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吃点儿好的 > 吃点儿好的 第38节

吃点儿好的 第38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吃点儿好的!

“这个呢,是老冯的电话,他那儿有个退下来不用的炸货炉子,用了一年多,我看了,哪儿都没毛病。你要是不嫌弃,就先用着。”

看着两张名片,老金已经站起来了:“嫌、我……我嫌弃啥呀,哎呀!哎呀!老陆啊,陆辛呐,以后、以后我也叫你陆哥!哎呀!”

两只手接过名片,一手拿着一张端详了半天,老金最后看向陆辛,张张嘴说:

“真的,啥也不说,我太谢谢你了!”

明明做了好事儿,陆辛的语气却透着不耐烦:“光嘴上谢啊?”

“啊?”

“那个泡菜蒸饺呢?老太太包了你肯定留了,赶紧拿出来!”

何止泡菜蒸饺啊!老金往厨房里窜,说:

“我家老太太前几天做了点儿萝卜苗儿的泡菜,也该好了,我拿给你和小甜老师尝尝!”

……

从老金那出来,沈小甜就一直笑着看陆辛,走着,看着,笑着,一直走到快到柿子树下了,陆辛忍不住了,扬了扬下巴说:“你看,那个柿子没了。”

几天过去,那个原本第一个泛黄的柿子已经从枝头消失了,倒是有更多的柿子开始泛黄,一个个像个颜料没抹匀的灯笼。

“哦。”

沈小甜看了一眼,又看回陆辛,还是笑眯眯的。

“你再不看路,小心掉河里。”

“已经过河了呀。”

陆辛停下了脚步。

“我说小甜儿老师,你到底在看什么?”

沈小甜说:“我呀,我在想一种化学元素,不对,是两种化学元素。”

陆辛转过头来看她,看见了一双很亮的眼睛。

甜甜软软的声音在秋风里慢悠悠地飘,比熟透了的柿子还让人喜欢:

“有种化学元素叫氟……它非常非常活泼,你知道么,纯氟是一种气体,你把这个气体对着玻璃瓶吹上去,哪怕是我家里用来装酱油的那种玻璃瓶,它也会立刻产生火焰,因为剧烈的化学反应。可就是这样的一种东西,它在反应之后会非常非常稳定,最有名的产物就是聚四氟乙烯,它几乎能完全抵抗所有已知的化学侵蚀,从此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个不可摧毁的壁垒,到处我们都能看到它,虽然我们很少在生活里提起它的名字,虽然,它的存在很不起眼。”

沈小甜终于垂下眼睛,笑了一下,才继续说:

“还有一种化学元素,叫氖,作为一种化学元素,它完全不会跟任何元素产生化学反应,可人们感觉不到它竟然是这么冷漠的一种存在,因为它很好看,氖气充入灯管里,通上电,就会发出橘红色的光。它光鲜亮丽地存在于每一条有霓虹灯和广告牌的街道上,尽管,只有这一个用处。”

陆辛听完了沈小甜说的话,就像是认认真真地听完了一个化学课。

女孩儿站在原地,秋天傍晚微凉的风从她的脸庞上吹过。

她沉默了良久,终于说:

“家……就像这两种元素一样吧,有的看起来不起眼,看起来一点事情都能折腾一下,可它们凝聚在一起,就坚不可摧。

又有的,仿佛很好看,很光鲜,可事实上……什么都没有,不过是通了电,就发出光而已。”

陆辛看着沈小甜的头顶,问她:

“你想哭么?”

“不想。”

“你哭,也没人能看见,我给你挡着。”

“我不会哭的。”

“那行吧。”

陆辛想了想,抬起手,举到沈小甜脑袋的位置。

“反正我给你挡着了。”

抬头看看柿子树的叶子,陆辛又看向前方,看见自己的手指,动了动,离沈小甜的脑袋真的很近。

第39章 馅料复杂大包子

“酸甜苦辣中的酸, 和我们在化学实验中提到的酸到底有什么区别呢?答案是没有区别, 我们能够感受到酸这种味道, 正是游离氢离子在刺激我们的味蕾。”

又是几天一度的开饭,啊不, 上课时间,很多像付晓华一样的网友捧着手机或者电脑, 点开了“小甜老师”的视频。

水准备好了!面包准备好了!纸巾也准备好了!来吧!

付晓华看着屏幕上诱人的泡菜, 一下子捂住了嘴。

“噫~”

泡菜、酸黄瓜、酸菜, 淋了醋的酸辣土豆丝……这个土豆丝炒得也太好看了叭!

“有时候我们会奇怪,有些腌渍的方法里并没有放醋,可出来的味道却是酸的,这是因为乳酸菌或者酵母菌的作用,在无氧条件下, 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产生了酸。”

“如何产生更多的游离氢离子,如何消除过多的游离氢离子, 是我们在做饭的时候总是要考虑的问题。

“所以我们会看见白菜、胡萝卜、黄瓜被做成了酸味十足的小菜, 因为它们里面都富含大量的糖分,尽管发明他们的人并不知道糖和酸的关系, 此外还有我们在发酵酸奶的时候会放入糖, 除了调味之外也是为了让酸奶更快地酸起来。

“做馒头的时候我们会放入无水碳酸钠或者碳酸氢钠,当然在外包装上它们的名字是苏打或者小苏打,众所周知,只要一看见碳酸两个字,我们就能够想到二氧化碳了, 而游离的氢离子则会带走碳酸根里面那个多余的氧原子,它们变成了水……”

馒头,面包……这些我都懂,可那个一看就很好吃的大包子是怎么回事儿啊?

