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折琼枝 > 折琼枝 第74节

折琼枝 第74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折琼枝!

祝辞不说话了,看着她的眼神似蕴含着令她捉摸不透的,深沉的情绪。不知看了她多久,等到她原本的恼怒都消散了,被他的目光看得浑身不自在起来,他才动了。

却是将轻飘飘的她揽过来,抱在怀里。

柔兰不知他要做什么,绷紧了身体任他抱着,却竖着耳朵时刻警惕着他的动作。

但祝辞没做什么。

她原以为他又要做些什么逾矩的事情,但他并没有。

以这个高度,他的脸微低,能刚好碰到她的脖颈。

将她抱过来之后,祝辞的手环过她的腰,以一种极牢固的姿势将她圈在怀里,继而,他闭上眼睛,埋首在她脖颈上缠绕的发丝里。

于是呼吸里便充斥了她习惯用的茉莉香气,一丝一缕缠绕在鼻尖。他曾说过,她身上的这个香最为独特,即便是外面寻常卖的茉莉都比不上她身上的好闻,他能轻易辨认出来。

片刻后,祝辞半阖着眼眸。他声音沉沉,面上没有表情,低声问道:“念念,就这样一直过下去,好不好。”

这句话落下的一瞬间,柔兰僵了片刻。

她以为自己想要离开的念头被发现了。可仔细听了听,男人的话语里并没有不悦,只是在询问。

柔兰这才略定下心,抿着唇思衬了一会儿,轻声道:“二爷……二爷想就这样过下去?”

当真吗?先不说他是祝家的二爷,须得传宗接代,那定是得娶妻妾的,堂堂二爷身边没个夫人,怎么说得过去,他的长辈也是不允许他不娶妻的。

她一个丫鬟,二爷当真能守着她一辈子?

这话说出来她都不信。

柔兰心中自思衬着,心思便飘远了。

祝辞觉察到她的走神,手上惩罚性地轻捏了捏她腰上的软肉,她最怕痒了,笑得一缩,眼泪都盈起来,回过神便恼道:“别捏我。”

她不知自己这样较之方才生动了多少,祝辞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像是爱极了她这般模样,一瞬都不想错过。

片刻后,他嗓音微哑道:“不可以吗?”

那一阵痒意过去了,柔兰这才抹掉眼尾笑出来的眼泪,眨了眨眼睛,被泪水洗过的眼睛极为澄澈好看。

似是刻意要求,她弯起了眉眼,轻声说道:“好啊,只要二爷娶我做夫人,一辈子都只有我一个人。那我就这样好好和二爷过一辈子。”

她的声音又软又娇俏,很是好听,此时颇带着小姑娘的傲。

但这句话落下,弥漫着烛火味道的空气却安静下来。

许久都没听见男人的说话声。

柔兰依旧笑着,她这个方向正好对着桌上点起的灯烛,那光亮极温暖,投进她的眼睛里,她唇边这样明媚的笑,祝辞从来没见过。

是,他从来没见过。

那是自小娇养着,被父母兄长捧在手心里长大的闺阁小小姐才会有的笑。

自从小姑娘进祝府之后,似乎便没再这么笑过。

等了好久都没听见二爷的声音,柔兰的眼睫垂下来,眨了眨眼,不在意道:“柔兰就是说说,二爷别放在心上。二爷的事情,我哪能干涉呢。”

她从祝辞怀里微挣出去,伏在桌面上吃了口酥酪。

酥酪已经凉了。

味道没有方才的好。

祝辞看着她背对着自己,沉声开了口,“念念……”

他的喉结上下滚了滚,似乎有话想说。

小姑娘却搁下勺匙,立即转回身体看他。不知为何,她的胆子好像变大了,手捂住他的嘴巴,认真说:“我知道的。”

祝辞看着她的模样,微皱起眉。

可他没有等到再次开口的机会,因为柔兰已经挣扎着从他怀里出去,自觉坐回原来的位置上,拿起筷子。

柔兰第一次没有理会身旁男人的目光。

因为她都知道了呀。

二爷还能是什么回答呢。她早不是当年的顾家小姐了,如今她一个丫鬟身份,哪还能和二爷这样如星似月的主子要求这些呢?

所以哥哥的话是对的。

她不该留在二爷身边,怀抱着那些虚妄的念头。

接下来这几日,祝辞没有再限制她去看顾忱,只要她想去,文毓便带着她去探望顾忱。

但具体说了些什么,文毓也不知道。

天气冷了,小姑娘也变得话少了,出太阳的时候便坐在庭院里的树底下,一边晒太阳一边绣花样,文毓问了她好几次,小姑娘都不说,到了后头文毓也便看出来,原来她绣的是香囊。

就是怎么做得这样多……文毓曾看着一桌子的香囊纹样,神不附体:“姑娘做这么多,二爷难不成一次得佩十个?”

