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后嫁给克妻皇帝 > 重生后嫁给克妻皇帝 第35节

重生后嫁给克妻皇帝 第35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后嫁给克妻皇帝!

城门外的车夫一见她,立刻上前,一言不发便躬身请她到车边,静静掀开车帘。

车中赫然坐着一年轻男子,朦胧月色下隐约可见他五官灵秀,面容清俊,只是身形瘦弱,眼下乌青,像是许久不曾安心休整。

他正低头望着怀中抱着的小小襁褓,紫色绸缎,金线绣文,露出个粉嫩的小脑袋,闭着眼酣睡,正是被人偷走的通儿!

宋之拂面上闪过一瞬激动与担忧,紧接着便恢复平静,冲那男子道:“将我儿还来。”

那男子只微笑着抬头,恍若未闻,道:“上车吧。”见宋之拂不动,他遂自旁取出块锦帕,一手捂在通儿口鼻,似要阻他呼吸。

睡梦中的通儿感到不适,紧闭着双目便开始皱眉扭动,轻轻哭了两声,仍是未醒。

那哭声扰得宋之差点落下泪来,一下便依言上车。

车帘放下,马车朝南面渐行渐远。

“慕容允绪,你若将我儿还来,我尚能指你一条路,令你安然度过下半辈子。”

不错,掳走通儿之人,正是原本该已经逃往倭国的慕容允绪。宋之拂自见那信上熟悉的字迹时,便已知晓。今生她未伴慕容允绪一日,上辈子却是整整三年,怎会不识他字迹?

慕容允绪仍是望着怀中已然又熟睡的孩子,挑眉道:“你见是我,竟无一丝惊讶。”他伸手抚过孩子细软的脑袋,眼里闪过一丝妒恨,“我的儿女不知生死,我又怎能让他的儿子好好活着?”

宋之拂心中一紧,正要不管不顾便将孩子抢回,他接下来的话,却让她彻底僵住。

“阿拂,你本该是属于我的,上辈子是,这辈子也该是。”

上辈子。

难道他也如她一般,带着前世的记忆,重活了一世?可不对,若果真如此,他早该在慕容檀南下金陵请罪时,便毫不犹豫的取他性命,又为何还是放虎归山,之后又犹豫再三,接连失手?

或许,他近日才想起那些前尘往事?

“可为何,在我输得一败涂地时,才让我知晓?”他双目渐渐泛红,露出宋之拂熟悉的偏执与癫狂,“阿拂,你随我东渡吧,他抢了我的江山,我便抢他的妻儿,如此,也公平。”

他说罢,阴森可怖的笑了两声。愿追随他的老臣皆劝他早些离去,他却执意要来此截燕贼妻儿,既为心中的痴念,更为争一口气。

宋之拂面无表情的盯着他,忽然低声道:“好。”

慕容允绪一愣,没料到她如此干脆便答应,不大确信道:“你说什么?”

宋之拂道:“我说好。上辈子,是你让我看清舅父一家的真面目,我居宫中三年,亦得你百般眷顾,原也是欠你的,随你走,便当是还你恩情吧。”

慕容允绪不敢置信道:“你……也做了那梦?”

“确然。生子后忽梦前尘往事。”她努力不看襁褓中的孩子,低声凄然道,“阿拂别无所求,往后余生便常伴君侧,以还恩情。”

“阿拂……你果然……我没白白疼爱你。”慕容允绪激动不已,涕泪纵横。

宋之拂点头:“阿拂非草木,今世嫁人也是迫不得已。”她目光遂转向通儿,边掉泪边哀求,“只求勿伤我儿,到底是我十月怀胎,吃尽痛苦才生下的孩子,实在不忍……”

慕容允绪一听她为孩子求情,扭曲的面上闪过一丝怀疑,紧接着便冷笑道:“也好,我不伤孩子,带着他去倭国,将他养大,慕容檀的儿子,从此认我做父,哈哈哈哈哈哈……”

趁他正癫狂的笑着,宋之拂飞快的伸手,在通儿身上重重掐了一把。

睡梦中的孩子登时疼醒,拼命挥舞着胳膊哇哇大哭起来。

慕容允绪平素最不喜孩童哭闹,头疼而烦躁的揉着眉心。若在皇宫中,早已有宫人上前将孩子抱走轻哄。可此刻他已不是万人之上的帝王,一时只是狼狈而手忙脚乱。

宋之拂趁机做柔顺体贴状,将孩子抱入自己怀中:“孩子还小,爱哭闹,望恕罪。”说罢,一面轻哼着歌,一面摇晃着,不一会儿通儿便又入睡。

慕容允绪方拂回到前世在宫中的日子,眼中闪过片刻恍惚。

一路前行的马车渐渐停下,车外传来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听来约有数百人。宋之拂掀开车帘向外望去,只见那些人个个身穿铠甲,手持刀剑,一副御林军模样,应当是来护送慕容允绪东渡的。

