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县令小仵作 > 大县令小仵作 第6节

大县令小仵作 第6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县令小仵作!

不管是日记还是案件记录,都少不了纸笔,再贵也得买。

阿苗又惊又喜又赞叹,“晏姑娘,您念过书呀。”

正埋头翻书的晏骄嗯了声,又苦笑着补充道:“可惜我家乡的许多文字与这边不大一样,用的笔也不同,得多花些时日适应了。”

繁体毛笔字,真是要命。

也不知要练到猴年马月去,她得先想办法弄点儿炭条应急。

阿苗就笑,“常言道,一通百通,您是会的,再学旁的肯定也快。”

“那就借你吉言,”晏骄笑笑,见她眼巴巴瞧着,略有些艳羡的样子,不由得心头一动,“你想学的话,咱们一同练字。”

“真的吗?您愿意教我?”阿苗惊喜交加的喊道,不过马上又忐忑起来,摇摇头,“还是算了,我这样笨,学不会的。”

晏骄道:“哪里有还没学就说学不会的?我倒觉得你伶俐得很。”

阿苗长了这么大,还从未被人夸过伶俐,顿时觉得胸膛里充满了愉悦的气息,满满的,涨涨的,好像轻轻一戳就要爆开。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别的晏骄不知道,这价钱确实高。

极其普通的文房四宝加一本字帖和《千字文》,就花了小半两银子,心疼的她都快哭了。

反倒是后面去菜市场买菜,物价之低,超乎晏骄的想象。

亲身经历过之后就会更深刻的认识到,绝大多数古装剧里边动辄几十甚至成百上千银子的交易纯粹扯淡。

古时候开采能力低下,一个国家一年的白银开采量才多少?如今民间流通最多的还是铜板。

晏骄一口气将做饭可能需要的油盐酱醋和材料都买齐全了,阿苗在后面疑惑的说:“姑娘,这些东西大厨房里都有。”

晏骄正色道,“既然是我自己的主意,怎好蹭公家的东西。”

以后她肯定也常做,所以不光这些,就算是用的柴火、煤炭之类,也要一点一点的跟厨娘交割清楚,不能让人家吃亏。

阿苗乖巧点头,却还是笑,“姑娘想的也太细了些,就算用能用多少呢?”

“话不好这么说,积少成多,”晏骄摇头,“对了,猪肉摊子在哪儿?”

两人往猪肉铺子去的路上,意外看见有卖螃蟹的,晏骄一下子就拔不动腿了。

“老伯,这个多少钱一斤?”

阿苗小声道:“姑娘,这些东西压称又没什么吃头,外头腿上全是毛,怪吓人的……听说做熟了也有股怪味儿,不好吃呢。”

平安县城并不靠海,眼前的螃蟹是淡水毛蟹,味道自然不如海蟹清甜,但自有它的可爱之处。

本地居民不大爱吃虾蟹,且眼前这一篓子毛蟹又大的大,小的小,并不怎么好看,卖蟹的老伯从大清早熬到这会儿还没开张,也是等急了。

见这会儿难得有人开口,他连忙擦了擦脸上的油汗,殷勤道:“五文一斤,您若要的多,可再便宜些。”

“五文钱?”

晏骄暂时对这个价格没什么概念,一旁的阿苗却不由得瞪圆了眼睛,暗自咋舌。

这些螃蟹,一个个沉甸甸的,一斤才能称多少?且全是硬壳子,统共才几两肉?

五文钱,都够买两只鸡仔儿了!

晏骄没做声,只是蹲下细看。

卖蟹的老伯生怕她走了,再把这些螃蟹砸在自己手里,忍不住讷讷道:“姑娘,都是肥的,瘦的俺都放回河里去了。昨儿夜里一宿没睡觉打的,今儿一早就进城了,活蹦乱跳的。”

晏骄非常熟练地捏起来几只掂量一番,果然沉甸甸坠手,估计里头肉少不了。

临近中秋,本就是虾蟹上市的时候,真是想想就叫人流口水。

“得了,我全要了。”晏骄豪爽的道。

老伯不觉一阵狂喜,千恩万谢,忙换了秤砣来称。

阿苗看的目瞪口呆,替她心疼,“这少说也得有二三十斤,您买这么些可怎么吃!”、

晏骄只是笑,“我自有主意,回头你可别吃掉舌头。”

阿苗不大相信。

这些玩意儿还能比肉好吃?

那头卖蟹老伯已经麻利的称好了,又特意将秤杆掰过来与她瞧,憨厚道:“姑娘,一共二十五斤六两,高高的,算您二十五斤。只是这筐……”

普通百姓生活不易,一只上好柳条筐也要七八文,老汉还真是不舍得。

见木已成舟,阿苗只是跺脚,又脆生生抢道:“老伯,这样沉,我们可搬不动,您得给我们送过去。”

“成,成!”买卖意外做成,老汉正欢喜无限,满口答应了,“两位小姐好生俏丽模样,哪里做得来这样粗活?只是不知送到哪里去?”

