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的佛系田园(重生) > 我的佛系田园(重生) 第26节

我的佛系田园(重生) 第26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的佛系田园(重生)!

第38章

那位英雄姓张,叫张家明。

接待张家人的是副所长大刘,他亲切地给各位家属倒了茶,认真倾听诉求。

听了一会儿,他听出重点了,张家这是要找人索偿。

待张家人心情平静后,他解释说:“那天的事我们抽查过监控,问过在场的所有人,证明张家明同志是为了逮捕嫌疑人而出了意外,和那位小姑娘无关……”

“怎么无关?”他大姑一听这话直接炸毛暴走,霍然站起指着他的鼻子骂,声如洪钟,“那人贩子是要抓她吧?我们家明抓的是那个人贩吧?怎么没关系?为了救她,他连命都搭上了,让她到灵前说声谢谢有这么难吗?”

“天哪!我的儿子……”他大姑的话使老太太悲从中来,嚎啕大哭,“领导啊!你们要为我儿子作主啊……”

“是不是他们家有财有势,你们要帮着他们?!我们只要她家人一个态度,如果你们不给地址,我们就到外边请媒体帮忙,闹大了谁都不好看我跟你讲……”

靠!厉害,威胁到派出所头上来了,果然是无知者无畏。

副所长的办公室一片嘈吵,张大姑嗓门大,外边的人听得一清二楚,之前为罗家人做笔录的警员恰好也在。

听到张家人那些话,他不由想起那位来自香江的少年说过的话。

作为执法人员,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面他都见过,像张家这种品性的人很多,大家不以为怪。

以为张家人这么闹真的只要一个态度?

当然不是,听听——

“……但凡他们主动上门说声谢谢,我们也不好计较,现在这样算什么?怕我们要钱?好,那我们就要钱!救命之恩大过天,他们还欠我家明一句谢谢!”

听得外边的职员摇头叹息,张家明的确是一位热心好学的好同事,没想到他家有这样的人,教人意外。

可是,香江那少年才多大?对人性有这么深刻的理解。

“或许香江那边的教育方式跟咱们不一样,孩子早熟……”诸位警员扎堆八卦,有人一知半解地分析。

干他们这行的,什么奇葩没见过?

要小姑娘地址是不可能的,当这里是什么地方?公民信息能胡乱给的吗?

如果那小姑娘是张家明救的,对方一家如此冷漠的态度确实不该。问题是,那小孩自救成功并反杀,张家明追捕疑犯是职责所在,不幸遇难与人无关。

张家实在要找一只小肥羊的话,那位人贩子才是目标。张家明为了救他才出意外,可惜对方被撞死了。

就算没撞死,张家也不敢送上门去。人家是人贩,向对方索赔等于引狼入室。

算张家倒霉,肇事司机是一名来本地创业的失败人士,目前最值钱的家当就是那辆车。

他认罚等坐牢,能赔的钱也不多。

今天,张家扶老人到这里哭求撒泼明显是有备而来,一行人老的老,少的少,除了一位少年其余全是女性,谅派出所的人不敢动粗。

对张家来说,儿子因公牺牲,凡是相关的人一个都不能少。

大刘是一位脾气相当好的老警官,他让人找出西江桥的监控,让张家人看个清楚明白。

最后,他口吻稍微严厉地作出总结:

“……监控清晰,现场还有多名目击者作证。如果你们闹到媒体,对方完全可以控告你们骚扰讹诈。到时不仅无人同情你们,甚至连累张家明的名誉。”

法律更不会支持他们索要人道主义补偿费,张家明并非救小姑娘而死,让她家给张家补偿毫无道理。

张家大姑之前看大刘一副老实相貌才敢大声嚷嚷,如今对方摆出一副铁面无私的态度给她们科普法律法制,冷硬的语气,威严的态度使她产生一丝怯意。

民不与官斗是有道理的,人家有千百条理由吓唬你(张家认为)。

几人走出派出所的门口,张大姑暗暗松一口气,长叹:“唉,家明也忒没用,他要早到几秒就成那孩子的恩人了,你们一家也不至于回农村。”

凭另外几个孩子的能耐,张家恐怕要一辈子在农村翻不了身。

这对老妇人是一个打击,又哭了,眼睛红肿浑浊,“他大姑,怎么办?你好歹是城里人了,见多识广,一定要帮帮你几个侄女侄儿啊……”

俗话说,一人得道,全家升天。

张家人目前仍在村里住,屋子老旧没钱盖新的,家里的钱和三儿子寄回来的钱都给大儿子娶媳妇了。

由于穷,四个儿子中只有老大娶了媳妇,两个女儿待字闺中。老人指望三儿子和张大姑帮她们找有钱的城里人,多要一些彩礼钱。

以后全家人都在城里,另外两个儿子不愁找不到工作,更不怕娶不到好媳妇。

可以说,张家明是全家人的希望。

哪知一眨眼,顶梁柱没了,一家人的美好憧憬成为泡影。

“怎么帮,我老公家在西环又没熟人……”张大姑正头疼,忽而灵机一动,“不如这样,大妹(张家女儿),你找个机会问一问谁和你哥比较熟悉,然后这样那样……”

