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家祭无忘告乃翁 > 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18节

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18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家祭无忘告乃翁!

谭振兴皱眉,桌下的手滑过汪氏衣衫,眼底闪过丝迟疑,喃喃道,“都去郡城日常开销可不少,咱家就剩那点钱,会不会不够花啊。”郡城物价高,花钱如流水,卖田地的钱能支撑多久?总不能日后喝西北风吧。

“有手有脚的总不至于饿死。”谭振业信心勃勃。

谭振兴抿唇,余光耐人寻味地划过汪氏平平无奇的脸庞,说道,“二丫头还小,跟着我们赶路会吃不消吧。”

“天气还不冷,有大嫂和长姐轮流照顾应该没问题,再说了,我们走山路,沿途有村庄,真有什么住几天就是。”谭振业觉得问题不大。

谭振兴仍有犹豫,抵了抵汪氏胳膊,“你怎么想的?”

汪氏就没想过这茬,她在村里长大,嫁进谭家后甚少出门,要她跟着去郡城,她脑子晕晕乎乎的哪儿转得过弯来啊,磕磕巴巴道,“相公,我,我不知道啊。”

听说城里人不好相处,稍有不慎冲撞贵人就会惹祸上身,她紧了紧怀里的孩子,脸色有些苍白,哆嗦道,“我,要不我就不去添乱了吧。”她目不识丁,不像两个姑子从小跟着读过书识过字,做事八面玲珑,她进城两眼睁瞎,会连累他们的。

看她有自知之明,谭振兴暗暗松了口气,正欲和谭盛礼商量将汪氏留下,只看谭盛礼沉着脸,目光如炬的盯着自己,那直勾勾的眼神仿佛能看进人心里,他心头一凛,柔声劝慰道,“咱们都走了留你在家像什么样子,你就跟着吧。”

说到后边,嗓子沙得带了哭腔。

无不让人以为他放心不下汪氏。

汪氏为之动容,“相公,莫哭,你让我去我去就是了。”成亲到现在,连着生了两个闺女,她自觉抬不起头来,甚至想过谭振兴要休她她也认了,但这几个月以来,所有人都对她客客气气的,不曾因为她生女孩而给她甩脸色,孩子百日宴还大肆操办了一场。

她娘都说她福气好嫁对了人,谭家不重男轻女,换到其他人家,哪个婆婆不成天指着她鼻子骂啊。

读书人家的宽容豁达果真不是普通人能比得上的。

汪氏感动得热泪盈眶,唯有满腹心事无处诉说的谭振兴落下了伤心的眼泪。

他不想带汪氏,汪氏相貌平平,还生不出儿子,作为谭家长子,为谭家延续香火是重中之重,他还琢磨着要不要与汪氏和离呢,竟然让汪氏跟着进城,不是存心和他作对吗?

但是好像没人体会他的心情,因为他们已经商量搬家的事宜了。

家里人多,谭盛礼准备买两辆马车,他问谭辰风有没有门路,谭辰风认识镇上卖马的,不过价格有点高,光是两匹马就要20两银子,要做车篷的另算,谭辰风的建议是买匹马,买头牛,此去郡城路途遥远,尽是山路,马跑不起来,牛和马没多大区别。

谭盛礼思考了下,天好没什么影响,碰到下雨就吃力了,赶牛车需要人,着凉就麻烦了,主要是有两个小孩,过了病气得不偿失,“不碍事的,贵就贵点,到了郡城,把马卖了换钱便是。”

身体康健比什么都重要。

“对了,生隐那孩子你怎么打算的?”前几天谭盛礼和谭辰风开诚布公的聊过,为了孩子的未来考虑,外出求学是最好的,若放心得下,就把生隐教给他,他绝对不会厚此薄彼,怎么教谭振兴几兄弟就怎么教生隐,谭家族里难得有静心读书走科举的,能帮他自会帮。

谭辰风叹气,“他娘舍不得,担心他年纪小在外照顾不好自己,那孩子倒是有主见,说你满腹经纶,跟着你能学到许多,要跟着你走。”

家里就谭生隐有点天赋,谭辰风对他寄予厚望,虽有不舍,但知道谭盛礼说得对,桐梓县偏僻,想要走科举,出去看看是最好的。

☆、第26章 026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谭生隐既不怕吃苦,他做爹的也不能拖后腿,言辞恳切道, “辰清堂弟, 生隐这孩子就劳烦你多操心了。”

“你严重了。”谭家族里读书人凋零, 难得遇到个心性坚定的, 谭盛礼定当竭尽所能的教导他, 经过谭家衰败,他深知科举仅靠两代人努力远远不够, 想要根基深厚,扶持亲族必不可少, 好比鲁州孔家, 亲族庞大, 底蕴深厚,声名远扬,寻常书香世家望尘莫及。

