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七零年代小美人(作者:三春景) > 七零年代小美人(作者:三春景) 第40节

七零年代小美人(作者:三春景) 第40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七零年代小美人(作者:三春景)!

“你这话是哪里说的,我可没拈轻怕重、不能吃苦...难道是学农学工,小学组织劳动没有做好吗?我每次的都能拿到最好的评价呢,你是觉得评价的不公平吗?”毛思嘉声音没有多高,却有一种把对面的人压死的力量。

刘妮还想说什么,忽然教语文的李老师,同时也是班主任,站在了门口。朝毛思嘉招了招手:“毛思嘉,你出来一下。”

毛思嘉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不过看班主任李老师的表情,至少不是坏事。

走出教室之后,李老师对她说:“过会儿见几个领导,你好好说话,要是他们要了你,你以后就好了...”

这话说的不太清楚,但毛思嘉也来不及问什么,她很快就被带到办公室。办公室里有两个生面孔,叫人一眼就能看到——其实重点也不是‘生面孔’,而是两个人的气质,那干部服,那神情,反正和学校里的老师不太一样,站在老师办公室里就像是外来的。

除此之外,毛思嘉还看到了三个女生,这三个女生她都认识,同一个年级的。要说这三个人有什么共同点,大概就是都算是风云人物了。长得漂亮,学习成绩也不错。这个时候是不太强调学习成绩了,但那是对差生说的,学习好的学生依旧看重这些。

两个‘干部服’原来正在和一老师说话,毛思嘉知道那老师是谁,她初一初二的时候的英语就是他教的,直到初三才换了个老师。

“要说最好的,肯定还是毛思嘉,到时候人来了,你们看看——这不,人来了!”王老师一见被李老师领着来的毛思嘉就笑了起来,十分和蔼:“这就是毛思嘉,外语说的好!”

两个‘干部服’,一男一女,男的戴眼镜儿,有些严肃。女的看起来就和善多了,就算是什么表情都没有,都显得是在笑。见到毛思嘉,戴眼镜得到男的点了点头:“外形是不错,但我们公司又不差外形好的...外语好才行!”

这两个人的来历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

其实就是某单位来招人的,之所以要来招人,就是想把好苗子先找出来。不然的话,按照时下的国情,人分配出去了就很难从别的单位挖回来——之所以要这样,而不能等着分配职工过来任职,是因为他们的单位要求忒高,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

这就是不简单的地方了...他们是‘旅游公司’的。

这个时候并没有什么针对国人的旅游项目,最多就是临近结婚了,有条件未婚男女跑一趟大城市,买一些时髦的东西做结婚用品。这一路买东西,其实也就是旅游了。

所以这个‘旅游公司’的业务并不针对国内,而是对接国外!

现在的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远没有几十年后来的重要,但中国的体量、位置等决定了它不会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国家。所以即便是这个时候也有很多外国人对中国感兴趣,其中一些是各界名流,可以走官方的渠道来,接待也是官方的事。

可这样的人肯定是少数,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自己过来的。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这些人会中文吗?如果不会中文的话,那可是很不方便的。这个时候的中国,懂外语的人十分罕见,即使只是简单的几句日常,能做到的人都是凤毛麟角。

而且即使懂中文,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也不会特别方便。

这是一个陌生的国家,很多‘套路’他们根本不懂!如果想要一趟旅行少掉一些麻烦,有一个导游带着会不会好很多呢?

就是这样,旅游公司横空出世了。旅游公司的主要目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引导游客,免得这些游客满世界乱跑。另一方面,也是想挣点儿外汇...这个时候的外汇,地位其实是很微妙的。

几十年后,外汇,也就是美元,对于中国来说是佷容易得到的东西!但在这个时代不是这么回事,中国可以换到外汇的东西寥寥可数。

外汇这个东西,看起来没有什么必要,不就是外国钱么!但不是这样的,一个国家总需要在国际上花钱,这个时候用人民币人家是不认的,只能拿美元。

国家需要引进先进设备,需要进口一些商品,获得一些重要技术,甚至给非洲兄弟援助...这些都是需要外汇的。国内可以花人民币,但在国际上花钱,就只能紧着美元来,自家有多少美元就能干多少事。

