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尚书大人易折腰 > 尚书大人易折腰 第4节

尚书大人易折腰 第4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尚书大人易折腰!

“谢妹妹的好意自是好的。”杨月清温和的笑了笑,看向宋珠,“还要麻烦宋妹妹了。”

态度落落大方,没有因谢元娘的态度恼羞成怒。

相比之下,谢元娘的作派再一次落了下成。

谢元娘混不在意,上辈子就是这样,不同的是上辈子她一直认为杨月清不坏又端庄最为公证,每次她与杨招娣吵架时,杨月清多是训斥杨招娣而站在她这个外人的一边。

现在想想那哪里是站在她这边,不过是让她目无一切的名声传的越发难听罢了。

如今重生回来,谢元娘不会自甘堕落,岂会送了脸让杨月清去打?

那边宋珠见事情这样,怕引起他人多想,面上不显,欢喜的挽起杨月清的胳膊,“杨姐姐客气了,我到是高兴杨姐姐陪我一起去。”

这边两人走了,南蓉县主身边没有了人,董适又是不爱说话的,气氛一时之间冷了下来,小门户那边个个都缩着身子,便是有心巴结县主,此时也没有那个胆子上前。

宋南蓉喝了半盏茶,眼皮都没有抬,“今日文惠怎么没有来?”

“姐姐身子不舒服,半路回府去了。”谢元娘笑着回道,并没有往日里听到南蓉县主这般叫姐姐而脸面不好看。

姐妹两个一个叫闺名,一个直呼‘谢二’,上辈子因为这个,让谢元娘没少在私下里针对姐姐。

闺中的女子手段还真是厉害,刀刀不见血,却又刀刀伤人。

宋南蓉又是诧异的看了她一眼,“你今日到是安静,可是府上发生了什么事?”

今日南蓉县主已是第二次问这样的话,一旁的董适也不由得又多看了谢元娘一眼,收回眸子低垂,不知在想什么。

谢元娘扬头笑道,“县主觉得我们府上该发生什么样的事?”

宋南蓉冷哼一声,语气略有些不快,“我若是知道,又哪里会问你。”

若是平时宋南蓉还会虚与委蛇的与谢二作作样子,自然不会这般,与金陵双姝来往,也能让人高看一眼,哪怕是郡王府的县主,也需要这份荣耀。

如今却不同了,谢府丞被贬,谢家沦为不入流的五品主事,纵有才女名头,也是不入流的人家。

以往一直被压着,做为郡王府的县主,宋南蓉都要低一头,怎么能让她心里痛快。

往日里只能忍着,博得一个胸襟宽大的名声,今日终于可以在众人面前踩下谢二那张张狂的脸,自是高兴。

话话的功夫,一盏茶的功夫过去了,去寻人的宋珠和杨月清也没有回来,坐上的宋南蓉面上不显,眼里却有些疑惑。

然后就听到下面坐着的谢元娘开口问,“听说今日府上世子也请了男客赏花?”

说话时她一边望向四周围起来的纱帐,“也不知道会不会是才子佳人在林中偶遇了?”

宋南蓉的眸子一凛,不动声色道,“有婆子下人伺候着,岂会闯到闺中女子面前来,郡王府的规矩岂是那等随意人家,这样的话,谢二在自己府上说说便算了,在外面可休得乱说。”

郡王府不是随意人家,这话又是对谢元娘说的,岂不是反指谢元娘是随意的人家?

话里的机峰,在场的人哪有听不出来的,便是胆小的任蓁蓁也不由得看了谢元娘一眼,见谢元娘笑盈盈的坐在那,仿佛根本没有听出来是在映射她。

任蓁蓁慢慢的低下头,心想有时心思不细,其实也挺好的,正如她母亲常说的,傻人有傻福。

谢元娘不知任蓁蓁将她归到脑子不顶用的傻子堆里去了,面上的笑意不减,眼里的笑意更浓。

现在南蓉县主说的越义正言词,到时脸就打的越痛,她又何必争眼前这一句半句的痛快。

她不还口,宋南蓉心下自是高兴,只以为反驳的谢二说不出话来。

今日的杏花宴,是宋南蓉在听说谢府出事之后,特别准备的,就是要当京城勋贵世家的面,落谢家京城双姝的名声,将这些年心里隐忍的不甘报复回来,只是半个时辰过去了,去寻人的宋珠仍旧不回来,其他闺中女子也不见身影,宋南蓉觉得这事不对。

她交待身边的丫头,“派人去看看二姑娘及众家闺秀到哪里了?”

