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玲珑骨 > 玲珑骨 第76节

玲珑骨 第76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玲珑骨!

梅雨时节阴雨连天,接连数日雨过,宅邸洗如新。沐阳方起时分,庭院中已是有两人对坐而弈,一人着胜雪白衣,一人着广袖宽袍紫衣。

饶是风声簌簌而过,也未能扰了两人的专注凝然。

顾义疾步走进庭院中时,顾玄镜恰好落下一子,棋盘上又是一番斗转星移。顾义走至顾玄镜身侧,恭敬道:“按王爷的吩咐,莫大人已是将王爷的意思暗中透露给了一众中立朝臣。”

本该执掌暗卫的顾书因着虞归晏大婚当日阻拦为顾玄镜解毒,已是被顾玄镜罚入刑罚堂静思半年,这半年里,都是由顾义接管暗卫。

顾玄镜面上浮现极淡的笑意:“继续监视着,有任何异动随时来报。”

“是。”顾义领了命,即刻便出去了。

不多时,便又只余两人在庭院中。近来幽陵叛民越闹越厉害,身为太傅的风间琉栩也是为此而日日上朝了,也便唯有君临与顾玄镜两人。

一盘和局。

顾玄镜徐徐敛着白子,君临敛黑子。忽然,君临道:“你用了莫行之?”

户部尚书莫行之,实则出身顾氏,为顾氏一族所驱使。

顾玄镜漫不经心地又敛了一枚白子:“算不得用,莫行之留着毕竟还有用,自然不宜现在暴露,我不过是借他之手让朝中那群顽固迂腐的朝臣开口举荐闻清潇罢了。”

他眼里潜藏着讥讽的笑意:“无论是幽陵十三万百姓,还是华林亭性命,闻清潇身为闻氏中人,即便明知是圈套,也必定会跳下去,他没旁的选择。”

“所以你真的决定让闻清潇去幽陵?”君临将最后一枚黑子搁入漆盒。

棋盘归位,一局又起,风云变幻间,顾玄镜白子落下:“当初闻清潇引我不得不跳入圈套,便该料到有今日。我之昨日,便是他之今日。”

**

朝会。又是一日纷乱争执,惠信帝几乎是扶额坐在尊位之上,冷眼看着殿下凌乱。纷乱中,他的头疼得实在厉害,指节一扣龙椅,便要开口,忽而,一道浑厚沉稳的声音截断了殿中所有人的话:

“微臣以为,齐王世子方才为镇压幽陵叛乱最佳人选。”

作者有话要说:前一章修了最后两句话,需要倒回去从最后两句话看一遍。

————

今天头很痛,有点感冒。

更新有点少,但我得先睡了,太难受了。

第97章 过慧易夭

开口的是当朝太师傅胥。傅胥虽无实权, 却是德高望重, 亦是真真正正的中立派, 太子、贤王两不相帮。只是傅胥年事已高, 早已不怎么在朝中走动, 今日上朝本已教人惊讶, 此刻他竟提议齐王世子前往幽陵镇压叛乱。

顷刻之间, 朝堂暗暗地炸开了。太子、贤王及一众朝臣无一不是提议了诸多人选, 可人选也无一不是围绕朝中武官的,但太师傅胥竟然提了齐王世子, 要知道齐王世子可是文臣。

虽说齐王世子满腹锦韬秀略,可到底也只是文臣。派文臣统帅将士镇压叛乱?简直荒谬!齐王也不由得微蹙了眉心,倒是闻清潇,从始至终都不动如山,端方肃穆地执玉圭立着, 仿佛朝臣议论的并非是他一般。

正在殿下朝臣面面相觑时分, 却是无人瞧得见御座之上惠信帝的神情。只见他指节扣了扣龙椅, 微倾了身子, 沉声问道:“爱卿何出此言?”

傅胥镇定自若地道:“幽陵属我朝领土, 城中百姓亦是我朝臣民。不述其根源拨乱反正, 反以对付蛮夷外族之法镇压之, 实非根本之计。闻氏一族皆为忠贞纯良之臣, 深受百姓爱戴,幽陵民众亦拥之,齐王殿下年长, 不通武略,不宜远行,太子太师为齐王世子,性行更甚其族人,亦智计卓绝、武艺高强。因此,臣以为,应派齐王世子前往幽陵述源反正,而非调遣武将强行镇压。”

傅胥字字句句皆在理,殿中的质疑声渐渐落了下去。太子与贤王却是不由得蹙了眉,但也没有立即出声,都想看惠信帝神情行事,可天颜又岂是这般好窥见?

就在惠信帝即将要开口的前一刻,太子到底是忍不住了,出列道:“父皇,儿臣以为不妥。”

“哦?”惠信帝玄色冠冕上的十二旒微微晃动,帝王似乎微转了视线方向,“如何不妥?”

