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窃香 > 窃香 第62节

窃香 第62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窃香!

当夜元瑜回到宸宫之时, 郭小满还有些不放心, 于是问起兵部侍郎求见之事,元瑜告诉她说,只是边境昆陵州那边出了些小状况, 与昆陵州相邻是塬国,近日,塬国一队巡逻兵士越了界,引发了昆陵州守军的警觉,双方先是发生一些口角之争,后来又生了些小摩擦,最后塬国兵士还是我守军被逼退了,并无发生大的争端。

“塬国一向自大狂妄,这事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我已令昆陵州守军加强警戒,断不会让他们生出一丝觊觎的可能。”元瑜语气坚定着道。

郭小满听完这话, 这才彻底放心了下来。

……

又过了几天,宜春宫贤妃却是突然病倒了。说是头疼难忍, 吃不下任何东西, 夜里一刻也不能合眼,请了几拨太医来看,却是查不出原因来, 汤药进了无数可总也不见效。不几天,宫里就都传遍了,说是贤妃生了怪病,如今已是奄奄一息,口不能言了。

这一日,照例是太医局主薄沈秋昀为郭小满请脉的日子,沈秋昀走进宸宫之时,郭小满一眼见了他,心里不由得暗暗吃了惊,沈秋昀面色委顿,眼下一圈淡青,神色也有些恍惚,与平日里沉稳儒雅一丝不苟的模样截然不同。

“皇后娘脉息安好……”诊脉之后,沈秋昀默默起了身,然后对着郭小满一礼道。

“沈主薄,你这是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吗?”郭小满看着沈秋昀有些惊讶地问。

沈秋昀听得郭小满想问,先是愣了会神,过了半晌反应过来,忙拱手回道:“谢娘娘关心,微臣无恙。”

沈秋昀说完之后,面上露出一丝犹豫挣扎之色,过了半晌鼓足勇气道:“皇后娘娘,微臣听闻贤妃娘娘病重,去了几拨太医都不见起色,微臣不才,想去宜春宫替贤妃看一看,或许微臣有法子医好她。”

郭小满听得沈秋昀说出了这样的话,一时间心里大为宽慰,心道薛兰舟她总算没有看错人。不过她面上未露声色,过了半晌才叹息一声,道:“我何曾不想让贤妃早些好起来,可贤妃病中固执得很,她说太医局哪个太医来看诊都行,唯独不可让你去。我已劝过好些回了,可她怎么也不同意,我也是爱莫能助啊。”

“唯独不让我去?”沈秋昀听得呆了下,面上的震惊里隐着一丝痛楚。

“是啊,此事,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郭小满又叹息了一声,看向了沈秋昀的目光有些探究的意思。

见得郭小满这般眼神,沈秋昀立即意识到自己的有些失态了,忙将脸色恢复了平静,然后竭力镇定着声音道:“皇后娘娘,微臣愚钝,不知贤妃娘娘为何对微臣生了这般偏见?微臣问过前去看诊的同僚了,都言贤妃娘娘此病甚是怪异,微臣是医者,很想去见识并探知这从未见过的怪病,还望皇后娘娘尽力说服贤妃娘娘,好让微臣去试一试。”

郭小满听得沈秋昀这番话,不由得轻轻点点了头,心道他倒还是有些分寸,为自己找了个还算恰当的理由。

“好吧,我答应你,我会再去劝劝她,不过,这事不能急,她如今病着,我也不好太过勉强她。”郭小满缓声道。

“多谢皇后娘娘。”沈秋昀忙拱手一礼。

……

只是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就在当天夜里,重病的贤妃薛兰舟竟是一口气上不来,一缕香魂归了西。

消息传出去之后,一向与贤妃交好的皇后娘娘悲伤不已,硬撑着身体亲自为贤妃操办身后事,皇帝也甚是心痛,下旨追封贤妃为贤贵妃。

贤贵妃下葬那天,傍晚时分,皇城附近的梧桐巷内,一个年轻人自巷外慢慢走了进来。这人身一向绯衣圆领官袍,面容清秀儒雅,正是太医局新起之秀主薄沈秋昀,这梧桐巷离皇城只有二里来地,沈秋昀为图方便,在此地置了一所小小院落暂居。