他不求谭家媲美孔家, 能出几个响当当的读书人就算上天垂怜了。

“生隐老成稳重, 谭家能否兴旺,就看他了。”至于谭振兴他们,谭盛礼只求不祸害别人, 福及别人他们还远远不够。

儿子被称赞, 谭辰风既骄傲又感慨, 心情复杂, 骄傲于儿子能成材, 感慨则是因着站得越高,肩上的责任越重,他不知道谭生隐扛得起不,不过似乎想远了,谭家家族荣耀就算落也该落到谭盛礼他们这支身上,他们几父子,哪个不比谭生隐有本事啊。

想明白后,浑身轻松不少,把谭生隐叫到跟前,要他给谭盛礼磕头,出门听谭盛礼的吩咐,不得擅作主张乱来,城里规矩多,别莽莽撞撞的得罪人,谭辰风不是话多之人,今天却拉着谭盛礼说了许久,“他若不听话你尽管打便是,别看我的面子就手下留情,与其让他去外边惹事生非被别人教训,不如在家对他严格点。”

谭生隐跪在地上,谭盛礼扶他也不肯起,谭辰风道,“让他跪着罢。”

虽然他是村长,但家里并不富裕,几个孩子就谭生隐读书的时间最长,越是对他抱以期望,就越怕他走了歪路,若是以前把他交到谭盛礼手里他会担心,现在不会了,能亲手把孩子送去牢里又天天去看望的人品行不会差,他问谭盛礼需要备哪些东西,他没出过远门,担心考虑得不够周全。

“四季衣物要有,棉被那些就不用了,振业与他同龄,他们俩睡一间房就成,至于其他就没什么了。”

谭辰风心里有了数,待谭盛礼走后,他就让妻子把谭生隐的衣服再洗洗,晒干后装起来,回屋拖出床底的木箱子,里边装着几个盒子,是他和妻子留给几个孩子的,谭生隐读书,以防其他孩子说他偏心,他有偷偷给他们攒钱,不过没有谭生隐的多。

他拿起最下边的盒子,擦了擦盒上的灰,慢慢打开,半盒子铜板,本是留着给谭生隐交束脩的,现在束脩省了,但礼节不能费,谭盛礼不看重钱财,就换成其他物件送过去,至于送什么,他唤谭生隐进屋商量。

谭生隐天天去谭家读书,也算了解谭盛礼的性格,“爹,辰清叔不看重这些,你要觉得不好意思,帮忙看着宅子就行。”谭盛礼若是个爱财如命的人,谭家不会连点积蓄都没有,冲谭盛礼的学识,进县学授课绰绰有余,而他并没去,可见不是看重钱财的。

倒是谭家祖宅对谭盛礼来说意义重大,前几天专程找人修葺了门窗,极为重视,他爹真有心,将宅子看好便是,他日衣锦还乡不用再修缮。

谭辰风记下,“宅子我和你娘会时不时去打扫的,不送礼不行吧,再者,你和他们同吃同住,伙食费如何算?”刚刚谭辰风想问问谭盛礼的,但看谭盛礼慈眉善目,平易近人,总觉得谈钱太见外,因此就没开口,这会儿想起来惊觉不妥,生隐能得他教诲是天大的荣幸,再不能占他便宜了。

谭生隐思索出声,“等我问问辰清叔吧。”

谭家管家的是谭佩玉,谭盛礼甚少过问伙食,也根本不曾往那方面想,在他看来,谭生隐年纪小,吃也吃不了多少,哪儿用得着给伙食费,他让谭生隐安心跟着,真要有心报答他,好好读书,有出息后买些好茶孝敬他就成,其余不用考量。

而且他不会任由谭生隐白吃白住,在郡城落脚后,要和谭振兴他们外出找活计挣钱的,笔墨纸砚是笔不小的支出,不想办法挣钱,紧着卖地的钱花哪儿够啊。

院试过后有乡试和会试,去到京城,物价更高,普通人根本承受不起,不趁着现在有机会好好攒钱,届时去京城连睡觉的地儿都没有。

谭生隐原话转达给谭辰风,谭辰风也不好再坚持,耳提面命地叮嘱谭生隐听谭盛礼的话,用功读书,别辜负了谭盛礼的苦心。

谭生隐郑重地应下,“爹,孩儿自当用功读书,不辜负你和娘的教养之恩。”

谭辰风好笑,“咱们父子两说那些作甚,谭家搬家的消息还没传出去,你出去喊你哥进来,我和他说说。”

