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原来我是太子白月光 > 原来我是太子白月光 第29节

原来我是太子白月光 第29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原来我是太子白月光!

难以直接落她脸面,就将她捧高,好再把她从高处重重地摔下——扈昭仪为了逼她放弃学宫务,毁她的声名,真是煞费苦心。

槐嬷嬷亦心生警惕,她抿了抿唇:“学亲蚕大礼的规矩?”

严嬷嬷颔首:“是,却也不仅仅是。谢姑娘以前也是跟着昭敬皇后学过宫规的,该当把礼仪规矩背熟了吧?若是只学亲蚕大礼的规矩,未免太小材大用了些。”

槐嬷嬷眸色微冷:“那也不劳你严嬷嬷亲自跑一趟呀。司籍司专管经史教学,这《礼典》也是司籍司出的,难不成司籍还教不了吗?”

司籍一噎,但今儿可轮不到她说话。严嬷嬷将话头接过去:“那倒不是。主要是姑娘心软心善,怕不愿罚宫人。”

严嬷嬷转过去,居高临下地看着跪在地上的西殿宫人:“奴婢奴才的生死,都得系在主子身上,更何况是在萱椿亭对您不敬的宫人。”

严嬷嬷伸手,从身后的小宫婢手上,拿过一根教鞭,她在手上掂了掂:“主子不会,自当奴才受罚。”

严嬷嬷凌空一甩鞭,就连槐嬷嬷都吓了个哆嗦,更何况是跪在地上,本就惊惧难安的宫人了。明明还是春日,他们却仿佛已身处酷暑之中,脸上流下来的汗水,在身下汇聚成了小水泉。

他们心知肚明,今日的死活,恐怕都系在谢珠藏一人身上。

可是,就凭这个以往怯弱卑微,一直把自己关在房中,连话都不敢说的谢姑娘?

她怎么可能行!

众人把头低得更低,心里涌出无边的恐惧,甚至有人当场就哭出了声,哀声求道:“严嬷嬷饶命!”

槐嬷嬷气得踢了那人一脚。

严嬷嬷惊讶地看着槐嬷嬷:“这还没开始呢,槐嬷嬷怎么就训上了?这可不妥当。谢姑娘,您说,是不是这个理?”严嬷嬷满意地看着众人的反应,回过头去,面上恭恭敬敬地朝谢珠藏一拱手。

一直默不作声的谢珠藏,此时却忽地朝着严嬷嬷莞尔一笑。

这一笑,让严嬷嬷顿时就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谢珠藏却只是转身推开房门,她坐到上首,先对阿梨吩咐道:“去,熬一大锅,益、益气汤,备给宫人。”

阿梨想都没想,立刻就应了下来。

谢珠藏压根没有回应严嬷嬷阴阳怪气的询问,她突兀的举动,让严嬷嬷先前聚拢的气势荡然无存。

谢珠藏这才朝严嬷嬷招了招手,然后随手点了点自己桌上的《礼典》,兴味地看向严嬷嬷:“嬷嬷,时间……可不等人。”

她还敢嫌自己慢!

严嬷嬷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

可严嬷嬷转念一想,就这么几天的时间,谢珠藏能把《礼典》看完就不错了,还指望能背下来?

简直是痴人说梦!

严嬷嬷握紧了自己手中的鞭子,胸有成竹地踏进了西殿的门。

第34章 甘诚服

“姑娘首要学亲蚕礼, 《永和》之乐,是亲蚕礼专用,姑娘总该记得吧?”

严嬷嬷一踏入西殿的门, 直奔主题, 毫不迟疑地问道。

槐嬷嬷一惊,立刻反驳道:“严嬷嬷,礼乐自有司乐司掌管, 我家姑娘要知道乐词作甚?”

严嬷嬷不理槐嬷嬷, 抬眼看向谢珠藏,似笑非笑地道:“礼乐是礼仪的一环, 更何况,《礼典》中记载了《永和》之乐,谢姑娘口口声声说着想学, 不会没看吧?”

谢珠藏却看了眼自己的茶杯,淡淡地道:“没、没……”

司籍一喜, 迫不及待地和稀泥:“槐嬷嬷说的是,严嬷嬷这题, 谢姑娘来不及记下来, 那也很正常。严嬷嬷还是换一道容易点的问吧。”

“……水了。”谢珠藏不紧不慢地接着说完了自己想说的话。

司籍一噎。她尴尬得恨不能捏住先前的自己的嘴——让你嘴快说话!