二爷身份矜贵,可也不能一次性佩这么多啊。

佩一个是情调是修身养性,佩十个,那不直接成卖香囊的贩子了。

每每她问的时候,小姑娘都眨眨眼睛,道:“自然是做得越多用得越久了。”

做的多用的久她知道啊,可为什么要一次性做完呢?文毓觉得纳闷,但还是没有问出口。

有的时候,也听外头的奴才议论三公子即将临近的婚事。

祝府上下为此很早便忙碌起来了,再过两日,姚家便会来人。商定亲事的那一日,不仅姚家会来人,和祝家较好的几家也会有客人上门。

这几日二爷也早出晚归,不知在忙什么,早上天不亮便出去,回来时风尘仆仆,带着夜里凉风,衣裳露重。

每每这个时候柔兰都撑不住睡着了。

于是庭院里照明的烛火中,她便在瞧见二爷在门口站了片刻,随后转身,去了其他屋子沐浴休息,应是不想将她吵醒。

所以两个人见面的时间便没有从前那么多。

文毓曾经向赴白打听过,但赴白也没有具体同她说,只说是很重要的事情,干系重大,好似和柔兰有关系。

末了,赴白说完,还让她不要和柔兰讲。

她好奇地问为什么,赴白似乎也不知道,但他很努力地思索了片刻,得出一个结论:二爷应该是想等事情尘埃落定,了结之后再告诉柔兰。

于是她便不再问了。

日子风平浪静。

转眼到了姚家上门拜访的这一日。

即便是祝辞的院子离得远,也依稀听见月门外经过的丫鬟议论外头的事情。

这几日以来,小姑娘都安安分分地待在院子里没出去,原本守在月门处的人便撤去了,只有她和文毓两个人。

这也方便了文毓,她趁着这机会去听了墙根回来,见坐在树底下的身影还是那副八风不动的模样,不由好奇问道:“奴婢方才听那些丫鬟说了好多,姑娘想不想听?”

闻言,垂着眼的小姑娘摇了摇头。

文毓兴致勃勃的话卡在喉咙里。

只是,等到一会儿之后,她被柔兰打发去厨房端了两碟点心回来,看见原本坐着纤细身影的树底下空空如也的时候,便傻了眼。

祝家堂厅。

祝老太太坐在正中央的紫檀木椅上,看着底下花容月貌的姑娘,笑得皱纹都加深了。

祝老太太是越看越满意,“子芩不仅貌美,更是贤良淑德,当真合我老婆子的心意,延哥儿能娶到你这样的姑娘,真真是有福了。”

姚子芩坐在下方右侧第二把椅子,第一把椅子坐的是姚家大夫人。

闻言,姚子芩低下头,面上浮起羞涩的笑。

她容貌端正,虽不是一眼惊艳的大美人,却也十分耐看,肖似自己的母亲大夫人

斜对面坐着的便是姚云荼。她与姚子芩不是一母所生,但因为做事稳当,有大家闺秀的风范,被大夫人看重,此行也一道而来。

姚大夫人听了祝老太太的话自然也是笑着,推推姚子芩,“过去让老夫人看看你。”

姚子芩这才起身走过去,到了祝老太太面前。

祝老太太拍了拍姚子芩的手,笑容满面道:“往后嫁进我们家,绝对不会让你吃苦。”

坐在底下的姚云荼接到姚大夫人的示意,想了片刻,忽问道:“老夫人,您说的话自然是有分量的,只是我们曾听说,三公子院子里养着一个妾室……”

祝延在永州的名声其实并不怎么样。

但最近不知为何风向一改,许多人都称道起他来,说他做了许多为民造福的好事,他的名声甚至有超过二爷的势头。

倒像是被什么人有意操控了似的。

只不过并不像祝家所为,倒像是什么大人物。毕竟祝家虽然势大,但还没有到连官府里的人都能收买的地步。

这些都不重要。

大夫人只想将女儿嫁进祝家,其余的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毕竟外人的嘴怎么说,都是外人的事情,如今不是听说祝延收敛了性子,开始掌管事务了吗?对于姚家来说,这就够了。

听见姚云荼的这句话,祝老太太面上有一瞬间的不自然,但很快便被掩饰过去了。

“那都是外边的人胡诌的,延哥儿身边是曾有过伺候的丫鬟,但如今都已经遣散了,更别说什么妾室侧室的。”祝老太太笑着道,“如若姚夫人您不相信,老婆子我大可现在让丫头去搜。”

“哪里哪里,我怎会有这个想法,只是云荼随口一问罢了,”姚夫人忙笑道,“祝三公子自然是好的。”

此时,站在祝老太太身后的平嬷嬷忽然弯下腰,小声对祝老太太说:“老夫人,已定下的好日子在十一月三十,这是最近的吉日了。”

“只是,”平嬷嬷似想到什么,有些犹豫,“这日子离…太近,会不会不好……”

祝老太太沉默片刻,脸皮垮下来,道:“近就近些,虽说是不大好,但延儿的婚事要紧,难不成还得因为这件事情,再把原本的良辰吉日往后推大半个月?”

平嬷嬷只好点头,“……是。”

姚大夫人见状,牵过姚子芩的手,笑道:“老夫人,那我便先带子芩回去了,这是天大的喜事,怠慢不得,我们家也得好生准备。”

“哎,姚夫人慢走。”祝老太太挂起一脸笑意,点点头,目送着姚子芩跟着姚大夫人离开。

坐在对面的姚云荼也向老夫人福了礼,转身离开了堂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