一方面,主流声音觉得外汇这个东西不需要存,没有是不行的,但多了也不行。大概就是需要多少就弄多少,没必要一大堆堆在账上吧。所以看这几年的账目,每年外汇的出和进都是差不多持平的。

但另一方面,现实却是外汇很难得,这种进出持平,其实只是‘有多少就花了多少’而已。

如果不是这样,又何必让国外往国内来的个人汇款直接兑成人民币呢——由此还衍生出了侨汇券,凭侨汇券可以去友谊商店买东西,这些侨汇券差不多就是友谊商店的‘票券’。

外汇不够的情况下,能够挣外汇的企业都是吃香的。在体制内,他们的外汇肯定是要无条件上交的,自己留不下什么。但是所谓‘拿人手短’,这样的企业肯定会有别的好处可得!

旅游公司对接的顾客都是外国人,赚的当然是外汇,光是这一点就让人高看一眼了!

对于旅游公司来说,招人并不难,难的是招到合适的人。

不管怎么说,他们也算是面对外国人了,首先就代表着国内的门面,所以招人的时候一般都要求形象要好。另外,外语要不错...小语种不敢奢求,但几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语言总该有一种能拿得出手,进行比较流利的交谈才好。

这样的人在国内其实不难找,说到底还是人多,即使是这个时代也不缺各种人。在北京这个地方,更是集中了全国大量的资源,旅游公司想找的这类人,在别的地方稀罕,在北京却不至于,最多就是找的时候要多花功夫而已。

但问题是,外语好到能够流利交谈,这样的人就不一定要来旅游公司了。

往上走,可以去外交部。向下走,去一些大型央企不香吗?外交部那边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就不说了,大型央企则是另一个套路——大型央企往往要伺候外国设备,甚至外国技师,要是有懂外语的年轻人过去,肯定也受重视。

外交部级别高、有荣誉,大型央企则是有钱,也很能吸引人。旅游公司虽然也不错,但确实不是这类年轻人的唯一选择。

所以他们往往比较主动,趁着又一届学生毕业,就让人‘深入基层’招人了。

毛思嘉却不知道这两个人的来历,只是隐隐约约觉得这两个人不简单。相比起这个时候绝大多数穿干部服的,两个人有一种少见的气质。非要形容的话,就是他们没那么‘绷着’。

其中那个女的,上上下下打量毛思嘉,笑着点头:“形象是很好,这四个姑娘里面就这个姑娘最好。”

说是这么说,其实她心里已经有些不耐烦了。这几天已经跑了好几所学校了,学校推荐的学生也不少,但最后觉得还不错,可以招进来的也只有一个!要知道他们有四组人马满北京城招人,每组至少得招三个人!他们两人负责的这一块儿可没剩下几所学校了!

旅游公司人不少,这主要是需求大。

一般来说带旅游团分大团、小团,不过就算是大团也没有超过八个人的,至于小团,最小就是一个人。

大团、小团的基本配置其实是一样的,一个司机,两个导游。之所以要两个导游,其实也有互相监督的意思。司机不要求会说外国话,但是导游都得会。要是只有一个导游,随便和外国游客说了不该说的,又或者收了外国游客的礼物,这怎么办?其他人甚至都不知道!

非要说有什么分别,那就是大团会再带一两个打杂的,协助导游。当然,打杂的就不必会外语了。

这个时候来中国的外国游客不算多,至少相比几十年后的人流量,绝对少的可怜。但整个北京也就一家旅游公司,这个时代会跑来中国的,绝大多数都不差一点儿付给旅游公司的钱,所以为了旅途轻松都是很愿意找旅游公司的,可以想见旅游公司的生意有多好了。

一个团就要用两个会外语的导游,旅游公司的规模确实小不了。

这两年旅游公司的‘生意’还越来越好了,导游捉襟见肘地不够用,而且能做到用外语流利交谈的年轻人也越来越难找...今次出来招人,是领导下了死命令的!

