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王爷只想种田 > 王爷只想种田 第19节

王爷只想种田 第19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王爷只想种田!

所以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需要把握一个度。

况且他对外给人的形象一直是不好惹,他也不打算改变,现在么,最多再加上一个护短,毕竟他的府兵也算是他的自己人了,给府兵的家属一些好处就当体恤自己人了。

今后他们就全都跟宁王府绑在了一块儿。

他这一手也让王府的府兵护卫们对宁王府更加忠诚,更有归属感于自豪感。

得到消息的府兵都乐坏了,纷纷托人给家里写信,或者让人给家里带口信,催家里人尽快赶来 ,最好在开春之前赶到,不能误了王爷的春耕大计。

宁王府的护卫们开心得像在过年。

很快距离帝都近,或者本身就在帝都的府兵家人便都拖家带口的赶到了。

秦煊便让袁林带着石头去处理府兵家人的安置事宜,首先就是选地,先来的可以先选,按人头每人五亩地,小娃娃也算,若是觉得自家种不了那么多,或者不够种,再跟管事的说。

然后便在附近的村庄先住下,王府会派人去帮忙盖房子。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家人们的生活都有保障之后,府兵护卫们工作起来更积极了。

府兵们工作比以前更积极,对宁王府比以前更有归属感后,他们的工作效率简直让秦煊惊艳。

“王爷,这是这些日子府兵们在王府中查出别人埋的眼线。”袁林拿着一份名单紧急跑到了后陵行宫。

秦煊长时间不在王府住,即使知道自己和弟弟府中有不少眼线,他也暂时懒得去管。

没想到这些府兵们全都给他挖出来了,这简直是意外之喜。

“哦?拿来本王看看。”秦煊很好奇,他们是怎么把这些人揪出来的:“他们找到的这些眼线,都有足够的证据吗?”

袁林将证据和名单分开成两份,摆在秦煊桌上:“都有,全部在这些写明白了,有些还有证物证人,而且,都没有打草惊蛇。”

“很好。”秦煊慢慢翻看这些名单和上面写的证据,证物证人他暂时不想看:“做得很好,发现这些眼线的护卫,你按二等功记下,如今暂时不能打草惊蛇,这些奖赏待本王清除掉那些眼线后,再一并赏他们。”

“属下遵命。”

那些眼线,如今他留着还有用,他们在明,自己在暗,今后到是可以利用一番。

转眼便是立春,一场春雨之后,许多作物便进入疯长模式。

秦煊让人给府兵的家属们都分发了种子,除了常见的粮食作物种子,还有一些他打算试种的作物,比如他上次跟小柱偷偷在宫宴上留下的葡萄种子、樱桃种子和西瓜种子。

也就是宫里,在冬日才能这般奢侈地吃上这些水果。

其他要种什么,就随老农们自己发挥了,有时候,劳动人民总会有一些令人惊喜的创造力。

他们收集到的种子数量不多,所以只选择了几户种地能手分发了一些种子,他们手上也留下一些自己种着玩儿。

开春之前,秦煊每晚上在图书馆研究相关文献也研究出一点东西来,那便是这个时代相对较缺的肥料。

在这个时代,弄化肥是不可能的,有机肥也不多,不过,没有肥料,他们可自己制造肥料。

秦煊将自己收集到的堆肥方式,以及每种堆肥方式制作出来的肥料的使用方法做成一个册子,交给袁林后,再让他派识字的人去给他手底下的雇农们讲,至于要用什么方法就看他们自己的选择了。

为了能弄到足够的肥料,他派人弄了一个豆腐坊,做豆腐过滤剩下的水和豆渣都能用来沤肥。

当然这作坊明面上是挂在他一个手下名下,也由他手下的人经营,他刚开始就是想弄点东西来沤肥,没想到后来这豆腐越来越受欢迎,豆腐作坊的分店也越开越多没赚的盆满钵满。

眼红的人不是没有,然而做豆腐的都是宁王府的心腹,而且,豆腐虽是用大豆制成,豆腐与大豆的物体形态却是千差万别,别人挠破头也想不明白,这大豆怎么摇身一变,就变成白嫩嫩如玉雕一般的豆腐了?

