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红楼]养女送子 > [红楼]养女送子 第31节

[红楼]养女送子 第31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红楼]养女送子!

林柳有些懵:“贾琏,你这是做什么?”

贾琏小声开口:“李姨娘出事儿后,老太太怜惜迎春,特意下令,说不用让她守灵,只每天过来为李姨娘烧上半个时辰的纸钱也就够了。是她自己哭着闹着,要过来给李姨娘守灵的。”

林柳愣住,转头看向迎春,却发现她明明听到了自己与贾琏的对话,却不但没有任何动作,连一点儿声音也没发出。

反倒是旁边的奶娘,脸上有着与李姨娘生前一般无二的,居高临下的嚣张。

林柳忍不住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多管闲事了?

王熙凤烧完手上的纸钱,拍拍手站了起来,也不看跪在地上的迎春,径直往李姨娘的棺材方向走。

奶娘伸手想拦,王熙凤却仗着自己身材娇小,直接从她腋下钻了过去,三两步便走到了棺材前,还踮着脚趴在棺材口上往里看。

因为停灵不到七日,棺材还是敞开的,并未封死。

王熙凤一探头就对上了李姨娘的遗容,然后没意外地,被吓得尖叫连连,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不过很快,王熙凤就拍着胸口从地上站了起来。

她略有些得意地看着贾琏:“这也没大人们说得那么可怕嘛,除了脸色白了点儿,嘴唇黑了一点儿,不是和睡着了没两样吗?”

奶娘冷冷地看着王熙凤,却碍于身份,不能拿她怎么样。

贾琏面对迎春的奶娘有些发憷,赶紧将人拉到一旁:“你收敛些,这是在灵堂。”

林柳却被王熙凤口中的“嘴唇黑了点儿”吸引了注意力,顿了顿,趁着贾琏说话,奶娘的注意力也落在两人身上的空档,悄悄走过去看了眼李姨娘的遗容。

并着重看了眼李姨娘的手指甲。

看完后,她便心脏狂跳。

担心被奶娘看出什么,林柳走到贾琏与王熙凤面前,一手一个,直接将人拖出了灵堂:“既然人家不欢迎我们,我们还是赶紧离开吧。”

听了这话,那奶娘的视线果然从三人身上离开,继续盯着迎春去了。

走出老远后,林柳才放开贾琏与王熙凤,自己走到一旁。

若是没看错,李姨娘应该是被毒死的。

林柳这里有了大发现,贾敏那边的谈话也不逞多让。

母女二人也有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了,相聚后自然要好好叙旧一番,过了越一刻钟,两人才切入正题。

原来这次贾母让女儿到荣国府,竟然是为了贾赦续娶之事。

贾敏有些疑惑:“大哥不是一直不愿续娶?”

贾母摇头:“这不是李姨娘没了,他就算想要将李氏扶正也没机会了,这才答应了续娶之事。”

贾敏有些尴尬:“李姨娘刚没了,母亲就张罗着为大哥娶亲,是不是有些不太好啊?”

怎么,也得等上一两个月吧?

贾母瞪了她一眼:“一个妾室而已,没了难道还要让你大哥为她守孝?这世上只听过妻孝,可没听说还有一个妾孝的。”

贾敏眨眨眼,讨好地冲着贾母笑了笑:“是女儿糊涂了。”

贾母没好气地拍了下她的手,叹道:“你当我想这样,一边破例给一个妾室设灵堂,一边却迫不及待地为你大哥娶妻?

可你也不想想,你先大嫂都去了多少年了。

宁府的贾珍丧妻不过两年,就定下了尤氏,再一年便将尤氏娶回了家,你大哥呢?这都多久了,若是再不给他娶妻,谁知道他隔几天会不会又被哪个妾室迷了眼,再生出了扶正妾室的想法?

我们这样的人家,再怎么胡闹,也不能让人看了以妾为妻的笑话。”

贾敏想了想,仍有些不赞同:“到底还是太急切了些,母亲何不等上一个月再说此事?”

