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返2000 > 1—53 儿时伙伴

1—53 儿时伙伴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返2000!

怀中抱着小文雯,李文冬让母亲与他一起坐在床头,把叶小丽怀孕的事说了出来。

张桂芬高兴得跳了起来道:“真的?怎么都五个月了才告诉我?”

这怎能不让她高兴?李母总算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儿媳妇怀孕的消息,她也能给李家先人一个交代了。

两年啊,这个无依无靠的农村妇女心里该有多煎熬!

那时候不孕不育似乎挺常见的,每个村里都有几个,就和后世每个村有几个单身汉一样,太平常了。

后来医学发达,有专门的医院治这个病,可以中药调理,也可以体外受孕,还可以做试管婴儿、代孕等等。

当然,代孕是违法的是不值得提倡的,它有违人伦道德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我们也是最近才知道的,年轻嘛哪懂得这个。”

“是呦,那反应强烈不,能吃的下饭吧?”

“没什么反应和平时差不多,就是容易累特别会困。”

“哦,那还好,喜欢吃酸的还是辣的。”

虽然他对酸崽辣女的说法嗤之以鼻,但看到母亲那希冀的眼神,便顺着她的话道:“酸,越酸的越想吃,前几天还买了几斤葡萄吃呢!”

“葡萄太甜了,桔子才酸。”

“对,下次买桔子吃。”

说到桔子,便想到上午从赵军那买的十斤桔子,妈.的赔给了阿宽那个打短命的,还倒贴了五块钱,这个场子以后肯定得找回来。

刚想开口询问赵军家的事想想还是算了,他不想让母亲又生出别的担心。

继续怀孕的话题,他让母亲把家里的鸡鸭还有猪仔等都处理掉,年后搬到县城住方便照顾叶小丽。

李母并不怎么同意说等快生了再去,来来去去挺麻烦。按她的意思生了就接回老家坐月子,坐完月子再回去上班,然后孩子放家里她给带。

“两个孩子哪带的过来?”

“带一个和带两个没啥两样,再说了,两个孩子不也有伴玩。”

“那孩子总得吃奶吧,奶粉哪里会有母乳好,没看到医院都说嘛,提倡母乳喂养。”

“瞧我,把这茬忘了,我怎么会不知道母乳好,要不到时候让文雯也吃小丽的奶,吃了就会更亲一点呢!”

“哎呀妈,您就别添乱了,奶水不够怎么办,那不就饿着轩轩了,而且辈份不能乱啊,吃了小丽的奶,那喊小丽什么,奶娘?”

“是哦,不能吃,哎,你刚刚说什么,轩轩?起好名字了?”

“额,是的,老早就想好了,就叫李轩,车干轩的轩,轩辕黄帝的轩,妈,这个名字霸气吧?”

“咋还起了皇帝的名字呢,不行不行,乡下孩子压不住这个名,还是改了吧?”

“妈,可能是我刚才的解释有问题,我是起的单名轩,这个字的意思是指有遮棚的车子和有窗的房子,很普通的字,扯上轩辕黄帝也是为了让您听懂这个字,其实就是八竿子都打不到的关系。”

“哦,那还好,李轩,轩轩,嗯,名字不错很顺口的。”

说完名字的事接着又说起了文雯上户口的问题,李母说正好赶上人口普查,昨天三爷爷就给报上去了,还帮忙到民政局打了证明呢。

话未说完三爷爷就踱着四方步走了进来,一个左边手脚不是很方便的年轻人跟在后面咧着嘴角傻笑。

那人见到李文冬,双眼发光笑地更厉害了:“冬冬,啊,哈哈哈……”

口水落在了前面黄色的衣衫上打湿一片。

“细华!”

李文冬放下文雯上前重重拍了他一下,转身亲切地喊了一声:“三爷爷好!”

三爷爷愣住:“你小子转性了,不是一直嫌我唠叨躲着我吗?”

“三爷爷,那都是多久的老黄历了?我以前不懂事,现在也是快做爸爸的人了,以后不会乱来的。”

“做爸爸?”

说完还朝床上望了一眼,李母调好米糊正在喂文雯吃:“是小丽怀孕了,呵呵。”

“哎呀,我说了这孩子运气好吧!你也是好心有好报,你看小丽不就怀上了吗?人呐,就得心存善念、知恩图报!”

“三爷爷您说的太对了,放心,我在这里给您一个承诺,最迟明年,等我先安顿好了,小丽生完孩子就把细华接到县里,看能不能给他把病治好。”

说完他又加了一句:“不行的话,到北京上海都行,总之,细华以后就交给我吧!”

他母亲张桂芬马上反对道:“不行,这马上多两张口吃饭了,哪里顾得上去照顾个大孩子。”

三爷爷惊讶道:“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你们别误会,你看,你要良心上过不去,每个月弄袋米给他就行,我这把老骨头还可以供他几年。”

这样说李母倒不好再去反对了,她就是觉得这个孩子怎么不声不响地就去认了一个拖油瓶?

至少也该问问她或者小丽的意见吧!小文雯奶粉都没得吃呢,再多两张嘴这以后还怎么过?所以她才会当场反对。

李文冬拉住他母亲的手道:“妈,您别担心,我也不是白养他,他总能做点事情吧,有手有脚的,再说万一这病就给治好了呢。”

“怎么可能?十多二十年的病,还是脑子的病,能治得了?”

