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1592 > 第15章 何败之有?此为大胜

第15章 何败之有?此为大胜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1592!

李朝国王李昖闻讯,也立马安排人送来犒赏和银两,并记下了领兵大将汪鹏的名字。

汪鹏众人都是归心似箭,只是简单的吃了顿相对丰盛的午饭,赶紧过江。

重新踏上大明的国土,所有人都是无比的激动。

回来了!回家了!

祖二河打听到家主的行止,就立即出发,先行一步,去汇报好消息和做好相应的安排。

汪鹏领着三十多兵卒,临时安顿在鸭绿江北岸镇江城外军营休整,等祖总兵的接见。

……

“好!太好了!”

镇江城临时总兵府书房里,祖承训满面红光,拍案而起,手里的文书被他攥的紧紧的挥舞着。

他兴奋的来回踱步,猛然看到还跪在地上的祖二河,像刚发现屋里有这个人一样。

放下手中的文书,几步走到他身边,双手扶起。

“二河快起来,你这次立了大功了,为咱们祖家立了大功了!”

“大人过誉了,这都是二河份内的职责,可不敢当此殊荣”。

“当得起当得起,你是咱们祖家的家生子,一直尽忠职守,我心里有数。

从今天起,我收你为义子,今后咱们父子相称,我不会亏待你的”。

祖二河一听家主开了金口,收自己为义子,不由心中狂喜,这可是比给他安排个千户官,都比不上的大好事啊!

“爹爹在上,儿子给您磕头了!”

“砰砰砰!”

三个实实在在的响头,祖二河磕的脑门上一片青紫。

祖承训稳坐太师椅,抚须点头,受了这个大礼。

这是个欲做家奴而不得的时代,辽东胳膊最粗的就是李家,祖家、吴家这时候也能排上二流的位置。

其余的小家族都仰承鼻息,大兵头下面是一堆小兵头。

辽东的卫所兵,名义上是大明的官军,在辽东这二亩三分地上,就是军头们的农奴而已。

像李成梁的干儿子野猪皮,那是堆积如山的人参皮草往李家的仓库送。

换来珍贵的盐巴粮食、兵器、甚至甲胄。

都是利益,全是交易。

而李家赚到的金山

。银海,除了养精锐的家丁铁骑,硬生生打下个“西麻东李”偌大的名声。

还慷慨大方给朝堂衮衮诸公们,哄的眉开眼笑,三节两寿和常例大礼包,那可都是真金白银。

没事就杀点不上路子的女真或鞑子,朝堂立马认可辽东大捷。

戚继光戚大帅就悲催了,鞑子知道他戚家军厉害,绝对不去送人头。

结果在南方剿灭倭寇时战绩惊天的戚家军,在边地反而战绩了了无几。

职业兵薪水又高,以前有张居正在,戚帅自称门下走狗,才获得相应的支持。

老张一死,他连军饷都快要维持不住,哪有钱去孝敬诸公。

等他再一死,这支三千多人的无敌戚家军,就成了文臣武将的眼中钉、肉中刺。

对朝堂诸公来讲,能打仗算个屁本事,能打仗又“懂事”的,才是大明真正的好武将。

啥也不是!呸!

……

祖二河得偿所愿,当然也忘不了汪鹏这个救命恩人,当下把他的武勇又好好吹捧了一番。

祖承训对这个夜不收队正也是非常感兴趣,但是手里的事情更急。

原本他只能靠口头强辩,竭力想挽回颜面的安排,现在心中也更加有了底气。

“来人!”

“大人请吩咐!”

专门负责给祖承训处理军务的文书,和几名亲信都进了书房。

“给城外大营的夜不收百户汪鹏的营寨,送些肥羊烈酒犒赏过去,让这些劳苦功高的弟兄们吃饱喝足,恢复元气”。

“遵命!”

“派人去点验倭寇首级,旗号兵刃甲胄之物,确认无误后即刻递送九连城的辽东总兵杨大人核验,报功文书一起呈递”。

“遵命!”

“算下首级功多少银两,直接从府里先全额拨付,不得克扣!”

“遵命!”

“二河!”

“在!”

“你跟着一起去,安顿好后,带汪鹏来见我”。

“遵命!”

“都去忙吧!”

“是!”

众人鱼贯而出后,祖承训抚须一笑,摊开笔墨纸砚,亲自手书一份告捷奏报。

先呈送名义上的长官,

。驻扎在九连城的辽东总兵杨绍勋,有他查验后直抵天听。

谁特么敢再说老子败了?狗嘴给他抽歪了!

我太难了!

整个文书大体的意思如下:

其一、粮草不继,李朝连粮草都供应不上;

其二、军情不实,李朝顺安郡郡守黄瑗白纸黑字说平壤只有千余倭军,实际交战后,倭军上万全是精锐。

但末将麾下皆为大明赤子,岂容倭寇猖狂,古有一汉敌五胡,我大明将士也绝不逊古人。

其三、指挥权不专,李朝一直希望明军能由自家将领指挥,并且压迫明军在天时不利的情况下出兵。

尤其是李朝领议政柳成龙,屡次干扰其的临阵指挥。

其四、同去打平壤的还有500名的李朝兵将,结果酣战之时,李朝军率先溃逃,冲击我方军阵,最终导致功亏一篑。

其五、大战之时,明军多有遭弓箭射伤与射死,而倭军只擅长火铳与倭岛,所以末将严重怀疑射箭的是李朝士兵。

并推测这次出兵受挫,就是倭人和李朝共同的阴谋。

两千多兵马,冒雨奇袭平壤,在数万敌军早有准备的情况下,依然拼死搏杀,事不可为,又有序转进。

层层阻击,血战一天一夜,全军主力安然无恙,并予以倭寇重大杀伤,初步估计也斩杀两千余。

因为军情如火,敌首并未取之,甚憾。

末将麾下副将张世隆、前锋游击史儒、戴朝弁、千总马世龙、千总张国忠、百总金邵炎、夜不收百总常飞等等。

一众将官身先士卒、前仆后继,不负皇恩,致死皆呼杀倭,申请厚恤。

夜不收试百户汪鹏,担负全军断后之责,足智多谋、悍勇无双,仅率三十一名夜不收,共计斩杀真倭六十四级。

并带回首级和相关兵仗,可供查验,此为实证,我全军斩杀敌军两千余,并非邀功妄言。

何败之有?此为大胜!

好吧!别以为之有文官会生花妙笔,能称为将门,首先就要明白官场规矩。

真相并不重要,大家能接受的“事实”才重要。

cascoo.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