不过,此刻沈秋昀的脚步很是沉重,脸色也有些苍白,双眼布满着红血色,神情也极是委顿颓废,似是才经历了什么不能承受的伤痛之事。

沈秋昀慢腾腾地挪动着步子,他如今只想一头扎进自己的屋子内,然后放后大哭一场。自打听闻那人香销玉殒的消息后,他就感觉心里好像破了一个大窟窿,生生让他觉得一阵接着一阵的痛,他每日照常去太医局上值,只是脑子里空空的,如同一具行尸走肉一般。

今日是贤贵妃下葬的日子,可他没有去送行,他心里固执的认为,只要他不去送她,看不见送葬的队伍和棺椁,那人就不会离开,就会一直生活在深宫之内,如同一株幽兰般,安静而又优雅地活着。

待走到院门口时,恍惚之间,他发现门口停了一顶蓝布小轿,轿子旁边,站着得一个小厮模样的。沈秋昀一时愣了神,不知道这是什么人的轿子,怎么刚好堵在了他的家门口?

“敢问这位大人可是太医局的沈主薄?”那小厮见了沈秋昀过来,竟是上前一礼道。

“正是沈某,不知这位小哥寻我有什么贵干?”沈秋昀先是点点头,而后又问道。

“沈大人,是这样的,我家主人嘱咐小的给大人送礼物过来。这礼物既是送到了,那小人就回去复命了。”那小厮轻着声音说完了,而后一礼,又转身抬手示意了下蹲在墙角的两个轿夫,顷刻间,三人便就快着脚步离开了,很快就消失在暮色之中。

“诶,你家主人是谁?送的什么礼物?”沈秋昀这才反应过来,朝着那巷外高喊了一声,可那里已是空空如也,一个人影也不没有了。

“真是咄咄怪事……”沈秋昀嘀咕了一声,转过身看看门口的蓝布小轿,迟疑了下,还是慢慢走了过去。

沈秋昀站在了轿门口,弯了腰,又抬手掀起了轿帘。轿帘被慢慢打开了,就着巷内昏黄的灯光,他看清了里面的情形,一时间不由得目瞪口呆,如同一具泥塑一般呆住了。轿内端正着一名女子,着一身湖色素面衫子,面容白皙秀美,双瞳似剪水,正脉脉地看着他。

“你莫怕,我不是鬼。”那女子开口了,说话之时,眸光盈盈,一脸的温柔之色。

“贤……贤妃娘娘……”沈秋昀低喃着,一边说着,一边在自己的手上虎口处使劲掐了一把,他怀疑自己是在做梦。

“别掐,会痛……”薛兰舟一见急了,忙又开口提醒道。

沈秋昀已是重重掐了下去,一阵痛意袭来,可他却是越发迷糊了。

“原来我不是在做梦,那我为何在这里见到了贤妃娘娘?”沈秋昀仍是喃喃自语着。

轿内的薛兰舟听得沈秋昀这副呆头呆脑的模样,一时忍不住就笑了起来,她笑容灿然,露出了几颗皓齿,也露出了一丝俏皮与灵动。

“这里没有什么贤妃娘娘,从今往后,这世上,也再没有贤妃。我是皇后娘娘宫中的一名司记女官,我名唤凌兰,是皇后娘娘允我出宫的。”薛兰舟轻柔着声音说着话,说完又冲着沈秋昀笑了起来。

“女官?凌兰?”沈秋昀重复了一遍,眉宇之间,是呼之欲出的激动。

“嗯,我是凌兰。皇后娘娘虽放我出了宫,可如今我孤自一人,在京都又举目无亲,不知道沈主薄可否愿意收留凌兰?凌兰别无他求,只求一片遮风挡雨之地,安安静静地过日子。”薛兰舟轻着声音,眸光定定地看向了沈秋昀。

沈秋昀听得这话,这才明白了事情的缘由,想来皇后娘娘为了他二人的是可谓是煞费苦心。沈秋昀想明白过后,他转过身,对着皇宫的方向作了个深揖,起身之时竟是湿了眼眶来。片刻后,他朝轿内的薛兰舟伸出了一只手。

