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中天稗史 > (027) 处置姜家

(027) 处置姜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中天稗史!

成政殿中,内侍们正忙着摆放着大行皇帝的棺椁。

满目白色的成业殿中,披着丧服的姚太后和皇室重臣商议国葬。

大殿东侧,摆放着巨大的先帝画像,这是为将来帝王大道上的雕塑做准备。画像中的大正帝身披战甲,外罩大袖战袍,左手高举前方,似是指挥千军万马,右手扶剑,配上冷峻的双目,高高的额头,满脸的胡须,阳刚霸气尽显无遗。

皇帝和姚太后并坐,姚太后终日挂泪,眼睛都哭肿了。皇帝怔怔的望着前方,如同牵线木偶的眼光中看不出悲喜,平静的仿佛所有事情都与他无关。看到殿中悬挂的白色帐幔随风飘舞,被大风吹在半空的白色纸片在顺风盘旋,直道上树立着无数的白色招魂幡迎风而动,还有无数刀枪林立的龙武卫。

似乎看到成政殿中的大行皇帝,坐在棺椁上,目光投了过来。

迎着父皇冰冷、威严、悲伤又怨毒的目光,成遂没有感到丝毫恐惧,也没有感到点滴痛心。他只是觉得父皇很是可怜,冲着父皇笑了笑。

诡异的笑容浮现,仿佛看到了先帝的冷笑,所有人都胆战心惊。

“润舆!”姚太后惊恐的轻声呼唤儿子的名字。

皇帝似乎失了魂,并没有理睬母后的呼唤。却看到父皇牵过马来,将幼小的自己抱到了马鞍上,拍马奔驰,穿过成业殿,腾空而起,向着前方奔去。

“圣上忠孝仁慈,先帝这一去,是悲伤过度了!”姚太后看着失神的儿子,叹了口气,“梁相提议,大学正岑祖林熟知礼仪,哀家看,由他来主持国葬吧!”

梁兴奴悲痛言道:“前殿国葬事务诸多,臣等就去忙了。”

姚太后沉重的点头,“劳烦中书了。”

公协对一言不发的皇帝言道:“先帝大行,国事由圣上做主,这天下的担子虽重,圣上无论如何也要担起来,这天下苍生都在眼巴巴的看着圣上那。”

皇帝平淡言道:“皇叔,朕心乱如麻,诸事和太后商议吧。”

公协暗暗叹了口气,面带悲切,“臣常年有病,力有不逮,先帝在时,臣也不能尽职尽忠,现在皇兄去了,臣奏请圣上,以羸弱之躯给先帝守陵。”

姚武赶紧阻止,“先帝大行,国事繁剧,中宰大人万不可如此。”

姚太后附和道:“中宰大人是先帝的同胞兄弟,先帝大行,中宰大人悲伤过度,有情可原,若是不胜繁剧,哀家看……”说着,目光投向了姚武。

公协的心猛然提了起来,目光投向了太后,静静的等待着。

姚武赶紧接过话来,“诗经有云,‘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兄弟之情,怎能忘怀!先帝大行,中宰大人悲伤过度,这是人之常情。但臣以为,切不可因私情而废国事,朝中大局还需大人主持。臣奏请太后,国葬将行,诸事繁忙,可令公师都尽人伦大孝,替父分忧,勇挑重担。臣奏请公师都入朝,扶翼国运,勤劳皇家,万望中宰大人体谅,太后恩准。”

太后点头,“此是情理之中,哀家准奏,不知中宰和令公子可愿承担。”

听到这句话,公协放下心来,不知为何,突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不自觉的低垂着头,有些失神的盯着地板上的海棠花图案,神情完全混沌。

“中宰大人!”见到公协不回,太后追问道:“中宰可有苦衷?”

从失神中回过神来,公协道:“臣方才有些悲伤过度,臣等愿意。”

太后提议,“中宰整日整夜没合眼了,又兼悲伤过度,怕是这身子骨有些吃不消了。”说着,对公师都言道:“师都,陪你父亲到偏殿休息片刻。”

看着公师都搀扶着父亲走向偏殿,殿中众人的心才松了下来。

姚武继续道:“公子胜已被褫夺军权,中帅之位暂缺。先帝大行,怕东元趁乱滋扰,国不可一日无防,公道安为龙武卫大统领,在中都魔案和彭邑军粮案中,仗义执言,刚正不阿,忠心圣上,小人奏请,可令为中帅,统筹军机。”

太后点头准奏,问公道安,“若是大统领升任中帅,何人可为大统领。”

公道安回道:“太后,圣上,罗廷圭虎威熊力,郁如山岳,参与元镇大战,指麾陷阵,一往无前,且知机识变,志平国难,臣奏请罗廷圭为龙武卫大统领。”

见到太后点头,姚武言道:“说起彭邑军粮案,小人有陈奏,大司寇姚弼士忠心办差,被乱臣姜云天诬陷入狱,太后,圣上,可否把这些忠臣释放出来?”

众人默不作声,姚太后点头,“放出来吧,不能寒了这些忠臣的心那。”

姚武言道:“关于姜蔺吴三家,臣建言,逆臣贼子,诛之而后快。”

沉默不严的姚政君却突然开口,“太后,圣上,臣为中御,可从未听过未审先决的案子,是不是逆臣,是不是贼子,需要法司审决,应先交予大司寇府。”

皇帝也打破了沉默,“中御大人所言有理,国有国法,不可乱了纲纪!姜蔺吴三家,难道都是乱臣贼子?若都是乱臣贼子,岂不是伤了父皇的英明,七名中辅,三个乱臣贼子,难道父皇如此昏庸,毫无识人之明,身边都是乱臣贼子?”

姚武强硬反驳道:“三家叛逆之心,昭然若揭,臣认为,大可不必审决。”

被姚武的放肆所点燃,皇帝感到有股怒火在燃起,迎着姚武投来的目光,眼光中蕴含的怒火投向了姚武,“怎么,姚武,你打算违抗朕的旨意吗?”

姚武感觉柔弱的太子突然不见了,眼前高坐的皇帝投来的压力让他感到畏惧,看了看姐姐,见她不理睬自己,又看了看父亲,见他正在闭目。他感到有些孤单无助,赶紧跪下,诚惶诚恐的言道:“臣思虑不周,万望圣上恕罪。”

皇帝重又恢复到了他混沌的状态,静静的看着前方,

姚太后言道:“圣上所言甚是,姜蔺吴三家,并不都是乱臣贼子,有元凶,有帮凶,有的只是被蒙蔽,有的可能是迫于无奈,有的压根不知情,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慢慢梳理,仔细斟酌,谨慎处置,要办的圣上满意,这样可行?”

皇帝感激的看着母亲,“?夫人和成遂,朕看,是不是也如此处理……”

皇后粗鲁的打断了皇帝,“圣上,?夫人和公遂之事,哀家看,还是等大丧之后,再行处理吧!”说完,不待皇帝多言,就起身奔着前面的成政殿。

见到皇后离座,其他众人也都纷纷赶了过去。

殿中只留下皇帝孤零零一人,百无聊赖,漫步到了巨大的画像面。看到下面的题词,“东林叱咤剑照霜,天符王兴帝业昌”,凝思片刻,在“王”字旁加上“木”字,似乎很满意自己的恶作剧,皇帝看到父亲在冲着自己微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