有谭家卖地的事情在钱,如今听说他们要搬去郡城村里人并没多少吃惊,他们知道,谭家后人终究是要走科举做官的,早晚都会搬走,搬家对其他人而言或许是无奈之举,但就谭家人而言,是搬回他们祖上居住的地方,跟回家没什么两样,因此谭老爷请客那天,家家户户都捎了特产过去,谭老爷宽厚仁慈,小辈看他有距离感,不敢上前说话,同辈的老人却看他亲切得很,有什么疑问都拿来问谭盛礼。

谭盛礼懂得多,平时在山里遇到会和他们聊山里植被,坐山吃山,山里药材多,许多植被都能入药,功效不等,许多人家听了谭盛礼的话闲暇时都有摘回家存着,多的拿到县里药铺卖,别说,真的能卖钱,虽然不多,有胜于无啊,故而从那件事后,众人都特别信奉他的话。

谭盛礼有问必答,仍旧那副温温和和的样子,甚得人好感,整个惠明村,恐怕也就角落里的老童生最难过最不舍谭家搬走了,这段时间得谭盛礼点拨,他受益匪浅,许多以前不明白的地方读几遍就豁然开朗,写文章亦如此,谭盛礼走了,他日后找谁请教去啊。

然而要他厚颜无耻的跟着他也做不到,他和谭盛礼无亲无故的,跟着像什么样子,再者,他家里还有妻儿,离家十天半月的不是问题,时间长了不行。

想凑过去和谭盛礼说说话,但谭盛礼被围得水泄不通,根本挤不进去,最后还是谭盛礼叫他去书房聊的。

“你的杂文进步大,再读几遍《诗经》,揣摩诗文的韵律,院试应该没多大问题,你若害怕过不了,明年早点来郡城,我帮你看看。”谭盛礼敬重赵铁生的持之以恒,如果能点拨他过院试,谭盛礼再愿意不过,他道,“生隐随我们同去,安顿好了他会写信回来,到时候你问他爹要住址即可。”

赵铁生不和他客气,他太想考上秀才了,只要能考上,要他做什么都乐意。

“谭老爷,那我到时提前半个月出发你看成不?”

“成。”

请村里人吃了酒席,接着就是收拾行李了,四季的衣衫,棉被,还有常用的药材,锅碗瓢盆,养的鸡也准备带走,汪氏和谭佩玉负责整理行李,谭振兴他们则跟着人学赶马车,山路崎岖,赶马车得格外小心翼翼,他们都得学,便是谭生隐也要学,以便换着来。

犹记得刚听说搬家,谭振兴他们迷茫了好几天,待拉着缰绳挥着鞭子学赶车时,激动多过其他,这趟仿佛是出去游玩的。

学会赶车后,他们把后院的柴火拖到镇上卖了,谭振业嘴甜,说话讨喜,这个季节的柴卖不起价,硬是让他卖完了,拿着钱谭振兴就要去酒楼买鸡鸭美酒,被谭振业给拦住了,“大哥,你干什么?”

有点钱就去挥霍,被父亲知道非挨揍不可。

心知谭振业误会了,谭振兴解释,“父亲手头拮据,数月没提祭祀的事了,眼下咱有钱,不能忘了啊。”

谭振业不知谭振兴是真不知还是装不知,父亲每次去祠堂祭祀,哪次不是躲在里边偷吃偷喝啊,祭祀是假,贪食是真,他道,“你哪只眼看父亲拮据了?父亲不祭祖自有他的道理,这钱辛辛苦苦攒的,要用在刀刃上。”

谭振兴不乐意地撅嘴,还有比祭祖更重要的吗?

不孝,谭振业太不孝了。

兄弟两意见不合,谭振兴问谭振学支持谁,手心手背都是肉,谭振学哪儿说得清楚,不过他记得父亲检查功课时称赞谭振业的文章大气稳重,用词干净,没有半句废话,想来亦不会乱说,谭振学道,“听三弟的吧。”

谭振兴满脸不悦,背过身不搭理两人,跟个闹别扭的小媳妇似的,谭振学颇无语,“大哥,你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言行举止稍微注意点吧。”真的很丢脸。

提到孩子,谭振兴脸拉得更长了,他与汪氏成亲是想放弃科举,专心为谭家延续香火,谁料汪氏肚子不争气,生的两个都是闺女,害他被逼着起早贪黑的读书,就是因为没有儿子的缘故,有了儿子,他就能以给儿子启蒙为由,整日在家照顾儿子,教他背《三字经》《千字文》,父亲年轻时就这么做的。

“二弟三弟,你们说我...”休妻到嘴边又被他咽了回去,害怕两人打小报告出卖他,父亲要面子,坚决不会同意他休妻的,搬家在即,真惹恼了父亲,把自己留在村里怎么办?

