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七零年代小美人(作者:三春景) > 七零年代小美人(作者:三春景) 第49节

七零年代小美人(作者:三春景) 第49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七零年代小美人(作者:三春景)!

毛思嘉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打算下楼和今天一起的导游、司机汇合。便笑着站起了身:“钟爱华的爸爸妈妈说不定想错了哦!”

“?”姐姐们不解地看向毛思嘉。

毛思嘉提起旅行提包,大概是今天的穿着的缘故,白色夹克、马裤、高腰回力鞋...她整个人看上去真的很干练、很飒。走到门口的时候笑着回头解释:“人家姑娘要是谈恋爱,倒是会觉得骑这车够拔份儿。可要是结婚呢?恐怕要觉得这小伙子不会过日子了!”

说完便推门离开了。

“各位姐姐先聊,我先去上工啦!”

留在办公室的众人一想,可不是嘛!于是一个个都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一个姐姐‘啧啧啧’了几声,才说:“说起来小毛成长地真快啊!你看看,如今是不是有一些咱们江组长的气势?”

江燕子是几个导游组里面唯一的女组长...导游公司虽然是个女儿国,但初创的时候其实中坚力量都是男导游。这种格局到现在,就表现在组长们的性别上。

现在说出这样的话,显然就是很高的赞赏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2-13 21:24:26~2020-02-14 21:38: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刘、楚怿10瓶;唯唯、随身空间有点爱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9章

“你就是燕子说的小毛啊?快过来快过来!”一罩着工作制服的中年女子朝毛思嘉打量了一会儿,然后招了招手。

确定对方就是燕子姐已经提前拜托过的人,毛思嘉也松了一口气,小步跑了过去。

中年女子名叫鹿琳,在友谊商店上班。也因此,相比起同龄人,她显得光鲜时髦了很多...虽然这种‘时髦’在毛思嘉看来其实和这个时候的普通人差不了太多就是了。

毛思嘉今天是经过江燕子介绍来买东西的,在旅游公司上班半年了,根据旅游公司的福利,她也算是积攒出了一点儿‘加班工资’(其实就是带团时间超过一个标准之后,按照超出时间给的津贴,这笔钱给的是外汇,当然,到毛思嘉手里的时候就成了人民币+外汇券的模式)。

毛思嘉上班并不太久,再加上最开始的时候也没有达到拿津贴的标准,所以这笔钱并不多。但因为真的急需一件商品,她又求助同事,换了一点儿‘外汇券’,这才开始打听这件商品的事。

外汇券虽然和其他票券一样,表面上没有价值,只是配合钞票使用的一种工具,辅助计划经济而已。但其实和其他票券一样,暗地里都有自己的价值。这种票券的价值在粮票这类基本配给尚算足够的商品身上还不明显,但诸如三转一响这类明显高一层的消费品身上就体现的很明显了。

事实上,外汇券本身的价值可能更高——其他的票券价值只是大家心里的一个估量,因为获取有难度,被没有渠道弄到的人制造出了价格。这个时候的人朴素,说实在的,有这些票券要么自己用,要么送人情,真要开价也很难...

而外汇券不同,使用外汇券去友谊商店买东西,很多商品本来就会比外面的商店低。这样一来,外汇券就等于是有实际价值了,而且是摆在眼前的那种。在这样的支撑下,大家对外汇券价值几何心知肚明。

然而这个时候又不允许私人买卖...毛思嘉为了拿到这些同事的侨汇券只得先按照对方暗示的,买到对方需要的商品,然后再交换外汇券。互送礼物而已,算不上私人买卖,这是说破天去也没问题的。

鹿琳多看了毛思嘉好几眼,心里暗暗把毛思嘉的穿戴都记在了心里,想着回头自己也做一套差不多的——毛思嘉今天是特意来‘拿货’的,她以前只是听闻‘友谊商店’的大名鼎鼎,其实没进来过。这一次要来,想了想,好歹没有穿的那么随意。

友谊商店进进出出的除了外国人,就是这个时候中国条件最好的一批人。毛思嘉没有大富豪穿乞丐装进出售楼处的趣味,在一个大家都尽量打扮的体面一些的地方,她没兴趣做‘不同’的那一个。

