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忠犬攻略 > 忠犬攻略 第187节

忠犬攻略 第187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忠犬攻略!

乌金铠甲寒芒闪烁,身姿笔挺矫健英姿,内敛而肃穆,军威赫赫气势凛然,站在前排的许多兵士皆用崇拜的目光仰看着他和帅旗。

穆寒已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将军了。

老帅匡胥在决战郇国中负了伤,之后引发旧疾,已不能再率军征战。他向信王推荐穆寒为接任者,信王也有此意,于是欣然允纳。

这次南征楚国,正是穆寒挂帅。

军中或许还有些许世家子秉持旧偏见,但信王的军功改革推行数年,席卷整个营辕,信军之中已翻天覆地。

穆寒今日位置,乃无数战功实打实垒上去的。在军中在信都乃至整个北地和天下,他是一个传奇人物。

军中崇拜者极多。

他就如那东升的旭日,谁也无法掩盖他的光芒。

韩菀翘唇笑。

这是她的夫君,她的穆寒,她心爱的男人,经历人世间种种苦难的打磨后,最终焕发出独属于他的光彩。

不但她移不开眼睛,这城头上许许多多的人,视线焦点都集中在他身上。

韩琮兴奋,小小声说:“姐夫好厉害!!”

孙氏轻哼一声,没有说话。

她脊背绷得紧紧的,有多少目光落在穆寒身上,就有多少目光落在她娘仨身上,孙氏对此极敏感,一手拉过儿子,另一手拉着女儿,把两个孩子都挡在自己身后。

“阿娘~”

韩菀晃了晃母亲的手臂。

孙氏没好气:“干什么?”

自从孙氏妥协接受穆寒后,母女俩算是真正和好了,哪怕孙氏仍有些心气不平,说话有点点硬。

不过自己亲娘,韩菀并不介意多多软和一些。

“穆寒说,他有法子解决的。”

她能感觉他已有腹案计划,虽然她不知道他打算怎么做。韩菀也没有思索分析,她就等着,她对穆寒很有信心,他是个稳重的人,事关她,他更是再慎重不过。

韩菀抿唇笑。

孙氏喷气:“嗤,这他还能怎么解决?”

连江河大决都可以堵,唯独世人口舌无法阻塞,这种跨越阶级又前后翻转还带有传奇色彩的恋情.事件,偏偏就是这些人最喜欢议论。

很多人素昧平生,但偏喜欢以坏处和恶意去揣测别人,此类八卦就是流传最广经久不衰的。

可以预见的,接下来的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些流言都不会停止,并且将会有无数双眼睛盯着韩菀和穆寒,一旦这对夫妻有什么容易发散思维的动作,就必然又掀起新一轮的蜚语。

而且最重要的,孙氏本人对穆寒其实都没有太大的信心。但现在也没办法了,只能这样,她唯有趁他尚未变质之前,让两口子多生几个孩子。

再以后如何,就随他去吧。

看女儿笑靥如花,那双眼睛盯着穆寒闪闪发亮,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光彩,她心里就不是滋味。

