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谁是我亲爹 > 谁是我亲爹 第37节

谁是我亲爹 第37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谁是我亲爹!

往事不堪回首,不过林风还是成功记住了自己刚出生的样子,如今看到这三皇子刚生的崽, 林风咂咂嘴, 原来小孩子刚出生时都这么丑。

当初, 是他少见多怪了。

林风看着刚出生的大皇孙有些嫌弃,觉得太丑,皇帝和二皇子三皇子却丝毫不觉的,反而怎么看怎么喜爱,尤其是二皇子,一直对着皇帝夸:

“爹,你看大侄子长得多像我,这小鼻子,这小眼,简直和儿子一个模子出来的!”

“哎呀,你看这鼻梁,也和儿子一个样子!”

“吆吆吆,这耳朵,也再随儿子不过了。”

皇帝乐呵呵地说:“像像像。”

旁边三皇子和群臣一脸怪异,尤其三皇子,隐隐有青色。

这是他的儿子,他二哥这么说什么意思,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王妃和二皇子生的呢!

二皇子被这么多怪异的目光注视着,却丝毫没有察觉,在二皇子眼里,如今潞王回来,他和他三弟就是一伙的,他们唯一比潞王强的,就是他们是皇帝亲儿子,如今这孩子一出生,有皇孙在手,他们的机会就更大了三分,至于这孩子虽然是他三弟,二皇子觉得,如果需要,他可以过继啊!

当初先帝年轻没儿子,不就养了他大哥么,也是到了后来,才生了自己儿子,他如今只有两个女儿,二皇子寻思着,他要不也养他弟弟的。

他毕竟是“长子”,如果养了这个孩子,那这孩子就是“长孙”,相必三弟也会答应。

所以铁青着脸的三皇子不知道,二皇子此时,已经完全把他的儿子当成自己的了。

他的“儿子”,自然是像他的!

刚出生的大皇孙被皇帝和二皇子溜了一圈,就忍不住睡着了,皇帝这才恋恋不舍还回去,不过还回去后老爷子的兴奋劲也没过,直接大手一挥,给刚出生的大皇孙赐名李重哲,这才兴冲冲带着宰相枢密使回去。

大皇孙的出世,让原本弱势的二皇子三皇子迅速腰杆子硬了起来,再加上二皇子被放出来,众人仿佛又觉得皇帝准备立亲生儿子了。

前一段时间潞王要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回京又被皇帝留在京中,自然更是得意,走到哪都有人捧着,而如今大皇孙一出世,两人情景对调,潞王的日子开始不好过了。

潞王干脆直接回王府,关上大门,不再见客。

皇帝因为大皇孙的出生,高兴了好长一段时间,等缓过神来,才发现自己“爱撒娇”的大儿子好久没进宫了。

皇帝顿时又想大儿子了,忙准备了些新进贡的水果,让送到大儿子府上,顺便暗示:

儿啊,你咋好久都没进宫陪爹了呢?

这天,当值的正好是林风,林风就和皇帝身边的大太监一起,带着水果去了。

林风和大太监都知道潞王这些日子为什么闭门谢客,所以到潞王府前,两人都以为会见到一个消沉的潞王,或者窝在王府憋屈的潞王,可等见到潞王,两人居然发现,潞王正在府里和一个文士悠闲地下棋。

林风和大太监又一丝惊讶,不过两人掩饰得很好,直接送上水果,等潞王谢恩后,两人就回去了,只是在送他们离开时,林风不由微微侧目看了那个文士一眼,因为他发现这个文士好像有点跛脚。

出了潞王府,林风忍不住问身边的大太监,“刚才那位文士是谁?我以前听人说潞王殿下性子火爆,最讨厌文人磨磨唧唧,没想到刚才见到殿下和文人相处的蛮好的,可见传言不可信。”

大太监笑了,“潞王殿下确实很讨厌文人,就连他的谋士中,都没几个文人,不过刚刚那人是例外。”

“啊,为什么?”

“因为那个不是潞王殿下的属下,是潞王殿下的邻居!”

林风张大嘴巴,“邻居?”

