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在七零修壁画 > 我在七零修壁画 第76节

我在七零修壁画 第76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在七零修壁画!

岳青松看出她们姐妹是有话要说,于是点点头,嘱咐梁悠出门多穿衣服,就没再说什么。

梁悠看着走在身边的大姐,突然想到小时候放学后也是走在这条路上,大姐带着她去小卖铺里买零嘴吃。一晃二十年过去了,现在跟着大姐去买零嘴的已经变成小胖子顾楠了。

“悠悠,你喜欢小孩子吗?”梁家颖问道。

梁悠想了想小胖子的脸,“还好吧。”

“如果你们两个不喜欢家里也不会催你,可我看你并不是不喜欢小孩子的,那为什么……”梁家颖看着梁悠,犹豫这话该怎么问出来。

梁悠问道:“大姐,你有没有想过顾楠以后会怎么样啊?”

“以后?”梁家颖一愣,有些不明白她的意思。

梁悠深出了一口气,其实对于小孩子的问题她自己一直很矛盾。可是岳青松一直都不提,她连想找个人倾诉的机会都没有。如今梁家颖提了,梁悠正好一吐为快。

“大姐你看啊,咱们家的孩子都长得很好。可是像隔壁王爷爷,家里的孙子长成了个败家子,全家都为他天天的发愁,一点办法都没有。”

“你是担心,孩子以后长歪了?”梁家颖问道,她似乎能理解让梁悠心烦的是什么了。

“对啊,”梁悠看着大姐一脸的无措,“他如果不能很好的长大,长成一个坏孩子了怎么办?这样毁了他的一生不说,可能还会拖累其他的人。我……”

梁悠有时候看到研究所或是部队随军家属的小孩也觉得有意思,可是一想到自己要养,又忍不住退缩。

“悠悠,你决定去敦煌的时候,想过自己会半途而废跑回来吗?”梁家颖问道。

梁悠摇摇头。

梁家颖道:“那不就好了。不用为了提早为还没发生的事情设想最坏的结局,你说我说的有没有一点道理?”

梁悠想了想,点点头。“我知道了大姐。”

梁家颖笑着拍了拍她的手,“反正日子是你们两个过的,怎么开心就怎么做,其他人说的话也就是个参考罢了。你也不用觉得太过有压力,还有岳青松在呢。”

“对啊,还有岳青松在……”梁悠笑了笑,虽然她对自己不怎么有信心,可她对岳青松还是很相信的。

两姐妹回去时其他人连碗都刷碗桌子也收好了。方清担心太晚回去不安全,催着其他人都回家了,只有顾磊在跟岳青松一起哄着顾楠等梁家颖回来。

“还好有你在。”顾磊感激的看了岳青松一眼,“平时我在的时候他别提多皮了,根本就控制不住。”

岳青松冲他笑了笑,看了眼时间,决定再过一刻钟梁悠还没回来的话就出去找她。

顾磊吐苦水一般跟岳青松抱怨着顾楠有多难带,岳青松也不打断他,安静的做一个倾听者。

在听到顾磊语气发酸的说梁家颖因为顾楠忘记自己的生日时,岳青松逗着顾楠的手一顿。

“是真的吗?”岳青松问。

“啊?”顾磊正说着起劲,突然停下来一下想不起自己刚才都说了什么。

“大姐忘记了你的生日。”岳青松提醒。

“当然是真的了。”顾磊一说起这个恨不得流下一把辛酸泪。

“这样啊……”岳青松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正好这时梁悠跟梁家颖回来了,顾磊也顾不上再抱怨,跟梁家颖两个给顾楠换好衣服后一家三口直接回家了。

顾楠离开前还不想走,伸着手想要梁悠和岳青松,那架势俩人随便来哪个都行,但都没有他是绝对不依的。

梁家颖跟顾磊左哄右哄总算哄好了,抱着顾楠连骗带哄的回了家。

方清跟梁端年纪大了也不守夜,一时客厅里就只剩下了梁悠跟岳青松两个人。

梁悠把爷爷平时晒太阳的躺椅拉过来,跟岳青松一人一把,躺在窗边看星星。

虽然现在还没有什么污染,可城市里的星星还是远比不上沙漠里的星星。沙漠里天更宽,星星近的像是伸手就能够到一样。

过了一会儿,梁悠问道:“岳青松,你喜不喜欢小孩子啊?”