瞥一眼穆寒,孙氏重重呼了口气。

韩菀并不知母亲想了这么多,或许她知的,但没办法解决只能不理了。

穆寒说过,那就交给他吧。

底下誓师结束了,号角吹起。

沉沉的呜呜声响彻云霄,穆寒当先驱马,帅旗一动,大军随即开拔。

她跟着人潮涌了过去,望着帅旗越去越远,山川原野,漫漫雄兵,如海潮一般,缓慢往东南方向涌去。

……

信王兵发鲁南。

七十万大军分三路,急行军往东南而去。

信军与鲁军胜利会师,与南楚对峙于鲁国南界,南北两大霸主角逐天下的大战,正式拉开帷幕。

共计投入兵士愈百万,此一战,撼动九州。

四月末,两军会战,各有损伤。

五月,连续两战,依旧不分高下。

两军旋即分开,互相观望对峙,长达两月。最后是楚王按捺不住,定策先发制人,分四路直取信王位于淮蒲的大本营。

信军迎战,佯作不敌之态引楚军深入,楚王中计,后信帅穆寒率大军从中将楚军一截为二,旋即包抄围杀。

楚军骤不及防,首尾失顾之下,抵挡不住信军的凌厉攻势,楚王与楚帅当机立断,下令立即圆阵紧缩,伺机强硬突围。

鏖战一宿,天明时楚军终于成功突围,损伤不轻,楚王当即下令退兵,回营固守。

好不容易占据上风,信军怎肯罢休?自穷追不舍,又趁机分兵截断楚军粮路,继而围攻楚军位于夏丘的粮草大营。

楚王立即分兵去救,两处战场最终演变成一场决定胜负的关键转折点大战。

鏖战两个日夜,信军最终成功攻破楚军大营,楚王大败,折损兵卒愈十万,伤员无数,迫不得已,他下令放弃这次北伐,退回楚国。

信王却没有善罢甘休。

下南楚,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信军转守为攻,五路大军紧随而下。

渠广率十万军直逼黄城,吕骁率十万军指随城,陈钦黄季勉率八万精兵东去舒邑,罗笙杜元率八万精兵剑指柏阳,而王驾和穆寒,则率二十万大军直逼楚国北部最重要的关卡容谷关。

这一场战事持续到了第二年春,信军最终策反原庐国的楚将翁洪,里应外合,大破楚军。

……

持续一年的苦战,信军大获全胜。

而早在上月,信王已接到燕国归附国书。

至此,九州之内,业已一统。

楚王兵败遁退至楚都,负隅顽抗一月,眼见大势已去,自戕于楚王宫。

信军开进楚都。

又一月,楚国全境平。

接到这一战报,信王正立于楚都城头,俯瞰这个富庶的鱼米之乡,信王执战报连说的三个好!

众臣将齐齐下跪:“请王上早日归都,祭天登基以安万民之心!”

从大破郇国开始,就有人劝信王登基。一直到楚王僭越称帝,而信军压倒楚军占据上风,这声音越来越多。

信王一直都拒绝。

直至今日,楚王自戕楚国全境收复,天下一统业已成形。这天下久经王朝末年和战火的涂炭,不可再无君,信王顺应天命登基称帝的时机也成熟了。

事不宜迟,民不可一日无君。

“好!”

事到如今,信王不再推搪,他亲手扶起穆寒和糜松,还有跪在前头的一众文臣武将心腹。

“卿等襄助寡人,今得天下,汝等实居功至伟,待回到信都,定要好生论功行赏!!”

得了天下,这一干大小功臣必然是要封爵大赏,这没得说的。

辛苦了这么些年,风里来雨里去,提着脑袋踏着血腥杀过来,终于等到了这一日,大家情绪都非常激动。

“谢王上!!”

“诶,都是汝等该得的,快快起来!”

君臣文武,气氛热烈,互拍肩膀,哈哈笑语。

众人之中,唯一一个穆寒最沉着镇定,他微笑看了同伴们互相拍打笑语一阵,忽撩袍跪地。

“王上,末将有一事相求!”

“哦?”

信王有些讶异,随即就笑,俯身欲将他扶起,笑道:“子桓有何事,且快快说来。”

子桓是信王亲自给穆寒取的字,足可见其喜爱和重视。

信王扶,穆寒却没有马上起来,他仰首看信王,道:“王上,末将侥幸立得一二功勋,若有赐爵,请王上赐予韩氏。”

信王一愣:“子桓?”

穆寒坚定说:“请王上成全!”

这就是穆寒一直以来的计划。

他必有赐爵,且必是头一等,征战沙场多年,穆寒功勋累累。

他不要爵位,他建的功勋,请加予韩氏身上。

……

当年春末,信王回师信都。

同年五月,信王祭天登基,立国号“信”。

同一天,信帝大封功臣。

一道道诏令出,在广德殿当殿宣读,而后喜报再前往各自府邸。

韩菀本身就有大功,另外,她还献了玉玺血诏,作为姜姓托付江山的代表,哪怕不立功,信帝也会重重封赏。

信帝本要给韩氏封王爵。

韩菀赶紧给拒了,信帝要全面推行郡县制,如今天下可没有异姓王。

她深知尺度,水满则盈,树大招风,这唯一的异姓王,她是怎么也不肯做的。

新朝没有公爵,最高是侯爵,她坚持,最后信帝给她封了“东阳侯”。

跪地领了旨,目送宦者往宫外韩府而去,韩菀回头,冲穆寒一笑。

穆寒也看着她笑,那神色温柔至极,微微翘着唇,双眸似溢满光彩。

韩菀正不解,忽上面又喊了她名字一次,她一愣,不明就里,却还是马上跪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