各个学校听说旅游公司来招人,还是很配合的,主要是旅游公司为了招人是开了条子的,学校就算是想不配合也不能够。但是学校推荐来的学生,说是形象好,外语流利,他们面试之后却是很难满意。

来鲁迅中学之后,先来的这几个姑娘他们刚刚已经初步交谈过了,虽然只是随口问了问,却已经让人大失所望——别说外语说的怎么样了,就连开朗健谈也谈不上啊!其中有一个倒是相对活泼外向一些,他们正准备着重考察呢。

“既然人来齐了,咱们就开始面试吧。”旅游公司那男的始终是一本正经的。

毛思嘉就这样,什么都不知道,懵懵懂懂地就和几个女孩子一起去了一个空会议室。

女孩子们一个一个被问过,毛思嘉来的最迟,当然被排到最后。看着这面试流程,她总算是回过味儿来了,这不就是招工面试么!非要说有什么特别的,大概就是面试内容里面关于‘外语’的部分了。

这让毛思嘉很在意。

这个时候会出现‘面试’,而不是等分配,这已经很特别了!面试的内容包含大量外语的部分,这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毛思嘉并不觉得这两人是外交部的,外交部要人还不容易啊,真想要外语说的好的,随便哪里的人才都能挖来,且看不上他们这些初中生呢!但除了外交部,她是实在想不明白还有哪个单位这么想要外语人才,还着重口语。

但...毛思嘉想加入这个单位。

能看重外语,至少说明他们的工作用得上,说不定还很重要!即使毛思嘉还不知道这份工作是干嘛的,这总归是和外语相关,做的是她喜欢的事——相比起售货员,她肯定是更喜欢这个的。

等到毛思嘉前面的一个女孩子面试,毛思嘉已经收拾好了心情,决心争取这个机会了!

等到毛思嘉站在两个‘面试官’面前,她打起了十二万分精神。

两个‘面试官’面前有学校给的毛思嘉基本资料,无非就是年龄、民族、家庭背景、学习情况、老师评价之类的东西。两人注意到的不是外语成绩一溜满分,事实上这个时候考试题目容易,满分的很多,他们注意到的是外语老师评价极高,并且她会多门外语。

这个‘多门外语’说的不明确,但在两人看来,最多也就是两三门。但两三门也很厉害了,所以两个人觉得,除了一门英语外,其他估计也是凑数的,会点儿日常对话就敢说自己会这门外语了。

但不管怎么说,老师重点推荐的就是这个外形条件最好的学生,所以两个人还是打起了点精神。

“毛思嘉同学,你们王老师说你英语很好...”女人看了看旁边的搭档,她自己并不怎么会外语,主要做考官的还是自己身边这位:“能用英语对话吗?”

“有何不可呢?”毛思嘉笑了笑,这句话是用英语说的。

毛思嘉毫无口音的英语让其中那男的有些惊讶,只是有眼睛遮挡,看不出来——然后就是两个人的口语交流,主要是面试官问,毛思嘉回答,问的事情是毛思嘉对未来职业的想法。

最后,面试官让她用外语介绍一遍颐和园。

毛思嘉来不及多想,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颐和园——颐和园是北京名景了,毛思嘉这辈子娶过好多次了,对它的了解真不少,这个时候用外语说没有一点儿压力。

女面试官虽然不是很擅长外语,但能看得出来搭档的满意。她心里因此松了一口气...这样一来就算是又有一个过关的了,只要从剩下的学校里挑出一个合格的就行,看起来完成任务的难度不大。

面试官没有说什么,但是满意的氛围是能分辨的,毛思嘉觉得自己这一把应该稳了。

却没有想到,别的姑娘面试到这里就到此为止,到了她这里,面试官却问她:“还会别的外语吗?”