太子道:“闻氏虽受百姓爱戴,齐王世子亦智计卓绝、武艺高强,但齐王世子素有旧疾,身体不安泰,幽陵一行不仅耗时长,且颇费心神,齐王世子这般,如何前往幽陵?何况齐王世子才大婚不久,恐也不宜远行。”

太子说完,惠信帝还未开口,贤王先暗骂了一句,蠢笨如斯,根本没有驳斥到点子上!傅胥的意思是不以武力镇压,太子没反驳派文臣前去,仅提及了不让齐王世子前往,简直愚不可及!

他想了想,亦出列道:“禀父皇,儿臣以为太子与太师所言皆在理,只是当下叛民压城,该当以平乱为主。纵观数百年来,安抚幽陵之举不是没有,但最后却无一例外还需派遣武将镇压。虽说武力镇压为下策,但至少可解当前燃眉之急。不如先派武将前往镇压,再将幽陵诸事委以齐王世子,徐徐谋之。”

虽说缘由不同,但太子与贤王倒是难得的立场一致。只是贤王开口支持武力镇压后,少许清流朝臣暗暗地交换了一个眼神,也是此时,礼部郎中徐显良出列道:“两位殿下思虑甚是周全,不过太子太师不仅胸怀朝略,亦擅兵法布阵,而且自大婚后身体也是大好了,臣以为,于兵于礼,太子太师都是最合适人选。”

已是有两个中立派朝臣举荐了齐王世子,太子与贤王各怀鬼胎,自然都是不想齐王世子前去的。三方也就争执了起来。中立的不少朝臣都推举齐王世子,太子.党与贤王党难得一致,都推举威武大将军华林亭。

好好的朝会,又起一番争执。

朝臣争执了半晌,惠信帝的目光自自始自终都未发一言的华林亭和闻清潇身上扫过,指节轻轻扣在龙椅上,似笑非笑:“倒也不无道理。”

惠信帝此言一出,殿下争执的诸多朝臣却是一头雾水了,不甚明了惠信帝突然这般一句,到底赞同的是谁。

一瞬间,殿内都静了。

惠信帝也久未再言语,只看不清神色地倾着身,似乎是在等朝臣再起争执,又似乎是在犹豫派遣谁前去。朝堂中渐静,齐王执玉圭的手亦渐渐收紧,神色深如浓稠的夜。

他微侧了首看向身后的长子,终是出了列。

惠信帝却是在前道:“幽陵叛乱非同小可,亦非一两日能有定论,今日朕有些乏了,改日再议罢。”

齐王执了玉圭的手越发收紧:“陛下——”

惠信帝似乎走得太快,未听见。曹文高唱散朝后亦跟了上去。一个朝会,先是争论不休,后是莫名其妙,大多朝臣摸不着头脑,又便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揣度圣意,太子与贤王却是一早便离开了,毕竟他们谁都没料到,太师竟然会突然提议齐王世子前去,因此需得早早回去与府邸幕僚商议对策。

齐王与闻清潇身边朝臣散后,齐王怔怔地望了望高台之上,回首时,眉目间都似乎染了霜华:“清潇,幽陵不能去......”

**

又一盘和局。棋子归位,顾玄镜重新落下一子,眉眼间的寒凉讽意更甚:“自古以来,君天臣地,君尊臣卑,君要臣死,臣便不得不死。他闻氏不是信奉君臣这一套吗?我便让他葬身与皇帝手中又如何?”

“闻氏一族人毕竟是难得的忠良纯臣,数百年来每一代族人无一不是为江山忧思操劳,若真是全族尽灭,怕是不妥。”君临微蹙了眉心。

顾玄镜笑,“想要闻清潇死的,也不止我一人。若非万氏,只怕闻氏效忠的那位,早已是动了手了,如何会等到今日。”

“但万氏在,皇帝到底不会过分动摇闻氏地位。”君临落下一枚黑子,沉吟道,“如今你递了刀到皇帝手上,这把刀还只是削骨剥肉,而非屠尽闻氏,皇帝必定不会放过。”

“谨钰,你思虑的无非是闻清潇死后闻氏落成散沙,朝中无以为继。可我既然插手了朝堂之事,亦允了你稳定朝局,便不会食言。”

顾玄镜落一枚白子与江山之上,山河风雨飘摇,“我只是要闻清潇死无葬身之地而已,龙椅上那位,也会如斯想的。”

**

同政殿。散朝回到同政殿后,惠信帝翻了翻御案上的折子,“顾氏、君氏、管氏、闻氏...万氏。”似乎想起了什么,他侧了侧身,问曹文,“齐王世子的病可真是好些了?”

