徐有良听明白了,李文超不但不是来看笑话而是来帮他忙的,想到这,他内心对李文超既有着愧疚有充满着感激,连忙说:“明天我去瓦匠队,我都听你的。”

李文超点了点头,然后又转向李桂花说:“李桂花,我也说你两句,咱得想点正事。过年过节凑几个人娱乐娱乐,玩玩扑克麻将不是不可以,但要是平常老是去鼓动那玩意,那可不是过日子的道呀,你没看咱村的那些家庭妇女,把柳编和苇编干得红红火火,你别小看她们,她们钱都不少挣呀,甚至有些老娘们干这活比老爷们挣的都多。”李文超指指田吉春和于静对李桂花说:“你知不知道我今天为什么把他俩找来?就是让他俩带一带你干点柳编或苇编活,还有你们妇女有什么也随时和于静商量。你可想象到,假设你一个人出了意外,是不是把你们这一家给毁了?”

李桂花听了羞的低着头说:“李书记,我知道了,我再不那么傻了。刚才于静跟我说了,我跟她学柳编这活。”

李文超听了站了起来,看看徐有良和李桂花说:“好,我可以给你们表个态,我说的话我是要兑现的,也就是说,不管你们想干点什么买卖我都会全力支持,这里包括资金。你俩说的话我也要求兑现,也就是说必须落实到行动上,不能光说不干。”

徐有良知道李文超说话是算数的人,可以说是说道那做到那,何况这有这么多人在见证着,他心里的顾虑这一下全打消了,心里也觉得挺激动,赶忙说:“李书记,你都这样帮我们再不干好那还叫人吗?”

田贵乐接过话说:“是呀,是该下把力了,现在下力也确实值得下力,我可以打实的告诉你们,今年大田水稻长势特别好,现在外地的一些种子公司都来抢着定购咱的种子,这种子的价格要比征购价高出很多,预估今年的劳日就是两块也打不住。要是一般劳力挣个四五千分,你算一下是不是一千来元?你在算一下,咱一年的出工不足二百天,再算一下一天多钱?要是咱再把农闲时间利用起来搞点副业,咱一年又能收入多钱?你说城里的工人又能挣多钱?他们不一定能跟得上咱,你在琢磨一下,咱这十里八村那个能跟上咱,我这说的还不包括咱的虾圈。”

张辉远听了点了点都接过话说:“今年咱们村可以说真的翻身了,不管是大田还是家庭副业可以说都弄的非常好,虾圈就更不用说了,我初步算一下,今年建圈和上设施费用大,但每一千元股能分一千元左右的红利是没有问题,来年肯定回比今年要好的多,因为来年没有建圈和上设施的费用。”

李文超拍拍徐有良肩膀说:“怎么样?是不是诱惑挺大?一分汗水一份收获,干什么咱都得下力气去干呀。”徐有良听了不住的点着头。

李文超他们离开徐有良家走在大街上,张辉远因虾圈有事赶忙骑上自行车去圈里了。李文超象是想起了什么停下对于静说:“还有个事,咱村里有些大龄青年,你也得帮着琢磨琢磨想想办法,特别有几个老小子都三十好几了,我觉得今年咱村有个好兆头,咱的收入打了个翻身仗,咱这些光棍跟着沾这光也有望能打个翻身仗,你象老侯家哥仨还有吴家老三,咱的帮着突击突击成个家。”

于静点点头说:“这事我和马二嫂商量过来,有的多少多少也有点谱,等秋后咱再用收入帮说说话,我感觉还是很有希望的。”李文超听了领会的笑了。

李文超回到村委会,会计李宝军就告诉他,镇唐书记来电话说要找你有事,让你在村委会等他,李文超听了拿起电话要通镇唐书记办公室,想问一下唐书记什么事,田秘书接电话告诉他,唐书记已经和民政韩助理往你们那去了。李文超放下电话心想能是什么事呢?要他亲自跑一趟,还要民政助理赔他来呢?李文超正琢磨着,唐书记和韩助理骑着自行车已经进了村委会的院子,李文超见了忙迎了出去说:“唐书记什么事还得你自己亲自跑一趟,打个电话我去你那不就行了?”

