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六零悍妻养家事 > 六零悍妻养家事 第12节

六零悍妻养家事 第12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六零悍妻养家事!

最终,折腾了好几天,都没能找到打郑老五的人,倒是让郑老五的些隐秘的事情被曝光了。

比如和邻村的俏寡妇撩骚等等……

为此郑老五刚养好点的身子,直接被她媳妇罗红打回原样,不仅如此,罗红还抱着孩子直接回了娘家。

郑老五得王大花喜欢,他娶的媳妇还是城里人,生的第个娃还是儿子,这个小儿子自然也得王大花喜欢。

罗红刚带着娃回娘家,王大花还骂骂咧咧,可几天过去都没见人回来,实在想孙子的她就逼着郑老五去接儿媳妇,郑老五身上疼的不得了,根本不想动弹。

这么折腾,郑家每天都充斥在叫骂声,王大花更是跟个炮仗样,点火就着。

这切都与郑向东和刘茵无关,他们依然过着自己安逸的日子,就算知道也不会为此心烦,更不会去同情郑家人。

这段时间刘茵又做了套新的桌椅,比起之前那套,这套刘茵更加用心,原本还想在上面雕些什么,但想到后面还有战战兢兢的十年,她觉得还是素净着好。

这几天刘茵也进到了更深的山里,还算轻松的弄了些野鸡和野兔。

在深山里她确实用精神力探查到不少大型猛兽,不过她没准备动它们。

除此之外她倒是遇上过好几次蛇,当然也没放过它们,但在尝过之后,她每次弄到蛇都会直接丢给小孩儿,让他处理掉。

如今调味料没有后世丰富,他们家里现在都没弄到口锅,蛇肉实在太腥,刘茵觉得不到万不得已,她不太想吃蛇肉。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刘茵不会太委屈自己,现在他们的情况好了很多,比起之前家无长物,如今家里该添置的东西慢慢置上,存粮不多,但十天半个月的还是有,不用担心随时可能饿肚子。

现在刘茵和郑向东的共识就是,怎么将家里的这些东西合理化。

山里多的是树木,虽然不能随便砍伐,但自家打家具村里人都不会说啥,因此家里的座椅板凳不用去解释。

可布料、鞋啥的需要在外头买的东西,必须得弄个来由,现在还好,村里人大多都同情他们,不会在意这些,可慢慢随着时局变化,妖魔鬼怪都出来折腾,那可就不是好玩的。

到那时候,即便刘茵力大无敌手,但也不可能和整个国家,整个政府作对。

以至于他们现在出现在村民面前都会穿回以前的旧衣服,好在他们住的远,也不常和别人接触。

两人聊天的时候也说过这个问题。

“要是能换个大队长就好了。”郑向东喃喃道。

刘茵眉头挑“换大队长很难吗?”

在刘茵的印象里,只要是当官的,就没有不能下马的,只要你手上的证据够,木仓毙都可以。

“听说大队长在公社有关系,要是去举报,没弄下大队长,可能还会把自己搭进去。”郑向东淡淡道“而且村里识字的不多,举报难度很大。”

其实还有更重要的点,大队长贪婪,可也没到人人怨恨的地步。自古民不与官斗,遇到事儿乡亲们都会下意识忍着。

刘茵眼珠子转“你还记得我卖的那只野鸡吗?”

郑向东‘嗯?’了声,看向她。

“我在那个大娘家里看到过份报纸,上面说干部贪污千元以上会被直接定为大贪污犯,还会有刑事处分,两百到千也会有处分。这个大队长多少年了?”

