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谁是我亲爹 > 谁是我亲爹 第26节

谁是我亲爹 第26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谁是我亲爹!

有一次林风擦油正好被卢质撞见,卢质就装作不经意问他怎么突然想起擦油了,林风居然回答北方的风沙太大,伤皮肤。

卢质当时就惊呆了,这小子不是秋天就来了么。

北方的秋天那么干燥,风沙那么大,你都没想起来风沙伤皮肤,如今这几天入冬,天冷得风沙都停了,居然想起来了。

这孩子脑子哪根筋搭错了?

卢质百思不得其解,突然,卢质想到一种可能:这孩子不会有喜欢的姑娘了吧?

卢质一惊,忙叫来府中侍卫问了问,看看林风喜欢上哪个世家小姐或者小家碧玉了。

结果侍卫告诉他,风小郎君每天只是去军营,并未去城中,更别提见城中哪家小姐。

卢质纳罕,居然不是有喜欢姑娘!

不是姑娘,那会不会是别的,卢质一惊,想到荤素不忌做事有些荒唐随性的先帝,忙问侍卫,风小郎君可否见过军中的伶人或者和某些俊俏的后生走得比较近。

得到侍卫否定后,卢质松了一口气。

不过放心之后,卢质的疑惑更强了:

这孩子,为什么突然开始在意容貌了呢?

京城洛阳

自从两位皇子被分封出宫后,大概是因为在宫中憋得太久了,两位皇子很是折腾了一阵。

例如三皇子,自从被封为宋王,就一副贤王的样子,不仅在平日礼贤下士,赚足了名声,更是身体力行,请了好几位名儒进府,经常与几位名儒在府中讨论学问,没过多久,就传出宋王礼贤下士谦虚向学的名声。

三皇子如此,二皇子比三皇子年长,也不甘示弱,并且二皇子也挺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以前名声太坏,如今分封出来,正是夺嫡的关键,三皇子请名儒,他就请学士,还请朝中有官位的大学士。

朝中几个大学士碍于二皇子身份,不好拒绝,赴了几次宴后,终于忍不住了,悄悄把这事透给了皇宫中的皇帝。

皇帝听说后,就把二皇子叫进了宫。

皇宫

二皇子跟着内侍一边朝里走,一边愤愤不平,明明两个人都在造名声,他爹居然只把他叫进宫,他爹果然心疼老三。

同时二皇子又有些忐忑,他叫朝中这些学士,是想收这些学士为他所用,替他造势,如今他爹突然叫他进宫,是不是察觉到他的意图,打算敲打他?

想到这,二皇子更加愤愤不平,他虽然是老二,可大哥死后,他就是长子,立嫡立长,他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人选,可他爹都做皇帝这么多年了,却从来不提这事,这是什么意思!

看不上他?

二皇子眼中露出一丝恨意。

很快,内侍带着二皇子到了皇帝寝宫,二皇子忙恢复一副恭谨的样子,然后跟着内侍进去。

“老二来了?”皇帝正罕见地拿着一卷书,坐在榻上翻着。

二皇子暼了一眼,心中一惊,这卷书正是他和几位学士一起作的诗。

二皇子额头冒汗,忙过去,“父皇,儿臣来了。”

“来来来,坐。”皇帝指了指面前的蒲团。

二皇子心惊胆战地坐过去。

皇帝眯着眼看了一会,问二皇子,“这是你和几位学士作的诗?”

二皇子心口一紧,忙说:“儿臣只是一时兴起,最近对诗文有些兴趣,才邀几位学士到府上开个诗会,并没有别的意思。”

“你最近对诗文有些兴趣?”皇帝为难的看了一眼儿子,似乎在权衡什么。

二皇子忙点点头,“儿子最近是真迷上了诗文,以前儿子不好读书,不知道读书的乐趣,如今静下心来,读了几本,才发现当真妙处无穷。”

皇帝听了,更是为难,看着儿子,欲言又止。

二皇子一看坏了,心道难道他都这样说了,还是瞒不过老爷子,二皇子忙抱着皇帝大腿,“爹,儿子是真心突然喜欢上诗文,要不您再给儿子请个太傅吧,儿子这次一定洗心革面,好好读书。”

皇帝听了,长叹一声,扶起儿子。

“儿啊,爹看你如此喜欢诗文,实在不想打击你积极性,其实今天爹让你来,是刚刚看你和几个学士的诗文,发现你几个字好像写错了。”

二皇子一愣。

皇帝尴尬地挠挠头,“其实爹也大字不识几个,好在这些年冯相教朕一点,朕也看个七七八八,你看看,你这个字,是不是少了一笔,还有这个字,好像也不是这个写法,还有这个,哦,还有这个……”

二皇子傻傻地看着他爹吃力地给他用朱笔改错字,改到拿不准的地方,皇帝还用纸条做个小抄,对旁边内侍招招手,小声说:“偷偷去前边政事堂给冯相,问问这几个字怎么写。”

内侍一脸见怪不怪地拿着纸条走了。

二皇子一脸懵逼的看着他爹。

皇帝用了整整一个时辰,才帮儿子把他作的三首诗改完错字,然后累的擦了擦汗,把诗集递给二皇子。

二皇子愣愣地接过。

皇帝用袖子擦了擦汗,欲言又止地看了看儿子,最终还是没忍住,拉过儿子的手,劝道,“老二啊,爹见你能喜欢读书,还是很开心的,可这读书一事,真不是咱李家能玩的,你爷爷,大字不识一个,你爹我,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至于你,虽然你有这个心,可我看你也没这个天分,咱家唯一会读点书的,也就你叔先帝,可他,也就学了本《春秋》,会填个词,哄个美人、伶人玩,真要说做学问,那也是别人瞎吹,所以啊,爹想了想,你还是跟着两个枢密使学学怎么掌兵吧,咱李家以武起家,还是兵权实在点!至于学做诗,还是算了吧!”