第31章

不过此时豆腐刚被他吩咐人弄出来,第一锅刚出炉的嫩豆腐不多,秦煊跟弟弟在它还能做豆花的阶段就吃了不少。

甜的咸的一碗接一碗,还赏给了亲近的贴身护卫、太监和宁王府大管家袁林、纯王府大管家预备役石头,真正做成成品豆腐的不多,不过效果不错。

试吃过后,秦煊便吩咐人先在行宫附近的县城开个豆腐作坊试点售卖,新鲜事物刚出现,很多人在观望,也有很多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人踊跃地尝试。

豆腐这东西,雪白雪白的一块放在那里,卖相确实很好,价格也不贵,买了豆腐,店员还教做豆腐的各种方式,除了豆腐之外还有许多豆腐的衍生豆制品,比如豆皮、腐竹、油豆腐等等。

这一物什很快便被推广出去,因为背靠宁王府这一大靠山,也没有那不长眼的人敢来找茬,分店开得很顺利,甚至在每家豆腐店的旁边,秦煊还特地让人开了卖豆浆油条豆腐花之类的店。

相对于买豆腐的客人买完便离开,这卖吃食的店里有板凳桌椅,甚至有些还有二楼雅座,客人坐下来后难免要聊天谈论一些事情,这就很方便他收集一些情报了。

在做这些事情时,秦煊的‘种田大业’也没落下,他把手头上的水果种子交给经年老农之后,自己留下一些。

三月帝都天气慢慢转暖,土地解冻,秦煊便在暖房里培育起他的水果种子。

按照前世他知道的培育方法,像葡萄这类葡萄科葡萄属木质藤本植物,最好用扦插繁殖、压条繁殖或者嫁接繁殖,用种子培育,品质可能会有所降低。

但是秦煊这里只有种子没有母株,只能培育种子,大不了等真能种出来后再用更好的办法扩张种植面积。

种子可以直接播种在肥力较高,湿润的土壤中,不过这样发芽率不高,秦煊还是先将一块用水浸透的纱布铺在托盘上,将种子洒在纱布上,再用一层纱布盖住。

保持纱布温暖湿润,他的这些种子都是经过低温沙藏完成自然休眠的种子,大概七天左右会冒芽,冒芽之后就能移栽到盆里,等它们出苗再移栽到地里。

如果是没有经历过这个方法处理的葡萄籽,第二年才会出苗,处理过之后,它们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就能够出苗。

西瓜种子跟葡萄种子的催芽方式大同小异,樱桃种子其实也差不多,只不过,樱桃种子外面的壳比较硬,需要稍微帮它们去壳。

秦煊按照图书馆农书上的方法一步一步地认真执行,最后他这几种果子的出苗率还不错,三种水果的种子,每种十颗,西瓜种子适应能力比较好,每颗都出苗了。

葡萄种子和樱桃种子出了八颗。

从他开始处理时,小柱便每日习字练武完就不再出去玩,而是守着他这些宝贝种子。

等种子能转移到盆里时,他便拿着秦煊特地给他做的小花锄亲自去挖土,将它们移栽到盆里。

四月上旬盆里的小苗苗能移到地里后,他也是拿着小锄头自己慢慢去锄地刨坑,小心翼翼地将它们种下。

葡萄直接种在他院子里,樱桃种在半山坡上,西瓜种的地方较远,在河边的沙地,听他三哥说,沙地种出来的西瓜最甜。

这行宫里,连正在跟秦煊置气的秦裕都知道,那些小苗苗就是四弟的宝贝心肝儿。

只是他没次遇到秦煊也总是气哼哼地掉头就走,显然还没为之前打架的事情消气,秦煊看大哥这样子,打起仗来勇武是勇武了,但他恐怕今后斗不过二哥那心眼子比漏勺还多的人。

大哥战力值其实在这个没有内力的时 代来说,算很好的,不然他当初也不敢直接跟秦煊动手,但是他对秦煊的战力值估算失误。

秦煊是一个有内力的人,并不能用这个时代的武力值来算。

所以秦裕至今也不明白,他眼中的弱鸡三弟怎么能一下子就把自己打倒呢?