大太监给林风解释,“刚刚那位文士是御史中丞吕琦,他的府邸正在潞王府隔壁,所以两人关系不错。”

“那位文士是御史中丞?我刚刚看他脚有些跛,朝廷不是历来规定凡入仕者,必须五官端正、四肢健全,那位怎么能进仕途呢?”林风也是到了古代,才知道古代做官有个坑人的规定,那就要求外貌。

你要长得歪鼻子斜眼,哪怕你再有才,都很难当官,因为第一条五官端正就能刷掉你。

“他啊,他确实本来不能的,不过先帝感其父子忠义,特地让他入仕的。”

“忠义?听着好像有故事,公公,您快给我说说。”

大太监和林风也算认识一段时间了,知道这位小郎君素来爱听八卦,就给他讲,“这位御史中丞家里有个爹,御史中丞对其孝顺无比,每天都亲自侍奉,可你知道么,他的爹其实不是他的亲爹。”

林风眼睛一亮,这八卦光听开头就很有意思。

“他这个爹,其实是他亲爹的掌书记,当年御史中丞的父亲是沧州刺史,因事触怒了他的顶头上司卢龙节度使,被卢龙节度使判了全家斩立决。

当时吕琦是沧州刺史最小的儿子,只有十多岁,在法场上,他爹的掌书记为了救他,就谎称吕琦是自己的同胞弟弟,不小心跑到刺史府玩,才被官兵误抓,监斩官一时不查,就把吕琦放了。

不过这位掌书记也知道这事只能瞒一时,所以一接到吕琦,就带他逃出了沧州,两人一路逃亡,吕琦年纪小又走不动,那位掌书记怕有追兵,就背着他,一直从沧州逃到晋阳,等到晋阳时,那位掌书记因为走得太过,腿几乎废了,而吕琦,因为被那个掌书记背着,要好许多,可即便如此,也双足都是血,好了后有些微跛,这事传到当时还是晋王的先帝耳中,先帝感其忠义,就特令吕琦入仕。

所以,吕御史,确实是朝中唯一身有残疾入仕的文官。”

林风听了感慨,“能冒着杀头的危险救上峰的儿子,这位掌书记,还真是担得起忠义二字。”

大太监点点头,“小郎君说得是,不过这种忠义,也就是掌书记,换个别人,也是做不来的。”

林风不解,“这关掌书记什么事?”

大太监诧异地看着林风,“小郎君不会不知道掌书记意味着什么吧?”

林风当初听孔循说过一嘴他爹曾是先帝的掌书记,随口说:“不就是谋士的意思么?”

大太监咂咂嘴,“这么说也没错,不过总觉得有些不大准确,你有没有听过掌书记有一个别称——入幕之宾。”

林风瞬间瞪大眼睛,“入幕之宾!”

这一刻,林风瞬间想到了前世看到的那些口口小说。

别怪林风,谁让当年同事中有一个女同事是腐女,这位天天拿着手机嘿嘿笑,惹得一众同事对她看得手机内容好奇不已,忍不住求她分享一下,然后……众人打开了新世界大门。

更可怕的,林风的同事因为歪了两个,正好凑成了一对。

所以一听这次词,林风的脑子瞬间想歪了。

大太监丝毫没注意到林风的走神,还在说:“昔日谢安与王坦之尝诣温论事,温令超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①,说得就是掌书记,所以这掌书记,可不仅仅是谋士,而是心腹谋士,更甚者,对于主君来说,是可以知道自己秘密的人,主君对掌书记如此信任,掌书记自然也对主君投桃报李,无比忠心,所以那位掌书记拼死救吕琦,也在情理之中,要是普通臣子,谁会冒着杀头的危险去救上峰的儿子……”

林风点点头,就是就是,搁上世,就那些老板的抠门劲,不幸灾乐祸就不错了!

后知后觉回过神,“啊,入幕之宾原来是这个意思。”

大太监不解,“风小郎君难道有别的见解?”

林风瞬间捂脸。

对不起,是他读书少,想歪了!

入幕之宾,人家是个再正经不过词!

第47章 (一更)

林风回到宫里, 麻溜去藏书阁借了点书,打算补补自己匮乏的知识,要不再出现今天的事, 可就要闹笑话了。

同时林风也打听了一下掌书记这个职位,这一打听,林风才发现, 这个职位还真不一般。

掌书记一职早出现在汉代,开始时被称为书记、记室,本是诸侯王身边一个记录诸侯王一言一行, 编写诸侯国国史的职位。

不过这只是开始,因为记室要记录诸侯王的一言一行, 就要天天跟着诸侯王, 并且诸侯王干得事他都知道,所以诸侯王为了不让自己在史书上“遗臭万年”, 也为了让记室别偷偷向朝廷打小报告, 就开始礼遇记室。