唐书记和韩助理进了村委会,唐书记坐下说:“这事不是你去我那解决的事,是我们来和你一起去唐二叔那落实个重要事。”唐书记说着指指韩助理说:“让韩助理把具体的事和你说一下。”

韩助理从包里拿出一档案袋,又从档案袋拿出一份公函说:“这是县民政转香港的一份公函,一个香港名叫张作栋的先生要回咱红崖探亲的。据张作栋先生函中自叙,他是咱红崖人,解放前在镇上开有一家诊所。东北解方的前一年,他去济南采购药品和医疗器械,国民党特务误以为是中共情报人员将其掳去,扔下父母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因为他是医疗方面的专业人才,又几经辗转送到了南方,然后强迫他在一国民党军医院服役,国民党逃离大陆他也被迫去了台弯。后来离开了台弯军界去香港,在香港开办了一家骨科诊所。他得知大陆改革开放的有关政策,特申请回乡探亲。我们在镇上也做了一些调查了解,他的父母十多年前已经过世,解放后,他的妻子带着孩子离开镇上来到你们村。”

李文超听了惊讶的说:“这张作栋是不是张辉远的父亲?他们家的事我也听唐二叔说起过,现在张辉远的母亲不在了,他家的事惟一知情的还是唐二叔,这事得找唐二叔才能弄的明白。”

唐书记点点头说:“这张作栋家解放前在红崖有个不小的诊所,在这一带也是挺有名气的,听说他这学医还留过学来,具体有些事只有唐二叔能说的清楚。”唐吉云站起来到:“走吧,咱去唐二叔那把这事落实了。县曹书记今上午还来电话叮嘱这事,让咱尽快落实复函张作栋,欢迎他回乡探亲。”

唐二叔和老伴在家,见唐吉云他们来了特别高兴,赶忙出来把他们迎到屋里,问这问哪的。当得知张辉远的父亲张作栋还活着,现在在香港并且要回家探亲,老两大吃一惊,他们接过民政韩助理递过来的照片看了又看,老两口确认这就是三十多年前失踪的张作栋,唐二叔紧锁着眉头说:“这混蛋,家里让他给毁了他还有脸回来,我们也跟着沾了不少累赘。他抬头看看唐吉云气愤的说:“管他回来还是不回来的没人搭理他,你也和这些人远一点,免得以后麻烦,文革的事你还嫌不闹心?再说张辉远向来不愿意让提他父亲,现在他也不可能认这父亲。”

唐吉云坐在那沉思一会说:“二叔,我知道你有不少怨气,张辉远他们让你跟着操了不少心,特别是文革时候你也跟着讨了不少麻烦。按张作栋来函所说他当时是被国民党军抓去的,也是身不由己的。再一个,现在已经是拨乱反正,国家允许在外的华人回大陆探亲,咱不能违背政策呀。”唐吉云见二叔脸还是沉沉的不作声,又说道:“二叔,为这事县曹书记还给我打电话催促这事,据曹书记回忆说,张作栋在解放前是个进步人士,对当时辽南的中共地方武装提供过药品和医疗器械。为尽早落实这事,曹书记在这来函还做了批示。”说着,韩助理手里的批复拿过递给唐二叔。

唐二叔接过唐吉云递过曹书记那张批示,见上面写着“尽快办理落实,欢迎张作栋先生回乡探亲。”叹了口气说:“这事怕张辉远不能接受这现实呀,他从小和他母亲相依为命艰难生活,他常说他母亲这辈子太不容易了,是他父亲毁了母亲的一生。”

唐书记又说道:“这不是单单的一个探亲事,更重要的咱也是进一步落实党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政策。据说人家在解放前为我党做过一些有意义的事,不过这些事等他回来咱还有待于进一步落实。据了解,张作栋的父母早就不在了,还有一个哥哥和姐姐在咱红崖镇,这面也就你们二老和张辉远了,所以说你二老和张辉远的态度至关重要,特别是张辉远毕竟是他的儿子呀,这一切都是历史造成得。如果他千里迢迢回来,你二老不搭理他张辉远不认他,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所以说,二叔你不但要放下怨气,还要作通张辉远工作认这个父亲,咱得要有一个大的胸怀呀。”

唐二叔听了领会的点了点头说:“是啊,他们毕竟是父子呀,实说要是他们能相见这也是天大的喜事呀。我真没想的到呀,张辉远这孩子更是想不到呀。”唐二叔思量一下又说:“张作栋我还是了解一些,虽然念过大书,但为人还是挺低调的不张扬,当时在红崖的诊所也是挺有名的。这次他能回来咱就不和他计较过去的事了,也可能他当时还真的是身不由己。”

唐吉云接过话说:“是呀,是呀,二叔,我们来第一是把这事落实清楚,然后给张作栋复函欢迎大回乡探亲,再一个,你们二老能正确对待这事很好,还要做好张辉远工作,不要过于记恨过去的事,那毕竟是历史的一些原因造成的。”

虽然唐二叔对张作栋有诸多怨气,但他是个心胸大度明事理的人,于是说:“吉云呀,这事你放心,张辉远再怎么有怨气那毕竟是他的父亲,他的工作由我来作。”

唐书记离开唐二叔家,唐二叔思量了一下,他觉得,现在张辉远不能在家,杨明春是个明事理的人,先和她沟通一下让她有个思想准备,一便再做作张辉远工作能为好一些,于是便走出屋,往杨明春小卖店走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