郑向东脸色突然明亮“应该有十几年了,其实还有更重要的点,咱村上任大队长是现在大队长的爹。”

刘茵瞬间明白他话里的意思,兴许再往上追溯,现在大队长的爷爷是上上任村长,那么他家里的财务可就值得推敲了。

此刻,刘茵和郑向东心里都有了想法,只是还不完善,因此并未说出口。

第14章 举报

当天夜里,刘茵等小孩儿熟睡之后,起身就往大队长家去。

她在村里没什么处的好的人,和大队长的媳妇也不熟悉,要是白天贸然过去,兴许还会惹他们起疑。

所以她决定晚上前往,围着大队长家好好探查番,也顺利让她找到大队长家里宝贝们藏着的位置。

搞清楚全部的藏钱之处后,她迅速回了家。

第二天,刘茵就找二柱要了几张空白的纸和铅笔,确定白纸没有特别之处后,她别别扭扭的写下封举报信。

刘茵也是受过教育的人,字说不上好看但也绝对不丑,但她以后肯定会写字,所以为了隐藏真实的字迹,她花费了好大番功夫。

写好举报信之后,刘茵就把信交给了小孩儿。

郑向东以前上过学,虽说没上几年,但后来他也会偷偷的学认字,磕磕绊绊的将信读了遍,他满脸震惊“这,这是你写的?你咋知道的这么清楚?”

刘茵含糊道“家里藏钱的地方不都是这些位置,以前我看到过我娘这么藏过。总之,你只要把这封信交给靠得住的人,咱村绝对会换大队长,相信我。”

郑向东绝对相信媳妇儿,可他此时疑虑重重,媳妇儿认识这么多字?还会写出来?还笃定大队长家里的钱超过千?

以前有些事情他不愿意去深想,可如今看,媳妇和传言的那个刘带弟太不样了,不,应该说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人。

假如媳妇在娘家的时候就这么能干,刘家绝对不会简简单单把她给嫁人。

不管心里如何想,郑向东都决定不去管这么多,眼前这姑娘是他媳妇,是他辈子的媳妇。

“好,我等会儿就和二柱、大壮商量下,媳妇,这举报信你还能多写几封吗?”

刘茵不知道他具体想怎么操作,只点头说‘能’。

随后,刘茵又誊抄了几份,拿给小孩儿之后就不再管,径直进山了。

事后刘茵也没去过问,小孩儿和他的伙伴都是聪明人,比起她来说他们更了解现在的环境,而她的举报信里写的都是事实,不怕质疑。

等待郑抗日下马的这些天,村里还发生了件好笑又让人恨的事。

村头有户人家娶媳妇,热热闹闹了两天,媳妇娶进门之后就要张罗着还人家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就在户户还的时候,副桌椅上突然出现了郑向东的名字。

郑向东是大名,村里好些人都不管这些,还是当时大壮在那儿帮忙,听到之后才说这是他东哥的名儿。

大家也都在这时候恍然大悟,原来是郑小六啊,平时都是喊小名,倒是忘了大名。

可接下来问题又来了,结婚那家的主人很清楚的记得没去小六家借过桌椅,那这桌椅咋来的?

此时,大壮心知肚明,但他没直说,直说郑向东他们去城里看完病回来家里招贼了,没想到不见的居然是桌椅。

这下大家也都明白郑小六家的桌椅为啥没被借却出现在了这儿。

即使心知肚明,可大家也都没说出来,反而是先将这桌椅放在边,把其他人家的还了,再看看这幅桌椅到底是谁家拿过来的。

大壮知道这事儿后立马找到郑向东家。

“东哥,二民叔家出现了你家的桌椅。”

他们不太关注村里的事情,但基本每天都和二柱或者大壮见面,村里的大事多多少少知道些,因此也知道二民叔家昨天刚办完喜事。

刘茵进山了不在家,郑向东现在在外人眼里是病患,他想了想,还是决定让大壮扶自己过去。

这事儿下就传遍了整个村,等郑向东到二民叔家的时候看热闹的人站了不老少。

看到郑向东过来,二民叔就连忙指着旁边的桌椅问“小六,你看看这是不是你家丢的东西。”

其实这问也是走过场,家家户户的大件都会刻上名字,是谁的绝对错不着。

郑向东仔细看了看,确定的点头“确实是我家的桌子。”

话音刚落,看热闹的人群里就开始议论纷纷,无外乎是谁偷的,丧良心之类的话。

这时候,就有人问了“二民,这谁家借你家的?也好意思拿偷来的东西借人。”

二民看了郑向东眼“其他借的都还了,唯独大业哥家的还没还。”

此言出,人群里又是阵喧闹。

而这时候王大花带着儿子媳妇过来了,众人都瞄着他们。

王大花只隐约听说这事儿,具体发生了啥她还不知道,过来就问“二民,你借我家的桌椅咋还没还我家去。”

顿时,所有人都拿不可思议的眼光看着他们。

“向东说这桌椅是他家的,上面也确实写了向东的名字,我就想问问,嫂子,我家是啥时候得罪你了,你这么找我家的晦气?!”