他母亲一听儿子这话就想骂他,不是说了每个月一袋米吗,怎么又硬要养还得带去看病,这不是发神经吗?

捡回文雯她都觉得自己有点冲动,没想到儿子比她还冲动,直接就要领养一个啥都不会的二傻子。

“不行,我看就按你三爷爷说的,年后开始,每个月从口粮里算一袋大米,他还有遗属费,你三爷爷家再接济点就差不多了。”

三爷爷爷点头表示同意,李文冬便没反对,就说道:“那行,先这么办吧!

李细华是烈士遗孤,他父亲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他母亲独自一人抚养他,从小没有父亲的他性格非常孤僻,却和李文冬还有哑巴三人玩得格外要好。

三人都是同岁,十岁那年的夏天,三人一起到河边放牛。李文冬跳入河中洗澡,不想慢慢游到了河中间,过不去又回不来,体力不支喝了几口水后在原地扑棱打转。

眼看着就要沉下去他便大声呼喊,细华和哑巴两人在浅处捞蚌壳玩,哑巴眼尖立马阿巴阿巴地指着河中间的李文冬大叫,细华看到后当即一个眯几钻了过去。

哑巴看到两人抱到一起在水中翻腾,意识到情况紧急,在旁边找到了一根两米多长的木棍游过去,李文冬抓到木棍就马上放开了细华,随着哑巴慢慢游到岸边。

两人坐在岸边大口呼吸,却发现细华还没上来,赶紧起身张望,却只看见有个黑影一起一伏随着水流向下游而去。

二十两银子少是少了点,但放到现代也是八千到一万块。

而目前大虞朝一名普通士兵每月最多也就一两银子,一名百夫长每个月三两银子。

也许他会收吧。

另外,秦虎还准备给李孝坤画一张大饼,毕竟秦虎以前可有的是钱。

现在就看他和秦安能不能熬得过今夜了。

“小侯爷我可能不行了,我好饿,手脚都冻的僵住了。”秦安迷迷糊糊的说道。

“小安子,小安子,坚持住,坚持住,你不能呆着,起来跑,只有这样才能活。”

其实秦虎自己也够呛了,虽然他前生是特种战士,可这副身体不是他以前那副,他目前有的只是坚韧不拔的精神。

“慢着!”

秦虎目光犹如寒星,突然低声喊出来,刚刚距离营寨十几米处出现的一道反光,以及悉悉索索的声音,引起了他的警觉。

凭着一名特种侦察兵的职业嗅觉,他觉得那是敌人。

可是要不要通知李孝坤呢?

秦虎有些犹豫,万一他要是看错了怎么办?要知道,他现在的身体状况,跟以前可是云泥之别。

万一误报引起了夜惊或者营啸,给人抓住把柄,那就会被名正言顺的杀掉。

“小安子,把弓箭递给我。”

秦虎匍匐在车辕下面,低声的说道。

可是秦安下面的一句话,吓的他差点跳起来。

“弓箭,弓箭是何物?”

什么,这个时代居然没有弓箭?

秦虎左右环顾,发现车轮下面放着一根顶端削尖了的木棍,两米长,手柄处很粗,越往上越细。

越看越像是一种武器。

木枪,这可是炮灰兵的标志性建筑啊。

“靠近点,再靠近点……”几个呼吸之后,秦虎已经确定了自己没有看错。

对方可能是敌人的侦察兵,放在这年代叫做斥候,他们正试图进入营寨,进行侦查。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顺便投个毒,放个火,或者执行个斩首行动啥的。

“一二三……”

他和秦安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直到此时,他突然跳起来,把木枪当做标枪投掷了出去。

“噗!”

斥候是不可能穿铠甲的,因为行动不便,所以这一枪,直接洞穿了他的胸膛。

跟着秦虎提起属于秦安的木枪,跳出车辕,拼命的向反方向追去。

为了情报的可靠性,斥候之间要求相互监视,不允许单独行动,所以最少是两名。

没有几下,秦虎又把一道黑色的影子扑倒在地上。

而后拿着木枪勒到他的脖子上,嘎巴一声脆响,那人的脑袋低垂了下来。

“呼呼,呼呼!”秦虎大汗淋漓,差点虚脱,躺在地上大口喘气,这副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

就说刚刚扭断敌人的脖子,放在以前只用双手就行,可刚才他还要借助木枪的力量。

“秦安,过来,帮我搜身。”

秦虎熟悉战场规则,他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把这两个家伙身上所有的战利品收起来。

“两把匕首,两把横刀,水准仪,七八两碎银子,两个粮食袋,斥候五方旗,水壶,两套棉衣,两个锅盔,腌肉……”

“秦安,兄弟,快,快,快吃东西,你有救了……”

秦虎颤抖着从粮食袋里抓了一把炒豆子塞进秦安的嘴里,而后给他灌水,又把缴获的棉衣给他穿上。

天还没亮,秦虎赶在换班的哨兵没来之前,砍下了斥候的脑袋,拎着走进了什长的营寨,把昨天的事情禀报了一遍。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别人冒功,他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何种环境。

“一颗人头三十两银子,你小子发财了。”

什长名叫高达,是个身高马大,体型健壮,长着络腮胡子的壮汉。

刚开始的时候,他根本不信,直到他看到了秦虎缴获的战利品,以及两具尸体。

此刻他的眼神里面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神色。

“不是我发财,是大家发财,这是咱们十个人一起的功劳。”

1—53 儿时伙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