曹文本是侍候在侧,整理御案,闻得惠信帝的话,他脑中神思转了转,恭敬道:“齐王世子自大婚两月以来都未上天机寺修养,也甚少唤陛下为之备下的太医,想来...是好转了不少。”

惠信帝丢了折子,倦懒地倚靠在御椅上,“这群人吵得朕实在是心烦,还是闻家人好啊,懂得朕的心意,又知进退。”

曹文摸不清惠信帝的意思,只得慢慢暗中揣摩着,但见案上摊开的是御史大夫的折子,惠信帝又似有夸奖闻氏之意,何况前些时日惠信帝还夸奖齐王世子护驾有功,闻氏一族人都是忠良之臣,面上便又笑道:

“齐王与齐王世子一心为陛下,为百姓着想,自然是聪慧懂进退的。”

闻言,惠信帝缓缓睁了眼,一双眼睛深不见底:“怕只怕,过慧易夭啊。”

曹文的笑登时僵硬在了脸上。

**

闻清潇着一袭玄纁玄端负手立于朝政殿数百阶梯之上,背脊挺直如青松,朗朗昭昭,阶梯之下便是大秦芸芸众生,幽陵十三万百姓亦是大秦众生之一,却无一人能窥得清齐王世子面上神色。

自古以来玄纁二色为尊,分别象征天地。此刻,他居于庙堂之高,狂风鼓得他的一袭玄纁玄端猎猎作响,远方山雨席卷而来。

闻清潇俯首看于江湖之远,一双狭长如水墨丹青描摹的眼了无情绪,教人景仰的同时又心生畏惧。

“南境苦寒,威武大将军一心为国为民,驻守其地数十载保卫边境,只在年底回京与家人相聚,劳苦功高,如今好不容易得以回京。太子和贤王今日朝政之上却是难得一致地举荐威武大将军前往幽陵镇压叛乱。”他没应齐王的话,而是道。

齐王手中的玉圭已是握了许久,却依旧寒凉,那股凉意似乎浸染到了他心底:“朝中还有其他人,至少...不能是你去。”

“父王觉得,谁会更合适?”远方山雨似乎更大了,狂风肆掠,他一袭玄色衣袍在风中越发猎猎。

齐王哑然。

纵观朝局,竟是无一人更合适。或者该说,没一人更合陛下心意,也没人比清潇能更好地处置幽陵叛乱。

“幽陵,不能不去。”闻清潇的声音很凉,如同夹杂冰雪。

**

“如果你发现你的朋友隐瞒了一件事,你有可能原谅她吗?”她问。

“隐瞒我?”闻沉渊不解。

“对,隐瞒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虞归晏点头。

“大概......”闻沉渊本是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开口得也随意,但说到一半,转头的瞬间,对上虞归晏认真的视线,轻慢的心也逐渐随之认真起来,“那得看对于我来说,到底多重要。”

“怎样才算是重要?”虞归晏的心被高高提起,尽管明知道这般问毫无实际意义,可却忍不住求得一个心安,哪怕这心安是虚幻的。

昨日夜里,她想了很久也理不清乱作一团的思绪,但若是闻清潇,定是可以想明白的,可把一切告诉闻清潇,便也代表着她与闻沉渊之间的事情,甚至她不是乔归晏这个事实都可能瞒不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因为感冒请了个假,挂在文案上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

第98章 小心背后

“怎样才算是重要?”闻沉渊沉吟片刻, 笑了, 眉眼间的少年意气彰显无疑, “既然是我的朋友, 那我相信他肯定不会行伤天害理之事, 亦不会伤害我的家人。只要不是以上两点, 我短暂地生气之后也就好了。”

“不行伤天害理之事...不伤害家人...”虞归晏低声喃喃, 她也不知道她算不算是伤害了他的家人。

“那你大哥呢?如果也有人欺瞒了他, 他可能原谅那个人吗?”她又问。

“大哥的话......”闻沉渊仔细想了想,摇头道, “我还真没见大哥怎么生气过,为了别人的欺瞒而生气,那就更没有见过了,所以我也不知道。”

大哥向来性格温和,从未见他大发雷霆地动怒过。

得知的答案似是而非, 虞归晏的心里亦是七上八下, 不得安宁。

闻沉渊疑惑地道:“大嫂怎么想起来问这个?”

他不觉得她只是随口问问而已, 毕竟她面上的神情这般认真, 作出的假设又偏偏...这般巧。

几乎是没由来的, 他心里的怪异感觉又起, 完全控制不住地便要探寻地看向虞归晏。

虞归晏心中一沉, 险些控制不住面上的表情:“没什么...只是看到话本子里一个男子的挚友欺骗了他一些事, 因此有所疑问罢了。”

“话本子?”

“对,话本子。”

“话本子里的事情大多都是编造的,大嫂不必过分当真。”闻沉渊道, “欺瞒这等事可大可小,大致于大哥而言,也与我是差不多的吧。”

“世子妃,二公子。”

闻沉渊话音刚落,灰衣侍卫便疾步走了过来,恭敬地躬身见礼:“启禀世子妃,二公子,出府的车架已是备好了。”

“知道了。”虞归晏敛了眉眼间的神色,“既然马车备好了,我们便走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