“凌兰,往后余生,我都一直陪着你,朝朝暮暮,不离不弃,可好?”沈秋昀颤抖着声音,眸光紧锁着薛兰舟的眉眼,指头也是微微发着抖。

听得沈秋昀这般赤诚灼热之言,薛兰舟一时只觉心头悸动,她双颊微红了起来,轻轻地抬起了自己的手,郑重其事地放入了沈秋昀的大掌之中。

……

一个月之后,皇城之外的红树村沈家正在办喜事。

沈家在太医局任职的小儿子沈秋昀,以精湛的医术获得了皇帝的信任与赏识,得知沈秋昀尚未成亲,皇帝将皇后娘娘颇为看重的一名女官赐婚给了他。这于沈秋昀而言是无上的荣耀,于沈家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婚礼办得十分的体面和热闹,听说宫中的皇后娘娘还叫人送来了贺礼来,这桩喜事一时间也被十里八乡传作了美谈。

新婚之夜,一身大红礼服的沈秋昀进了新房,见得那手持却扇,娇羞妩媚的新娘子,心头的欢喜之情难以言表,也不说话,只拿一双眼睛深深地看着她,一刻也舍不得挪开。

夜深之时,一对倾心之人终于入了罗帐拥在了一处。待到了极至之时,薛兰舟却是发出了一声痛楚的闷哼之声。

“你怎么,怎么……”沈秋昀顿住了,看着薛兰舟蹙在一处的秀眉,面上的神色惊讶之极。

“圣上,他一次也未进过我的宫门,他让我去紫宸殿侍寝,也只是为掩人耳目而已……”薛兰舟酥红着脸蛋,口中轻着声音解释道。

“原来……原来如此……”沈秋昀这才恍然大悟,一时间,心中又是感慨万分。原来那高坐金銮殿的皇帝,他才是个真正矢志不渝的痴情种子。

沈秋昀感慨之余,又看了看薛兰舟,见她羞怯怯妩媚不已的模样,一时间心中柔情滋生不能自抑,只得低下头,轻轻含住了她的粉唇。

“兰儿……”

他低哑着声音,万般柔情皆化作了这一声轻唤……

第104章 大结局(上) 大结局(上)

宸宫之中, 郭小满坐在案桌边,一边喂太子吃些蛋黄羹,一边等着元瑜回来好开饭。

可直到太子都将一碗蛋黄羹吃完了, 元瑜的身影却还是迟迟未见,郭小满不禁有些意外了, 正待打发个人去紫宸殿问一问, 这时就见得内侍杨喜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皇后娘娘, 圣上叫我来和您说一声,有些紧急事情处理,估计要晚些回来, 让娘娘不要等他了,早些和太子歇下。”杨喜至郭小满跟前禀道。

紧急的事情?郭小满听得只觉心里一沉,突然想起前些日子元瑜和她说过,昆陵州守军与塬国兵士发生冲突的事来,难道是塬国死心不改,又来边境生事了吗?

郭小满心中一直忐忑着,晚膳也只草草吃了几口。晚膳过后,她将太子哄得睡了,自己则坐在房内, 有些不安地等着元瑜回来。

一个多时辰过后,元瑜才终于回来了, 郭小满连忙迎上了前,就发现元瑜的神色有些凝重, 她立即紧张了起来。

“夫君, 可是昆陵州又生了什么变故?”郭小满有些着急地问道。

元瑜听得先是点点头,见得郭小满一脸的焦虑之色,他忙扶着她坐了下来。

“你别着急, 是塬国兵士无视我昆陵州守军的警告,又搞了些越界骚扰的小动作,昆陵州守军忍无可忍,于是出兵教训了他们一下,我军大获全胜,逼得他们将驻地都后撤了五十里地……”元瑜沉着声音道。

郭小满听得这话,面上又露出了疑惑之色,按元瑜说的,昆陵州守军出兵教训了塬国兵士,又逼得他们后退,这说起来件扬国威的大好事情,可他面色怎么会如此严肃,像是心事重重的模样?