而且想想看,她是燕子姐介绍过来的,如果这边接待她的人是个不在意这种事情的人也就算了,如果不是呢?说实在的,先敬罗衣后敬人,这是很常见的社交习惯。燕子姐照顾她才介绍她来的,她自己不在意这种平常注定没有多少交集的人的看法,燕子姐却不一定。

燕子姐说不定和人家接触机会多着呢!还是不要丢了燕子姐的脸了。

这是今年新做的衣服,也是因为她参加工作后的需要...至少她自己是这么给自己找借口的。

深秋的时候旅游公司发了导游的制服,其中有一件呢子大衣,黑色的,挺好看的。不过一件衣服肯定不够,总不能一件外套穿一个冬天吧?毛思嘉当然有其他的冬衣,但成为社会人了,想要穿的好一点,这难道不是人之常情?

这就像大学毕业之后再看以前的衣服,总想要换掉换掉,统统换掉!

这个时候没有条件那么做,即使是毛思嘉家里也没有那样的习惯!但是新做一两件衣服还是可以的。

这次是想办法弄了一点儿咖啡色的毛呢料,厚实的很,适合做冬衣。

这块毛呢料最终做成了苏式风格很重的大衣,这种大衣的线条比较硬,这个时候也常常是男性穿。女性也有穿的,但那往往意味着这件大衣原本并不属于她们,她们的大衣继承自父亲或者丈夫。

但是毛思嘉这件是专门为她做的,剪裁上面并不会有那种不合适的观感。而所谓的风格么,男朋友风了解一下!

主要是毛思嘉身高腿长、身姿挺拔,穿这样的大衣只会显得气质出众,而不会有一种不协调的感觉。

咖啡色的大衣秉持着苏式风格,下摆很长,覆盖到脚踝上方大概两寸不到的高度。可以看到下摆下露出的深灰色斜纹呢长裤自然的衣纹,然后是一双翻毛皮鞋——也只能是翻毛皮鞋了,其实北京的深冬,翻毛皮鞋都有些穿不住。但没办法,谁让她爱俏呢...为此她穿了一双特别厚的袜子,是毛妈为她手织的。

这些风格都是冷硬的,唯有大衣领口露出的一截毛衣高领是鲜艳的红色,这一点儿点缀一下让这一套告别过于冷硬,很可能滑向无聊的风险。

鹿琳带着毛思嘉进了友谊商店,周围挺安静的,商品充足,但在这里选购商品的人相比起外面的大商场就要少得多了。在这里购买商品是需要侨汇券或者外汇券的,这是硬性标准...

中间毛思嘉看到很多外国人,这些大多是来华工作的。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毛思嘉一律没有多看——就那么看着别人多不礼貌,而且对于工作是带外国游客的她来说,外国人已经几乎是天天都要见的了。

最后毛思嘉被带到了一个出售电子产品的柜台,鹿琳和柜台里面的同事说了会话。里面的同事又看了看毛思嘉几眼,点了点头,然后取出了一个机器:“您看看,要的是这个不?”

毛思嘉只看了一眼就确定了,点了点头,并没有说什么再看看、再挑挑的话,这个时候也没有挑选的余地。问明了价钱,就把单位开的证明、钱、外汇券通通拿了出来,将这个自己问了很久的小东西给买下了。

这个机器在几十年后的人看来不值一提,是完全淘汰了的货色,就像这个时代的很多东西一样。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高科技之一,属于买起来非常麻烦的存在——一个磁带录放机。

毛思嘉很早以前就想买磁带录放机了,不为别的,就为了学英语。她自己是九零后的,生活在小城市,所以少年时学习外语还有用所谓‘复读机’的习惯。复读机其实就是小型化的磁带录音机,随身听和复读机也差不多,只不过有一个随身电源,可以带着走而已(其实复读机也可以用电池,只不过相比起随身听的充电电源,一次性消耗的电池实在是不合算...)