贾母摇头:“我倒是不着急,可你大哥的两个孩子总不能没人照顾。之前李氏在,她还能照顾自己的女儿,我照顾琏儿一个倒也不费什么精力。可如今李氏没了,留下一个一岁出头的小姑娘,我一个老婆子,哪儿来的精力照顾?”

贾敏哑然,这倒确实是个问题。

贾母见了,便当她没有异议,提出了几个人选。

贾敏皱眉:“怎么听着都是些小门小户家出来的姑娘?大哥好歹也是个一等将军,还是荣国府的继承人,娶的继妻是这样的身份,以后出门交际难道不会被人嘲笑吗?”

贾母看了贾敏一眼,叹气:“荣国府哪儿就需要老大的妻子出门交际了?如今代表荣国府出门交际,都是王氏的活儿。”

正是因为这个,她才没有给老大挑家世太好的继室。

一来贾赦得罪皇上的事儿京城明眼人谁人不知?根本就不会有人愿意与贾赦扯上关系;

二来贾赦自己条件不算好,膝下已经有了嫡长子;

三嘛,就是王子腾近些年一路高升,连带着王氏的身份也水涨船高,门第与贾赦相当的人家,根本压不住王氏,何必进门自取其辱?

也就只有那等在朝中没什么势力,不了解朝中动向,又想要博取荣府富贵的人家,才愿意将女儿嫁给贾赦了。

“可是,”贾敏看着贾母,“从来只听说过哥哥给妹妹选婿,哪儿有妹妹为哥哥挑选妻子人选的?母亲您这不是为难女儿吗?若是这门婚事最后不如意,大哥岂不是要恨上我?”

贾母摆手:“他自己又不是不知道没多少人愿意嫁给他。”

贾敏还是推辞。

贾母又劝了几句,见贾敏不愿给出自己意见,便干脆让她坐到一旁,自己慢慢挑选起来。

贾敏有些茫然,母亲今日让她过来只是为了贾赦的婚事?

就在她怀疑人生的时候,贾母冷不丁开口说了一句:“你二嫂倒是对这些人选很满意,而且从中挑出来了一个‘不错的人选’。”

贾敏转头:“谁?”

贾母淡淡开口:“邢家长女。”

贾敏没反应过来,等贾母将资料递过来,她仔细翻看后才明白了这个姓家长女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位邢家长女的父亲大小也是个五品官,可惜早早没了,如今只剩下寡母与四个弟弟妹妹。

家境不算好,还有几个拖累,但性格强势,在父亲去世、母亲病倒后能撑起一个家,瞧着还是挺合适的。

只是……

贾敏不太相信王氏会这么好心。

贾母也不相信,但她笑了笑:“我觉得这邢家长女倒是挺不错的,若是没有意外,就定下她了。”

“母亲?”

“我特地让人打听过了,这位邢家长女虽然没有资料上说得那么好,但也只有一个贪财的小毛病,在我们这样的人家,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事。”

贾敏微微有些无语:“母亲您都做好决定了,何必再来问我意见呢?”

旁边的鸳鸯上前给贾敏斟茶,闻言笑道:“姑奶奶这话说的,好似老太太拿这话与您消遣一样。您可别误会了老太太,她呀,只是想要与您说说话,顺便分享一下喜悦之情。”

贾敏看向贾母,无奈:“这事儿不是还没定下呢?”

贾母挥手,让鸳鸯退下:“我若是不提前告诉你家里准备给你大哥续娶,以后你知道了,岂不与我生气?何况今日叫你过来,也并非只有这一件喜事要同你说。”

贾敏来了兴趣:“还有什么好消息不曾?”

贾母笑了笑:“倒也算不是多大的好消息,只是你二嫂又怀上了,又已经坐满了三月的胎,我便想着告诉你一声。”

“又怀了?”贾敏惊讶,“二嫂可真是有福气。”

哪怕对王氏不喜,可她肚子里怀的到底是自己的孙儿,贾母自然也是觉得高兴的:“你二嫂自从生了元春后,肚子便一直没动静,如今这把年纪再次开怀,不知高兴得跟什么似的。王家知道此事后,更是特意派人送来贺礼,还说要将元春接到王家小住一段时间呢。”

贾敏眨眨眼:“元春?她不是快要定亲了?”