岳青松道:“小孩子么,还好吧。”

梁悠侧过身来不看星星改为看岳青松,“可我看你跟顾楠玩儿的挺好的啊。”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喜不喜欢。”与其说他喜欢顾楠,不如说因为顾楠是梁悠的外甥罢了。

梁悠有些纠结的咬着指甲,犹豫了半晌问道:“你一直都会最喜欢我的,对吧?”

岳青松想起顾磊刚说的梁家颖因为顾楠忘记他生日的事情,笑着摸了摸梁悠的头。“我会的。”梁悠自己还不知道她对他有多重要。

梁悠脸上的表情一下子轻松了下来,像是松了口气。

对面岳青松的嘴唇动了动,可惜声音太小梁悠没听清他说的是什么,于是往他的方向凑了凑,问道:“你说什么?”

“我说,那你呢?”岳青松定定的看着她的眼睛。

“我?”梁悠楞了一下,反应过来岳青松想问的就是她刚才问过的问题。

凑过去捧着岳青松的脸吧唧亲了一口,“当然最喜欢你啦。”

岳青松点点头,对这个答案十分的满意。

梁悠拉着他的手在他肩膀靠了一会儿,转头看向岳青松十分郑重的说道:“岳青松,要不咱们生个孩子吧?”

第101章 番外:五年后(中)

梁悠这次回来除了过年外还有其他的任务, 那就是去帮文物局做个和壁画修复有关的简单培训。

大年初三,本来还没到上班的时候, 可为了配合梁悠的假期,文物局通知了员工们提前上班参加培训。

梁悠倒是没什么,可她设身处地的去想, 觉得被迫加班的员工抱怨时肯定会连自己一起骂的,她这纯属躺枪, 实惨。

年前研究所的编辑组出版了一本梁悠主编的壁画修复报告,是她将这几年修复的几个洞窟整个过程整理后出版的。这几年修复壁画选择洞窟时,梁悠专门选择了不同朝代的洞窟,就是为了报告的内容更有代表性,更具参考价值。

底下听课的人手一本报告, 像是教材一样,听梁悠讲她在壁画和佛像修复中遇到的一些棘手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这次来的有不少脸熟的面孔, 都是上次修复虞将军墓壁画时跟梁悠一起工作过的。那次工作经历实在称不上愉快, 这次见面双方也就省去了寒暄, 互相装不认识。

梁悠觉得这样挺好, 反正她是受人之托来讲课的, 完成好自己的工作就好了。

梁悠只想做好自己应当做的,可是其他人却看不惯她站在台上自信满满的样子。

结束第一天培训前的自由提问环节,赵通举起手, 向梁悠问了一堆跟报告上内容毫不相关的问题。

虽然梁悠出的报告里内容全都是关于石窟壁画和佛像修复的,可不代表这几年她就只蹲在沙漠里了。

随着研究所的壁画修复团队日渐正规,其他文物保护场所和单位向研究所请求支援的情况越来越多。大多时候季所长都会同意接受, 主要看的是对方“急”的程度。如果这东西没人修就要完了,季所长怎么也不会不讲情理不同意员工去帮忙的。

因此这些年梁悠带着团队去抢修过已经坍塌的壁画,也帮忙将壁画从不适宜保存的地点迁移走修复保护过。所以在赵通眼里刁难的话题,其实是她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过不知多少次的,问题被梁悠轻而易举的就化解了。

本着有人找不痛快也不能让他痛快的原则,梁悠回答完所有的问题后含笑道:“想不到几年没见赵通同志还是这么好学。”

赵通听出了这话里面的讽刺,想要装作不在意回一个笑给她,可惜表情控制还不够到家,勾起的嘴角一抽一抽的,反而让他的表情看起来扭曲极了。

其他人听到梁悠的话都跟周围的人打听,想知道梁悠跟赵通是怎么认识的。

有和他们一起工作过的,开始时确实对梁悠有偏见,可是后来项目圆满完成后偏见就改为信服了,只不过大家都好个面子谁也没有当面直说。现在被人问起,就实事求是的告诉不明情况的人梁悠就是几年前带着他们对虞将军墓中文物和壁画进行抢救挖掘的人。

那次之后梁悠也写了抢修报告发表在历史相关的期刊上,文物局的人基本上都看过,只不过没人对作者的名字多留意过。这回知道了当年来帮忙的人就是梁悠,再一算她当时的年纪,忍不住有些佩服。

梁悠有平时带师弟们的经验,对给人讲课这种事情还能应付的来。这一天除了赵通自以为是的挑衅了一把,剩下的可以说是相当顺利。

培训在下午三点钟结束。梁悠出门时岳青松已经推着自行车在外面等她。

梁悠小跑过去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抓着岳青松的腰,笑道:“以前只坐过岳营长开的车,还不知道岳营长骑自行车的水平怎么样?”