这种曾经的习惯影响着她,在这辈子学外语条件如此差的情况下,她首先想到了搞一台磁带录放机,然后弄一些教学磁带来。那些外语她都是有基础的,在教学磁带的帮助下巩固加深学习、自学,这都是相对容易。

但是后来一打听,她才知道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录放机和收音机感觉是挺像的,日后更是会合并到一台机器上,实际上却是完全不同的两台机器。相比起收音机的快速推开,录放机却是始终处在了相对‘高端’的位置上。

直到五十年代才完成了国产也就罢了,关键是国产的使用起来真的很难——毛思嘉以为录音机就是放个磁带盒子进去自然就能放音了,天真!这个时候还是钢丝录音和磁带录音并存呢,磁带也不见得是她想象的样子。

盒式磁带这个时候已经挺流行的了,但不代表国内也有。

真的,几十年的时间人类真的进步了很多,这种变迁毛思嘉是生活在这个时代之后才感受到的。

如果毛思嘉可以忍受这种落后的录放机的麻烦,尝试着使用...那也是不可以的。这种录放机的产量很少,想要买到是有前提条件的。得从单位开证明,主要是说明这个同志为什么要买这个。

这个时候挺多地方广播公司会买这个...

毛思嘉当时还是个学生,哪能开出这个证明来。毛爸毛妈也是,他们各自分属的单位显然也没有足够理由支持员工买个这个玩意儿。

当然,硬要想办法开出证明也不是不可以,这种事情,事在人为嘛。不过最后还是毛思嘉自己放弃了,主要是她看到录放机这么难弄,就想到了磁带。录放机和磁带可以说是一体的,在录放机没有普及的情况下,很难想到磁带会是普及的东西。

果然,磁带非常难买!而且就算能买到磁带,她要怎么弄到有外语课程的磁带?整套问题太令人头秃了。所以不等想到办法买录放机,她就自己放弃了这件事。与其纠结这些,还不如多打听打听有哪些老师会外语,而且愿意课外辅导学生。

在几年前,想找到机会学外语还是不难的,至少在北京这样的城市不难...不然那么多的人突然集体学俄语,这是怎么做到的?总不能是凭想象力在学吧?学校里一般也没教,这就必然有课外教学的存在了。

进到旅游公司上班之后,虽然要工作,毛思嘉也没有放下继续学习外语的任务。在旅游公司,导游提高外语水平也算是本职工作,典型的提高业务水平啊,所以公司是很支持的。

这种支持体现在方方面面,外面难得一见的外语教材,旅游公司自己的图书室却有很多。旅游公司还自己油印了一些外语学习的小册子,几种主流外语的都有。甚至带着旅游公司的介绍信,导游们可以去大学旁听外语课。

只可惜,导游们平常要上班,是不可能连续旁听外语课的。

这种类型的支持还有别的,而林林种种的,毛思嘉最看重的就是那些对外开放的磁带资源了!

旅游公司也注意到了导游不可能像上课一样去学校,就想到录放机学习外语。

这几年陆陆续续的,旅游公司攒下了不少磁带。有的是录了大学外语老师一整个学期的外语课,也有的是一些广播教外语的转录(早些年广播节目也有这种教学性质的),还有一些纯粹的外国广播弄来的朗读之类...

旅游公司也有录放机,但不多...旅游公司算是很富的一个单位了,但这种富有也是相对而言的。录放机这种机器,一个办公室也只能轮到一台,平常都是商量之后轮着用的。

毛思嘉他们办公室那一台,用的最多的人是赵露和陈永,倒不是大家偏爱他们两个。而是大家去带团了,他们两个留在办公室里学习的时间是相对较多的。

虽然有一些中文导游也不怎么忙,但人家进单位这么久了,如果无心新学一门语言增强竞争力,也用不着休息时间争分夺秒地使用那一台录放机。

毛思嘉只能抽空才能用上那台录放机,毕竟她现在的工作量已经和前辈们差不多了。

因为录放机的使用不便,她又确实有这方面的需求,她就想到了自己买一台录放机——不同于当年,现在的录放机技术进步很快,再看又是另一个样子了。更重要的是,她把自己的想法和燕子姐说了,燕子姐就推荐她来友谊商店看看。

这里有外国货,而且录放机这种商品虽然同样紧俏,但至少比一般的商店要货源充足一点儿。

为了这台录放机,毛思嘉才不得不攒外汇券的。

知道毛思嘉是来真的,燕子姐又帮她和自己一熟人打了招呼...要是录放机到货了,提前知会一声。这东西确实紧俏,不打听着不行。

这次就是知道有货了,毛思嘉才闻讯而来的。

日产录放机,毛思嘉估计这在日本国内只能算是上一代产品了。不过她也没有嫌弃,看着样式是够用了...对于现在的她来说,即使是最先进的产品也不过是凑活着用了,在这上面她有时候真的挺迟钝的。