可谢珠藏这云淡风轻的态度, 甚至让严嬷嬷都不敢造次。她们只好等着莲雾快速地给谢珠藏斟满水, 谢珠藏抿了一口, 不假思索地道:“芳春, 开令序……”

谢珠藏说话还是不快,但是每一个字都非常的清晰。而且, 严嬷嬷能鲜明地察觉,谢珠藏说话的停顿越来越少。

绕口令极好地锻炼了她断句的能力,而日以继夜地在萱椿亭练习, 让谢珠藏不再惧怕于人前说话。哪怕是在严嬷嬷这些人面前,她也依然能做到顺畅地说三到四个字,停顿一下,再说完整句话。

“……黼黻,藻寰中……”

等听到谢珠藏毫不迟疑地说出最难的这一句乐词时,严嬷嬷心下一沉,知道这个问题决然难不倒谢珠藏。

门外跪着的宫人才要小松一口气,就听严嬷嬷一等谢珠藏说完,紧接着问道:“姑娘定然是把亲蚕礼背得滚瓜烂熟了,那也该记得《礼典》上所载的亲蚕礼这一章,还记载了《永和》之乐不在“十二和”雅乐之列。又敢问姑娘,这‘十二和’中的《肃和》,又是何乐词?”

槐嬷嬷简直要气笑了:“严嬷嬷,你先前问我家姑娘亲蚕礼上所奏的礼乐也就算了,多少还跟亲蚕礼沾点边。怎么着,现在连不沾边的礼乐,你也要问?”

槐嬷嬷虽没有对《礼典》滚瓜烂熟,却也深知,其他的礼仪尚有规律可循,但如“礼乐”、“祭文”一类,却是辞藻华丽而又繁复,是极难的。

谢珠藏才刚刚看完《礼典》而已啊!她哪来的时间去背!

这分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严嬷嬷一脸正气:“谢姑娘继承谢家文华,才思敏捷、勤奋刻苦,乃是有口皆碑的,就连陛下也交口称赞。《礼典》上的亲蚕礼这一章,既然记载了‘十二和’这一段话,姑娘想必看到了吧?”

“既然看到了,若是不去学一学什么叫‘十二和’,可当真配不上姑娘这敏而好学的才名啊。”严嬷嬷声音里带着淡淡的讽刺。

“光凭你这一张嘴?老奴倒要看看,《礼典》到底记没记这句话!”槐嬷嬷气得想要去拿桌上的《礼典》。

司籍眼疾手快地抱走了礼典,苦口婆心地对槐嬷嬷道:“槐嬷嬷啊,老奴是将《礼典》读熟了的,确然有这句话。”

先前蔫嗒嗒的熊嬷嬷,又再次恢复了气势。她扫了槐嬷嬷一眼,皮笑肉不笑地道:“严嬷嬷考量谢姑娘,姑娘答不上来,老奴就代劳,去殿外执鞭了。”

严嬷嬷朝熊嬷嬷笑了笑,将鞭子递给了熊嬷嬷。

殿外跪着的宫人听得清里头说话,闻言纷纷打了个寒颤。早先还只有一个人跪地求饶,此时,更多的求饶声此起彼伏地响起,竟连成了一片。

他们压根都不信谢珠藏。

严嬷嬷满心得意,又转而看着谢珠藏道:“谢姑娘啊,您要是不想宫人受苦,老奴也可代姑娘,去跟扈昭仪求情。看在姑娘本就不善言辞的份上,扈昭仪定能维护姑娘一二。”

“毕竟,姑娘也不必非得亲自去亲蚕礼,不是还有礼官么?由礼官代劳,皆大欢喜,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司籍也劝道:“谢姑娘,宫外的人服侍您一场,也不容易。您这时犟着,也没什么意义呀。您听老奴一声劝,若是学不下来,还是跟扈昭仪说一声罢。”

熊嬷嬷已站到了殿外,闻言凌空一甩鞭,对跪着的宫人道:“还不快求求谢姑娘?我这一鞭下去,可没个轻重。”

熊嬷嬷这句话,如同千斤坠悬在众人的头上,有那墙头草,早就哭着求了起来:“求求谢姑娘!求求谢姑娘!”

