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1592 > 第657章 迎宾接驾汉阳门,姜和尚查楚宗案

第657章 迎宾接驾汉阳门,姜和尚查楚宗案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1592!

三省交界就这个爽利,一旦逃到其他省地盘上,相应的省就开始扯皮。

也是为了长治久安,明宪宗正式下诏,开设湖广郧阳府,即其地设湖广行都司、卫、所及县,当年编户近十万,纳入治下。

这也意味着尚有半数拒不服从的人,依然属于不受控制的“流民”。

如今愈发嚣张,而李秋昇的军事行动,就是针对这些人。

陕西的宋克元、河南的赵绪都分别准备了一个团的火枪兵,准备配合李秋昇三省会剿,必须把这毒瘤给办了。

该杀的杀,该去古拉格分格都送进去,能纳入卫所的纳入卫所,什么狗屁山大王,咱们东江可不惯着,

……

李秋昇是在河南汝宁府(今驻马店)接到梅国桢后出发,沿着驿道日行五十里左右,于二月十四抵达武昌府。

随行宣旨的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人,谁啊?锦衣卫同知姜阳,这次他是跟着梅国桢一起来的。

表面上并没和李秋昇多接触,实际上私下里沟通可不少,他在队伍里很低调,表面上是来宣旨,其实是带着任务来的。

拿下武昌楚王、撤楚藩!

远望湖广高又高,

九门俱用铜铁包。

窝风避浪文昌门,

升斗量米平湖门。

迎宾接驾汉阳门,

挑鱼卖菜武胜门。

推车抬轿忠孝门,

游山玩景宾阳门。

滋阳湖外中和门,

姑姑烧香保安门。

和尚骑马望山门,

武昌九门美得很。

这座城可是千古名城,最早可追溯到千年前江东霸主孙权,孙十万的年代。

(西历223年)孙权将东吴中枢迁鄂,寓“以武而昌”之意,改鄂名为“武昌”。

去年是整个湖广憋屈的一年,李贽好友,天下闻名的“公安派三袁”中的二哥袁宏道,一首竹枝词可为证。

雪里山茶取次红,

白头商妇哭春风。

自从貂虎横行后,cascoo.net

十里金钱九室空

字字泣血,换成二十八个惨字也不过如此,这就是矿税使陈奉去年二月到湖广后,民不聊生真实写照。

。在江南之地在柳维康精心策划下,利用不起眼的新闻报纸,掀起滔天大浪,江南矿吏及其狗腿子尽诛。

唯有陈奉躲进楚王府才免于一死,加上巡抚支可大的胆小怕事,最后居然让这狗东西带着搜刮来的巨额金银,坐船从长江溜出湖广,从此在明面上没了消息。

咳咳!早就被东江盯死的陈奉,压根不知道他坐的船都是湖广特勤安排的,现在坟头草应该有二尺高了。

迎宾接驾汉阳门,近万大兵过江之后,全军抵达汉阳城外,武昌文武战战兢兢前来迎接。

京城的动荡已经波及到湖广,先皇驾崩,新皇登基改元,七人内阁制、大都督府重设,督抚再无兵权,全体官吏涨薪、赋税减半……

这一条条、一款款的巨大变化,底层人可能体会不到,高层都是瞠目结舌,很是惶恐。

有近万铁甲虎视眈眈,梅国桢、李秋昇这履新的文武大佬,自然腰杆笔挺。

一身飞鱼服的姜阳,大刺刺的宣读了圣旨,大体意思就是支巡抚清介自守,品格清高,政绩显著……

考虑到确实身体不佳,特此批准致仕荣退,加授正奉大夫荣衔。

支可大一脸苦笑的接旨谢恩,这年头无论是中枢还是地方大员们,不打几份乞骸骨的上疏,会被人当成是官迷,有损清誉。

那意思就是,你看,我病退报告都打了,皇帝不批啊,非要让我坚持坚持,唉!我容易嘛?

先皇别说这种假模假式、装比犯的辞职报告不批,就是真病的快死了都不批,大家也习惯了时不时恶心一下皇帝。ωωw.cascoo.net

好吧!新皇帝刚上台,一定还没明白其中关节,支可大这是躺着也中枪,自己打的辞职报告真被批了,这尼玛就尴尬了。

这时候再扯没用的,什么我还能坚持坚持,那就是徒增笑料,丢不起那人了。

接了旨自然逢迎新巡抚进城办理交接,文臣们簇拥着梅国桢,彩虹屁不要钱的往上拍,热热闹闹进城去了。

李秋昇这边接任湖广总兵更是简单

。,本就缺额未补、直接赴任,也省了不少事。

他带着警卫连在一众阿谀奉承的武官簇拥下,前往城内湖广都司府接印坐堂不谈。

三个团的东江军,一团进城入驻城内兵营,二团去接管九门城防,三团驻扎城外大营,一切令行禁止、井然有序。

看热闹的吃瓜群众们,兴高采烈的回去摆龙门阵,这批官兵不错,衣甲鲜亮,军纪严明、很威风,很精神。

谁也没注意到,宣完旨意的锦衣卫大佬进城后去了哪里,咱也不敢问,咱也不敢说。

开玩笑,锦衣卫同知是什么概念,上面就是指挥使,下面是数万缇骑。

有诗为证:

寒月化五龙,

飞鱼瞻玉京。

诏狱丧易牙,

绣春照雪明。

锦衣卫就是这么尿性,一般人避之不及,唯恐惹上麻烦。

……

姜和尚干嘛去了?他抽空换下了飞鱼服,穿上一身普通的棉袍,七转八绕的在武昌特勤引路下进了一间生意惨淡的茶楼。

楚王府仪宾汪若泉,如坐针毡的在二楼一间静室等他,震惊大明的“楚宗案”拉开帷幕!

众所周知,历代公主夫婿称驸马,源于魏晋时期以帝婿身份授官驸马都尉,后世因袭沿革成为定例。

亲王家闺女称郡主,那郡主夫婿,怎么称呼呢?

郡马?

哈哈哈哈!

大明给定了一个专用称呼“仪宾”,不是后世迎宾小姐啊。

如果是后世的宅男,肯定对这事肯定兴致勃勃,姐姐我不想奋斗了!

好家伙,抱得美人归,成为王府仪宾,这一下子就成为了特权阶层,堪称人生赢家,但事实上是否如此呢?

“皇亲国戚有犯,在嗣君自决,除谋逆不赦外,其余所犯,轻者与在京诸亲会议,重者与在外诸王及在京诸亲会议。

皆取自于上裁,其所犯之家,止许司法举奏,并不许司法拿问”。《皇明祖训·首章》

也就是说从身份上,仪宾已经不同于普通人,犯了法,只能宗人府处理,官府啥的往边上稍稍,根本没这个资格过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