美人计,苦肉计,轮番上阵,哪个好使用哪个。好男最怕女人缠,迟早能问出那小姑娘家的地址。

不管她是不是张家明救的,城里人好面子,怕麻烦,张家明的死多少与她有些关联。运气好的话,对方被张家一吓,或许就认下这个救命恩人了。

光脚不怕穿鞋的。

家中人口多,赔款、抚恤金看起来很多,实则不耐花。既要娶儿媳妇又要盖新房子,还有二老的生活质量……总之非长久之计。

唯独救命之恩最实际,最难偿还。

……

这场闹剧,罗家人一无所知。

这时候,谷宁正带着三个孩子坐车返回大谷庄,一行人坐的又是拖拉机。

事情是这样的,谷妈在买了除草剂后,顺便到市场碰运气,看能不能找到大谷庄那位经常帮人拉货走乡镇道的老乡。

结果运气不错,真的遇上了。

既然有顺风车坐,整个后车厢都是空的,她索性又到市场买了一袋米和九只小母鸡,鸡笼是老板送的。

买鸡不是为了养,而是为了吃。多买一些,最近几天都不必下山。

蔬菜不用卖,农村不缺这些。

原先,谷宁担心小年嫌拖拉机脏坐不惯,哪曾想,俩少年上车后直接坐在车尾厢边缘,悬着双腿荡呀荡,一边聊着天。

“哎哎,你俩把脚缩起来,小心卷入车底被压扁。别坐那儿了,过来帮我扶行李箱。”欣慰之余,老母亲的忧心开始发作。

拖拉机超晃的,一颗小石子能让它晃成小地震。

“青青,过来,你趴那儿看什么呢?小心磕着牙。”坐都不坐稳,小丫头还双手趴在铁车栏边,抵着下巴看风景。

一群熊孩子,个个都很听话,但总不让人省心。

第39章

夏天的枯木岭,长年林荫密布,四季常青。

外边的天气很炎热,山里的空气清新凉爽,一阵拖拉机的强大噪音在回响,一把清脆童音混杂其中。

“表叔,右边,走右边……”

“好咧,好咧,还是青青记性最好。”一把男声浑厚爽朗,不忘夸奖小丫头两句。

两年多了,当年建房子修的大路又被野草覆盖,一条山间小道延伸到里边。如果没有熟人带路,表叔或者其他外地人根本不敢开车往山上走,怕坠崖。

连谷宁都不敢肯定是否走对,路被重新修过,与记忆中的大不相同。唯独罗青羽住了两年,对山里山外的情况最为熟悉。

“阿宁,哪天把这路修一修吧!铺点水泥,否则一下雨你这路没法走。”司机表叔偶尔回一下头,劝道,“像雷公山的老丁家那条路修得好,出入方便。”

大家都喜欢走,或步行,或骑车,或开电动小三轮,连大卡车都能进,十分便利。

反观枯木岭……当事人在,不提也罢,免打脸。

谷宁苦笑,道理她都懂,奈何钱包羞涩。

“我也想,没钱啊!”

家里的钱攒了两年,有望在今年年底换大房子,绝对不能再在乡下浪费这笔钱。为嘛说浪费?因为这条路行人、电动三轮车出入都没问题,何必着急呢。

路不好走,家住深山无人问?巴不得呢。

难得闺女有个地方躲……啊不,是难得有个地方让全家清静度假避暑。

“阿灿,那位老丁叔真的回来了?”

“回来一年了,把以前的老房子扩建成一幢大宅……”偌大的一座山,就爷孙俩住,“丁大爷是个人物,鹅公岭离他们家只隔两座山,一点儿都不怕……”

从古到今,村里死的人全部葬在鹅公岭以及附近的几座深山老岭里。成年人进山大老远就绕道走,丁大爷却带着孙女住在山里与之遥遥相望,胆子忒大。

“……听说他会看风水,在香江很出名呢。”司机表叔感慨地说,“唉,出名又怎样,最后还是要落叶归根。”

名声救不回儿子、儿媳的性命,不如在老家把孙女养大,安度晚年。

哦?小年一听,眸里掠过一丝意外。

“大叔,丁大爷全名叫什么?”他忍不住问。

“丁红军,名字很土吧?哈哈,他祖上扛过枪打过鬼子……”司机表叔吧啦吧啦。

诶?小年讶然,果然是他。

“怎么,小年,你见过他?”谷宁想起他也是香江人,或许知道一点八卦。

“不,”少年摇摇头,“我听别人提过他的名字。”

据他所知,香江有两大玄术派系,分别是唐氏玄门,道宗门。

唐氏是本地道统世家,拥有百年历史,在香江颇有名望。

道宗门是野修派,创始人在X革时期逃到香江避难落户,仅有几十余年的历史。

唐氏玄门的传承很单一,只从族中挑选人才学习祖传玄术,有点固步自封。加上它人才凋零,各类精妙玄术在后人的手中发挥不力,名气日渐式微。

相反,道宗门广纳天下英才,山、医、相、命、卜玄学五术俱全。它人才辈出,逐渐在香江打响名气与唐氏平分秋色。

正好应了民间那句话,风水轮流转。

尽管如此,香江一半世家在风水方面仍然信赖唐氏,包括农氏。

但道宗门的几位玄术大师的名号他略有所闻,其中就有一位姓丁的风水师。据悉,他到香江的第一天就帮一落魄世家看祖宅风水,成功扭转其家破人亡的运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