“可是塬国国君恼了,要与我国开战?”郭小满有些紧张地问。

“但他十个胆,谅他也不敢扬言与我国开战……”元瑜忙摇了摇头,见得郭小满神色不安的模样,他轻叹一声总算说了出来。

“小满,我以前不是和你说过,那董慕去了昆陵州吗?他在昆陵州守军内做了一名校尉,那晚是他负责领兵追击塬国来扰之兵,当时他身先士卒,勇猛异常,只是万万想不到,返程复命途中,天黑路险,他的马失了蹄,带着他一道摔下了山崖…………”

元瑜说到这里,面上出现一抹不忍之色,顿了片刻才又接着道:“众人大惊,找了半夜,天亮之时终于找到了他,将他带回军营救治,可终是伤势太重,无力回天了……”

“这么说,董舍人他,他为国捐躯了?”郭小满只觉心头一阵发紧,不由自主地抓住了元瑜的衣袖。

元瑜点点头,又叹息了一声。郭小满一时震惊不已,久久都没有再说话,此时她终于明白元瑜的脸色为何这般凝重了。

“太上皇,他,他知晓这个消息了吗?”过了半晌,郭小满才轻着声音问道。

“我正为此事忧心,我真的不敢想像,兄长听得这个消息会是怎样的情形。”元瑜说完紧紧锁起了眉头。

“况且这事也瞒不了几时,兄长面上虽从不提起董舍人,可他不时会叫人去兵部探知昆陵州的消息,这阵子昆陵州与塬国时有冲突,他一定是备加关注此事的,最晚明日就会知道消息了……”

元瑜说到这里,又长叹了一声,郭小满听得神色黯然,好半晌都没有说话。

两人相对沉默了好一会儿,郭小满还是轻轻靠过去,又握了元瑜的手。

“不必等着太上皇叫人去打听了,还是你明日亲自去南苑一趟,将这个消息告诉他,总要陪着他熬过去的……”郭小满轻着嗓音道。

“嗯,我心里也是这样想的。我已经拟了旨,追封董慕为威烈将军,但愿能让兄长心里能好受那么一点点吧。”元瑜缓着声音回她道。

……

郭小满料到元朗得知董舍人殒命的消息,定是会悲痛欲绝,可她没有料到的是,元朗的反应竟是超出了她所能想像的地步。自那日元瑜亲自入了南苑,告之董舍人为国捐躯的消息之后,元朗就再没有说过一句,他将自己关在南苑的一间草庐之内,不言不语,也不进食,乃是一副断了生念的做法。

算上今日,元朗在草庐内已经待了两天了,元瑜每日都去草庐外苦劝,可里面的元朗一丝声息也元,赵太后也去过了,流着眼泪站在门外唤元朗出来。元朗开了门,可他只在门内跪了下来,然后对着赵太后说道:“母后,请回吧,儿子不孝,养育之恩,只能等来世再报了。”

元朗说完这句之后,又关上了门,从此再不发出一丝回应了。赵太后伤心过度,已是病倒在床了。元瑜眼见这样,自是日日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

“夫君,要不让我去一趟南苑,看太上皇愿不愿意和我说上几句话?”郭小满见了元瑜的愁容,一时心中也着了急,犹豫了好半天,还是开了口。

元瑜听得这话先是愣了下,片刻后反应了过来,顿时眼前一亮道:“是了是了,我怎么没想到让小满去试一试?我记得从前兄长见过你,还与你相谈甚欢。这次你去,他说不定会愿意和你说说话,这说出来了,心里也就好受一点了……”

“我也没有多大把握,只能尽力一试吧。”郭小满点点头着道。

“嗯,如此,多谢小满了。”元瑜抬手揽过了她,口中轻着声音道。

“道什么谢?你我是夫妻,本应同心同德,彼此照应,这般见外做什么?”郭小满冲元瑜轻笑了下。

元瑜听得连连点头,抬手将她搂紧了些,低头又在她额头轻轻贴了下。

……

南苑,后山草庐之外。

郭小满带着阿茉走近了草庐,门口侍立的几名内侍,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内侍见得皇后娘娘来了,慌忙领着众人上前行礼。

“太上主子今日还是没有一点动静吗?”郭小满问他道。

“皇后娘娘,太上皇还和昨日一样,一点声息也无,今天可都是第三天了,老奴正担心着呢。”那老内侍一边说着,一边抬手抹起了眼泪。

“你去喊门,就说我来了,带了件重要的东西要给他看一看。”郭小吩咐那老内侍道。

老内侍答应一声,快着脚步走到门口,拍打着木门喊了起来。

“太上主子,皇后娘娘来看您了!太上主子,请您开开门,皇后娘娘说有重要的东西要给您看一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