二民脸色很难看,本来他家办喜事很高兴,现在出了这事儿,真是丢脸。王大花也真是厚脸皮,居然拿着偷来的东西借人办喜事,这不是存心让他家难看!

王大花听了这话也傻了。

郑老五休养了些日子可算是养回来了,但他觉得伤筋动骨百天,所以还在家歇着。

罗红回娘家也还没回来,所以王大花根本不知道这套桌椅的来源,她以为这是儿子花钱找人在外头打的,还说过这师傅手艺太差,当时还嚷嚷着要去找那师傅,听儿子说没花钱她才罢休。

可现在……就算她不了解事情的经过,但耳边不是响起旁人的议论声,她现在还有啥不明白。

“胡说!这桌椅是我家老四买回来的,谁敢说是偷的!”

“那你咋解释这桌椅上写的是你家小六的大名?”

王大花瞪了问话的人眼,突然看到郑向东“小六,这是你哥买的,借你用用你也不能写自己的名儿啊!现在害的人家都以为你五哥是偷儿!”

惊现神转折,大家顿时对王大花的脸皮又有了新的认识。

郑向东抿了抿嘴“娘,这套桌椅是带弟花了好大心思,费了不少心血做的,为了这个她不知道受了多少伤,我不能昧良心。”

王大花气了个仰倒,指着郑向东就开骂“你不能昧良心?老娘看你的良心被狗吃了,你五哥好心借你东西,你还说是刘带弟做的?刘带弟能有这能耐?她要是有这能耐他们刘家还会把她嫁给你?”

席话犹如深冬的寒冰从郑向东头顶灌到脚底心,他不断忍耐,好半响才开口“娘,带弟以前确实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可自从我们结婚之后,她变了好多,我曾经感谢过您给我娶了个这么好的媳妇,为了我们的家不停冒险进山,只为能活下去,您现在说这话不是往我和带弟心口上扎刀子吗?”

确实,村里人知道郑小六和刘带弟活下来之后也惊奇过,后来听说是刘带弟总是进山,他们也就没惊奇了。

他们这儿虽然是乡下,但地理位置很不错,有山有水,如今年景不好,但只要敢冒险去深山,不怕弄不回吃的,总有办法活下去。

现在听郑向东苦涩的话,许多老大娘老大婶都觉得王大花心硬的很,孩子没有他们帮扶活下来了,现在还让孩子昧良心。

“王大花,偷就是偷,再狡辩都没用!”

“小六好歹是你身上掉下的块肉,现在结婚单过,你不说帮把,也别总为难他们。”

“王大花,别做让自己后悔的事儿。”

大家你言我语,王大花脸上火辣辣,几十年了,她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丢脸过。

“都是我儿子,不管桌椅是谁家的,都是我郑家的东西,说什么偷不偷,你们是掉粪坑里嘴巴臭死个人!”

“王大花,你真是胡搅蛮缠。”

郑向东咬了咬牙“娘,您回去转告五哥,真想要弟弟的东西可以跟弟弟明说,这么……弄回去,会让我们觉得村里有人手脚不干净,大家乡里乡亲,我们不愿意去怀疑谁。”

不等王大花说话,郑向东朝着二民叔笑了笑“这桌椅就算我孝敬我娘了,您待会儿送还过去吧。”

大壮从小和郑向东起长大,和他十分有默契,当下就扶着他离开,走前还不忘说“大娘,待会儿回去记得把桌椅上的名字改过来,免得下次又发生这种场面。”

郑向东没去看亲娘的表情,他现在只想离开这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