罢了,大不了等过了院试再说,刘明章就是考中秀才休妻的,到时候父亲总没话说了吧。

看两人困惑地等着自己往下说,谭振兴摆手,“没什么,不买就不买吧。”回到家父亲要问起,就说谭振业的主意,他骨子里老孝顺了。

彼时的谭盛礼在整理这几个月默的书,都是古籍,他曾花很长时间研究过的古籍,内容与翰林院所藏没有出入,但他翻了两册却不甚满意,不是嫌纸张差,而是太新了,像没人翻阅的新书,他喜欢不起来,谭盛礼读书有自己的爱好,越是残缺破败的古籍他越感兴趣,即使重新誊抄批注后,也会来来回回的翻,翻到陈旧为止。

在他看来,陈旧的书更有韵味。

他如今做的,就是照记忆默下来,甚少静心翻阅,以致于书都是新的。

谭振兴他们也没读过,内容太深奥,以他们所学,不到时候。

他把书册装进小箱子里,共有五本书,是他在世时最喜欢的,他揉了揉书页,小心翼翼地放在箱子最下边,又用隔板挡住,这才往里放东西,谭辰清假意附庸风雅,实则市侩不堪,从收藏的物件就看得出来,貔貅,金蟾,龙龟,尽是招财的物件,敛财之心可见一斑。

谭盛礼将其锁进抽屉,依着自己喜好带了几只竹筒笔。

举家搬迁,前前后后收拾了大半个月,除了家具摆设,其余该扔的扔,送人的送人。

十月初,谭盛礼他们坐着马车离开了惠明村,村民们站在村口目送他们离去,老童生手里还攥着谭盛礼熬夜给他批注的文章,依依不舍地挥着手。

蜿蜒盘曲的山路上,马车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不见他才收回视线,望向半山腰烟雾萦绕的宅子,感慨道,“宅子又空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谭家人这次离开不久就会飞黄腾达的。

他低头看着手里的文章,如获至宝地摊平,贴着胸口,爱不释手地走了。

此后,惠明村再看到谭老爷的身影,也听不到谭少爷尖叫呐喊拿腿劈柴的声音,初始几天,村里人极不习惯,经过谭家宅子便会驻足张望几眼。

惠明村众人的心情谭盛礼无从得知,走出桐梓县,山路要比想象中的难走,步行都比赶车快,嫌窝在马车里难受,他便带着大丫头下车走路,银杏金黄,铺满了整条官道,远远望去,色彩娇艳,美不胜收,谭盛礼心血来潮,“大丫头,你去前边坐着,祖父给你画幅画。”

科举不考绘画,谭家墙上并没字画,大丫头不不知道画指什么,但她懂祖父的意思,要她去前边玩耍,她仰着脑袋,黑漆漆的眼神跳着光,稚声稚气道,“好。”

松开手,蹦蹦跳跳的朝前边跑,金黄的银杏叶飘落,落在戴着绢花的发髻上,她灿然回眸,“祖父,这样就行了吗?”

谭盛礼点头。

马车里的谭振兴探出脑袋,被金黄的银杏染亮了眉眼,情不自禁想诵诗出声,“等闲日月任西东,不管霜风著鬓蓬,满头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

此情此景,非吟诗不能表达其心情,她展开双臂,享受的闭上眼,又将那首诗富有情感的诵读了遍,正想提议以银杏为题作诗,就看他父亲板着脸,满脸不耐,“砍柴去!”

谭振兴:“......”

☆、第27章 027

谭振兴的笑就这么僵在脸上, 秋高气爽,银杏飘香,大好的时光......竟去砍柴!

太不解风情了, 文人墨客的风雅呢?

他撇撇嘴, 满脸不情愿, “父亲...”

旁边的谭振学害怕他越说越错, 忙扯他衣服, 细数这些天砍柴经历,哪次不是谭振兴说错话引起的, 像极力卖弄文采的读书人,看到什么都想吟诗两首, 张口就来, 完全不想诗文表达的意思, 葛绍体的《晨兴书所见》感慨的是光阴如梭,时间一晃而过,既是赞叹景色宜人, 这首诗也太扫兴了点。

不怪父亲要他们下车砍柴, 好心情都被破坏没了。

他唉声叹气的撩起车帘,也没心情欣赏沿途风景了,和赶车的谭生隐道, “又连累你了。”

离开惠明村, 谭盛礼就待谭生隐视如己出, 己出到他们兄弟受罚谭生隐也逃不掉的那种, 为此谭振学很是过意不去。

“振学哥说什么呢, 别的我不会,砍柴的力气还是有的。”跟着谭盛礼,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砍柴,只是他腿上功夫不好,砍柴必须用刀,速度比谭振学他们慢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