按照习俗,已经定亲的姑娘就要待在家里绣嫁衣了,轻易不能出门,更不要说无故走亲戚。

贾母笑了笑:“这不是还没定亲吗?趁着定亲前的这段时间道亲戚家走走,松快几日也是好的。”

松快松快?在家难道不比去亲戚家更轻松?

贾敏眉头紧蹙,总觉得今日母亲说的话前言不搭后语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贾母又提起一件事:“说来王家自从投靠了三皇子后,在便一直很受重用。如今又立下不小的功劳,在前线几乎与同去七皇子的声望不分上下,很是为三皇子捞了一波功劳。”

贾敏茫然:“母亲为何突然提起此事?”

贾母看了她一眼,笑道:“就是突然想起了,与你拉拉家常而已。难道我与自己的女儿说话,还要分个前因后果,非得有个承前启后?”

贾敏连连摆手:“自然不用,母亲想到哪儿说哪儿就是,女儿认真听着呢。只是您也知道,女儿对朝堂诸事了解不多,即使听了也是一头雾水,只怕不能很好地接下母亲的话茬儿。”

贾母笑:“我就是憋在心里难受,说了才高兴。”

贾敏凑到贾母身边,拉着她的手笑道:“既然母亲不介意对牛弹琴,女儿自然愿意听母亲多与我说说话。”

贾母笑着拍拍她的手:“还是你最孝顺,最让人省心。”

“母亲怎地突然发出此等感慨?”

“就是觉着,有时候不懂就明说,也比不懂装懂的好。”贾母笑容淡淡,“最怕的是,自己不懂还以为最懂,然后靠着自己的一知半解去做事儿,最后给家里招来灾祸。”

贾敏想了想,问道:“可是大哥又惹您生气了?”

贾母摇头:“他如今醉生梦死,一心待在美人窝,哪儿会去关注外面的是事。”

说完自觉失言,她又笑道,“对了,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据甄家传来的消息,说是宫里的甄贵妃曾说皇上近日身体不大好,因被疾病困扰,脾气比起之前略有些急躁。你回去后记得与如海提一提,让他近日在朝堂上安分一些,即使手上有谁违法犯罪的证据,也千万不要在这个当口儿出头出来弹劾。”

事关丈夫,贾敏立刻紧张起来:“皇上病得严重吗?”

贾母摇头:“我整日在家,朝堂上也没个能说话的人,哪儿能知道这种大事?只知道皇上病了,心情不好。”

贾敏认真起来:“母亲放心,我回去后定然一字不漏地将此事告诉如海,让他近日在朝堂上小心些。”

贾母欣慰地拍了拍贾敏的手:“这便好。”

说完此事,贾母又提起贾珠与元春兄妹,说了许多关于两人的好话,话里话外,似乎想要让贾敏同意,让贾珠上门与林如海讨教学问。

贾敏有些疑惑:“我记得王氏之前给珠哥儿请了一位先生,还是状元?”

贾母摆手:“人家好好的状元,若非落难,怎可能跑到我们这样的人家做先生?前些日子向老二请托,与王家搭上线后,早已起复做官儿去了。”

贾敏有些为难:“我倒是想要答应,只是担心如海没时间。如海前些日子还说,要为小麒麟请一位进士做西席呢。若非他自己不得空,他就自己亲自上阵了,何至于说出这话?”

“不过……”贾敏想着母亲一心惦记着自己,也不好意思因为王氏就让母亲失望,“若是珠哥儿平日遇上什么解答不了的难题,一并记录下来,趁着如海休沐的时候上门询问,倒也不是不行。”

贾母本是随口一提,如今有了意外之喜,更觉得高兴。

想着自己之前提供的消息,更觉得自己一片慈母之心没有被辜负,拉着贾敏高高兴兴地又说了许久的话。

一直等到三个孩子回到荣庆堂,母女二人才停下了说话。

贾敏看了眼门外,发现太阳已经升得老高,忙起身拉着林柳准备告辞离开:“家里两个小的太能闹腾,今日就不再多留了,等空闲了,女儿再上门陪您说说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