听晏骄说是要送到县衙去的,老汉登时唬了一跳,十二分的郑重。

因有了螃蟹,晏骄暂时也不想着猪肉了,就近买了些葱姜蒜酱,索性便打道回府。

正巧赵婶子在后门与来送菜的小贩交割,见晏骄弄了一大篓子毛蟹过来,也是吃惊,反应与阿苗无异,生怕她给人糊弄了。

晏骄笑而不语,只是跟她说好借了灶台和柴火,这便去拾掇。

阿苗是做杂活的,一直都是哪儿缺人往哪儿去,这会儿就在厨房里帮着赵婶子和晏骄打下手,做些洗姜剥蒜的营生。

晏骄借了小毛刷,将毛蟹外壳边边缝缝洗干净,当中切开两半。

露出肉的中间部分要蘸一点面粉,这样才好锁住肉汁,也更好看。

见她一口气倒下许多油,阿苗和赵婶子都跟着咋舌。

这晏姑娘定然是大户人家出身了,等闲人家哪里耐得住这样耗费?

包裹着蟹肉的面粉在油锅中逐渐变得金黄,空气中弥漫开奇异的香气。

阿苗忍不住吞口水,唏嘘道:“这样多的油,就是炒一锅石头也好吃啊。”

晏骄噗嗤一笑,“傻丫头,也不怕硌掉牙。”

炸好之后,她将多余的油舀出,用小漏勺过滤杂质后放凉。

炸过螃蟹的油自带鲜香,完全可以炒别的菜再用。

葱姜蒜末爆香,下了毛蟹后倒酒,再加上预先稀释好的酱汁,大火烧开后不断翻炒,收汁时点一些盐巴和白糖。

汁水越来越粘稠,滚起来的红褐色气泡上也泛着油亮亮的光,水产特有的肉香混着油香,说不出的诱人。

赵婶子已经炖好一锅茄子干儿,这会儿也顾不上许多,只是抽着鼻子感慨,“以前怎么就不知道这玩意儿这么好闻!”

阿苗眼睛都直了,难为还能腾出嘴巴来回话,“谁也没跟晏姑娘似的这么做呀。”

赵婶子点头,“那倒是。”

这一锅蟹子费的油都够她炒半个月菜了!

毛蟹很新鲜,又是切开了的,倒也没费太大功夫。

不多时,晏骄就让阿苗停了火,“成了。”

她先用筷子蘸了一点酱汁尝味道。

姜蒜和白酒充分去掉了毛蟹的土腥气,只剩下河鲜的鲜美。那酱汁又咸又香又浓,简直比肉还好吃了。

光就着这酱汁,她就能蘸两个饽饽吃!

确定发挥正常之后,晏骄分别夹了半只给眼巴巴看着的阿苗和赵婶子,谦虚道:“许久不做了,酱料也与我以往用的不同,也不知味道如何。”

两人对视一眼,都连连推辞,“姑娘自掏腰包,又费了好大功夫,我们哪里好吃白食!”

话虽如此,可身体却依旧诚实,四只眼睛都没能离开。

晏骄不由分说的把碟子塞过去,“我在此地举目无亲,前几天病着多亏你们照应,这点儿东西算什么?”

三个人你来我往谦让一回,阿苗和赵婶子到底是羞答答接了,又小声道:“这样好东西,大人都没尝呢,咱们倒先吃上了。”

阿苗到底还是个半大孩子,胡乱嗯了声就结结实实咬了一大口,连螃蟹壳都吞入口中。

好吃!

一点儿都没有记忆中的土腥气,肉又细又滑,合着外头壳子上的酱汁,真比过年的饺子还好吃呐。

阿苗无师自通的舔着手指,满脸真诚的夸赞道:“晏姑娘,您不去开馆子真是可惜了!”

二十多斤毛蟹不是个小数目,于是这天中午,上到庞牧,下到轮值的衙役们,都或多或少的尝了鲜。

庞牧是县令,廖无言充当主簿,齐远则掌管衙门上下治安,除了出任巡检的图磬时来时不来,晌午都是一道吃饭的。

今儿见桌上多了一大盘怪模怪样的螃蟹时还有些惊讶。

“那厨娘不是见天盐水煮菜么?今儿竟突然开窍了?”齐远疑惑道。

赵婶子的厨艺跟当初他们行伍中的伙夫很有的一拼,来了小半个月了,就没数出过第五种菜蔬,他们这些人也不过为了活着而吃……

可现在?

桌子正中央的酱爆蟹红棕油亮、香气扑鼻,偶尔顺着蟹壳滑落的酱汁粘稠喷香,跟周围那一圈儿几乎看不见油花、看不出形状的水煮菜壁垒分明,非常鹤立鸡群。

送菜的小厮笑道:“这是晏姑娘弄的,叫什么酱爆蟹,说要谢谢大家哩!”

说完,见三位大人没有别的吩咐,小厮扭头就跑。

晏姑娘真是仙女下凡,做了好些,连他们这些做活的也能吃一口呢。

他得快点儿,凉了可就不好吃了!

人都有口腹之欲,哪怕是个神仙呢,一连三十顿的吃水煮菜也要疯。

庞牧三个都非常默契的把第一筷子下到了酱爆蟹上……

然后……听说廖主簿使计骗走了最后一块酱爆蟹和盘底酱汁,齐大人当场告状,县太爷大怒,命他去整理库房。

第6章

只要没有死人,仵作还是挺清闲的。

这天一大早就开始下起毛毛雨,晏骄也没往街上去,就在屋檐下,拿着小木棍,就着湿润松软的泥土教阿苗认字。

岳夫人也端了靠椅在旁边凑趣,笑眯眯的,手里还拿着一件衣裳缝补,时不时插一嘴,瞧着愉快极了。

过了会儿,前头忽然有人带话来,说庞大人有事儿请晏姑娘去前头二堂一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