她遂问:“不知航船停靠何处?”前世自嘉定走,可这一世再往嘉定须绕过金陵,十分危险,兴许会自淮安出。

慕容允绪瞥她一眼,只道:“去了便知。”

宋之拂知他仍是不信任自己,便不再多言,只盼归德的兵马能找对地方。

……

却说慕容檀自知妻儿已由北平出发,便日夜期盼,时不时追问其行程。听闻已入山东境内时,便已按捺不住,亲自领了数千轻骑出金陵北上迎接。

岂料快至归德时,却惊闻幼子被掳,妻子更是不管不顾的追去!

他又惊又怒,连夜便带着人快马加鞭赶去。

报信者称王妃令人守归德往东南与西南两处去之道路,又将贼人之亲笔书写递上。

那熟悉的字迹,和妻子的嘱咐,令他一下猜到,截人的不是旁人,正是消失的慕容允绪,下一步,大约便是掳走他的妻儿东渡,离开大齐疆土!

探子先行数十里,其余人随他一同星夜兼程,不多时便寻到了踪迹。

原来是数百御林军残部,正护送慕容允绪自归德往东南的淮安方向而去。

慕容檀冷笑一声,随即将所领千人分做两队,自东西两面包抄而去,不多时,便形成合围之势,将慕容允绪的区区三五百人团团围住,密不透风。

慕容允绪的御林军平日以护卫皇帝安危为任,却并无实战经验,远远见到兵马时,便谨慎的后撤,却不知恰好落入了包围圈,待醒悟时,已被周围密密麻麻上弦,蓄势待发的箭镞逼得动弹不得。

马车中,慕容允绪脸色青白,怒与恨交织,静坐片刻,忽然恢复往日温润和煦的模样,缓缓掀开车帘,拉着抱着婴孩的宋之拂一同步出车外。

他牢牢握着宋之拂的手不肯放松,冲百丈外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慕容檀朗声笑道:“皇叔,别来无恙。”说罢,得意的将宋之拂扯进怀里,一手揽着她腰,张目四顾,“这样多人,若伤着妇孺便不好了。”

慕容檀脸色一沉,挥手示意众人放下弓箭,冷声道:“你若放我妻儿,我可留你一命,封你为王,从此衣食无忧。”

慕容允绪却仰天大笑:“你休要辱我!什么封王,什么衣食无忧,不过是沦为大齐的笑柄罢了!”他忽然目光迷离的望着身侧的女子,“况且,阿拂方才已答应我,从此常伴我左右,我若同她死在一处,也值了。”

慕容檀握着缰绳的手一紧,目光不由望向宋之拂。

只见她双目一眨不眨的望着他,隔着朦胧月色,二人远远对望时,她微不可见的摇摇头,一双晶莹的眼眸眨了眨,满溢着对他的信任。

慕容檀心松了松,遂命人点起火把,顿时将黑夜照得晃如白昼。

他取出一物,下马置于地上,躬身揖了三礼,才道:“绪儿,此乃你父亲,先太子之牌位,你父亲在此,难道你还要一错再错吗?”

这一声“绪儿”,乃慕容允绪幼时乳名。他一见那牌位,便浑身一震,狰狞的面目也僵住,心里涌起千百种情绪,难以名状。

先太子深得先帝与朝臣钟爱,于兄弟姊妹中也颇有威望,奈何于慕容允绪十岁时,便英年早逝。临终前,他曾对慕容允绪寄予厚望,谆谆教诲,令他做个孝悌仁爱的君子。

可他做了何事?他诛杀亲叔,驱逐老臣,令大齐陷入纷乱。

若父亲还在,怕对他失望透顶吧?

慕容允绪恍惚不安,后悔惶惑,一时怔在原地。

趁此之时,宋之拂忽而错身,抱着孩子脱离他身侧,大步退出数丈距离,而慕容檀则猛一挥手,暗下指令。

只听“咻”的一声,一支箭自不远处的密林中破空而来,正中慕容允绪心口。

建弘帝终是死了,死在新帝手中。

第48章 结尾

宋之拂母子二人随慕容檀至金陵时, 正值八月入秋, 再有数日,便是通儿百日。

那日宋之拂恐通儿受惊,便在他耳中塞了两团棉布,令他始终安睡不受惊扰,如今到了金陵,仍是咿咿呀呀的十分康健。

经数日查问, 事情已然十分清晰。

原是慕容允绪一行人悄然跟着, 暗中与郑潇串通。

郑潇嫉恨宋之拂许久,见有人欲截走他们母子, 自然窃喜。尤其慕容允绪的人以日后的荣华富贵——以新帝对妻子的宠爱,若路上有失,日后定愧疚难当, 对郑氏一脉会加倍补偿,而她身为宋之拂亲表姐, 兴许也能代替妹妹入宫侍奉, 夺回原该属于自己的荣宠。