岳青松道:“好多年没骑过了,刚才是推着车子过来的。梁老师还是别抓着,不然一会儿不好往车下跳。”说完就骑上车子,握着车把故意左右摇晃了好几下。

梁悠笑着在他背上拍了两下,岳青松这才收敛了。

文物局离梁悠家不远,岳青松骑车来接她也不是为了回家,而是带她去书店逛逛。

首都书店是梁悠每次回来必去的地方,里面各类书籍比其他地方要全多了。尤其是历史考古方面的专业书籍,很多小书店里翻都翻不出来一本,这里却有一大片摆满了书柜。

季所长年轻时有在国外留学的经历,研究所用的不少书国内没有,都是季所长托关系从国外找来的。国内如今壁画修复技术已经开始渐渐追赶其他国家,可在理论文献这一块还是有所欠缺。

周师傅年纪渐渐大了,这两年总有相关部门提出让他离开研究所,为他提供更好的工作和居住环境,请他退居二线去做理论研究。只不过都被周师傅拒绝了。

现在研究所文物修复组成员除了梁悠之外,其他人经验上还有所欠缺。周师傅觉得自己还不是退下去的时候,他修了一辈子壁画,和去做什么理论研究相比,还是在一线修壁画带徒弟更加的适合他。

研究所这几年虽然一直在招人,可也是有来有走的,人数跟需要修复的壁画平米数比起来是远远不够的。

开始的时候,梁悠一想到照他们现在的效率,将敦煌所有的壁画都修复完成还需要三百年就不免有些心梗。等时间久了梁悠倒是想开了,她一个人的力量显得太过渺小,她也只能做好眼前能做的。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壁画,好好帮师傅带徒弟教导师弟们。

眼下梁悠在书店里翻着书,看到用得上的就先买下来再说,免得回去后想用又找不到,非要把她肠子悔青了不可。

“诶,这本书……”梁悠拿起一本雕塑画册,这本书引起她注意的不是别的,而是上面作者的名字——陶然。

怀着对在书店看到认识人作品的好奇心,梁悠翻开了画册。后面帮她搬书的岳青松还以为是梁悠打算买的,跟过来打算接过她手里的画册,结果正好看到梁悠翻到的那一页,上面并非是雕刻而是一幅水彩画,画的正是梁悠。

梁悠侧过头看向岳青松,两人面面相觑一时无话。

岳青松将书翻到封面,看到上面作者的名字。

“这本不能买。”

“啊,不买不买的。”梁悠将书放了回去,解释道:“我就是看到作者是认识的人好奇拿起来翻了两页。”

岳青松看着她没有说话,似乎是在衡量她话里的可信度。

“你看啊,其实我们就认识了几个月。在敦煌也不是一个部门的,没说过几句话。他现在恐怕早就结婚生子了,画一幅长得跟我很像的油彩画……那只能说我长相比较完美,符合艺术家对美的追求。”梁悠拉着岳青松的袖子晃了晃,“你说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儿啊。”

岳青松看了看梁悠的脸,“这倒也是。”

梁悠听他这么说,摸了摸自己的脸,带着几分得意的说道:“就咱俩这个长相,生孩子绝对是为国家做贡献。你说是不是啊?”

岳青松笑了笑,没有答话。

梁悠有些摸不到头脑,她前几天说想要生小孩子,可是岳青松一直没有回复,像是对此并不怎么感兴趣。

梁悠听完梁家颖的话对这件事热情正高呢,明示暗示的岳青松都有些不接招,弄得她有些迷茫,实在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咱们去二楼看看吧,”梁悠拉着岳青松的手,打算先带他离开这个危险地带。

随着近几年的敦煌文化艺术展和越来越多的有关敦煌的书籍画册的出版,敦煌文化也算是引起一阵小风潮,就连书店里都专门开辟了敦煌相关的区域。

梁悠拉着岳青松走过去,指着自己的书,骄傲的拍着胸口,“你看这个,是我写的诶。”

除了修复报告以外,和梁悠相关的还有她和向瑾一起完成出版的关于壁画分期排年研究的书籍。两本书如今正摆在一起,放在专区显眼的位置上。

岳青松看她得意的小模样,配合的冲她比了比大拇指。

除了研究所编辑组编辑出版发行的图书外,在敦煌专区里还有一本叫做《我与敦煌石窟七八十事》的图书,是梁悠没见过的,并非由研究所出版发行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