更直白一些的例子,她现在就一点儿没有想买电视机的意思,即使她现在如果想买的话是能够买到的...这个时候的电视机,娱乐性于她而言并不会比收音机强。

这么个小机器,大概要两百多块钱,这还不算消耗掉的外汇券。

将录放机放进人造革手提袋里,毛思嘉来的时候准备了三百块,这个时候还剩下几十块。本来想的是如果有多余的钱就全买磁带,她不可能把公司的磁带拿回去用的,这不合规,只能申请转录公司的磁带。

转录就需要她自己有磁带,这又是要买的。

毛思嘉问了鹿琳磁带的位置,又去看磁带——也大多日产,索尼的一盘要五块五,松下的一盘要五块二,其他的有国产有进口,价格也几乎在五块左右。

价钱是差不多的,既然大价钱都花了,毛思嘉也就没必要在小钱上面省了,所以买了最好的索尼磁带,拿了两盘。

主要是毛思嘉想到好不容易来友谊商店,还是趁这个机会给爸爸妈妈带一份礼物。

至于说磁带不够用,两盘磁带也能转录一些内容了,她先听着呗。反正等下次发工资还有外汇券可拿...到时候再来买磁带就好了。

更重要的是,燕子姐告诉过她,以学习为名开证明买录放机和磁带的,回头带上□□可以申请一部分外汇券补贴。

指望单位为导游学习外语补钱有点儿不切实际,主要是单位也没那么有钱。真那么有钱,哪还用这么麻烦,一人安排一台录放机不就完了吗?不过一点儿外汇券补贴还是可以有的。当然,前提是这些东西是在友谊商店这类需要外汇券的地方购买的才行。

不过这也是废话了,这些东西在一般商店难买程度摆在那里,如果不是特殊情况,旅游公司的导游肯定都是去友谊商店了(主要是大家有外汇券,选择这里显然更合算)。

不会全部的外汇券都补,但多少可以补一些。江燕子真的很看重毛思嘉,毛思嘉是能够感受到的,所以她打的报告估计能多补一些...不知道是多少,但怎么也足够她之后再买一些磁带了。

剩下的钱就不多了,毛思嘉正想着要买什么做礼物的时候,有人从背后拍了拍她的肩膀。

“毛思嘉?真巧啊!”

毛思嘉一回头,原来是孙卫南!再一看,他也不是一个人来的,一起的有他姐姐孙西西,还有一些人,看起来和他差不多年纪,是毛思嘉不认识的。不过虽然不认识,毛思嘉还是隐约知道这些人的来头。

估计是孙卫南的发小,他在大院儿里长大,多的是这种同龄孩子从小一起玩到大。胡同孩子虽然也有发小,但往往达不到大院儿孩子的规模,人家一大院儿顶日后一小区是轻轻松松的。

毛思嘉和孙西西见过两次,还有点儿印象,通过孙继东知道,她现在已经参军去了。她这一次回家,估计也是挺不容易的。

毛思嘉冲她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孙西西对她也有点儿印象,笑了笑算是回礼。

遇上了总是缘分,两边各自买完东西就一起出来了。

到了外面,孙卫南才给身边一群发小介绍:“这我同事,毛思嘉——四姐,你都不知道,三哥和思嘉多熟!”

后面半句话是对孙西西说的,孙西西在孙家兄妹里面排行第四,孙卫南自然是最小的了。

发小里面有一个忽然想起来了,拍手笑了:“我知道毛思嘉,是不是鲁迅中学的?”

“哟呵!你小子怎么知道的?”孙卫南的惊讶是真惊讶。

发小‘嘿嘿’笑了两声:“人名气大着呢,鲁迅中学有个‘郝思嘉’,‘郝思嘉’是谁你知道不?”

《乱世佳人》是建国前引进的片子了,这一代的孩子有机会一睹的很少,但总有人能看到。

“行啊!毛思嘉,我都不知道你有这么大名气!”孙卫南转头瞅毛思嘉,大概是觉得有意思,又笑了起来:“对了,你来友谊商店买的什么?看着神神秘秘的。”

“有什么神秘的,喏,就这个。”毛思嘉让他看了录放机和磁带:“回头翻录了公司的外文磁带,回家也方便听...是燕子姐介绍我来买录放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