一时间哭声震天,便是有那些不敢说话了,也早就颤颤巍巍,不知身在何处。

这些人里,唯有一个跪得笔直,听到熊嬷嬷的话,把腰背挺得更直了些。熊嬷嬷冷眼看着,稍微调转了身子,准备就拿这个刺儿头开刀。

谢珠藏冷眼看着台下的哄闹。

又是万声相逼啊。

这一次,不仅仅是嘲笑她口不善言,更是在嘲笑她卑怯懦弱,浅薄无知啊。

谢珠藏缓缓地站起来。

她的耳边嘈杂喧嚷,明明只有宫人的哀声求饶,可汇聚在她的耳边,竟好像又勾起了旧日的冷嘲热讽和贬低同情。

她拢在袖中的手,攥紧了自己的裙摆。可她站起来,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毅然决然地,甩开了自己的裙摆。

只是“哗啦”一声轻响,却将那千言万语的喧嚣声音,霎时肃清。

春阳暖照,万物新生。

谢珠藏迎着春阳,跨出了西殿的门。

熊嬷嬷见她步步逼来,头顶《礼典》的痛苦又浮上了心头。熊嬷嬷吓了一跳,只觉得脖子和头都僵住了。

熊嬷嬷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警惕地看着谢珠藏:“谢姑娘,这可是宫令女官和扈昭仪都允了的,您想作甚?”

谢珠藏站在石阶上,看着在众人中突兀地挺直着身子的宫女,淡声道:“我以为,你们会有……更好的算计。”

“却原来,也……不过如此。”谢珠藏声音轻缓,扫了眼跪在地上的宫人:“而你们,身为……西殿宫人,竟对外人……摇尾乞怜。”

谢珠藏轻轻地叹了口气:“不过是……《肃和》罢了。”

谢珠藏的声音很平静,可让严嬷嬷无端地听出了不屑一顾的倨傲来。

“明灵,光至德……”谢珠藏一面朗声道滢,一面转身,看向严嬷嬷,一字一句地背完:“……方期,远庆臻。”

司籍压根没想到谢珠藏能背得出来,她“哗啦啦”地把书翻得飞快。

等她翻到时,她心下一沉。

一字不差。

槐嬷嬷多精明的人,一眼就看出了司籍不对劲,她立刻大声喝问:“怎么样!姑娘背对了吗?”

司籍紧闭着嘴巴,求救似地看向严嬷嬷。

严嬷嬷的脸黑如锅底,她在脑中飞快地思索着《礼典》里更难的礼乐。然而,她还没有想出下一个刁难的问题,就见谢珠藏步步走向了熊嬷嬷。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谢珠藏走一步,便是一句四字短语,她说得太顺畅,让熊嬷嬷捏着鞭子的手都抖了起来。

不仅仅是熊嬷嬷,严嬷嬷更是越听,心越沉。而司籍飞快地将《礼典》翻到第一页,张大了嘴。

谢珠藏离熊嬷嬷两步之遥,停了下来,她看着熊嬷嬷,却是对着严嬷嬷说话:“严嬷嬷,不必……再想了。你要是想、想听,这本《礼典》,我……皆可背。”

严嬷嬷想用《礼典》来压她,若她是前世的谢珠藏,此时恐怕已经吓得瑟瑟发抖,不敢吱声了吧。然后,她怯弱无能又自视甚高的名声,转眼就会传遍后宫。连带着西殿的这些宫人,恐怕也要心生怨怼。

可惜啊。她是已经活过一次的谢珠藏。

这本《礼典》,早在前世时,扈昭仪为显仁义,就丢给谢珠藏读过。美其名曰,也算是教她宫中庶务。谢珠藏兢兢业业地将这本《礼典》,早就背得滚瓜烂熟了。

更不用说,她借这几天的功夫,将它又重温了一遍?

而今,严嬷嬷又怎么可能难得倒她?

严嬷嬷身子一颤。

这么短的时间,谢珠藏是怎么背下来的!?

然而,谢珠藏不会理会严嬷嬷的困惑,她直视着熊嬷嬷,神色笃定地伸出了手:“这根鞭子,该给我了。”

她不是在问,而是发出了毋庸置疑的命令。

熊嬷嬷两股战战,下意识地退一步,弯腰低头,恭敬地把鞭子呈给了谢珠藏。

谢珠藏握紧鞭子,转身对跪着的宫人道:“平身。”

这一瞬,那个一直挺直着腰背的宫女,才如劫后余生一般地伏低身子,大声地道:“多谢姑娘!姑娘万福!”

这一刻,所有跪着的宫人都如梦初醒地回过神来,齐声应和:“多谢姑娘!姑娘万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