二皇子突然被这个巨大的馅饼砸中,整个人都傻了,他爹让他去掌兵权。

皇帝看着傻了的二皇子,还以为自己棒打儿子梦想,太过残酷,忙说:“当然你要实在想学,爹也不拦你,只是……”

说到这,皇帝突然有些尴尬,“你以后写诗时能不能偷偷写,别出诗集。”

二皇子此时满脑子还都是兵权,“啊?”

皇帝老脸微红,“你错别字忒多了,朕觉得有点丢人!”

第33章 (二更)

晋阳

入冬之后, 晋阳城的天气越来越冷,而北边的关外,天气更冷。

听着关外的探子来报, 说关外契丹的许多部落, 已经开始有牛羊冻死。

对此,晋阳城中将士不仅没有幸灾乐祸,反而都很忧心,因为契丹一旦受灾,为了保证自己的部落, 就很有可能大规模南下。

虽然之前他们已经力挫契丹前锋, 对契丹造成震慑,契丹后来也因此退兵,没有再来,可如今契丹一旦受灾,为了活命,只怕卷土重来, 而之前的震慑, 也将荡然无存。

所以这些日子, 晋阳上下, 都秣兵厉马, 预备着对付将要到来的契丹。

林风也不例外,他经过之前多次杀敌, 已经成功晋升为偏将, 现在,他已经不仅仅只是带节度使府的护卫, 他还有一支一千的骑兵。

可别小看这一千骑兵, 这是河东特有的轻骑, 马高铠甲轻,跑得飞快,最适合突袭,是当年先帝打天下的骑兵兵种之一,而先帝打天下也不过一万轻骑,其他都是别的骑兵。

林风能有这一千,还是晋阳主将看卢质的面子,从自己麾下拨给他的,端得是无比金贵。

而林风对自己能有一千轻骑,也很是高兴,他力气大枪法好,最适合突袭,有了这一千轻骑,简直如虎添翼。

所以如今看着契丹要来,林风也带着自己一千轻骑日日操练,想等着上战场后,狠狠给契丹来一下。

半个月后,随着晋阳声一阵鼓响,城外远处的草原,契丹大军到了。

……

战场上,林风带着自己一千骑兵,如利刃一般,在契丹骑兵阵中穿梭,所过之处,银枪纷飞,契丹骑兵纷纷落马。

“风小将军,厉害!”林风身后,跟着骑兵一边手上不停,一边给林风叫好。

林风握了握手中的银枪,看着一眼远处正胶着状态的两军,大声说:“这次契丹大军来得人多,将军和节度使压力不小,大家还没有劲,再跟我冲一次?”

骑兵大声说:“风小将军尽管放心,弟兄们还不累!”

于是林风一马当先,对着契丹骑兵人数最多的地方冲去,林风麾下的骑兵也纷纷跟上,很快,新一轮的绞杀开始了。

林风带着自己麾下在契丹大军冲了五个来回,感觉到马速变慢,就知道不能再冲了,于是带着麾下后撤,撤到晋阳这方中军时,晋阳主将打开军阵,林风带着骑兵撤回军中。

一回到军中,林风就骑着马嗒嗒跑到军中主将李将军那。

李将军正站在一个土丘堆的高台上,指挥作战,见林风过来,笑着说:“小风干得漂亮,刚刚那几次冲阵干净利索,毫不拖泥带水,你小子还真是做前锋将领料。”

林风下马,爬上土丘,笑道:“那也是将军您调教地好。”

林风爬上土丘,站得高,就能看到整个战场全貌。

契丹大军这次来了大概有三四万,一万是前锋,两万是中军,剩下的是后军,而晋阳这边大概有兵马两万五,李将军分了前锋八千,中军一万五,后军两千。

后军主要负责后勤和最后上去补刀,因为在家门口,也因为兵力不足,李将军并没有把太多兵马弄成后军。

可即便如此,晋阳这边比契丹人数也少不少,再加上契丹是为了抢粮食而来,凶狠异常,所以这场仗晋阳并不轻松。

林风举目望去,远处战场上,两军对仗到现在,晋阳这边已经压上了一半的兵马,旁边李将军正在不断调兵遣将,把累的士兵撤下来,把休息的好的士兵替换上去,契丹那边也是如此。

不过李将军指挥显然比那边好一些,人马调动更利索,打到现在,晋阳这边已经有些站上风。

只是,对面的契丹兵力毕竟不少,要真想全部拿下,只怕还得有一场苦战。

林风不由眯起眼,看到百米外对方中军的一杆大旗子。

那是对方的将旗!

旗立则将士冲锋,旗倒则将士撤军。

“拿弓来!”林风一招手。

李将军听了诧异地转头,“你要射什么,那边太远,射不到的。”

林风说:“我试试。”

李将军听了摇摇头,对亲卫说:“给他弓。”

李将军亲卫忙取了一张三石的硬弓给林风,林风只是一拉,就又丢给他,“太软,换硬的。”

亲卫又忙取了张四石的给林风,林风拉了一下,摇摇头,“不够。”

亲卫都愣了,李将军皱眉,“五石的你拉得开么?”

“没拉过,不清楚,不过我感觉能拉开。”

李将军对亲卫说:“去库房取那张大弓来。”

亲卫忙跑下去,不一会,抗着一张大弓跑来。

“你试试,”李将军说道。

林风一把拿起大弓,定眼一看,只见整张弓通体赤红,弓弦是顶好发亮的牛筋,不由赞叹,“好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