于是她趁夜偷偷将乳母迷晕,将孩子带至驿馆外, 交给慕容允绪的人, 又假意关心, 以言语激宋之拂独往。

幸后自慕容允绪身边的御林军将她供出,方令真相大白。

慕容檀原想严惩杀之, 然想到妻儿死里逃生,仍心有余悸, 不愿在此时造杀孽,遂命郑家秘密将郑潇送至尼姑庵,从此青灯古佛长伴,对外则称其暴毙。

而原妄想得荣华,为国舅的郑承义父子,则相继被以各旧罪降职,如今只居闲职,从此再无仕途可言。倒是郑家老夫人,被皇帝加封为诰命夫人,得文书,享俸禄,一时风光无两。

慕容檀趁着儿子百日前的时日,先是经由礼部拟定,再与妻子仔细商议数日,方定下“焕”字,取意光明。

至八月十六,皇子百日,便行命名仪。

是日,王府正殿,帝升座,百官朝贺跪拜,待妃抱皇子出,由礼部宣文。

宋之拂尚未行册封礼,此时只称妃。她原该立在殿中听宣,慕容檀却忽然起身止住礼部的宣读,亲自下座抱过孩子,牵着妻子步上台阶同坐高位。

百官面面相觑,不想新帝对这唯一的一位妻子如此爱重,实属罕见。

待宣读后,众人礼毕,皇帝又令大赦天下,典仪方毕。

王府虽比不上已烧毁的皇宫之大,到底只他们夫妻二人居此,仍显得十分广阔。

慕容檀待百官离去,便露出欣喜的笑容,逗弄一阵通儿,便递给随侍的乳母,自己则拉着妻子兴冲冲的出殿,直奔匠造处。

宋之拂不知所以,懵然问:“怎想起来此处?”

慕容檀满面兴奋的笑容,并不答话,只待她径直入内。

只见宫室正中,竟高高悬着一副完整的冠服,自深青色翟衣,到玉色中单,自凤冠额子,珠翠面花,到大带蔽膝,玉佩玉圭,一应俱全,其绣文之行云流水,雕工只精细入微,可见用心用时。

身侧宫人俯身道:“娘娘不知,陛下自三月前入金陵,便已命我等开工赶制,隔三两日便要来瞧一回,这冠服上的一分一毫,可都是陛下的心意。”

宋之拂伸手细细抚过柔软的锦缎,鼻尖酸涩,一时说不出话来。

慕容檀在侧,献宝似的道:“你再瞧瞧,有何不一样的。”

她遂又从中单到翟衣,自罗袜到大带仔仔细细看了看,最终目光停在凤冠上。

此凤冠以金为底,饰以珠翠,花团锦簇,精美绝伦。然不同于大齐前两代皇后所顶之九龙四凤冠,此一顶乃九龙九凤冠,龙凤相缠辉映,格外别致。

“九龙九凤,凤与龙同。”慕容檀取下凤冠,小心替她戴上。

……

九月初八,大吉之日。

新皇帝终于行册封皇后大礼。

是日,百官聚于殿外,大乐起,帝升座。皇后着冠服,自后步出,正要跪听册文,却又被皇帝引至身旁,同坐听。百官自上次的皇子命名仪后,已不再惊讶,只眼观鼻鼻观心,任其动作。毕竟这位新皇帝曾克死了三任妻子,如今有了皇后,还生了嫡子,自有尊贵的道理。

册文中,后仍为“郑氏”而非“宋氏”。慕容檀曾有意替她正名,她思来想去,仍是不愿多生事端。父母皆早逝,如今只盼他们黄泉下能安,这些俗事,本也不该再惊扰他们。

慕容檀心有愧疚,便将郑家故去的近亲皆有了追封,连宋之拂的举人父亲,也得了同进士出身,追赠了官爵,母亲则有诰命之衔。

如此,百官未有怀疑,只当陛下要给皇后无比尊荣,却又恐史上那些外戚乱政之事,便只给郑家体面,却并无半分实权。

待礼官宣读毕,宋之拂接过册文与印鉴,众人行拜礼时,慕容檀却忽挥手示意百官暂缓。只见礼官自托盘上又取出一明黄宝册,宣道:“朕起微时,后济朕艰难,同勤开国,朕授天命,本与常人冲,唯后得福泽深厚,与常人异,堪为朕良配,普天之下,唯此一人尔。日后当珍之重之,携之伴之,方不负上天眷顾。”

此文一出,殿内哗然,陛下这是在说,从此舍后宫佳丽,只与皇后一人相伴吗?这可是古往今来极为罕见的,百官有言要出,却纷纷先观赵广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