丫头便退了下去。

再次等待,宋南蓉没有了心情说话,谢元娘也懒得敷衍,场面格外的安静,小门户那边的十多个闺中女子凑在一起不敢说话,勋贵里董适又是不爱言语的,自然也就没有人牵头打破沉默。

宋南蓉此时心情实在不好,先不说让婆子之前安排的事情,谢元娘好好的坐在这不说,婆子又不知去向,可见是计划不成,此时其他众人又不见身影,这事怎么看都透着诡异。

一阵杂乱的脚步声起,有婆子急冲冲的走了进来,走到宋南蓉的身边,交头低头一番,在场的众人听不到什么,却见南蓉县主的脸色变了。

在场的目光皆落在了南蓉县主的身上。

一边是小门户,一边是想打压踩下去的谢二,不论哪一个,都不是宋南蓉乐见到让她们看笑话的,她挥了挥手,“让人吱会父亲一声。”

进了杏林的人皆没有出来,是什么原因宋南蓉心里清楚,刚刚婆子同时禀报兄长宴客那边的人也没有出来,各家闺秀也没有出来,也不知道里面什么情况。

此时贸然派人进去也无济于事,事关郡王府颜面,只能请父亲出面。

婆子退下去,宋南蓉微微愣神。

谢元娘笑道,“马上要午时,纵然是杏花美,总不能空腹饿着肚子,外人被杏花迷了眼就不多说了,宋二姑娘出生在郡王府,日日对着杏花,总不对也迷了眼忘记了回来的路吧?”

宋南蓉神色一敛,不快道,“杏林有百亩之大,一时之间走出来却也不易,即然大家都在里面,你又这般着急,不如我们也进去看看吧。”

第8章 宴会8(算盘)

左右今日事情瞒不住了,到不如把谢元娘也扯进去。

宋南蓉的打算一出口,谢元娘便明白了,她不动声色,“县主好提议,那就在场的众位妹妹一起同行?”

“也好。”宋南蓉知道躲不过,以县主身份也与众人一起,到时再一解释,众人自然也不会再有不满。

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往杏林而去。

宋南蓉敢带着众人进杏林,也是自己心里有把握不迷路,从小到大她已将杏林里的走出来的阵法记在心里,有这个信心带众人进去,再带众人出来。

只是当一行人进了杏林之后,看到杏树下那些被踢的凌乱的石子,宋南蓉惊呆了,阵法被破坏了。

心中的疑惑也解开了,为何所有进去的人都没有出来。

随后头皮就是一紧,阵法破坏掉,她自然也走不出来。

郡王府的宴会,传出去主人和客人皆在杏林里迷路,这岂不是要成为金陵城所有人的笑料?

宋南蓉脸色变化莫测,就听到身旁的谢二开口问,“杏林这么大,县主看看咱们要往哪个方向找人?”

宋南蓉没有回答,强压着心底的慌乱,“百亩的杏林,各家妹妹也不会去深处,无非是在外边转转,咱们在往里面走走也就能遇到。”

之前已经让人去通知父亲,想来很快就会解决眼前的问题,宋南蓉的心也放了下来。

她这么提议,一行人自是没有人敢提出异议的。

谢元娘眉眼间带着笑,一路进来赏杏花时她就已经走到了前面,她往哪里走,众人自然是随着往哪里走,一路走下来发现眼前的杏树下的石子皆被破坏,宋南蓉想分辨一下方向也无法,只盼着父亲那边早点派人过来。

一柱香的功夫不到,没有盼来郡王那边派来的人,却是遇到了宋珠及杨月清一行人,在看看她们身后的一众闺中女子,有十多个人,今日这来参加杏花宴的人也就都凑齐了。

错过站在众人前首的宋珠和杨月清,能看到后面的十多个人发髻皆有些零乱,原本都是喜气扬扬的到郡王府参加宴会的,结果在林子里走不出去,后来遇到宋家二姑娘原以为可以出去了,结果又是白空喜了一场。