接下来在行宫的日子,秦煊偶尔应付大哥的找茬,二哥那些无伤大雅的小计谋,日子过得还算平静。

转眼便是五月,樱桃毕竟要长在树上,树木的生长比较缓慢,西瓜和葡萄这类藤蔓植物就长得快多了。

五月的时候它们的藤蔓已经生长得很好。

种在院子里的葡萄藤蔓长得挺快,小柱只能在自己院子里留下两棵,移栽两棵到他三哥的院子里,其他的都只能移栽到三哥专门给他留出来的葡萄地里。

而西瓜的藤蔓长得更好,河边的滩涂几乎都被它们爬满。

西瓜和葡萄都能用藤蔓扦插,秦煊便吩咐人在不伤到植株的情况下用他培育出来的植株当母株,剪下一些藤蔓枝条去扦插培植。

等扦插培植成功,再用这些扦插成功的继续扦插,这么一来,这些水果的种植面积也就能慢慢扩大了。

水果种子种植成功,豆腐坊的扩张速度也不慢,有了这豆腐坊的存在,宁王不在帝都,这帝都也没少了他的传说。

这豆腐坊开得如此顺利,这它这背后的靠山是谁,帝都众人都心知肚明,眼馋是眼馋,但也没人敢去触这阎王的霉头,听说他连端王都打得过,这一般二般的人估计也打不过他。

帝都郊区猎场。

“刘兄,你认为宁王真能打得过端王?”杨轩有点不相信,要知道,端王在武力上可是让他们仰望的存在。

他父亲乃当朝忠勇候,在朝中领着武职,当初也跟着皇帝上过战场,一提起端王,他父亲都对端王在战场上的表现称赞有加,宁王连战场都没上过,能厉害到哪里去?

刘明安从没跟宁王接触过哪能知道他到底是怎样呢:“这个实在不好判断,若陛下今年举行秋猎,应当能看一看宁王的实力究竟如何。”

“啧,那还得等到秋天,也太久了些。”

桓睿听到他们的话,弱弱地给自己姐姐的心上人辩解一句:“其实宁王还算不错吧。”

远处一个家丁跑过来:“公子,前面不远处便有一条河。”

“正好,咱们今日猎到不少好物,便在那河边给它们开膛破肚吃它一顿新鲜的!”程开一马当先策马奔过去,其他人也紧随其后。

程开第一个跑到河边,正想下马,看到不远处有一块规整得挺齐整的沙地,那沙地上种植的东西他似乎没见过,便策马走到那沙地边上看。

小柱拎着自己的小水桶从河边上来,看到的便是一群人在踩着自己的西瓜地玩儿。

他出离愤怒了,大喝一声:“住手住脚!”

那几个人愣了愣,转过头看到是一个小孩子,正想说些什么,就听那小孩喝到:“来人,给本王将他们抓起来!”

几人一怔,本王?难道他是……

桓睿惊呼出声:“纯王殿下!”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听风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第32章

秦煊听到下人来报,有人在他们的西瓜地闹事被小柱抓住了,他正想出去看看,没想到小柱的动作挺快。

他还没出门,小柱就拎着小水桶进来,将那水桶啪嗒往地上一扔就开始跟秦煊告状:“三哥就是他们糟蹋咱家西瓜地!”

小柱转身一手叉腰一手气呼呼地指着门外,而门外,几个身着骑装的贵公子和他们的家丁正被小柱的护卫们押进来。

看到坐在厅堂皮笑肉不笑的宁王,几人心里泛苦。

桓睿心中却没多大忐忑,宁王是他默认的未来姐夫,肯定不会对他怎么样,至多不过教训几句。

没准他还替其他几位公子向宁王求个情。

果然宁王第一眼就认出了他:“让本王瞧瞧,这不是桓家大公子吗?给他送松绑,让他给我介绍介绍其余几位。”

没用自己说一句话就能被松绑,桓睿挺高兴,瞬间觉得其实宁王这个人还真不错,分得清亲疏远近。

他完全猜不到宁王这会儿正想该怎么整治他们这群踩他西瓜地的贵公子。

文昌伯家的嫡子刘明安在他们之中年纪最长,性格也最是温和,桓睿便从他开始介绍:“这位是文昌伯的嫡子刘明安,他左边这位是吏部尚书家的嫡子李修程,这是礼部尚书的嫡长子程开,最后一个是忠勇候嫡幼子杨轩。”

秦煊点点头:“听说你们踩了我的西瓜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