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龙女山传奇 > 第一三一章、前尘往事任唏嘘

第一三一章、前尘往事任唏嘘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龙女山传奇!

父女俩正说着,就见一个正值垂髫之年的男孩子跑进门来,仰起萌萌哒的脸儿稚声稚气地质问:“你们把我哥藏到哪儿去了?”

老者一看这小孩蠢萌蠢萌的样子,乐了:“小娃儿啊,你走错门了吧,你哥是谁?谁是你哥啊?”

女子转头一看,认得这个小家伙,便说:“里面那位公子他病得不轻,我们正准备给他治病呢!他是你哥?”

灵儿想说,你们瞎折腾什么啊!我哥那点儿毛病我灵儿就能治利索,何必多此一举?

话到嘴边又呑了回去,一个八九岁的娃儿能治病,说出去,估计也没人相信!

迈开小短腿,一溜烟便走了进去。

庄琪儿仰躺在诊疗床上,双目微闭,面色虽然有些苍白,说话声音气息依旧微弱,但是总体上比刚才已经好多了。

老者──郝大夫坐在床前,闭着眼睛全神贯注的替庄琪儿把脉。

良久,切脉完毕,郝大夫睁开眼睛说:“庄公子,恕老朽直言,庄公子这是情志失控,以至心神错位心魔乘虚侵袭,几欲喧宾夺主……”

“心魔?哪来的心魔?”还有些虚弱的庄琪儿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下意识的问了一声。

“对,心魔!通俗点来说,一个人的本性以善念为主,而情恨、仇恨、贪妄之念、执念、怨念等等都是心魔,一旦心神错乱或者离散,心魔入驻中宫,排解不开,驱逐不去,就会反客为主,遗患无穷……”

“真的这么严重吗?”庄琪儿边问边坐了起来。

“本来非常严重,若拖延片刻便有性命之忧。不过,老朽已经探明庄公子贵体内有一股清纯的灵气护住了心窍,目前已无大碍,用些清心安神的药调理些时日便可康复。只是老朽百思不得其解,不知庄公子体内这股清纯的灵气从何而来……”

“爹,这也是女儿觉得庄公子的病情特殊的地方,所以就廹不及待的将这位公子‘请’回来,让爹您研究研究了。”

灵儿想,真是巧舌如簧,明明是“抢”,却说成是“请”。

还有什么“?心魔?”,还不都是他们杜撰出来的名堂,庸人自扰!我才不管那么多。我哥就算有多大的事儿我都能解决。你看哥现在不是好多了吗?

只不过哥好象挺享受别人给他诊治的样子,没法,只好随他……

庄琪儿和灵儿交换了一下眼神,彼此心照不宣。

郝大夫开了一副药,吩咐女儿傻妞到药房去抓药炮制,灵儿不知是不放心还是好奇,也跟了过去。

郝大夫继续说:“心魔可以祸害人,也可以历练人,只要庄公子摒弃杂念,调节好情绪,多想些美好的事情,加上必要的药物调理,就能突破心魔的羁绊,净化自己的灵魂……”

庄琪儿说:“小生有个疑问,不知老先生肯解惑否?”

“老朽虽比庄公子虚长几岁,见识未必有独到之处,刚才所言,庄公子若相信,就姑妄听之,若是不信,就当是老朽信口开河的无稽之谈。如今公子既有一问,想必是对老朽有些信任了,老朽定当知无不言!”

“庄琪儿说:“歧黄之术,讲究望、闻、问、切,从而了解机体之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再斟酌病情辨证施治。小生见老先生刚才所为,仅凭切脉,就能洞察小生病情,真乃能人异士也!再者刚才老先生断语,似是医理,又似是佛理,医乎?佛乎?此小生之惑也!”

郝大夫哈哈大笑:“庄公子之学识见闻远在老朽之上,老朽这里只好自圆其说:先前老朽听庄公子谈吐之间,望、闻、问已经在其中矣。加上切脉,岂有不明白之理乎!再者,医、佛同样源远流长,医理和佛理也有很多共通之处……当然这只是老朽之拙论,未必真知灼见…”

庄琪儿微微一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偑服偑服……”

“老朽还有一言奉告……”

“老先生有话但说无妨,小生洗耳恭听”

“依老朽看来,庄公子绝非平庸之辈,出身必是大富大贵之家……”

郝大夫此言一出,庄琪儿苦笑连连:“老先生此言谬矣,无稽之谈,无稽之谈!开玩笑了!小生出身贫寒,家徒四壁;祖祖辈辈桑麻耕稼为生,不名二钱!幸好到父母亲这一辈克勤克俭节衣缩食,这才让小生读了几年书。去年参加秋闱乡试,忝中举人。只因才疏志大,今年这才又有了进京赶考的打算,纯系想碰碰运气而已──何来出身大富大贵之说?”

老先生严肃起来:“老朽对麻衣相法也有涉猎,观公子之骨相,面相,手相,应有如许之事实,绝非开玩笑。至于公子以后嘛……”

郝大夫又仔细观察了一下庄琪儿的面相,沉吟了一会,才又慎重地说:“庄公子今后的前程去向,老朽也不敢妄下结论,相信庄公子今后必定是人中龙凤,举世瞩目,万民拥戴,百世流芳……”说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黯然之色。

庄琪儿想:这老先生刚才的话还算有些在理,可是说来说去,说我出身大富大贵,简直是天方夜谭,一派胡言!

也真是的,别人不知,我自己还不清楚自己吗?自小生活在那穷乡僻壤,父母亲,婆婆每天早出晚归耕耘树艺,辛辛苦苦,也是仅保一家温饱略有盈余而已。尤其是自己十二岁那年,父母双亡,自己已经无法再去上学,与双目失明的婆婆相依为命。每天在大山里劳动,饥餐野果,渴饮清泉,披星戴月,沐雨栉风……

那种沦肌浃髓的苦和痛,谁能理解?

有时觉得苦了累了,郁闷了,就只有到父母亲的坟墓前去哭诉……

好在乡亲们都知道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承受之重,纷纷伸出援手,才让自己和婆婆顺利度过了难关。

现在想来,仍不胜唏嘘……

又好在自己听婆婆的话,不管多苦多难,每天晚上都挑灯夜读。冬寒抱冰,夏热握火,磨砻砥砺,这才没有荒废学业──直到去年春天遇见龙小姐……

如今这位老先生却说他出身大富大贵,简直是痴人说梦,信口雌黄!

转念一想:也许这是老先生善意的谎言──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亦未可知。姑妄听之,一笑置之可也,何必当真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