冬日送炭, 夏日送冰, 平时再时时赏赐,争取让记室能“好好”记录, 少打报告。

不过光这样还不保险,指不定有记室不买账呢,好在诸侯王身边的记室品级不高,一般朝廷也不会特意任命, 所以诸侯王灵机一动, 自己任命, 换上自己的心腹。

大概从这一刻起, 记室的性质就变了。

是自己心腹, 又天天跟着自己,诸侯王自然凡事会不自觉偏向自己人,所以记室手中的权利也开始越来越大,从开始帮诸侯王处理书信,到转述诸侯王各种号令,再到帮着诸侯王主持祭祀,甚至连诸侯王聘请属官,属官的升迁,都由记室一手承办,有时诸侯王犯了事,或者朝中风向不对,诸侯王不敢进京朝觐,也由记室代替朝觐。

更有甚者,对于一些想要造反诸侯,记室更是他不可缺少的顶级心腹。

毕竟记室天天跟着,想瞒也瞒不住,干脆拉进来做同伙得了。

所以对于有野心的诸侯,记室更是必不可少。

而也因此有了恒温和郗超主宾之间入幕之宾的典故。

其后,记室在诸侯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到了前朝末年,虽然没有诸侯王,可各大藩镇节度使纷纷坐大,成了各地的土皇帝,由记室演化而来的掌书记,也成了节度使身边不可或缺的职位。

而且由于一开始的起因,注定了掌书记是个比较私人的职位,甚至如果跟着一个野心勃勃的主,还有掉脑袋的危险。

不过高风险也意味着高收入,因为掌书记的重要性,各节度使对自己的掌书记也是没话说。

不仅信任有加,而且待遇优厚,有时,甚至优厚到令人妒忌。

除了应有的俸禄,夏日送冰,冬日送炭这都是小意思,逢年过节,赏赐满满这更是不值得一提,更重要的,是体现自己用心。

掌书记一年四季的衣服,平日的吃穿用度,无不是节度使全包,甚至每日点心茶水,许多节度使都能记得安排。

说起这事就要说到一个节度使前两川节度使王建,这位节度使是屠户出身,后来一路打天下,占了蜀中自立为王,有一次王建和自己的掌书记因为意见不合产生分歧,王建的掌书记一怒之下,指着王建臭骂一顿,扬长而去。

旁边有人就说这掌书记太嚣张,觉得王建对掌书记礼遇太过,谁想王建却摇摇头,说:“我昔日在京城,有兴见皇帝是如何对自己登基前的掌书记,那真是下面进贡筐荔枝,皇帝都能想着自己的掌书记一份,我如今,才做到哪!”

后来王建也在自己掌书记的辅佐下,真正在蜀中站稳脚跟,建国称帝。

而节度使对掌书记如此,掌书记自然也投桃报李,对节度使誓死尽忠,所以当吕琦父亲出事时,他的掌书记,才会冒着生命危险,救吕琦出来,并且带着他一路艰苦逃亡。

林风了解到始末后,这才明白那日大太监说这也就掌书记做得出,果然,这世间没有无缘故无的忠心,有得只是真心换真心。

要不就靠每月那点俸禄,人家凭什么替你出生入死。

林风突然想起他爹好像就是先帝的掌书记,不由好奇他爹和先帝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也像别的节度使和掌书记一样亲厚,就隐晦的向自己小伙伴打听了一下。

谁想到那个小伙伴听了,反而很是诧异:“你居然不知道,你知道你爹有个封号是端明殿学士么,在你爹之前,其实从来没有这个学士名的,也就是说,端明殿学士,是从你爹开始的,那你知道当初当今皇帝为什么登基后封你爹为端明殿学士,据说当初陛下想给你爹赐个封号,可无奈陛下读书不多,一时想不起来,就以你爹在先帝时住的殿名赐名了,你应该知道端明殿是哪吧。”

林风傻眼了。

端明殿,那不是皇帝的寝宫么?

我靠,他爹以前住皇帝寝宫里!

林风刚刚正经的脑子,又歪了。

第48章 (二更)

林风忍不住问八卦了一下, 难道他老爹和先帝之前,真有些什么?

好在他爹和先帝的事不过是十几年前,当初的人现在都活着, 八卦心澎拜的林风就忍不住打听了一下。

当然,是悄悄的打听。

经过几天打听,林风从宫人内侍还有一些小伙伴们, 大体了解了当初他爹和先帝之前关系,说起来他爹还真是住在皇帝寝宫,甚至还不是别的屋, 就和先帝同处一室,有时外出情况紧急时, 两人共睡一榻也是有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