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1592 > 第22章 急眼了、军令状、官身、钱粮

第22章 急眼了、军令状、官身、钱粮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1592!

万历三大征第一征,蒙古人哱拜叛变,闹得西北一片大乱,“西麻东李”都在那边奋战。

李如松可不是个好相与的人,自视甚高、而且控制欲极强,眼里揉不得一点沙子。ωωw.cascoo.net

现在是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等平定宁夏哱拜之乱后,再授中军都督府佥事,提督蓟、辽、保定、山东诸军正式和倭国开战。

大明战神,无敌将星!好大的名头!

汪鹏对此不屑一顾,套一句古话“彼可取而代之!”

李如松这个将二代,比他爹当年的可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勇则勇矣,压根就没搞懂李家在辽东立足的根本,硬生生把自己的刀给掰折了,最后壮烈殉国。

李成梁76岁复职时,已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玩了一辈子鹰,最后被鹰啄瞎了眼,养寇自重养出来个霸王龙。

李家最后的悲惨下场,完全是自己作的,如果三千弓马娴熟的铁骑尚在,野猪皮在白山黑水,连个屁的不敢放。

汪鹏的策略很简单,最佳的路线就是在延续7年的三国大战中,积累足够的财力、人力、物力。

搞死野猪皮,不让他祸乱辽东,取代李家在辽东的权威。

听起来有点像梦幻一般,其实并不难。

李成梁最强的是什么?三四千家丁铁骑而已,纵横辽东半个世纪,李成梁被弹劾,照样在家养老。

手下的铁骑依然是儿子统领,谁也不敢冒着李家起兵反叛的滔天大祸,皇帝都不敢。

没有了刀把子,李家立马变得一文不值,落了个身败名裂,李家险些被杀绝。

汪鹏才不会傻,大明确实文尊武卑,那也要看是什么样的武力。

朝廷能压制武将的不过就是钱粮,而这些对汪鹏来说,算个屁!

什么狗屁文官,刀架在脖子上敢说个不字?

什么狗屁皇帝,枪口面前敢说个嘚嘚?

一帮水太凉、头皮痒的渣渣,但有一日权在手,统统特么的挂路灯!

如果这条路走不通,汪鹏就会想尽办法去南方,取代未来的郑一官,成为亚洲海上巨豪。

这个时代对他没有秘密,他有信心也有能力打出一片天地来。

而他这次重生,阴差阳错的能给辽东地头蛇祖家,送上一份大礼包,自然就能省了他很多力气。

没有路子,你提着猪头也找不到庙门,而祖家,现在就是他最好的踏脚石。

为了永远挺直腰杆子的明天,他不介意

。现在卑躬屈膝,溜须拍马。

“卑职汪鹏参见总兵大人!”

汪鹏再次进入总兵府,这次是在祖承训的书房,也算是登堂入室了。

他依然是两跪一揖、行礼如仪。

“云飞啊,近前说话!”

祖承训穿着一身居家的道袍,坐在桌旁,面前一份舆图被他标标点点。

抬手示意让汪鹏到他身边来,这是不把他当外人的架势。

“你说的皮岛,是这里?”

汪鹏看了一下祖承训手指的位置,正是铁山西面不远的海上一个小圈的位置。

“大人明见,正是此岛”。

“不错不错,此处离江口不远,原本就是个无人荒岛,如你所说还有天然的小港和码头,出入方便还很隐蔽。cascoo.net

是个妥当的地方,就是辛苦弟兄们了。

云飞啊,吾也不瞒你,这次小挫,不说朝堂,就是辽东都有人在背后看笑话,有人还落井下石,真正可恶!”

祖承训一想到几个皮笑肉不笑的面孔,就是火冒三丈,拍案而立。

“大人消消气,些许跳梁小丑,不值得您动怒,快则十天,慢则半月,卑职不会少于上次的倭寇首级献上。

大人用这些实实在在的战绩,狠抽这些丑类无耻的嘴脸!”

“云飞,军中无戏言,这可就是立军令状了哦!”

“大人放心,卑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完不成任务提头来见!”

“好!非常好!云飞,你颇有本官年轻时的风范!想当年,唉!不提了不提了!”

“大人您过奖了,卑职愚钝,只有一腔热血和忠诚,天地可鉴!”

“好!非常好!年轻人就是要敢打敢拼,富贵只在马上取!”

“二河!”

“小的在!”

“你把云飞告身牌印和袍服拿过来”。

“遵命大人”。

祖二河捧着早就准备好的一大托盘物件,笑嘻嘻的送到汪鹏手里。

这是武将的青袍官服,面前的补子是彪,还有一块铜制的腰牌。

一枚铜印“定辽右卫右千户所百户印”侧面刻着庚字。

汪鹏赶紧给祖总兵大人磕头谢恩,能这么快就把这官身搞下来,也说明祖承训是真的急眼了。

“你拿着手令,带云飞去把相关物件全部调齐,不得延误!”

“遵命!”

“云飞啊!尽快出发,好好干!”

“大人放心,卑职明日就动身,大人您静候佳音便是,卑职告辞!”

“嗯嗯!去吧!”

出了总兵府,汪鹏喊上秦

。逸,先跟着祖二河去他家把官服换上,腰牌挂好,官印收入怀中。

这就是标准的“衣冠禽兽”了。

秦逸看着汪鹏一身正六品官服,在旁边羡慕的两眼放光。

祖二河笑着开口道。

“时间太急,秦逸你们的官服等下次一起安排”。

“嘿嘿嘿!”

“军备、粮草、饷银那边,我都打点好了,一会儿直接去领,两艘调拨过来的海沧船明天下午到”。

“太好了!多谢二河哥援手啊!”

“你我兄弟,不必客套!”

“秦逸你去雇些大车,顺便回去找点人手来搬东西,在让人到码头上雇几艘大点的船,装人装货,明天一起出发”。

“是!”

秦逸打马回营,汪鹏跟着祖二河先去上交名册归档,领取一个月的军饷和开拔银。

也幸亏是万历年,国库相对充盈,要是搁在崇祯年,哼哼!

按照百户所的编制,一个百户的正军112人,当然三成的常例是要扣的,这是规矩。

汪鹏捧着一包银子,跟着祖二河又去了粮仓,这里的水头更大,发新粮还是陈粮,甚至掺多少石子沙土都有说法。

有祖二河帮忙,自然是干干净净的新粮,成袋的搬出来,包括盐巴咸菜等等都有定数。

丁盛带着人手,领着车夫,立马装车,非常最重要的钱粮搞到手,汪鹏也是满心欢喜。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武器和甲胄。

都说大明的工匠技术低劣,偷工减料,其实不然,也有好的,就是一般人领不到。

关系不到位,说白了就是钱不到位,能领到的就只能是粗制滥造的伪劣产品。

贵重、结实的铁甲,汪鹏只是看看眼馋而已。

“特么的,以后等工坊建起来,咱们自己造板甲”。

他也只能暗暗发狠,还是皮甲和锁子甲相对实惠点,放弃了铁甲,能多换更多的普通甲衣。

对汪鹏来说,要保证前排的兄弟都能有甲,能扛住倭寇的倭刀和箭矢就成,倭铳的近距离威力大,穿上铁甲也是白费。

而且他计划的行动,也没打算跟倭寇大部队硬碰硬,主打的还是小规模的突袭,快打快撤,所以前期机动力更加重要。

所以在装备选择上,弓箭是必须,五名正式骑兵,五名辅助骑兵都要配双弓。

步弓和骑弓各一把,上好的破甲箭和远射的梅针箭都领足量。

相对火铳的巨响,动静太大,还是弓杀更隐蔽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