众人茫然时,看到县主一行人来了,自然是欢喜不已,就是引路的那些婆子也皆松了口气,总算是见到救星了。

“见过县主。”众人上前来见礼,热络的语气里也透着欢喜。

宋南蓉如何看不出来众人的想法,可她亦是走不出去,只能不动声色的和众人客套,又将话题引向杏花,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到没有人再把注意力放到为何走不出杏林的事情上。

谢元娘站在外圈,看似在欣赏着杏花,眼底却涌着掩饰不住的笑意。

之前遇到蒋小爵爷他们的时候,谢元娘就大体猜到男客们在哪个位置了,所以出杏林时她又破坏了些阵法,按郡王府下人带路的习惯,想来那些男客离这边也不远了。

与宋南蓉进杏林之后,她又不动声色的在前面引路,看到宋珠她们时,谢元娘就知道她做的手脚成功了一半,只需要制造些大的噪音引了深处的男客寻声来这边便可以了。

宋南蓉身边围着众人,凸显外边站着的谢元娘就太过冷清。

“县主,刚刚我们在杏林里救了一个晕倒的婆子。”一道清脆的声音突起,将众人的视线都起了过去。

第9章 宴会9(针对)

背对着人群的谢元娘慢慢的转过身子,目光落在宋南蓉面对的粉色身影上。

杨招娣,她的死对头,就知道是她。

杨招娣似察觉到谢元娘的目光,回头越过人群看了谢元娘一眼,眼里透着得意,然后回过头去,继续道,“那婆子说是被谢二推晕的,县主说这事怪不怪。”

声音一落,人群里一片哗然声。

面对看过来的目光,谢元娘镇定的由着众人打量,一边不动声色的走过去,她所到之处,众女子不由得让出一条路。

“谢二推的?”宋南蓉淡声反问,“是不是有什么误会?闺中女子对下人动手,岂不是失了身份?”

她的眼睛却是看向谢元娘。

众人皆看着谢元娘,特别是杨招娣目光格外的闪亮,眼里藏着压不住的兴奋。

谢元娘亦是一脸的义正言词,“误不误会的不好说,我谢二还不屑对个下人动手。不如县主命人把那婆子带上来,当着众人的面我也想问问她,为何要这般诬蔑毁我的名声?”

宋南蓉冷笑一声,“你大可放心,若真有那等下人做诬蔑毁人名声之事,郡王府第一个容不下她。”

又问杨招娣,“那婆子在何处?”

气氛突然有了变故,众人左右观望,没有人插话。

反而是杨招娣仗着姐姐是南蓉县主闺中蜜友,此时跳出头来,“县主别恼,谢二你也别急,当着着众人的面,自然也不会有人冤枉你,这婆子正巧也在,让她出来说说事情经过便是了。”

“郡王府自会给我一个交代。”谢元娘冷看了杨招娣一眼。

杨招娣是礼部侍郎府的嫡次女。

谢元娘与杨招娣按理说也没有什么仇,私下没有接触,只有一些京中的宴会,才会有碰面。

可杨招娣就是与谢元娘不对付,平时没少针对谢元娘,这也是私下里众人都知道的。

上辈子谢元娘也是嫁人之后,在被婆婆的提点下才明白杨招娣为何总针对她,又看她不顺眼的。

这事还要从谢杨两家的家事说起,谢母孔氏生产时是双胞伤了身子,被诊断日后子嗣坚难,谢父却也没有纳妾,任谁提起这事无不羡慕孔氏的,更让人羡慕的是孔氏多年后竟又怀孕,还产下一子,这可不是天大的好命。

再反观杨家。

杨侍郎成亲两年杨夫人一直没有身孕,杨老夫人突得重病,这时杨侍郎的通房又有了身孕,为了给杨老夫人冲喜,这才坏了规矩留下这孩子,通房也是好命,一胎得子。

说来也怪,这庶长子一出生,杨老夫人看到孙子,病立马就好了。

杨夫人虽后有身孕,一连两胎却都是女儿,所以在生第二胎的时候,便给女儿取了个招娣的名子。

杨夫人第三胎终于得子,却也觉得是次女取了这个名子才得了儿子的,虽得子对嫡次女也格外的宠爱。

谢家和杨家皆因子嗣问题没少被人私下里议论,谢家被人羡慕,杨家却是被人当笑话的,这就是一则杨招娣嫉妒谢元娘的原因。

另一则杨招娣得家里宠爱,可有一次听到谢元娘背后嘲笑她的名子俗不可耐,这就记恨上,也结了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