这句话也是用英语说的。

毛思嘉知道这是给自己加分,需要好好表现的时候,所以也没有收着,点了点头:“俄语还不错,西班牙语和法语也可以谈话,另外,我还会一点点朝鲜话和日本话。”

她以前是外语专业的学生,英语最厉害这不用说——奶奶一直想让她出国学跳舞,从小别的科目可以不那么严格,唯独英语抓的很紧。然后,大学时还修了西班牙语和法语,不敢说水平如何如何高,至少基本的东西都学到了,只是融会贯通不够。

所以来到这个时代,她就尽力搜集外语教材,闲暇时间都复习以前的学习内容。至于口语练习,一方面她就是读文章,另一方面也尽力找人——比如她以前呆的那个少儿艺术团,那算是北京最好的少儿艺术团了,有的老师有外国留学的背景,毛思嘉小时候很长一段时间的口语联系对象就是他们。

于是,现在这两门语言她也能和人对话了。

俄语则是趁着和苏联关系好的时候那一阵俄语热,她正大光明和一班人学的,那个时候社会上学俄语的人很多。她去学,虽说是年纪小了一点儿,却是一点儿都不显得奇怪的。

至于朝鲜话和日本话...这是韩剧和日本动画片的功劳。

相对于其他外语,这两门外语对中国人来说好学一些,但毛思嘉没有正经学过。简单的还行,复杂的就不行了,所以她说是‘一点点’。

而她这个回答显然出乎了面试官的预料,所以话音刚落,她就看到了两名面试官的‘不相信’。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2-05 22:25:29~2020-02-06 23:59:0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慕云初30瓶;爱喝果汁的小汤圆、nana~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1章

面试官对毛思嘉的说法不太相信,毛思嘉才多大呢,看家庭也是很普通的家庭...他们承认,有些人真的是天才,别人很难学的东西对于这些人来说是轻而易举,但这也是有限度的!

至少,现在毛思嘉的说法无法让他们相信。

英语、俄语、西语、法语,都可以交谈,甚至还会一些朝鲜语和日语...她才多大?怎么学的?

但推翻一个说法是要有证据的,更何况毛思嘉之前的英语水平确实非常高。有这样的前提,就很难将对方定义为‘说大话的人了’。这个时代懂外语的年轻人是凤毛麟角,有见识、懂知识是基本,这样的人很难会撒这种一戳就破的谎言。

是的,佷容易戳破,只要回到旅游公司,让专攻不同语种的同事看看,一切就清楚明了了。

心里疑惑归疑惑,有些话却没有直接说出来。两个面试官互相对视一眼,让毛思嘉用这几种语言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面试官中的男性,叫胡建军,主攻英语,在旅游公司也算是老资历了。旅游公司招聘导游的时候考虑到各方面的需求,要女性比较多,男性导游很少见。与之相对的,司机和随行打杂常见男性,有什么力气活也方便。

胡建军虽然主攻的是英语,却也是比较爱学习的一个人,平常闲不下来。只要有时间也会学一些别的语言,算是提高业务水平了。他会一些俄语(显然,也是当年中苏关系正好时受的影响),另外,也学了一点儿法语。

这个时候中国对法国的印象还是很好的,提起法国就让人想起巴黎,那里有很多浪漫漂亮的东西。同时,启蒙世界的声音也从这里发出,极大促进了全世界的革命...再者说了,接待的游客中,说法语的很多呢。

外面的人不一定知道,但旅游公司的人常常和游客接触,所以知道,法国那边对中国很感兴趣——法国本来就是一个各种革命思想很活跃的国家,所以法国才会崩溃、重建,这样周而复始这么多次了。

法国的开放有的时候是很惊人的!

这种情况下,确实有很多人对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也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感兴趣。也算是市场决定的,所以胡建军一直想把法语学的好点儿。

法语的导游一直不够,直接导致的就是法语导游常常是满班状态,甚至满班都不够,还需要英语导游去顶班。法国游客大多都能听懂英语,但说实在的,这也是没有办法了。

对于旅游公司的大多数导游来说,都是想要‘满班’的。不是大家都是工作狂,只是大家都想要各种津贴而已。

导游有基本工资,而在基本工资和基本补贴之外,很多收入就和带团多少、带团时间有关了。达到基本工作时间之后,额外工作时间越长,这笔津贴会越高...这笔钱不说多少,至少能让大家牺牲时间加班,并且是争着加班。

胡建军不好判断西班牙语、朝鲜语、日语的水平,但只是听这个简单介绍,法语和俄语是挑不出什么毛病的——他直觉,另外几种语言的自我介绍应该也没有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