用门牙撕扯着手里的面包,付晓华想起了妈妈包的包子,可能没这么好看,可是蒸笼拿起来那一瞬间的白气蒸腾,让她想起了小时候端着饭碗守在厨房门口的期待。

“作为一个从不缺课的好学生,强烈要求老师给出下节课的知识要点!好学生要点菜,啊不,预习!”

评论转发点赞一条龙,付晓华打开了购物软件想买点泡菜吃,酸黄瓜也不错,等买到之后再去吃大包子!

不对!中午就要吃包子!

各种想法在脑海中翻来覆去,味觉拉扯着神经急切地做出各种决定,最后,付晓华站起来,趁着还没有正式上班,打了个电话。

“妈……没事儿,我就是突然想吃你做的包子了

“妈,我最近看了个视频,挺有意思的,我看了都觉得自己会做饭了,我发给你看吧。

“妈,我国庆回家,你给我包顿包子吧……”

结束了电话,付晓华把小甜老师的视频一个一个用微信转发给了自己妈妈,回到办公桌前,她又加入了“啊啊啊啊我饿”的哀嚎大军里。

坐在火车上,沈小甜刷了一遍评论,在本子上记下了一些要点。

“小甜儿老师又在忙着备课呢?”

陆辛看着她趴在小桌板上写东西,站起来从背包里拿出了一本书让她垫在下面。

“我这是收集学生反馈,感觉上一期的评论气氛不如留作业的时候好,我这次留了作业给他们,得观察一下他们对作业的接受度。”

陆辛“哦”了一声。

他们第一次一起出门,要去的地方倒不算远,是沽市几个小时的济南。

陆辛的一个朋友在济南开了好几年菜馆子,想开分店了,找陆辛去看看。

男人跟沈小甜说的时候,沈小甜还貌似惊叹地说:

“你的朋友是不是真遍布全国呀?”

野厨子想了想,说:“真能当朋友的也不是很多。”

可见“普通朋友”这个基数是很大的了。

火车上乘务员推着德州扒鸡走过,陆辛问沈小甜:“要不要吃?”

女孩儿摇摇头,眼睛盯着手机,慢吞吞地说:

“早上吃了徐奶奶包的大包子,吃不下了。”

昨天沈小甜去老金家拍老太太出马做泡菜和酸黄瓜,往回走的时候被站在自家院子里的徐奶奶给喊住了,说是包子刚进了蒸笼,让她拿几个。

徐奶奶家竟然还留着土灶,炉膛里烧散煤的那种,沈小甜征得了奶奶的同意拍了到了大包子开盖时候的样子,临走还被塞了五个大包子。

“小哲能吃着包子还是得谢谢他小甜老师,在你那补习了几次,他好几个老师都说他进步大呢,这次摸底考试考了98,他非跟我要包子吃,我这才忙乎了一趟,不然啊,这个大灶我都要用不动了。”

徐奶奶一边说一边往袋子里给沈小甜拣包子,要不是沈小甜使劲儿摁着老太太的手,半锅包子都要被她打包了。

临走之前,沈小甜还跟徐奶奶打了招呼,说自己要出门几天,把开学鸡拜托给了老太太,也不麻烦,每天两三顿扔点菜叶就够了。

沈小甜没敢说开学鸡是吃苹果长大的。

徐奶奶很高兴地接受了代喂鸡的工作,她还很惋惜,说好几家都来问了沈小甜是不是真的讲课本事很高。

“我刚想给你抬到一百八呢,你这又要出门。”

沈小甜觉得徐奶奶很想给自己当补习事业的经纪人。

包子是白菜豆腐虾皮粉条猪肉馅儿的,丰富得像是一大盆乱炖,因为猪肉贵了,所以一个手掌大的包子里最多也就七八块肉丁,可兑得油多,所以依然很香,面发的暄软可口,每一口都扎扎实实的。

沈小甜昨天分了陆辛两个个,晚饭吃了一个,剪视频到半夜的时候没忍住诱惑,又吃了一个当宵夜,最后一个今天早上被她吃掉了。

“早知道,昨天应该给你三个包子才对,这样我就不会给自己吃宵夜的机会了。”

想起了早饭,想起了大包子,沈小甜又开始为自己没忍住诱惑吃了整个包子当宵夜而懊悔。

陆辛笑了一下,说:“你这样的话,我以前听得多了,晚上十一点,小姑娘穿着睡衣拖鞋,外面套着个外套,冬天的时候就干脆穿个羽绒服从头套到脚,抱怨说天太冷了,肚子饿了,晚饭太难吃了,我的小摊儿闻着太香了,点菜的时候一个比一个凶猛。”

沈小甜转头看他。

“吃都吃了,抱怨啥?那人长个胃是为了好看的?不就是为了吃饭的?不装饭那不就浪费了。再说了,我是个厨子,要是小姑娘都不吃饭了,那我生意得少多少啊?”

火车停在了济南站,济南作为千百年来山东的省会,出站口竟然没有电梯,让在北京和广东呆了几年的沈小甜万分惊讶。

“这是老站没有电梯,西边儿的新站什么都有。”

在维护本省形象方面,陆辛这个家伙更像是个山东人。

好在火车站通往外面的地方是有电梯的,沈小甜暗暗松了口气,她的带的衣服化妆品都不多,可行李箱里有反光板和两个稳定器,虽然陆辛提得挺轻松,她自己知道那分量不算轻。

路过排着长队等出租车的人群,陆辛带着沈小甜上了一辆公交。

“这边儿打车才是不方便,幸好地方不远。”

公交车上摇摇晃晃,他们算是始发站上车,还有位置坐,过了七八站,人多了起来,沈小甜把座位让给了一个老奶奶,一回身,差点一头撞在陆辛的身上。

陆辛对她挑了下下吧,原来属于他的位置上也坐了个拄着拐棍儿的老太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